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改革总会遇到阻力
D.商鞅变法成效较为突出
2023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卷
8.易中天说:“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却的情怀,这也是一场…跨世纪人辩
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
历
史
力。”这场“跨世纪大辩论”指
A.制度变革
B,百家争鸣
C.战争频繁
D.王位世袭
温馨提示:
9.战国时“天下”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说“一心定而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种现象反映了
2,请你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A,各家思想日益趋同
B.儒家思想影响扩大
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做在本试题卷上的答策无效。
C.中央集权观念孕育
D.统一成为共识
10.《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明确宣示东海、南海以及北方的统治范围,并在东海立界碑,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在沿海地区设郡并派军队驻守。其主要作用是
合题目要求)
A.保障边骚安全·B.镇压六国贵族C.落实那县制度D.推行法家思想
1.某影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史前时期,假如你穿越时空,问到史前时期,去体验我国境内目前
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选择去
11.秦简:“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段材
A.浙江
B.北京
C.云南
D.陕西
料体现了秦朝
2.炎帝陵和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千百年来到这里扫墓祭奠的人络绎不绝,这是因
A.兵役繁重
B.刑法严苛。
C.徭役繁重
D.赋税沉重
为炎帝和黄帝
12.2021年考古发现,霸陵陪莽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与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
A.发明农耕、船只
B.礼贤下士,选贤与能
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这印证了汉文帝
C.大败蚩尤走向联合
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A.動俭治国
B.勤于政事
C.善于用人
D.虚怀纳谏
3.有学者认为夏商周的时代特征是:早期国家的产生、发展与社会变革。其中“产生”主要表现在
13.下图是七年级同学编写的一部历史剧台词。据你推测,小华最有可能扮演的角色是
A.夏朝建立
B.武王伐纣
C.王室衰微
D.诸侯争霸
小华: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
4.如下图是某位同学的课堂笔记,图中“制度”应是
土地
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
人民
周武王
A.商鞅
B.张骞
C.司马迁
D.顾恺之
①
②
14.读史明智,以史为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是鉴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
制度
出兵作战
的开通
巩固了统治
③
④
纳贡
定期朝见天子
A.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B,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掠夺
扩大了疆域
守卫疆土
C.极大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D.促进了亚、非地区的贸易
成为强盛的国家
周天子和诸侯
15.在甘肃敦煌的阳关遗址博物馆中,游客会看到两千年前的护照”一阳关关照。“关照”就是通
A.禅让制
B.皇帝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关文牒,上书出关人名、时间、事项。这一物品的出现得益于
5,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诸侯竞相效仿。
A.西域都护的设置B.“文景之治”
C.盐铁专卖的实行D.“光武中兴”
该情况反映
16.这是七年级历史(上)某一课三个子目的小标题。根据这三个小标题,你认为该课最适合的题
A.各诸侯尊王镶夷B.周王室地位高C.商鞅变法成效大D.诸侯势力崛起
目是
6.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
光武中兴→外成官官交替专权一黄巾起义
子倡导并实践了他的思想
A.东汉的建立
B.东汉的兴衰C.东汉灭亡原因D.东汉农民起义
A.“仁
B,“因材施教”
C.“以德治国”D.“有教无类”
17.据史书记载,东汉最后30年间,共有大小瘟疫12次,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有15年。能为东
7.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措施后,秦国国力大为增强,军队战斗力提高,一
汉末年人民战胜瘟疫提供中医治疗方法的是
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这说明
A.秦完成了国家统
B.变法得到新旧贵族拥护
A.张角的太平道B.《伤寒杂病论》
C.华佗的五禽戏D.佛教的消灾咒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4页)
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