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34张PPT)2023-2024学年度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34张PPT)2023-2024学年度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6 07:2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1.知道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概念;
3.从历史的角度了解我国的具体国情,认识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理解改革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
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
名词解释
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内容),达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其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变: 生产关系 不变: 社会主义制度
新课引入
本课框架



改革的起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的重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下列材料反映了当时农村的什么问题?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农民生活水平低;
材料:1978年全国人民公社社员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平均74.67元,其中2亿农民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0.11元,1.9亿人每人每天能挣0.13元,有2.7亿人每天挣0.14元。有2/3农民生活水平不如50年代,1/3农民生活水平不如30年代。
——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
改革以前,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制度,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
新知学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
材料分析
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农村体制——人民公社制度
在全社范围内统一经营,统一分配,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
队长哨子吹破嘴,催人下地跑断腿,喊了半天人半数,到了地里鬼混鬼。晚上工,早下工,到了地里磨洋工,反正记得一样工。辛辛苦苦干一天,不值一包光明烟(两毛钱一包)。
——安徽凤阳当地歌谣




安徽定远县,全县适宜种植水稻的农田仅80来万亩,公社却硬要扩大到150万亩,有些生产队偷偷种上黄豆、花生也要被强迫犁掉。
政社合一
管理高度集中
统一经营
集中劳动
缺少生产自主权
缺少个体自由
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2)人民公社管理的弊端,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统一分配
吃“大锅饭
材料分析
3.实施:
(1)开始:1978年,始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目的:
当时穷极了…小岗村每年秋收后都有人出去讨饭,不想办法是不行了。
——小岗村生产队长严俊昌
安徽省:乞丐大省
18位农民签订"生死契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包干到户
保证国家集体
自负盈亏
小岗村民为何称其为“生死契约”?
1978年12月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规定:“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
唯因这四个字(分田到户)在社会主义中国已经被打入“另册”。十六年前,也就是1962年,毛泽东宣布这是导致中国分化为贫富两极,以至最终必会资本主义复辟的行为。
——凌志军《1978历史不再徘徊》
由此体现出18位农民具有什么精神?
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
小岗村实行“大包干”后成果如何?
小岗村1979年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还有钱,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平均每人400多元。在当时,对这群“叫花子”来说,这无疑是一座光芒四射的金山。
——马立诚、凌志军著作《交锋》
小岗村第一个丰收年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5.02亿
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
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
公斤
第一年就解决了吃饭问题,还首次交上了公粮,还清了20多年来吃救济的贷款!
成果: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
(2)发展:
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时的标语“联产承包好”
1983年1月2日,党中央“一号文件”把各地实行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正式统称为“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开放简史》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名词
解释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农民赞扬包干到户的歌谣
责任
利益
改革内容 改革前 人民公社制度 改革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所有制
经营方式
分配方式
管理方式
改革对比
土地公有制
统一经营 集体劳动
平均分配(大锅饭)
土地公有制(农民有土地使用权)
分户经营 以家庭为单位
按劳分配 多劳多得
乡、镇政府
按中央规定,1983年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乡政府。
获得了生产和经营自主权
知识小结
人民公社
5.意义: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2017年 109331.7 13432.4
小岗村过去的村路
今天小岗村的村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6.农村发展方向:
(1)专业化
(2)商品化
(3)社会化
1949年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化
事件名称 时间 土地所有制 作用或危害
1950—1952
1953—1956
1958年开始
1978年开始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土地
私有制
土地公有制
土地公有制
土地公有制
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知识小结
邓小平说:“农村改革的成功,增加了我们的信心,我们把农村改革的经验,运用到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去。”
1.背景: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向省委、省政府写了一封“松绑”公开信: “现在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为此,我们怀揣冒昧地向你们伸手要权”
请给我们松绑
55位厂长、经理联名呼吁“松绑放权”国有企业存在什么困境 国家如何应对他们的要求?
回顾——三大改造之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根据政府计划调节经济活动的经济运行体制。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价格多少,都根据政府指令完成。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的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计划经济体制
在沈阳市区有一条普通的马路,路的一边是生产铜的沈阳冶炼厂,路的另一边是需要铜的沈阳电缆厂。时任沈阳冶炼厂厂长的王宝安说:“马路对面就是沈阳电缆厂,它是用铜的大户,我们是产铜的大户,但是当时来看,在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他不能直接上我这儿来买,我也不能直接卖给他,他买电解铜需要到南方去,到几千公里以外。大概运费起码每吨增加四五百块钱。
由于隶属关系不同,这两家企业竟被一条仅仅30多米宽的马路隔绝了近40年。
②分配方式:平均分配,工人没有生产积极性。
①职权划分:政企不分,企业无自主权,办事效率低;
2.展开: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项目 经济体制改革前 经济体制改革后
所有制结构 单一的公有制
职权划分 政府统领(政企不分)
分配 吃“大锅饭”,平均分配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国有企业,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主要内容:
企业自负盈亏
4.作用: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新局面。
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允许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存在
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结合材料,思考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链接课本P40——材料研读
计划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迅速改变了中国长期落后的面貌。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它的弊端也逐渐显露。这种体制下,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从原料采购到产品生产、销售都按照国家统一计划进行,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国民经济按行政系统、行政区划管理,造成条块分割严重,割断了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企业和职工的“大锅饭”思想严重,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这因为这些弊端,所以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政企责任不分
分配制度“大锅饭”
经营承包责任制
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企业没有自主权
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
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
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第一面“商业红旗”,得到过很多荣誉称号,是当时著名的国营企业。后来,企业效益开始下滑,商场开始寻找新的出路。那个时候的商场,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1984年7月,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正式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首批发行的300万元股票,很快就被认购一空。股份制改革后,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
下列各项中,哪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特点?
链接课本P41——知识拓展
包产到户姓“社”姓“资”?
—这是单干,是倒退,姓“资”
城市企业改革搞厂长负责制,姓“社”姓“资”?
—这是削弱党的领导,姓“资”
市场经济姓“社”姓“资”?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姓“资”
90年代后,经济体制改革何去何从?如何选择?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界的争锋也从未停止……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
不管白猫黑猫,
能抓老鼠就是好猫!
——邓小平
1.背景:
(1)邓小平南方谈话:
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
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
中共十四大
正式提出
1993年
写入宪法
2000年初步建立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2.建立过程: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制度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特点
资源配 置方式
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行政手段为主
市场配置为主
4.意义:
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4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5%,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6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6%,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开始进入良性循环。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1)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全国通用肉票
票证时代退出历史舞台
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特点及启示


1.从农村开始到城市深化;
2.从群众自发到中央推动;
3.从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广。


1.改革要根据国情;
3.改革要勇于创新;
2.改革要关注民生;
4.改革要持续深入。
也就是体制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实质是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
注意:
农村改革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城市改革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有所变动。


知识小结
经济体制改革
起点
(1978)
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重点
(1984)
城市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
改革
特点:
改革
启示:
农村—城市
试点—推广
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要依据国情
改革要关注民生
改革要循序渐进...
改革的实质:
安徽凤阳小岗村
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
板书设计
随堂练习
1.下面是《1978—202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表》。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政府加大对农民的保障力度
B.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普遍推行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D. 实施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
年份 1978年 1990年 2000年 2017年 2021年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33.6 686.3 2282.1 13432.4 18930.9
C
2.1978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中央还鼓励农村大力发展种养业、加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各种服务行业。1978—1983年,社队企业增加值从208亿元增加到408亿元。这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 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C. 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状况
D. 增强了企业经营的活力
B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中国企业出现的新变化有( )
①政府负责企业经营权
②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④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营效益挂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4.1986年1月6日出版的《时代周刊》说:“这一次邓小平再次当选为年度风云人物,是因为他对中国持续不断的改革比1985年发生的其他所有事件都更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 其中“持续不断的改革”指的是(  )
A. 设立深圳等五个经济特区
B. 发表了“南方谈话”
C. 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
C
5.“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这反映了当时(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经济特区发挥了巨大作用
C.思想僵化阻碍改革顺利进行
D.国有经济失去了主导地位
C
6.《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92年的高频词汇应是(  )
A. 合作  改造  农业生产
B. 生产技术 科学管理 社会主义现代化
C. 稳定 企业 国企改革
D.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召开中共十四大
D
7.假如你出现在下列图示场景中,可能听到的话语是(  )
A. 打土豪,分田地 B. 翻身农民做主人
C.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D. 入合作社,走快速道
C
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