七年级语文上册 12《最后一课》 导学案 长春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 12《最后一课》 导学案 长春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14 19:4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最后一课》
一、自主预学
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挟着(   )  戒尺(   ) 踱来踱去(   ) 督学( )
诧异(   ) 郝叟(   )( ) 惩罚(   )( )
宁可(   )  钥匙(   )( ) 哽住( )
(2)理解词义
①宛转: ②征发:
③祈祷: ④懊悔:
(3)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理解
①本文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课文是在________________这一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②本文是以____________ ____为线索安排情节,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记叙。小说的主人公是___ ____。
2.二读课文,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疑问摘要:
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注意语音正确,节奏分明,感情充沛。写出文中你认为需要补充且应该积累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听读课文,感知主要人物。思考:本人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
2.默读全文,说说文章思路。
小说有三要素: 、 、 。情节一般可以分为: 、 、 、 。
情节是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本文中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的人物形象正是在小说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完善起来的。
小说以 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部分( — )故事的开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第二部分( — )故事的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这一部分是小说的中心部分,按情节的发展,分为三层:
第一层:( — ) 。
第二层:( — ) 。
第三层:( — ) 。
第三部分( — )高潮和结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四)三读课文,品读小弗郎士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1.边读边用笔勾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重要语句,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按小弗郎士的三个思想感情变化,分成三组,每组回答一个问题。
(1)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
(2)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3)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2.小结:小弗郎士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不严,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请你说说他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五)课后质疑。
四、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训练
1.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赫叟(hǎo sǒu) 诧异(chà) 哽住(gěng)
B.祈祷(qí) 懊悔(ào) 挟(jiá)着
C.惩罚(chěng) 板凳(dèng) 捂(wǔ)
D.紫藤(téng) 钥匙(yào shi) 赚(zhuàn)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 (A.周到B.忠实C.诚实D.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②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 (A. 装进B. 塞进C. 挤进D. 送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最后一课》的体裁是小说,作者都德,选自《星期一故事集》。
B.《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背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
D.《最后一课》运用了景物描写表现主题。
(4)下列加点的文字用括号内的词语替代后,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A.上海世博会以其雄伟的场馆,多元的文化,高新的科技及全球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着无与伦比的梦幻世博。(无可比拟)
B.实力超群的中国女子羽毛球队不可思议地输给韩国队后,主教练李永波坦言:“年轻就要付出一定得代价。”(不可想象)
C.经典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对提升修养、陶冶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不可怀疑)
D.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不动声色)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
②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
③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
3.分析句意填空。
“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这两句话分别表现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热爱。
(二)课内阅读
我本来打算趁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可是一点儿也没有什么。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气氛。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
边破了的初级教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
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1. “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小弗朗士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是( )
A. 教室里一反常态的异常安静,在众目睽睽下,走进教室,感到不好意思。
B. 最后一次上法语课迟到,朴素的爱国感情使他产生自责。
C. 小弗郎士思想认识发生转变,开始严格要求自己。
D. “你们可以想象”说明只是人们的想象和推测,并不是事实。
2. 文中对“最后一课”的不平常气氛多处作了渲染,请概括出四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其原因是( )
A. 最后一堂课,居然又迟到。 B. 将要失去学习祖国语言的机会。
C. 对过去没有好好学习,感到后悔。 D. 以上几项都对。
4. 小弗郎士短时间内的心理变化十分复 ( http: / / www.21cnjy.com )杂,用文中的词语,写出他心理变化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弗郎士心理变化的过程,对表现人物性格起什么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弗郎士毕竟是小孩,思想波动大,反映了他天真纯洁的性格。
B. 小弗郎士善于察颜观色,感觉敏锐,反映了他活泼机灵的性格。
C. 小弗郎士在局势变化的影响下,认识逐渐转变,反映他有朴素的爱国情感。
D. 小弗郎士在同学、老师、镇上人的影响下,转变了认识,反映他端正了学习
的态度。
四、学后反思
最后一课答案(第1课时)
自主预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互动探究(三)
再读课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这是本文的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主要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爱国热情的。
2.小说有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部分(1—6)故事的开端:上学路上,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部分(7—23)故事的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和小佛朗士的转变。
这一部分是小说的中心部分,按情节的发展,分为三层:
第一层:(7—10)写上课前教室里异乎寻常的情景。
第二层:(11—16)些小弗朗士的悔恨和镇上的人对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纪念。
第三层:(17—23)写上“最后一课”的动人情景。
第三部分(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
小结:他原本就不是个坏孩子,他贪玩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还能管住自己”。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课堂练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课内阅读
1. A
2. ①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总有一阵喧闹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天却非常安静;②对于小弗郎士的迟到,韩麦尔先生没有责备和处罚,非常温和;③韩麦尔先生穿上了平时很少穿戴的礼服和小黑丝帽;④教室后排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个个忧愁。
3. D
4. 平静、吃惊、诧异、难过
5.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