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25题共
50分)
1.生活在我国境内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的古人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他
们已经学会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他们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2.“建造住宅时,他们往往先打下1米长木桩,…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
板,…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地板上为起居住室。”他们可能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3.清明节寻根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发展的深厚积淀。
每年清明节的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更成为广大华人集体寻根的谧会。我们祭祀黄帝是因
为
放合家头路外:头代游
A.他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B.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他是中华原始医药学的创始人
D.他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4.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这个王朝的建立距今约
A.2070年了
B.5000多年了
C.6000多年了个8〉
D.4000多年了
5.“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引文体现的是西周时期的
A.禅让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6.文字是文明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金文
7.“当时(春秋时期)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
灭,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这反映了
A.周王室势力大减
B.周王朝势力增强
C.分封制得到巩固
D.周王朝政局稳定
8。“命蜀守李冰奎(注:堵塞)江水作坝,穿二江以通船,灌三郡之田亩,
使四川沃野
千里,号为陆海。”材料中“奎江水”修建的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9.著名史学家傅乐成先生认为:秦国举国上下都以对外战争为主要出路,倾力向外发展,
自然战无不胜。这是因为秦国
A.鼓励耕织
B.承认土地私有
C.建立县制
D.奖励军功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10.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如下图),这些信
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政治:商鞅变法
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C.早期国家的产生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D.民族关系的发展
11.“他塑造了一种热心为公的人的形象…是更有建设性的思想家…希望培养君子来
使国家变得更加高尚。”材料中的思想家主张
A.无为而治
B.以法治国
C.
仁者爱人
D.兼爱非攻
12.“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
答天下,威振四海。”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人物,创立了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皇帝制
13.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
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很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④桊朝的刑法严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14.“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针对这种情况,
西汉统治者
实行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
B.重文轻武
C.文化专制
:D.闭关锁国
15.据史料记载,汉武帝继位之初,“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
食”。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西汉的赋税十分沉重
B.汉初奢靡之风盛行
C.“文景之治”
D.奖励耕织
16.以下是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141年
136年
129年
127年
118年
87年
即皇帝位
置五经
派卫青等
颁布“推恩令”
下令铸造五
崩,
博士
北击匈奴
铢钱
葬于茂陵
A.该年谱用年号纪年
B.
秦始皇开创了皇帝制度
C.该帝王在位35年
D.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7.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幼帝
外发
A.诸侯强大成胁中央
即位
专权
重用外成
母后主政
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外或
依枝宣官
长大
18.季羡林先生曾说:“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一一中
国、印度、阿拉伯和西欧。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新疆地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