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秋期宜宾市普通高中学业质量监测
高二年级 地理
(考试时间:75 分钟;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获知我国东部某岛屿植被丰富,生长着很多仙人掌、棕榈、野山
茶等药用植物,是众多海鸟栖息繁衍的乐园。图 1 为兴趣小组绘制的该岛屿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 1~
2 题。
图 1
1.该岛屿
A.最高处海拔可能为 362 米 B.中部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
C.以平原为主,地势起伏小 D.南部较平坦,北侧山岩陡峭
2.图示区域
A.岛屿南北跨度约为 2905 米 B.雨热同期,生物资源丰富
C.植被类型垂直差异显著 D.河流短小流急,淡水资源丰富
北京时间 2023 年 10 月 26 日 11 时 14 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40°N,100°
E)发射升空,当日 19 时 34 分,航天员入驻“天宫”号。根据计划他们将于 2024 年 4 月左右返回着陆场。
据此完成 3~5 题。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
{#{QQABLQIAogCoAAJAAAgCUwU4CAEQkAGAAKoORAAEMAAACRFABAA=}#}
3.飞船发射时,0°经线的地方时是
A.10 月 26 日 4 时 34 分 B.10 月 26 日 3时 14 分
C.10 月 26 日 17 时 54 分 D.10 月 26 日 19 时 14 分
4.从飞船发射到航天员入驻“天宫”号期间,发射基地的人们可以看到太阳
①高度不断下降 ②一直在地平线以上 ③高度先升高后降低 ④从东南向西南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航天员驻留“天宫”号期间,地球公转速度
A.持续加快 B.先变慢再变快 C.持续变慢 D.先变快再变慢
图 2 是某地地质平面图,①—⑤为不同地层,经考察发现①地层含有三叶虫化石,②地层含有恐龙化
石,③地层含有哺乳动物化石。据此完成 6~7 题。
图 2
6.该地的构造地貌是
A.向斜山 B.向斜谷 C.背斜山 D.背斜谷
7.该地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A.褶皱—岩浆侵入—断层 B.褶皱—断层—岩浆侵入
C.岩浆侵入—褶皱—断层 D.断层—岩浆侵入—褶皱
图 3 示意 2023 年 12 月 8 日 10 时华北海平面气压场形势,图中气压中心控制区域没有出现降水过程。
据此完成 8~9 题。
图 3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第 2 页 共 6 页
{#{QQABLQIAogCoAAJAAAgCUwU4CAEQkAGAAKoORAAEMAAACRFABAA=}#}
8.该气压中心
A.近地面逆时针辐合,垂直方向上升 B.近地面逆时针辐散,垂直方向下沉
C.近地面顺时针辐合,垂直方向上升 D.近地面顺时针辐散,垂直方向下沉
9.该气压中心控制区域没有出现降水过程,其原因是
A.大气中凝结核不足 B.冷暖气团无法相遇
C.大气中水汽含量少 D.地形平坦抬升较弱
通过多年气象观测发现,沿某条经线方向某区域高空 500hPa 等压面存在明显的弯曲(图 4),甲丙为
风带,乙为气压带。据此完成 10~11 题。
图 4
10.图示区域
A.甲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 B.乙可能是赤道低气压带
C.乙气压带成因是动力因素 D.甲和丙的风向可能相同
11.若 A、B所在纬度分别为 30°N和 40°N,则图示季节
A.华北平原小麦播种,淡水资源短缺 B.地中海沿岸风浪大
C.我国北方受反气旋控制,秋高气爽 D.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图 5 为某海区示意图,甲乙丙为表层洋流路径上的三个点。据此完成 12~13 题。
140°W 120°W
乙
北
甲 50°N
太 美
40°N
洲
平 丙
30°N
洋
图 5
12.甲处洋流
A.受盛行西风影响,向东流 B.受西南季风影响,向东流
C.受东北信风影响,向西流 D.受东南季风影响,向西流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第 3 页 共 6 页
{#{QQABLQIAogCoAAJAAAgCUwU4CAEQkAGAAKoORAAEMAAACRFABAA=}#}
13.与丙处相比,乙处
A.附近沿岸植被更稀疏 B.夏季附近洋面风力更强
C.表层海水温度更高 D.冬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比重更高
图 6 为澳大利亚局部示意图,Ⅰ—Ⅳ代表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完成 14~15 题。
图 6
14.Ⅰ—Ⅲ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 B.热量 C.地形 D.水分
15.Ⅰ自然带对应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草原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共 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 分)
奥卡万戈河位于非洲境内,由于地壳运动,流域内形成了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受断层影响,河流
上游地壳明显上升,下游地壳明显下降。河流地貌随之发生了系列变化,在下游地区形成了面积辽阔、植
被繁茂的沼泽,沼泽内还形成了深厚的沉积物。图 7 示意断层形成后奥卡万戈河局部水系。
22.5°E 23.5°E
18.5°S
断层
19.5°S 河流
瀑布
流向
沼泽
图 7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第 4 页 共 6 页
{#{QQABLQIAogCoAAJAAAgCUwU4CAEQkAGAAKoORAAEMAAACRFABAA=}#}
(1)指出断层形成后河流地貌发生的变化。(5 分)
(2)简述沼泽地带深厚沉积物的形成过程。(6 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那不勒斯是意大利的主要港口城市。冬季从古莱比耶到那不勒斯的船员感叹沿途航行艰难。夏季那不
勒斯晴空万里海风习习,游客们漫步在海滩,非常惬意。图 8 示意地中海局部地区。
图 8
(1)指出图示地区冬季盛行风的风向及其南侧气压带名称。(4分)
(2)说明冬季从古莱比耶到那不勒斯航行艰难的原因。(4分)
(3)分析意大利那不勒斯夏季海风明显的原因。(8 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在山腰部分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树木高大,种类繁多,但其东南坡和西
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差异显著。图 9 左图示意非洲简图,右图示意乞力马扎罗山东南坡和西北坡 1400 米
以上垂直带谱。
图 9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第 5 页 共 6 页
{#{QQABLQIAogCoAAJAAAgCUwU4CAEQkAGAAKoORAAEMAAACRFABAA=}#}
(1)与乙坡相比,描述甲坡森林带的特点。(4 分)
(2)推测甲的坡向并说明理由。(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斯里兰卡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交替影响。甲河有的月份浊浪滔天,有的月份
波澜不兴,不论流量如何变化,都会融进印度洋的波涛。每年 1 月在季风的关照下,小城尼甘布的渔民十
分惬意地出海捕鱼。图 10 示意斯里兰卡地形。
80°E 82°E
印
9°N
度
甲
尼甘布
7°N
2000 城市
洋 1000 河流
等高线
图 10
(1)甲河 6 月~9月浊浪滔天,试分析原因。(6 分)
(2)印度洋的波涛通过水循环成为甲河的洪波,指出这一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4分)
(3)分析 1 月季风对西海岸尼甘布渔民出海捕鱼的有利影响。(8 分)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第 6 页 共 6 页
{#{QQABLQIAogCoAAJAAAgCUwU4CAEQkAGAAKoORAAEMAAACRFABAA=}#}高二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B C D D B A C C D A B D C
1.A【解析】根据等高线分布特点可知山脉大致呈东西走向,B错误;由等高线数值和疏密可得出该岛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C错误;图示区域等高线北疏南密,北部地势起伏较小,南部较大,D错误;等高距为50米,最高处海拔为350-400米,故A正确。
2.B【解析】岛屿南北跨经度约为1’,距离约为1905米,A错误;据图可知,该岛最高处海拔为350-400米,相对高度较小,垂直分异规律不明显,C错误;图示区域降水丰富,但岛屿面积小,地势起伏大,地表水难以留存,淡水资源缺乏,D错误;纬度低,水热组合条件好,海洋面积广,岛上动植物及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故B正确。
3.B【解析】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升空时为北京时间(东八区)10月26日11时14分,0°经线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8个小时,应在北京时间的基础上减8小时,为10月26日3时14分,B正确,ACD错误。
4.C【解析】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酒泉位于100°E,位于120°E以西,两地经度相差20°,时间相差1小时20分。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到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入驻“天宫”号期间的北京时间为11时14分-19时34分,对应酒泉的地方时为9时54分-18点14分,太阳高度最大时出现在地方时12时,因此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人们看到太阳高度先升高后降低,①错误,③正确;由于在10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酒泉昼短夜长,18点以前日落,太阳从东南到正南再到西南最后降落到地平面以下,②错误,④正确;故选C。
5.D【解析】神舟十七号航天员驻留“天宫”号是从2023年10月26日到2024年4月,期间地球公转轨道要靠近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此后,公转速度减慢,所以公转速度先变快再变慢,D正确。
6.D【解析】根据等高线凸出方向(“凸高为低”)可判断地形为谷地,再根据岩层中化石的特点,可知岩层分布“中老翼新”为背斜,故D正确。
7.B【解析】根据地质地貌的完整性(后形成的地貌可能会破坏先形成地貌)可以推测,该地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为褶皱—断层—岩浆侵入,故B正确。
8.A【解析】比较气压高低的空间分布,可知气压中心气压低,为北半球气旋,结合气旋判读方法,故A正确。
9.C【解析】冬季北方地区气温低,气候干燥,水汽不足,严重影响降水,故C正确。
10.C【解析】根据图文信息可知,乙地高空500hPa等压面向下弯曲,近地面受高压控制,则乙可能是副高或极地高气压带,但由于甲乙丙在同一条经线上,故乙只可能是副高,甲丙为信风带或西风带,ABD错误,故选C。
11.D【解析】30°N—40°N受副高控制时间为北半球夏季,A、C描述的是北半球秋季、B描述的是北半球冬季,A、C、D错误;D为南半球冬季即北半球夏季,故选D。
12.A【解析】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盛行风的分布,结合盛行风对洋流的影响,故A正确。
13.B【解析】乙附近沿岸受暖流和西风影响,植被更茂盛,A错误。丙附近夏季受副高控制,而乙附近夏季受西风影响,洋面风力更强,故B正确。乙丙洋流源头相同,分流时水温相当;虽然乙为暖流,但乙向高纬流动过程中,通过热量交换降温;尽管丙为寒流,但向低纬流动过程中,通过热量交换升温,C错误。丙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冬季降水量比重更高,D错误。
14.D【解析】根据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为澳大利亚东南部。Ⅰ至Ⅲ自然带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沙漠带。森林—草原—沙漠的变化体现了以水分为基础的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A、B、C错误,故选D。
15.C【解析】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答案选C。
16.(1)上游河道加深;断层附近出现瀑布或激流;下游河道变浅变宽(每点2分,答对3点得5分)
(2)上游河流侵蚀搬运带来大量泥沙;下游地壳下降,形成低地,水流减缓,泥沙堆积;植被繁茂,残体逐年堆积。(6分)
17.(1)西南风(2分)副热带高气压带(2分)。
(2)冬季盛行西南风,风浪大;降水多,大气能见度低;降水强度大,航行艰难。(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3)夏季陆地升温较快(2分);晴天多,白天陆地升温快(2分);海陆温差大,气压差大(2分);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或盛行风微弱),对水平运动气流干扰小(2分)。
18.(1)甲坡森林类型更丰富;分布范围更广。(每点2分,共4分)
(2)东南坡(2分);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森林植被种类多,植被垂直差异明显(4分)
19.(1)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水汽充足;受到地形抬升形成大量降水;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流速快;风力强劲;雨水冲蚀强,河流侵蚀搬运能力强,含沙量大。(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海面蒸发吸热;水汽凝结放热;河流流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3)受离岸的东北季风影响,形成上升流,出现季节性渔场;向西外出捕鱼顺风顺水,节省燃料;受山地阻挡,风浪较小;天气晴朗凉爽,能见度高。(每点2分,共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