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名称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应用分数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关于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知识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首先引入了转化的思想方法,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计算,形成基本的分数加减运算能力;而后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并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提高了分数运算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学好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学习分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分数加、减法是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能否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评价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运算能力,拥有良好数感的一项重要指标。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小数的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无论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还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科书都只安排了一个例题。这样有利于强化学生对分数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同时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而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内容,教科书不再单独安排例题,是直接放在练习中,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主探索完成。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所以教科书非常注重对算理的概括总结。例如,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交流,用一句话概括计算法则。对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则是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以文字形式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这既是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授课时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①情境与问题:创设四口之家分饼吃的情境,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张饼,爸爸妈妈一共吃多少张饼?②知识与技能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相同,初步理解相同分数单位的分数才能相加、减,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正确进行计算。③思维与表达 :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观察分析、归纳法则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形结合、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运算能力。④交流与反思: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应用意识。
2.学习重点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算法。理解“相同分数单位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饼模型、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情境激趣,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教科书P89例1的主题图部分信息。
教师活动:1.搜集信息,提出问题。(1)爸爸吃了几分之几张饼?妈妈呢?(2)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张饼,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课件出示教科书P89~90例1的两个问题。2.列出算式,揭示课题。师:这两个问题该怎么列式解答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 学生活动:学生可能从分数意义或计算的角度进行思考: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块,爸爸吃了3块,也就是吃了这张饼的,一张饼的就是张饼。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 求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就是把和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求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就是求和的差,用减法计算。 这两个式子中分数的分母相同,也就是说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
活动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引入教学,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沟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计算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块饼是几分之几张饼”是旧知识,将整数块数转化为分数张数,有利于学生把整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法联系起来,实现意义类推迁移,同时也为学生从分数单位累加的角度解释算理作铺垫。
环节二: 自主探索,探究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师活动:(教学环节中呈现的学习情景,提出驱动性问题、学习任务类型)1.自主尝试,探究算法。该怎么计算+呢?师:都做完了,谁愿意先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的想法?2.数形结合,理解算理。师:刚才大家都想办法得到了正确的计算结果,第4种方法的计算过程写得详细准确,谁能结合图示再来解释分子3加分子1表示什么意思?分母8为什么不变? 3.自主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减法。师:和可以直接相减吗?借助刚才的计算经验想一想、算一算。有需要的也可以再次借助直观图进行思考或验证。 师:同分母分数的减法该怎么计算? 学生活动:(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与教的环节对应)学生想一想、画一画、算一算,尽可能把自己的想法写详细。通过画图直接得到计算结果。从分数的意义角度理解: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块,爸爸吃了3块,妈妈吃了1块,合起来就是4块,也就是一张饼的,是张饼。 从分数单位累加角度理解:3个加上1个就是4个,也就是。学生结合图示从不同角度进行解释。类推迁移到计算同分母分数相减中。-===。全班交流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分子可以直接相减,分母不变。
活动意图: 按学生思维层次安排汇报顺序,从直观到抽象,确保活动有效。由原来借助图示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解算理的理性认识,结合直观图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为什么是分子相加,分母不变,从而掌握算法。体会约分的合理性和简洁性, 明确计算结果都要求化成最简分数。
环节三:迁移类推,归纳算法课件出示习题。学生独立列式并完成计算,教师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反馈。
教师活动:师:结合刚才几个题目的解题过程,再想想整数加、减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吗?( 板书: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整数加、减法相同。) 师:观察这几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点吗?请你尝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师小结教师板书: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师:请大家打开教科书P90,完成“做一做”第2题。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学生活动:分数加法的含义和整数加法相同,都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分数减法的含义,同样也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汇报。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用分子相加(减)的结果作分子,分母不变。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还有可能用符号语言描述: (a、b、c均是不为0的自然数)。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活动意图: 自主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学生经历完整研究过程,反思探索成果,提高数学表达能力和运算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概括出具有一般性的计算方法,既是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环节四、课堂小结师:一节课结束了,静静地看看板书,想想自己的收获,在知识方面有哪些进步,能力方面有哪些提高,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作业设计(关注作业的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作业对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以及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中的作用) 基础:教材90页做一做1 巩固:教材91页第1题提升:教材91页第3题
5.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 -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整数加、减法相同。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6.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