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枣核》是一篇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枣核的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帮助村民们解决了难题,最终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本文语言生动,情节曲折,富有教育意义,是一篇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优秀教材。
二、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枣核的聪明、勇敢,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
3. 学习复述故事。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枣核的特点和用途,体会枣核的品质。
2. 教学难点:
- 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善良和无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 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民间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枣核实物或图片、朗读音频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枣核的相关知识,收集民间故事等。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播放歌曲《红枣树》,引发学生对枣核的好奇。
2. 展示枣核实物或图片,介绍枣核的特点和用途。
3. 导入课题《枣核》,提出问题:枣核有什么故事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字典或上下文理解意思。
2.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折、涨”“嚷”,认清字形“核、妻、爹”等。
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主要内容。
4. 教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结构,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每段大意。
(三)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1. 学习第一部分(第 1-3 自然段):
- 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枣核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枣核的名字是因为他长得像枣核一样大,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 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枣核的父母为什么发愁?
-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枣核的父母发愁是因为他长得不像正常的孩子。
- 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枣核有什么性格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本领。从“扶犁、赶驴、打柴”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2. 学习第二部分(第 4-13 自然段):
- 学生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思考:枣核做了什么事情?
-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枣核帮乡亲们牵回了牲口。
- 思考:枣核是怎么牵回牲口的?
- 学生回答问题:到了晚上,枣核跑到县衙门拴牛、驴的院子外面,一蹦蹦进院子里。等衙役们睡着了,枣核解开缰绳,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哦喝!哦喝!”大声吆喝着赶驴。衙役们从梦里跳了起来,惊慌地喊着:‘有人进来牵驴啦!有人进来牵驴啦!”他们拿着大刀长枪至处搜人。
- 思考:枣核是怎么对付县官和衙役的?
- 学生回答问题,闹腾了一阵,衙役们什么也没搜着,刚刚躺下,又听到了吆喝声:“哦喝!哦喝!”于是衙役们又都跳了起来,还是没搜到人。可刚躺下,又听至川吆喝声。折腾了大半夜,衙役们困得很,有一个衙役头子兑:“不用管它,不知是个什么东西在作怪,咱们睡咱们的觉吧。”
- 思考:枣核是怎么逃脱的?
-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枣核趁着县官和衙役不注意,大摇大摆地走了。
(四)课堂总结
1. 学生谈谈自己对枣核的看法和感受,说说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
2. 教师总结本文的主题思想,强调枣核的品质和精神对我们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枣核的特点和用途,体会枣核的品质,还能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也得到了提高。本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七、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提问、朗读、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我认为本次教学有以下几个优点:
1.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品味语言、欣赏修辞等,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审美水平。
当然,本次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时,可能过于强调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主题思想,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理解;在组织学生讨论时,可能过于关注学生的发言内容和质量,而忽视了学生的发言态度和氛围。针对这些问题,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改进,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营造更加民主、开放、和谐的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