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
高 二 地 理 2024.01
说明: 1. 本卷满分100分, 调研时间75分钟。
2. 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 学校、班级、姓名、调研序列号。
3. 答案直接填(涂) 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处。
一、单项选择题:共 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2023 年5月30日9时31 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23 年 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据此回答1~2题。
1. 与神舟十六号发射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相近的是
2. 神舟十六号从发射至返回期间,苏州
A. 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B. 黑夜时长先变长后变短
C. 日出方位逐渐向南偏移 D. 正午日影先变短后变长
高二地理 第1页 共8页
图1为“某年11月2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据此回答3~4题。
3. 此时,河北省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南风
4. 该日,下列地区可能
A. 福建沿海遭受台风袭击 B. 黑龙江大部受大雾笼罩
C. 山西大部地区大风降温 D. 江苏大部地区普降暴雨
图2为“某地地质平面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 甲一乙剖面的构造地貌属于
A. 背斜山 B. 背斜谷 C. 向斜山 D. 向斜谷
6. 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 石炭系 B. 三叠系 C. 侏罗系 D. 白垩系
高二地理 第2页 共8 页
莫桑比克锆砂矿资源丰富,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岩浆岩。含锆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但有些月份也在高潮线以上沉积。图3为“某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锆砂矿采矿区及所在区域示意图”。据此回答7~8题。
7. 含锆重砂矿物在该国海岸带附近富集的主要成因是
A. 海浪堆积 B. 流水堆积 C. 风力沉积 D. 风化残积
8. 该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最可能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北极放大效应”指的是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地区升温幅度大于全球平均的现象。图4为“北极放大效应”驱动机制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9. 甲指的是
A. 对太阳光反射作用增强 B. 到达地面短波辐射增强
C. 近地面大气逆辐射增强 D. 高纬地区极光现象增多
10. 乙洋流为
A. 北赤道暖流 B. 北大西洋暖流
C. 巴西暖流 D. 厄加勒斯暖流
高二地理 第3页 共8页
图5为“乞力马扎罗山位置与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 图中甲最可能是
A. 热带季雨林 B. 热带草原 C. 常绿硬叶林 D. 落叶阔叶林
12. 南坡雪线低于北坡,是因为南坡
A. 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 B. 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C. 南坡自然带谱更丰富 D. 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为科学反映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将全国划分为东北、东部、中部、西部四大经济区域。图6为“我国经济区划示意图”。据此回答13~15题。
13. 我国开展经济区划的依据是区域具有
A. 综合性 B. 开放性 C. 关联性 D. 差异性
14. 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独特发展区位优势的地区是
A. 东北地区 B. 东部地区 C. 中部地区 D. 西部地区
15. 关于四大经济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合理的是
A. 东北优先发展外向型制造业 B. 东部加强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C. 西部发展边境贸易与物流业 D. 中部增加资源型产业的比重
高二地理 第4页 共8页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构建了高品质产业体系,引领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图7为“我国空间发展‘点—轴’结构模式图”。据此回答16~18题。
16. 图7中, 上海位于
A.“沿海产业带”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
B.“南北开发轴”与“沿黄经济带”的交汇点
C.“陇海一兰新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
D.“京哈—京广经济带”与“沿海产业带”的交汇点
17. 上海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主要得益于
①比较优势的变化 ②国家政策的引导 ③环境质量的改善 ④农业产值的萎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8. 在上海高品质产业体系构建中,应重点发展的产业主要有
①金融保险 ②国际贸易 ③机械制造 ④高端航运 ⑤文化创意 ⑥石油化工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④⑥
图 8 为“我国农牧交错带内某典型风蚀沙化区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风蚀速率图”。据此回答 19~20题。
19. 据图可知
A. 风力增大土壤风蚀速率增长趋同
B. 退耕还草会加重土壤风蚀的程度
C. 天然退化的草场抗风蚀能力较差
D. 马铃薯(土豆) 地风蚀情况较重
20. 最适合该风蚀沙化区使用的保护性耕作方式为
A. 等高种植 B. 灌水泡田
C. 留茬少耕 D. 深翻改土
高二地理 第5页 共8页
图9为“黄河部分水系及潼关水文站位置示意图”,图10为“潼关站1919~2020年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情况示意图”。据此回答21~23题。
21. 1919~1999 年间潼关站来水量、来沙量变化的特点是
A. 来沙量逐年下降 B. 来沙量始终少于来水量
C. 来水量波动上升 D. 来水来沙变化趋势相似
22. 2000年以后,潼关站来沙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中游地区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3.若黄河向海洋的输沙量减少,对黄河三角洲可能带来的影响
A. 渔业资源增加 B. 土壤盐碱化现象会减轻
C. 洪涝灾害减少 D. 海岸线向海洋一侧移动
二、非选择题: 共3题, 共54分。
24.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勒拿河发源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中南部地区,向北注入北冰洋。勒拿河流域内森林覆盖率较高,有大面积冻土分布,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材料二:图11为“勒拿河流域示意图”,图12为“勒拿河入海口附近某水文站数据的统计图”。
高二地理 第6页 共8页
(1) 简述该水文站点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6分)
(2) 指出勒拿河主要补给类型并说明理由。(8分)
(3) 分析勒拿河流域6~8月气温与降水量接近峰值,而径流量却大幅下降的成因。(4分)
25.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素有“百年煤城”之称的徐州市贾汪区,境内煤炭储量丰富。煤炭产业曾经支撑了贾汪经济的“半壁江山”,所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调往苏南及上海等地。作为资源型城市,贾汪曾经采用过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的发展模式。
材料二:潘安湖湿地公园位于徐州市贾汪区西南部,其前身是徐州市境内最大、最严重的采煤塌陷区。2010年以来,徐州市实施“基本农田再造、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 湿地景观开发”四位一体的综合整治模式, 实现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向“一城青山半城湖”的转变。
材料三:图13 是徐州市贾汪区煤炭开采塌陷区分布图。图14是潘安湖湿地公园景观图。
高二地理 第7页 共8页
(1) 分析贾汪区成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区位条件。(6分)
(2) 据材料推测贾汪区采煤塌陷区存在的环境问题。(6分)
(3) 分析“四位一体”的综合整治模式对贾汪区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6分)
26.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武汉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光电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等产业已成规模。 对周边城市有金融、 商贸、 科教、 信息、 物流和旅游等辐射功能。
材料二:黄冈紧邻武汉,该市农业、教育品牌优势明显。近年来,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 电子电器等高端制造业, 与武汉共建“中国光谷黄冈产业园”。 图15为“武汉城市圈示意图”。
(1) 简述武汉对黄冈的辐射作用的具体表现。(6分)
(2) 分析黄冈发展电子电器产业的区位优势。(6分)
(3) 分析武汉城市圈对武汉自身发展的意义。(6分)
高二地理 第8页 共8页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D A C C A A C C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D A D C C A A C
题号 19 20 21 22 23
答案 D C D B C
二、非选择题
24.
(1)冬季寒冷漫长;冬冷夏凉,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多冬少。
(2)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冻土融水
理由:夏季降水较多;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积雪多;靠近山地,多冰雪融水;
有冻土分布
(3)气温高,蒸发量大;冰雪与冻土融水大幅减少;部分冻土融水下渗
25.
(1)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需求广;煤炭工业占主导地位;政策支持;煤炭开
采历史悠久
(2)破坏地表形态;破坏耕地;破坏生物多样性;煤炭资源枯竭;造成大气污染、地下
水污染
(3)增加耕地面积;促进旅游业发展;吸引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落户;增加农业(农
民)收入;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26.
(1)提供了便利的城际高铁和高速公路;带动黄冈的光电子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教
育资源和科研条件;促进两地间的文化交流。
(2)临近武汉;交通便利;依托武汉的光电子产业优势;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
农业基础较好;政策支持。
(3)武汉城市圈为武汉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等;促进武汉城市发展,成为武
汉城市发展的依托;城市圈内城市间产业分工合作,可有效促进武汉市产业升级与
发展。
{#{QQABLQKAogCAQBJAAQgCAwGYCgKQkBAACCoOABAMMAIASB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