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练习题
第一章第二节 第1课时 地球公转、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下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据此完成1~2题。
1.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 )
①使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夹角为23.5° ②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反 ③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④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上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若黄赤交角为20°,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数均减小
B.天安门广场元旦升旗时间提前
C.热带和温带范围减小
D.大连气温年较差变大
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 )
A.一个月 B.一个回归年
C.一个恒星年 D.24小时
4.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 )
①为1月初 ②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③为7月初 ④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下图是黄赤交角和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②图中角β是黄赤交角 ③目前度数为23.5° ④目前度数为66.5°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假设黄赤交角变为25°,那么地球五带范围的变化,正确的是( )
A.热带变大,温带变大,寒带变小
B.热带变小,寒带变大,温带不变
C.热带变小,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D.热带变大,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2023·山东枣庄开学考]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读图,若图中②角比现在增大2°,则( )
A.黄赤交角变为25.5°
B.回归线的度数将变为24.5°
C.太阳直射的范围将缩小4个纬度
D.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将扩大2个纬度
9.图1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图2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说出太阳直射点从③移动到⑤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
(2)列举太阳直射点从③移动到④期间经历的节气。
(3)说出立秋节气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之后一周内的移动方向。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地球赤道的延伸面)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完成10~11题。
图1
图2
10.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日地距离相同
C.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相同
D.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下图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一分点和一至点。据此完成第12题。
12.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且将向北移动
B.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且将向南移动
C.此时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90°
D.此时黄赤交角变为0°
1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公转至D时,是 前后,北半球节气是 。
(2)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3)地球公转到 、 点时,全球昼夜平分。
(4)A、B、C、D四点中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近日点的是 ,其公转速度较 。
(5)结合生活实际,如果你参加山东省高考地理学科考试,则此时地球位于图中 之间(填字母)。
第1课时 地球公转、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D 2.B 解析 第1题,地球公转演示过程中,应使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夹角为66.5°;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同;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上。D正确。第2题,若黄赤交角为20°,回归线纬度为20°,极圈纬度为70°,极圈纬度数增大;天安门广场元旦时的昼长变长,日出时间提前,所以升旗时间提前,B正确;热带和寒带范围减小,温带范围增大;大连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减小,气温年较差变小。
3.C 4.A 第3题,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测量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即一个恒星年。故选C。第4题,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时间是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当地球公转至近日点时,时间是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故选A。
5.B 6.D 第5题,黄赤交角是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对应图中角β,目前的度数是23.5°,②③正确,④错误;读图可知,角α是黄道面与地轴的夹角,是黄赤交角的余角,不是黄赤交角,①错误。故选B。第6题,假设黄赤交角变为25°,则回归线的度数变成25°,极圈的度数变为65°,热带范围扩大,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故选D。
7.A 8.C 第7题,据图分析,根据黄赤交角的概念不难判断出,图中①为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和地球自转平面(赤道面)之间的夹角,即黄赤交角。故选A。第8题,目前黄赤交角约为23.5°,图中②角为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与黄赤交角存在互余的关系,若图中②角比现在增大2°,则黄赤交角减小2°,变为21.5°,A错误;由于地球的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范围,黄赤交角的大小与回归线的度数相同,若黄赤交角减小2°,变为21.5°,则回归线的度数将变为21.5°,太阳直射的范围将在南北半球各缩小2个纬度,共计4个纬度,B错误,C正确;由于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最大范围的纬度与黄赤交角存在互余的关系,若黄赤交角减小2°,变为21.5°,则极圈的度数由原来的66.5°变为68.5°,即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将在南北半球向高纬度方向各缩小2个纬度,极昼、极夜的范围共计缩小4个纬度,D错误。
9.答案 (1)先变快,后变慢。
(2)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
(3)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或②③之间)且向南移动。
解析 第(1)题,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③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半球移动。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④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在⑤位置时,太阳又直射赤道。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③为秋分日,日期在9月23日前后,④为冬至日,日期在12月22日前后,⑤为春分日,日期在次年3月21日前后,此段时间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所以太阳直射点从③移动到⑤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第(2)题,③位置为秋分日,④位置为冬至日,结合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可知,太阳直射点从③移动到④期间,共经历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七个节气。第(3)题,对比两图可知,立秋节气位于夏至与秋分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即图中的②③之间,之后一周内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
10.D 11.C 解析 第10题,丁位于春分点和夏至点之间,且靠近夏至点,时间可能为6月初,D正确。第11题,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甲更接近1月初,所以公转速度更快,A错误;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甲更接近1月初,日地距离更近,B错误;甲、乙关于冬至点对称,太阳直射点位置相同,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相同,C正确;甲、乙关于冬至点对称,太阳直射点位置相同,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错误。
12.B 解析 读图可知,甲位置应为北半球秋分日,乙位置为北半球冬至日。因此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且将向南移动,A错误、B正确。地球的黄赤交角约为23.5°,D错误。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5°,C错误。
13.答案 (1)6月22日 夏至
(2)如图。
(3)A C
(4)B 快
(5)C、D
解析 第(1)题,读图可以看出,地轴向左侧倾斜,所以B处是冬至日,D处是夏至日。地球公转至D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北半球的节气是夏至。第(2)题,图中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呈逆时针。第(3)题,当地球公转到A、C点时,为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第(4)题,地球在1月初运动到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图示四个位置中,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近日点的是B,冬至日最接近1月初,其公转速度较快。第(5)题,山东省高考地理学科考试一般在6月9日,地球公转至图中C、D之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