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枣核》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8.《枣核》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7 20:0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枣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枣核》是一篇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枣核的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村民找回被官府抢走的牛、驴的故事。文章语言朴实自然,富有童真童趣。这个故事体现了枣核的机智勇敢和敢于与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品质。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 体会枣核的机智勇敢。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教学难点:体会枣核的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 教师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
(1)枣核是什么?
(2)枣核有什么用途?

3.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枣核的民间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 检查自读情况,相机正音。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词语,相机正音。
(3)理解词语:衙役、善罢甘休。
(4)齐读词语。
3. 学生交流: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枣核是一个像枣核一样大的孩子,他既勤快又聪明,天天干活,学了很多本领。有一年大旱,庄稼没收成,县衙门还把牛、驴都牵走了。枣核到县衙里把牛、驴牵了回来,还惩治了县官。)
4. 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起因:枣核出生,枣核的爹娘很高兴,因为枣核能干活,所以枣核的爹娘很喜欢他。
(2)经过: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有一年大旱,庄稼没收成,县衙门还把牛、驴都牵走了。枣核到县衙里把牛、驴牵了回来,还惩治了县官。
(3)结果: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1. 学习第一部分(第 1-3 自然段):枣核出生,因为长得小,只有枣核那么大,但是很勤快。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部分,思考:枣核出生时是什么样子的?父母对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2)出示相关语句:
①枣核出生时,只有枣核那么大。
②他的爹娘很担心:“枣核呀,你真叫我白欢喜了一场!”
(3)教师提问:从这两句话中,你可以看出什么?
预设:枣核长得很小,父母对他很不满意。
(4)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枣核的感受,想一想:枣核会怎么想?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和思考,让学生初步了解枣核的形象和家庭背景,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2. 学习第二部分(第 4-7 自然段):枣核发挥聪明才智,帮乡亲们从县衙赶回了牛、驴。
(1)学生默读第二部分,思考:枣核是怎么帮助乡亲们的?
(2)出示相关语句:
①牵走了牛、驴,大伙儿愁得很。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
②到了晚上,枣核跑到县衙门拴牛、驴的院子外面,一蹦蹦进院子里。等衙役们睡着了,枣核解开缰绳,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哦喝!哦喝!”大声吆喝着赶驴。
③衙役们从梦里跳了起来,惊慌地喊着:“有人进来牵驴啦!有人进来牵驴啦!”他们拿着大刀长枪到处搜人。
④闹腾了一阵,衙役们什么也没搜着,刚刚躺下,又听到了吆喝声:“哦喝!哦喝!”于是衙役们又跳了起来,还是没搜到人。
⑤可刚躺下,又听到吆喝声起来。折腾了大半夜,衙役们累得很,有一个衙役头子说:“不用管它,不知是个什么东西在作怪,咱们睡咱们的觉吧。”这时候枣核从驴耳朵里跳了出来,赶着驴回到了村子。
(3)教师提问:从这些语句中,你可以看出枣核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预设:枣核是一个聪明、勇敢、机智的孩子。
(4)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枣核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想一想:枣核是怎么赶驴的?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和思考,让学生深入了解枣核的聪明才智和勇敢精神,体会枣核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的生动性。

3. 学习第三部分(第 8-13 自然段):枣核戏弄县官,帮助乡亲们。最后枣核成功逃脱,县官和衙役再也没找到他。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三部分,思考: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枣核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枣核是怎么戏弄县官的?
(2)出示相关语句:
①衙役们拿出铁链来绑枣核,噗的一声,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衙役们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县官说:“把他塞进钱褡里,背到大堂去!”
②县官坐了大堂,把惊堂木一拍,说:“给我打!”2衙役们打这面,枣核蹦到那面去,打那面,枣核蹦到这面来,怎么也打不着。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得通红,嚷道:“多加几个人,多拿几条棍,给我狠狠地打!”
③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县官直喊:“快打!快打!”衙役一棍子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把县官的牙都打了下来。满堂的人慌了起来,跑上前去照顾县官,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
(3)教师提问:从这些语句中,你可以看出枣核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预设:枣核是一个机智、勇敢、敢于与邪恶作斗争的孩子。
(4)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枣核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想一想:枣核是个怎样的孩子?
(5)学生齐读第四部分,思考:枣核最后去了哪里?
(6)教师提问: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预设:从这个故事中,我学到了要勇敢面对困难,要有智慧和勇气去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和思考,让学生深入了解枣核的机智勇敢和敢于与邪恶作斗争的精神,体会枣核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的生动性,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寓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

四、教学总结

本文讲述了一个叫枣核的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村民找回被官府抢走的牛、驴的故事,赞扬了枣核的聪明、勇敢和敢于与邪恶作斗争的精神。我们要学习枣核的这些优秀品质,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问题、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让学生复述故事、续写故事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时间限制,有些学生没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时间的掌控,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