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2024学年新乡市高二期末(上)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
1.C(“作者完全不认同”错,作者应该是不完全认同,从而提出制度制约的观点)
2.B(“政府部门所制定的规制和政策比自发的市场经济机制更加重要”错误,原文只是说“需要
规制和政策有意为之”,并未将两者进行比较)
3.C(应是反例,即反面论据)
4.①推动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②不断拓展资源配置空间;③推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每点1
分,答对三点得满分)
5.①初次分配领域存在政策取向和制度安排上的差异;②行业之间以及企业之间存在着显著的
异质性,进而影响生产率;③数字化转型中创造性破坏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会受到其他社会因
素的妨碍。(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6.C(“迫不得已”表述错误,从前面看,老军人一直就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永恒的爱情,所以他
才会对女主人公没有再嫁而感到疑惑,会想当然地认为女主人公会宽恕自己对其抛弃的
行为)
7.C(“显示出女主人公疾恶如仇的个性”表述不当。此处“不是一切都能忘掉”是指女主人公难
以忘掉那段爱情经历,表明她对爱情的忠贞)
8.①未知晓女主人公身份前,问话随随便便,语气盛气凌人。②刚刚识别出女主人公身份时,急
切惊惶。③追忆二人往昔的爱情与背叛时的羞愧和忐忑。④最后仓皇逃离时的阴郁与苍白。
(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9.示例:(1)相同点:两人最初都是身份卑下的佣人,都与主人家的少爷相爱并最终被抛弃。
(2)不同点:①娜杰日达坚守爱情,三十年过着单身生活;玛丝洛娃则精神堕落,自暴自弃,自
我麻醉。②遇到以前深爱之人,娜杰日达显得更加平和从容、理性克制;玛丝洛娃则内心激
愤,主动呈现自己的堕落状态。③娜杰日达乐观积极,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开旅店自食其
力;玛丝洛娃意识到自己和聂赫留朵夫的阶级隔阂,拒绝其对自己的救赎。(相同点2分;不
同点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10.BDF[(原文标点)秦贪我赂,而信我辞,则一剑之任,可当百万之师]
11.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中的“要”意思也是“求取”)
12.C(“他打算让麴武继续管理燕国,让麴武承担报仇雪恨的责任”与原文不符,原文说,燕太子
丹告诉麴武,如果自己不能活到为自己雪耻的一天,那燕国不知道会属于谁,这也是麴武的
屈辱)
13.(1)考虑燕国人数,不是秦的对手,长年相持,力量本来不足。(得分点:“计”“敌”“旷”各1
分,大意1分)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2023一2024学年新乡市高二期末(上)测试
和数字经济,即何以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情况下,整体生产率的提高仍然受到制约
在尝试回答“索洛生产率悖论”时,有研究发现,寻租和寻求政策保护都会产生阻碍新创市
语
文
场主体进入、无效企业退出的竞争障碍,对于创造性破坏机制不能发挥作用雄辞其咎。例如,美
国企业的进入率和退出率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整体处于持续降低的态势,这使美国经济的
考生注意:
营商活力显著降低。生产率提高的停滞意味着做大蛋糕的幅度减弱,分好蛋糕也就成为无米之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炊,导致美国社会收入差距的扩大。可见,加大再分配力度,建立健全广泛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保障体系,可以从社会层面对劳动者进行更好的保护,而无须以此作为借口,妨碍在数字化转型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和选择性必修中册。
中让创造性破坏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无论是在初次分配领域、再分配领域,还是在第三次分配领域,数字化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导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向,都可以显著影响生产率的分享程度。提高生产率是市场主体应用数字技术的主要动机,必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要的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有利于促进生产率的分享。与此同时,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系统和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式制度安排之外,还存在着巨大的空间,可以通过“助推”方式提高数字经济发展中生产率分享
从性质上说,数字经济是载体而非月的,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是过程而非终点。效字经济的
的水平。
发展,作为提高和分享生产率的手段,承担着实现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责任。
这种助推力量作为正式制度安排之外的运行环境,具有非强制性、行为后果副作用小,更加
只有确立这样的功能定位,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数字经济才能获得持续和健康的发展。相应
倚重当事人“向善”动机等特征。在助推这种行为中,善意和恶意之间往往只有一步之遥,换言
地,在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中,数字经济既应该也能
之,两者之间的界限常常就是不清晰的。如果在企业的经营函数中缺乏向善动机,就不可避免
够做出应有的贡献。数字经济发展并不自动产生成果共享的“涓流效应”,只有在充分融合、连
形成恶意助推。
接的前提下,才能带动各类产业的生产率进步。
有助于共享生产率成果的助推,在三个分配领域皆可以体现。其中,包括慈善事业、志愿者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初次分配是决定生产率提高和分享的基础领域。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行动、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社会贡任等内涵的第三次分配,尤其适合于借助这种助推方式,开辟更
和对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合理激励,都是在初次分配领域产生的。分享生产率成果需要以生产率
多扶贫济困和改善收入分配的贡献渠道。可以说,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三个分配领域协调
的提高为前捉。生产率本质上是资源的配置效率,生产率提高的基本途径则是生产要素的不断
配套制度安排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法律法规、社会规范、舆论引导以及社会诚信体系来营
重新配置。数字经济恰可以利用其最突出特征,即具有良好的连接功能,推动产业链条的不断
造一个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让各种市场主体自觉地把社会责任具体体现为科技向善、管理向
延伸以及资源駝置空间的不断拓展,推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
善和创新向善的行动。
初次分配也是分享生产率成果的关镀领战,但这一功能的产生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不存在
(摘编自蔡防《数字经济发展并不自动产生“消流效应”》)
市场机制可以自动解决收入分配的涓流经济学,在效率与公平之间也非天然存在着对立消长关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系的“大取舍”。研究表明,国家之间在收入差距上的不同表现,并不仅仅在于再分配力度的大
A.作者认为,对目前的数字经济首先要做好功能定位,不能寄希望于“消流效应”,也只有
小,还首先产生于初次分配领域存在的在政策取向和制度安排上的差异。因此,若要使数字经
如此,数字经济才能做出贡献。
济充分实现生产率分享,进而实现更多更高质量就业岗位创造、劳动者报酬提高以及收入差距
B.数字经济良好的连接功能能够使生产要素不断得到合理的重新配置,从而提高生产率,
缩小等目标,需要规制和政策有意为之
促进生产率成果的分享。
数字经济的发展也有赖于再分配领域的相关制度安排。数字经济提高生产率的作用,最主
C作者完全不认同“熊彼特机制”,因为其带来的生产率提高具有差异性的问题,需要制度
要来自“熊彼特机制”,其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再分配领域的制度安排。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
层面的制约才能解决。
家在优胜劣汰的创造性破坏过程中重新组合生产要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产率提高的步
D.在三个分配领域,数字化经济长远健康的发展除了需要政策导向、制度安排,还需要有
伐不是齐头并进的,生产率提高的效果更是云泥之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显示,在采
种善意的“助推”。
用数字技术或者说数字化转型方面,行业之间以及企业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性,进而在生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率表现上形成巨大的差异。
A.数字经济如若能够获得持续和健康的发展,将有利于我国共同富裕伟大目标的最终实现。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曾经在一篇短文中指出,人们随处可见计算机时代的
B.在数字经济发展活动中,政府部门所制定的规制和政策比自发的市场经济机制更加重要。
来临,唯独在统计中看不到生产率的提高。这句话揭示了人们苦思不得其解的现实问题,这个
C.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劳动者的各项权益,有利于促进数宁化转型的实施。
矛盾现象被称为“索洛生产率悖论”,并引起广泛讨论。显而易见,这个悖论也适用于数字技术
D,某些企业如若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思回馈社会,毫无担当,往往很雅有持续发展的空间。
【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
【高二语文第2页(共8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