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最小公倍数(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最小公倍数(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26 10:5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最小公倍数1
授课时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①情境与问题:使学生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②知识与技能 :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③思维与表达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索精神。④交流与反思: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索精神。
2.学习重点难点: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复习导入1.写出下面各数的倍数。(各写5个)3的倍数有:( );2的倍数有:( )
教师活动:教师板书记录。说一说,你对倍数有什么了解。学生回答内容要求包含:(1)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2)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没有最大的倍数。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汇报填写结果。
活动意图:能够初步体会和认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环节二:新课讲授1.最小公倍数。课件呈现:提出问题、投影呈现教材68页例1.
教师活动:1.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在小组里试着总结一下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点学生回答,集体订正。完成教材第68页的“做一做”。①学生独立完成,找出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②点学生回答,说一说你是怎样找的。③你有什么发现呢?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并交流。教师小结:a.如果两个数成倍数关系,那么其中的较小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b.如果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积。 学生活动:1.学生交流合作,得出结论,同时课件呈现下图4的倍数6的倍数(1)12,24,36,……是4和6公有的倍数,叫它们的公倍数。我们还可以这样表示:并指出:其中,12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他们的最小公倍数。(2)想一想,两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2.(1)学生尝试练习。由学生自主探索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2)汇报探索结果(3)观察一下: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组织学生观察,然后在小组中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的公倍数就是它们最小的公倍数的倍数。
活动意图:用这个规律找公倍数,我们只要找到最小公倍数,再求最小公倍数的倍数就可以了。
环节三: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以及最小公倍数的求法,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
5.作业设计
6.板书设计最小公倍数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