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2 10:14:03

文档简介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一、选择题
1.莫斯科是个英雄城市,二战中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C.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
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2.下列国家中在经济大危机爆发之前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在(  )
A.意大利 B.德国 C.日本 D.英国
3.希特勒上台后,陆军扩建计划包括建立21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1支装甲部队和1个轻装师;日本广田内阁上台后,陆军提出了6年内增建41个师团、142个航空中队的计划。法西斯势力上台后的上述行为(  )
A.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B.主要目的是镇压人民反抗
C.最终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D.标志轴心国集团形成
4.“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世界上有一些国家已经开始进行反法西斯斗争,这些国家包括(  )
①中国 ②波兰 ③西班牙 ④埃塞俄比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世界大战的欧洲、亚洲策源地分别是(  )
A.德国、日本 B.意大利、日本
C.德国、奥匈帝国 D.德国、意大利
6.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指的是(  )
①1922年墨索里尼等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②1933年希特勒开始执掌德国大权,其统治下的纳粹党建立法西斯专政
③1936年,日本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
④9380年,英、法两国为了保护本国利益,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纵容德意两围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十年。”为了摆脱“萧条、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下列叙述中与此无关的是(  )
A.美国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B.德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C.日本军部上台组阁 D.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8.(2019九上·兴安盟期末)面对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求对策,下列史实的发生与这次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美国实施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墨索里尼进军罗马,建立法西斯专政
C.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发动了二二六兵变
D.希特勒上台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
9.下列属于德国法西斯暴行的是(  )
①制造南京大屠杀 ②建立奥斯维辛集中营 ③吞并埃塞俄比亚 ④制造国会纵火案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0.“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十年。”为了摆脱“萧条、危机”,下列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与史实不符的是(  )
A.美国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B.德国积极进行扩军备战
C.日本大幅削减军费开支 D.意大利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11.希特勒解散国会,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这标志着世界大战(  )
A.欧洲策源地形成 B.亚洲策源地形成
C.美洲策源地形成 D.非洲策源地形成
12.下列事件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无关的是(  )
A.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B.德国建立法西斯统治
C.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D.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13.刘敏同学在历史小报的某专栏介绍了“南京大屠杀”、“国会纵火案的真相”、“希特勒与犹太人的命运”相关知识,该专栏可以命名为:(  )
A.法西斯的暴行 B.纳粹党的罪恶
C.希特勒的阴谋 D.殖民地的悲哀
14.1933年,一位著名记者先后游历了苏联、美国、德国和日本,发表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报道错误的是(  )
A. 苏联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B.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C.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上台
D.西方国家进入经济发展“黄金时期”
15.九年级的历史刘老师让学生讨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最重要因素”,学生们给出了以下四种答案,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A.英法操纵国联,武装干涉苏联
B.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联盟,四处侵略
C.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波及全世界
D.“委任统治”引发殖民地人民反抗
16.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了各国的政治危机。面对经济危机,各国都开始寻找出路,因此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
A.德国和日本 B.英国和法国 C.德国和美国 D.美国和日本
17.“像希特勒这样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下列与毛泽东这番话有关的是(  )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美英盟军取得了诺曼底登陆战的胜利
C.苏军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D.美军同苏军在易北河畔胜利会师
18.犹太人被禁止“拥有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去电影院……”,法西斯政权残酷迫害犹太人,几百万犹太人惨遭屠杀。这反映的是(  )
A.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B.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
C.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D.“协约国”的暴行
19.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
B.墨索里尼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C.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D.1936年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20.下表是《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  )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国民收入(亿美元) 680 220 100 170 60 40
国防开支所占比例(%) 1.5 5.7 9.1 23.5 14.5 28.2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21.(2019·黔南)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
A.封建专制主义 B.法西斯主义
C.世界经济危机 D.黑人奴隶贸易
22.20世纪20—30年代,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纷纷建立起法西斯政权。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A.通过民选上台执政 B.维护民主制度,国家干预经济
C.迫害犹太人 D.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23.1929—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对这场大危机,资本主义各国采取的办法是(  )
①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德国纳粹党建立法西斯政权
③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④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学者宣称西方文化是儒家所批判的霸道文化,东方文化是儒家理想的王道文化,日本是东方文化代表,是王道的化身,日本为建立“王道乐土”而进行“大东亚圣战”,以拯救亚洲国家。这些言论是为了(  )
A.在沦陷区推奴化教育 B.美化法西斯主义行径
C.表达种族主义的诉求 D.论证日本民族中心论
25.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该事件的国际影响是(  )
A.德国法西斯独裁专政的建立 B.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C.德意日轴心国集团正式形成 D.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26.1929-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受此影响(  )
A. 德意日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正式形成
C.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27.下列事件和法国有关的是(  )
①《权利法案》 ②滑铁卢战役 ③启蒙运动 ④慕尼黑阴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8.法西斯力量在一个国家里掌握政权,首先出现在(  )
A.英国 B.日本 C.德国 D.意大利
29.1937年,著名画家毕加索在展出自己的画作时,一位德国军官问他:“先生,这是您的杰作吗 ”,毕加索反讥道:“不!先生,这是你们的‘杰作’。”这幅画作揭露的是德国法西斯的(  )
A. 制造国会纵火案 B.屠杀埃塞俄比亚人民
C.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 D.大规模屠杀犹太人
30.下列国家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德国 ②意大利 ③日本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31.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力图通过对外扩张寻求出路的国家有(  )
①美国 ②苏联 ③德国 ④意大利 ⑤英国 ⑥日本
A. ①②③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③④⑥
3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留下的启迪是(  )。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战胜共同敌人 ②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④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
33.下列反人类的行为中属于日本法西斯罪行的是(  )
A.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 B.疯狂屠杀犹太人
C.在埃塞俄比亚施放毒气 D.“731”部队用活人做细菌实验
34.德国法西斯纳粹党的头目是(  )
A.墨索里尼 B.希特勒 C.东条英机 D.张伯伦
35.20世纪20-30年代法西斯势力不断扩展,以下的表述中,哪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史实(  )
A.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加剧了德国的社会矛盾
B.纳粹党通过政变夺取了政权
C.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以军部为核心
D.当时的主要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有德国、日本和意大利
36.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创作的漫画《三头怪兽》其反映的史实是(  )
A.三国协约的形成 B.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联合
C.慕尼黑阴谋 D.诺曼底登陆的成功
37.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而德国和日本则(  )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发动内战
C.走上法西斯道路 D.实行改革
38.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曾说:“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谊,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采取了一种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危险的态度。”张伯伦不能确定的“某种东西”应该是(  )
A. 法西斯及其侵略扩张 B.苏联及其社会主义的影响
C.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 D.大萧条及其影响
39.1933年,在德国、苏联和美国可以看到的景象分别是(  )
A. 德国正在组建三国同盟,苏联粉碎武装干涉,美国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
B.德国正在组建三国同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热火朝天,美国处在经济危机之中
C.德国希特勒上台,苏联粉碎武装干涉,美国处在经济危机之中
D.德国希特勒上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热火朝天,美国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
40.最先被法西斯德国吞并的国家是(  )
A.捷克斯洛伐克 B.波兰
C.奥地利 D.法国
41.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
A.民族大屠杀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D.地区冲突
42.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政策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下列四国中与其他三国明显不同的是(  )
A.意大利 B.日本 C.德国 D.美国
43.(2019·大冶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德国希特勒上台 B.国会纵火案
C.日本侵占中国东北 D.轴心国集团形成
44.下列史实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有关的是(  )
A.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B.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
C.资本主义经济滞胀状态 D.德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45.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创作的漫画《三头怪兽》,“三头怪兽”指(  )
A.德.意.英 B.德.意.日 C.德.意.法 D.英.日.意
46.《安妮日记》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作者是一位犹太小女孩,该书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表现了这个女孩的恐惧、绝望和对天真世界的向往。关于该书,表述正确的是(  )
A.控诉了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B.反映了人们对凡尔登战役的恐惧
C.描述了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D.揭示了殖民掠夺的残忍
4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B.希特勒成为德国国家元首
C.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D.德国纳粹党制造“国会纵火案”
48.德、日法西斯政权和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不同之处是(  )
A.在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下建立
B.对外推行侵略扩张
C.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D.疯狂扩军备战
49.德、意、日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先后顺序是(  )
A.德-意-日 B.日-意-德 C.意-德-日 D.德-日-意
50.日本广田弘毅内阁制定《国基准则》,把“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定为日本的根本国策,这一国策的含义是(  )
①欲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②欲发动对美国的太平洋战争
③欲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④表明要夺取东南亚的立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1.(2016九上·东营月考)某班开展了“我看希特勒”的课堂讨论,以下是部分同学的观点,其中属于正确情感态度的是(  )
A.他宣称“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符合德国的利益
B.他把德国绑上战车,把世界拖入战争,完全是西方国家纵容的结果
C.在短时间内横扫大半个欧洲,他是个真正的英雄
D.欧洲历经巨大的战争浩劫,约600万犹太人成为冤魂,他是罪魁祸首
二、综合题
52.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人类社会的发展时常会面临许多危机。处置失当,则遗害深远;应对得当,则能化危为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 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材料二:1929年纽约股市的崩溃,突然终结了2 0年代的繁荣。恐慌从一国蔓延到另一国......但是苏联不断发展的经济却不知为何从这场危险而似乎无法避免的风波中解脱出来。......法国和英国都显得犹豫不决,不能也不愿采取激烈的政府手段去恢复经济。而德国和美国对经济危机做出了更积极的回应。
——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材料三:伍连德(1879年-1960年),医学博士,中国卫生防疫、检疫事业的创始人,1910年12月,肺鼠疫在东北大流行。伍连德他不避艰险,深入疫区调查研究,追索流行路径,对铁路沿线进行了交通管制,对于所有的旅客在观察5天后才将其放行。并采取了火化鼠疫患者尸体、建立医院收容病人等防治措施,不到4个月就指挥扑灭了这场震惊中外的鼠疫大流行。他还设计
“伍氏口罩”,有效地阻隔了空气中的细菌与病毒,以此来保护未被传染的人群。让中国人第一次用戴口罩来预防传染病。
——摘自百度百科
(1)材料一中日本解决危机在经济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说明德国为摆脱经济危机所作的“回应”。到40年代初,德国的措施使英、美、苏等国面对共同危机,为了应对危机,1942年这些国家采取了哪一联合行动?
(3)根据材料三,概括伍连德防治肺鼠疫疫情的措施。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各国摆脱危机重新走向安定繁荣的因素。 并请就国家在应对突发危机时应该肩负的责任,谈谈你的看法。
5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右下方一组邮票:
材料二: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同样沉重,日本的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农民大量破产,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1)根据材料一两枚邮票,完成下列表格:
类别 图1 图2
姓名
 
 
国家及职务
  德国总理
执政的共同背景
 
 
(2)材料一中两位历史人物,在国家面临困难时,选择了哪两条不同的道路?其结果如何?
(3)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材料一中两位历史人物。(概括要简洁,符合人物史实及特点)
(4)材料二中,面对经济危机,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哪两次重大的侵华事件
(5)从以上三个国家摆脱危机的方式看,你有什么启发
54.萧条岁月,何以为继?危机意味着毁灭,同时也蕴涵着新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经济危机显弊端)
材料一:华尔街股市崩溃和倾倒牛奶事件
材料二: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
国别项目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外贸缩减 70% 69.1% 50% 48% 50%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国家 工业产量 倒闭企业(家) 失业工人(万人)
美国 46.2% 86500 1700
德国 40.2% 71000 800
法国 30.9% ﹣﹣ 50
英国 20% 20000 300
日本 33.4% ﹣﹣ 41.3
(改革创新渡危机)
材料三:193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大雪
妈妈在政府修建的水坝找到了一份工作,收入虽然不多。但是对我们的家庭有很大的帮助。爸爸的工作也稳定了,并且工资也不再任由老袄决定,国为有法律可以依据了。这个冬天不再寒冷了,我们的生活正在好转,不是吗?是罗总统给我们幸福的生活。希望困难的生活永远离我而去,边梦再也不会出现。
(1)图一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中的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在资本主义史上地位如何?
(2)结合材料二,分析这次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哪些影响?面对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和德、日分别寻找了哪两条不同的出路?
(3)面对材料二这种社会状况,图二中的资本家为什么还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而不去救济贫民,这种做法反映了什么问题?
(4)小作者爸爸的工资受到什么法律的保护?小作者“困难的生活永远离我而去,噩梦再也不会出现”的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5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29年,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场危机从1929年一直持续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影响到工业、农业、商业和货币金融各个部门。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的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三分之二,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
下表为1929-1933年间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部分情况统计:
  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缩减 失业人数
美国(1932年) 47% 75.5% 约1700万人
德国(1932年) 40.6% 70% 600万人以上
日本(1931年) 32.9% 75.9% 约300万人
资本主义世界 1/3以上 2/3 3000万人以上
(1)依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显著特点。
(2)美国和德国、日本为解决危机各采取了什么方法?
56.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19世纪末,德国崛起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崛起后的德国向老殖民帝国英国发起了挑战,这给世界和德国本身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2)图二中的集团形成后对世界的威胁是什么?结合图三分析这场战争的结果给德国本身带来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3)为国家的再次崛起,德国选择了联合。图四中的这种联合对欧洲、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4)德国崛起的历史对其他国家历史发展的重要启迪是什么?
57.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生产过剩。1825年,经济危机第一次在英国爆发,以后每隔8~10年重演一次。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空前的大危机。
(1)简述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2)面对经济危机,美国与德国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结合相关史实评价美国采取的措施。
58.(2016九上·固始期末)当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与近现代国际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关注时事新闻,追根溯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注:图一为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悍然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引起举世哗然;图二为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的勃兰特双膝跪在华沙犹太人殉难纪念碑前,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拍手称赞。
材料二:(针对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日本首相安倍自己关闭了同中国领导人对话的大门,中国人民不欢迎他。中国领导人也不会同他会面。美国希望日本与周边国家清算敏感的历史问题,改善关系,为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这一共同目标寻找增进合作的建设性方案;韩国YTN电视台如此传达本国怒气:1970年在波兰下跪的是德国总理一个人,但崛起的是整个德国;2013年安倍以首相身份“拜鬼”,历史也会记住,站起的是一个人,但下跪的是整个日本。
(1)靖国神社供奉的是二战时期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甲级战犯,中国也是受害国之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什么?整个侵华期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肆意凌辱、杀害,犯下了滔天罪行,请举一史实加以说明。
(2)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美国支持日本挑衅中国,遏制中国的发展。但在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事件中,美国同样表示遗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二战时期日本挑衅美国,致使美国参战的历史事件,并说出该事件对二战进程的影响。
(3)作为德国总理,勃兰特为什么要给在华沙遇难的犹太人下跪?请再列举一例说明德国法西斯的残暴。
(4)勃兰特这一跪震惊了世界,缓和了德国与二战期间被侵略国家之间的关系,为加强德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德国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赢得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勃兰特的“跪”与日本政要的“拜”形成鲜明对比,这说明德、日两国对待历史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历史与现实思考:德、日对历史的不同态度对两国的外交关系会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
(5)一战,二战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战争的后果。当前世界局部地区仍然动荡不安,冲突时有发生,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结合所学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各类国际矛盾与冲突?
59.历史证明,改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年份 棉花加工(吨) 冶铁(吨)
1861年 30951 327610
1891年 171994 992210
材料二:当日本……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发展道路。
材料三: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四: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策,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俄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并说出俄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的不足之处?
(2)材料二中日本以西方国家为榜样,通过什么事件实现了其本国的变革?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3)为了纠正材料三中提到错误,列宁实施了什么政策?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并指出德国和日本是怎样应对经济危机的?
6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它为普通百姓提供了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改善了公众的生活状况,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新政措施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
材料二: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德国受到的沉重打击仅次于美国。国内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工人运动高涨。以希特勒为头子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活动猖獗,气焰十分嚣张。经济危机也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创,积极矛盾十分尖锐,日本统治集团迫切要求强化国家政权。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并从对外战争中寻找新的出路。法西斯势力乘机抬头,其主力是在军部。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使数千万人丧失了生命,人类长期积的大量对富毁于战火,物质文明遭到严重破坏。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共死亡5120万人,其中,军队死亡1690万人,平民死亡3430万人。经济发展倒退。直接军费开支总计1.3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收入的60%-70%,物资损失总价值达4万亿美元。
(1)比校材料一、材料二,各国在处理经济危机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的方式导致了怎样不同的结果?
(2)据材料三,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影响?
(3)综上所述,依据上述解决经济危机方式导致的后果,写出你汲取到的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条经验。
61.近现代德国的兴衰影响欧洲乃至世界。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在回忆录中写到:“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数量,将他的海军降到五等国家的水平,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他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摘编自《世界史》
材料二: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800万。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材料三:马歇尔计划实施后,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经济基本恢复,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60年代初,联邦德国成为西欧最强大的经济大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60年代末,日本经济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都是高科技产业创造的.196年,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德国达58.6%,美国占39%,日本占53‰。
材料四:德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45年5月8日 苏美英法四国按照雅尔塔会议协议,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各占领区的管辖措施不尽相同
1949年5月 英法美占领区成立联邦德国,首都定为波恩;苏联占领区成立民主德国,定都柏林。两者都是独立主权国家
1961年 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之间修建由暸望塔、混凝土墙、壕沟、铁丝网等组成的边防设施,俗称柏林墙,希望以此阻挡西方势力的渗透。
1989年11月28日 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实行德统一的“十点计划”。
1990年 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民主德国整体加入联邦德国。柏林成为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首都。
——据丁建弘《德国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德国为什么认为该和约对其不公?一战后德国遭遇的不公正的恶果,是因为19世纪后期想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为此它组建了哪一军事侵略集团?
(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挑起的。分析材料一、材料二,归纳导致德国发动战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德国经济恢复并迅速增长共同的外部原因是什么?材料三反映上世纪90年代日本、德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62.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929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价格突然暴跌。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其中,美国的工业产量下降超过40%,贸易额减少70%。……美国有1500万~1700万人失业,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000万。穷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艰难度日,资本金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大量销毁商品,大量玉米、小麦、棉花和牛奶,或被当做燃料,或被倒进河流。
材料2:1932年底,在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美国举行了总统选举,结果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以压倒优势击败共和党人候选人在任总统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在上台伊始,罗斯福总统就对金融体系进行整顿。他敦促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了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通过了《全国劳动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等,为失业者创造机会。
材料3:世界历史大事年表(局部)
时间 事件
1929年 美国股票价格暴跌,随后开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1931年 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爆发
1933年 __A____出任德国总理
1937年 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1938年 慕尼黑会议
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请回答:
(1)从材料1可以看出这次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最先始于哪个国家的什么行业?
(2)试结合材料1说说这次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3)材料2中,面对沉重的经济危机,美国采用什么方式应对?
(4)美国采用应对措施的主要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请试结合材料2史实挑选一个“R”来说明其内容。
(5)完成材料3图中A处填写。
(6)结合材料3说一说,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和日本选择了什么方式来应对?这种应对方式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
63.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6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80周年,回顾历史,引人深思。绥靖政策是引发二战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内容,完成相关题目
(史解绥靖)
时间 事件 英法美等国态度
1931年 日本制造 A ,占领中国东北 容忍
1935年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容忍
1936年 希特勒进军莱茵区 放任
1938年 希特勒吞并奥地利 默许
1939年 英、法、意、德签署 B ,德占捷克斯洛伐克部分地区 纵容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和以欧洲为中心的帝国主义争霸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旧的资本主义世界遭到严重削弱……英国是老牌的殖民主义国家,拥有世界上殖民地的绝大部分,……面对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一心希望稳定国际局势,维护既得利益。此外,国内和平主义思潮和运动兴盛……凡此种种都使英国政府不愿对德采取强硬政策。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在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帝国主义列强在反对社会主义苏俄问题上,意见比较一致。列强排斥苏维埃俄国,使巴黎和会变成了策划反苏阴谋的总指挥部。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1)填写表格中事件名称:A   ,B   。由此,我知道绥靖政策指的是   。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三十年代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三、判断题
65. 1933年,德国纳粹党领袖墨索里尼掌握德国军政大权,建立法西斯专政并成为二战元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希特勒吹嘘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是德国东线走向灭亡的开始,B项正确;
1939年9月,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A项错误;
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会战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项错误;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军事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国家有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需要区别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会战不同的影响。
2.【答案】A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经济大危机1929年首先爆发在美国,结束于1933年。1922年意大利法西斯党向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A正确;
1933年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B排除;
1936年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C排除;
英国没有选择法西斯道路,D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经济大危机爆发之前”是解题的限制词。据所学,经济大危机发生在1929年,即法西斯政权建立在1929年之前的就符合题意。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在1922年。
3.【答案】C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 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不符合题意;
B. 主要目的是镇压人民反抗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法西斯势力上台后,疯狂的扩充军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标志轴心国集团形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4.【答案】B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1931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地区,中国军民开始局部抗日战争。西班牙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民主进步力量同法西斯势力的一次大较量,其结果是人民阵线领导的共和国政府被颠覆,佛朗哥在德、意法西斯庇护下建立法西斯专政。1935年10月,意大利军队不宣而战,悍然入侵非洲东北部的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人民坚决地抗击意大利的侵略,①③④正确,B符合题意;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法宣而不战,波兰迅速沦陷。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CD,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需要找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反击法西斯侵略的史实,基础知识的识记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A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1933年,希特勒上台,称为国家元首,希特勒上台后,建立法西斯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日本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1936年,军部法西斯专制建立,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A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项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的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和亚洲策源地相关史实。
6.【答案】D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1933年希特勒开始执掌德国大权,其统治下的纳粹党建立法西斯专政,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936年,日本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②③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①1922年墨索里尼等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不是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不符合题意;④1938年,英、法两国为了保护本国利益,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纵容德意两国是绥靖政策的表现,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①④的ABC三项;
故答案为: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欧亚战争策源地的相关知识,掌握组合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
7.【答案】D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是在1922年,与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无关,选项D都符合题意;
面对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渡过了经济危机,排除A;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1933年德国希特勒出任总理,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排除B;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1936年日本军部上台组阁,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从时间上进行分析,意大利是在1922年走上法西斯道路的,面对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德国和日本,不要混淆知识点。
8.【答案】B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时间是1922年,B选项与经济大危机无关,符合题意;
ACD选项均属于经济大危机刺激的产物,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经济大危机,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经济大危机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带来机遇和挑战。
9.【答案】C
【知识点】南京大屠杀;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建立奥斯维辛集中营,迫害犹太人,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
①属于日本法西斯的暴行,③属于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排除;
由此可知,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组合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这类选择题最好的解题方法是排除法,找到一个点不符合题意;可以用排除法去排除选项,得出正确选项。
10.【答案】C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日本在这场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也趁机抬头,并最终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日本没有大幅削减军费开支,C符合题意;
为应对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A排除;
为应对经济危机,德国积极进行扩军备战,走上法西斯道路,B排除;
在经济危机 的影响下,意大利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点是掌握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措施。
11.【答案】A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故A符合题意。
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着1936年日本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故B不符合题意。
美洲策源地形成、非洲策源地形成与希特勒无关,故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和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12.【答案】D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面对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是在1922年,与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无关。所以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是在1922年,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是在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打击之下,不要混淆知识点。
13.【答案】A
【知识点】南京大屠杀;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这一事件最能体现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的暴行;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德国走上了对内专制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德国希特勒上台后,制造了“国会纵火案”、
毁灭进步书籍、掀起反犹狂潮;故该专栏可以命名为法西斯的暴行,故A符合题意;
纳粹党的罪恶、希特勒的阴谋包括不全面,故BC不合题意;
殖民地的悲哀与题干无关,故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南京大屠杀、国会纵火案的真相、希特勒与犹太人的命运”是解题的关键,这些内容反映了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的暴行。
14.【答案】D
【知识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罗斯福新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和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进入“黄金时期”。D项符合题意;
1928——1937年,苏联先后进行了两个五年计划。1933年苏联正值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阶段,工业化建设应是进行得如火如荼。排除A项;
1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一上台就宣布实施新政。排除B项;
1933年德国面临经济危机的考验,希特勒等法西斯势力趁乱上台。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错误的”是限制词。“1933年”“游历了苏联、美国、德国和日本”是解题的信息提示,据所学,知道1933年苏联、美国、德国和日本这些国家情况,正在发生的,已经发生,存在的现象可确定答案。
15.【答案】B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20世纪三四十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最重要因素”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德日为了转嫁经济危机走上了法西斯道路,与意大利的法西斯国家联盟,四处侵略扩张,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最重要因素,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有效信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最重要因素,结合此时期的国际形势分析问题,得出正确答案。
16.【答案】A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了各国的政治危机。面对经济危机,各国都开始寻找出路,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势力抬头,建立法西斯政权,故A项正确。
1922年,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建立,经济危机时期进一步强化,美国、法国没有建立法西斯政权,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面对经济危机,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势力抬头,美国经过罗斯福新政,维护了民主制度,法国没有建立法西斯政权,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在经济危机前就已经建立。
17.【答案】A
【知识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可见毛泽东说这番话是指法西斯德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结合所学知识,1943年初,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苏德战场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法西斯德国则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直至灭亡,A符合题意;
美英盟军取得了诺曼底登陆战的胜利是在1944年,开辟了第二战场,但是发生在法西斯德国则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之后,与题干不符,B不符合题意;
1942年初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但是此后德军仍掌握苏德战场的战略主动权,与题干不符,C不符合题意;
美军同苏军在易北河畔胜利会师发生在1945年,但是发生在法西斯德国则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之后,此时德国已经即将败亡,与题干不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和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意义的识记。同时需要掌握二战中的其他重要战役。
18.【答案】C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法西斯为了转移德国人民对垄断资产阶级的仇恨,把德国人的全部苦难归罪于犹太人,极力煽动反犹排犹情绪,疯狂迫害犹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法西斯更是采取了种族灭绝的政策。据统计,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共屠杀了约600万犹太人。因此《安妮日记》揭露的是德国法西斯的暴行。C符合题意;
日本。意大利法西斯没有迫害犹太人,AB不符合题意;
“协约国”是一战期间的军事集团,没有迫害犹太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迫害。
19.【答案】A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标志着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所以A符合题意;
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的标志是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不是墨索里尼对内实行独裁统治,B不符合题意;
1922年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CD不符合题意。所以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注意掌握意大利、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
20.【答案】C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的表格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为了转嫁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加强军费开支,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表格的内容,抓住时间是1937年,抓住数字之间的差距,结合此时期的史实解答问题,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为了转嫁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加强军费开支,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
21.【答案】B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1933年希特勒上台,标志着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入侵埃塞俄比亚;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所以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B项法西斯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
22.【答案】D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独裁统治应运而生。1922年,墨索里尼向罗马进军,标志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政局的动荡。日本与德国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意大利强化了法西斯政权,他们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疯狂扩军备战。德、意、日法西斯统治建立的共同特点是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疯狂扩军备战。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德、意、日法西斯统治建立的共同特点。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疯狂扩军备战是德、意、日法西斯统治建立的共同特点。
23.【答案】C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势力抬头,建立法西斯政权,疯狂对外扩张,转嫁危机,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九一八事变。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②③④符合题意;
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可以使用排除法解决本题,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①不符合题意,把包含①的ABD项排除。
24.【答案】B
【知识点】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之下,开始走上法西斯道路,进行对外侵略。材料内容都是日本为了美化法西斯主义行径而宣传的。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时间“20世纪三四十年代”结合当时日本面临的社会背景经济危机,可以链接知识点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
25.【答案】B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成为国家元首,这表明德国法西斯独裁政权正式建立,其国际影响是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B选项正确。
德国法西斯独裁政权建立是其国内的影响,A选项不符合题意。
材料中没有提及德意日三国问题,C选项与题干无关。
希特勒上台削弱了维护和平的力量,D选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注意题干中希特勒上台的世界影响,A选项表述正确但是其对德国国内的影响,容易误选。
26.【答案】C
【知识点】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对内专制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1936年日本广田宏毅组阁,标志着世界大战亚洲战争策源地,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故C符合题意;
1922年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政权,不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故A不合题意;
一战前“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正式形成,与经济危机无关,故B不合题意;
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经济危机无关,故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1936年日本广田宏毅组阁,标志着世界大战亚洲战争策源地,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27.【答案】B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①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阐明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的基本原则,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文献,①不符合题意;
②1815年6月18日,法军和反法联军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进行决战。战役结局是反法联军获得了决定性胜利,此战役也是拿破仑一世的最后一战。拿破仑战败后被放逐,自此退出历史舞台,②符合题意;
③启蒙运动是指在18世纪初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期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与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的文化运动时期。启蒙运动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夜,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③符合题意;
④慕尼黑阴谋是指二战之前,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签订《慕尼黑协定》,牺牲捷克的苏台德区的一项绥靖政策,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可使用排除法解答,《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文献,①不符合题意,故把包含①的ACD排除。
28.【答案】D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
【解析】【分析】最先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标志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是在1936年军部控制了政府;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标志是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所以最早建立法西斯势力的是意大利。
A项英国从未推行过法西斯专政,不符合题意;
B项日本1936年由军部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不符合题意;
C项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标志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不符合题意;
D项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标志是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法西斯政权建立的相关知识。注意准确识记法西斯政权建立的相关知识。
29.【答案】C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关键词“1937年、毕加索、德国”,结合所学可知,《格尔尼卡》是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杰作,画面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袭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的情景,画作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故C符合题意;
制造国会纵火案、 屠杀埃塞俄比亚人民、大规模屠杀犹太人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1937年、毕加索、德国”是解题的关键,《格尔尼卡》是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杰作,画面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袭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的情景,画作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
30.【答案】B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德1933年,希特勒成为总理,德国进入法西斯专政时期;1922年,意大利国王任命墨索里尼为总理,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开始建立;1936年,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故法西斯专政的先后顺序②意大利①德国③日本,
故答案为:B。
【点评】题干“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先后顺序”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教材中德国、意大利、日本建立的时间,通过对比得出正确答案。
31.【答案】D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政局动荡。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加速对外侵略扩张,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③④⑥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
①美国②苏联⑤英国不符合题意,排除含这些项的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应识记与灵活掌握法西斯专政建立和法西斯暴行的相关知识。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加速对外侵略扩张,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32.【答案】B
【知识点】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战胜共同敌人;表述正确;
②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表述错误;
③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表述正确;
④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解读材料的能力,难度不大,理解材料即可作答。
33.【答案】D
【知识点】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日本“731”部队用活人做细菌实验;对南京人民进行了大屠杀。D项符合题意;
欧洲殖民者强占印第安人土地,屠杀、奴役印度安人,印第安人面临着种族灭绝。A项不合题意;
德国法西斯政权还掀起犹太人的狂潮。B项不合题意;
意大利法西斯在埃塞俄比亚施放毒气。C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日本法西斯罪行”是解体的关键,法西斯国家有三个:意大利、德国和日本。1936年2月,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日本法西斯罪行应发生在1936——1945年之间,结合所学,日本侵略中国,“731”部队惨无人道的用中国活人做细菌实验。
34.【答案】B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对内专制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德国希特勒上台后,制造了“国会纵火案”、
毁灭进步书籍、掀起反犹狂潮。希特勒成为德国法西斯纳粹党的头目,故B符合题意;
墨索里尼是意大利的法西斯纳粹党的头目,故A不合题意;
东条英机是日本的法西斯纳粹党的头目,故C不合题意;
张伯伦是英国首相,故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
德国“是解题的关键,德国希特勒上台后,制造了“国会纵火案”、 毁灭进步书籍、掀起反犹狂潮。希特勒成为德国法西斯纳粹党的头目。
35.【答案】B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在,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德国,德国工农业产值下降,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在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广大中下层民众困苦不堪,加剧德国的社会矛盾。故排除A选项;
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故排除C选项;
20世纪20-30年代,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纷纷建立法西斯政权。故排除D选项;
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加剧了德国的社会矛盾,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乘机大肆活动。他们根据各个阶层民众的不同心理,进行针对性的宣传,还利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煽动复仇情绪,从而赢得广泛的支持。1932年,在国会选举中,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纳粹党通过选举夺取了政权,而不是政变的方式夺取。故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注意本题题干考查表述中哪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史实的选项,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审题,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36.【答案】B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三头怪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德、意、日法西斯专政联合在一起形成了轴心国集团,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B项符合题意;
三国协约是一战前形成的军事集团,A项不符合题意;
慕尼黑阴谋是绥靖政策的顶峰,C项不符合题意;
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能够分析图片的内容得到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轴心国集团形成的过程以及危害,得出正确答案。
37.【答案】C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势力抬头,建立法西斯政权。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加强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故正确答案为C。
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蒋介石发动内战;美国实行改革,ABD均与德日史实不符,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应识记与灵活掌握法西斯政权的建立的相关史实。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势力抬头,建立法西斯政权。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加强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38.【答案】D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关键词“1932年”,再结合材料“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谊,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采取了一种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危险的态度”可知,此内容反映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世界局势的影响,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各国为了转嫁危机加紧了对世界的争夺,帝国主义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故D符合题意;
题干信息没有体现法西斯及其侵略扩张、苏联及其社会主义的影响、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故AB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抓住关键词“1932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谊,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采取了一种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危险的态度”是解题的关键,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世界局势的影响,导致帝国主义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39.【答案】D
【知识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罗斯福新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转嫁危机,德国希特勒上台,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美国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而此时期的苏联正在进行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热火朝天,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词“分别”,结合题干的时间是1933年,联系此时期德国、苏联和美国三国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够运用基础知识解答问题的同时,结合排除法排除不正确的选项,得出准确答案。
40.【答案】C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希特勒上台后,德军大肆侵略扩张,还在1936年吞并了奥地利,扩军备战,却未受到国际社会有效的抵制和制裁,故C符合题意;
德国在1938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故A不符合题意;
德国在1939年吞并波兰,故B不符合题意;
德国在1940年占领法国,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法西斯就开始对外侵略扩张,最先占领了奥地利。
41.【答案】C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由于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影响,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故C符合题意;
民族大屠杀和地区冲突,也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但在20世纪30-40年代,不是主要的因素,故A和D不符合题意;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14年—1918年,故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根据题干时间“20世纪30——40年代”,可以排除B,再根据所学可知,当时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42.【答案】D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应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意大利强化了法西斯专政,德国和日本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由此可见,美国的措施与其它三国明显不同。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识记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认识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和德意日的法西斯专政是不同的。
43.【答案】A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德国政治经济危机严重的情况下,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建立了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了。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
44.【答案】A
【知识点】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日本,为了转嫁危机,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件,侵占了中国的东北,A项符合题意;
意大利法西斯上台是受一战的影响,B项不符合题意;
CD项的内容与经济大危机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要事件“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结合经济危机的危害以及对各国的影响以及各国的应对措施解答问题,需要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分析法和排除法解答问题。
45.【答案】B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
结合所学可知, “三头怪兽”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法西斯国家联盟,是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同盟也称为“轴心”,参加国称为“轴心国”。1940年日本加入轴心国集团。严重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的内容不是轴心国集团的成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具备分析图片选择题的能力,需要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结合法西斯势力的发展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是轴心国集团,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46.【答案】A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结合题文中的关键词“1942年”“1944年”“犹太小女孩”“恐惧、绝望”,依据所学可知,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正式燃起,随之而来的是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残酷程度令人发指。欧洲大地到处冤狱遍布、冤魂遍野,鲜血染红了大地,到处裸露着犹太冤魂的尸骨。令人发指的是,德国法西斯不仅要处死他们,连犹太人的孩子们也不放过。在这一系列的大屠杀中,总共有600万犹太人被屠杀。这些正是“犹太小女孩”“恐惧、绝望”的主要原因之所在。故A选项符合题意;
凡尔登战役发生在一战中的1916年,战争的残酷性确实令人恐惧,但与题文中的时间严重不符,故B选项应排除;
经济大危机发生在1929年的美国,与题文中的时间不符,应排除;
殖民掠夺发生在16世纪到19世纪,与题文中的时间严重不符,故D选项应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以及类似题目时,紧紧抓住题文中的关键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能大大提高解题效率和正确率。本题要利用题文中的关键词“1942年”“1944年“犹太小女孩”“绝望”,在分析过程中可以把这些关键词组成一句话“1942—1944年,犹太小女孩在绝望中挣扎”,是什么导致的?运用所学知识的时候,“二战”“纳粹”“屠杀”会浮现出来,本题就迎刃而解。
47.【答案】B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A项的时间是1922年,当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意大利一国的法西斯政权还不足以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不符合题意;
C项 是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不符合题意;
D项是希特勒上台之后的行为,是法西斯专政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B项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的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标志着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考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德国法西斯形成的过程及影响,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打击下,德国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矛盾激化,希特勒领导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这一混乱形势,打着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旗号,进行蛊惑宣传,骗取支持。在1932年举行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初,希特勒上台组阁,出任总理,纳粹党掌握了国家政权。从此,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了。
48.【答案】A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德、日法西斯政权是在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下建立的,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在经济危机之前就已经建立,A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不同之处”是解题的关键,德、日法西斯政权是在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下建立的,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在经济危机之前就已经建立。
49.【答案】C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是在1922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是1936年。德、意、日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先后顺序是意—德—日,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意大利受一战的影响建立法西斯专政,德国和日本都是受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建立法西斯专政。
50.【答案】D
【知识点】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国策内容和所学可知,苏联在亚洲的领土在北亚,日本的目标是东亚大陆和南方海洋,这之中就包括中国,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与美国的矛盾,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结合题干分析日本《基本国策纲要》的重点地区,排除不属于该地区的国家即可。
51.【答案】D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A、符合德国的利益,但给别国带来灾难。错误。B、没有西方国家的纵容,他也会把世界拖入战争,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错误。C、给别国带来深重灾难,是个罪人。错误。D、希特勒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疯狂屠杀犹太人,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正确评价希特勒。
52.【答案】(1)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2)德国:对外侵略扩张,走上法西斯化道路;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3)实行交通管制,对旅客隔离观察;火化鼠疫患者尸体、建立医院收容病人;设计 “伍氏口罩”,戴口罩预防传染病。
(4)团结协作;思想解放;改革或革命;勇于创新。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健康放在首位。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⑴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侵略日本,日本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机。为挽救民族危机,推翻幕府统治后,明治政府进行了明治维新,在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⑵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在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德国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对外侵略扩张,走上法西斯化道路;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激发了全世界人民的愤怒,1942年1月,苏美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⑶依据材料三“肺鼠疫在东北大流行。伍连德他不避艰险,深入疫区调查研究,追索流行路径,对铁路沿线进行了交通管制,对于所有的旅客在观察5天后才将其放行。并采取了火化鼠疫患者尸体、建立医院收容病人等防治措施”“他还设计‘伍氏口罩’,有效地阻隔了空气中的细菌与病毒,以此来保护未被传染的人群。”由此得出伍连德防治肺鼠疫疫情的措施:实行交通管制,对旅客隔离观察;火化鼠疫患者尸体、建立医院收容病人;设计“伍氏口罩”,戴口罩预防传染病,保护未被传染者。
⑷依据前面的材料一,当时日本面临危机时,日本通过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改革摆脱危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得出摆脱危机重新走向安定繁荣的因素:改革或革命;通过材料二面临法西斯国家侵略,苏、美、英等不同社会制度国家联合起来建立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得出:团结协作;根据材料三伍连德防治肺鼠疫疫情的措施,是以前没有的行为得出:要思想解放;勇于创新;通过德国在应对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连年战争给德国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最终以失败告终;伍连德面对突发的疫情,及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由此得出国家在应对突发危机时应该肩负的责任: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健康放在首位。
【点评】⑴问首先判断解决危机的方法,然后确定经济方面的措施。依据材料一“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 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可确定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在结合所学答出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的措施;
⑵问依据材料二“1929年纽约股市的崩溃,突然终结了2 0年代的繁荣。”可判断出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结合所学,德国为应对经济危机,对外侵略扩张,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分析问题“为应对德国的侵略”“1942年这些国家的联合行动”,根据这些信息,结合所学可确定答案;
⑶问“根据材料三,概括”提示学生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回答;
⑷问依据前面的材料对比,面对危机各国的措施,总结各国摆脱危机重新走向安定繁荣的因素;得出各国面对危机应该肩负的责任。
53.【答案】(1)
类别 图1 图2
姓名 罗斯福 希特勒
国家及职务 美国总统 德国总理
执政的共同背景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2)罗斯福实施了“新政”,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结果: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希特勒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战败。
(3)罗斯福:美国危机的挽救者;希特勒:战争狂人。
(4)1931年,日本策划九一八事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5)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应该努力通过改革消除危机,企图通过战争对外转嫁危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⑴根据图1“轮椅上的总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人物是美国总统罗斯福;根据图2“纳粹党头目”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德国总理希特勒。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应对经济大危机,宣布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通过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整。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希特勒一上台,就着手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所以他们执政的共同点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应对经济大危机,宣布实行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希特勒一上台,就着手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最终希特勒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战败。
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应对经济大危机,宣布实行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发展,所以说罗斯福是美国危机的挽救者。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希特勒一上台,就着手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最终二战爆发,所以希特勒是战争狂人。
⑷根据材料二“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同样沉重,日本的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农民大量破产,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经济危机,日本对我国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东北军奉蒋介石的命令不予抵抗,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全部沦亡,中国东北军民开始了局部抗战。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宛平城,制造了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军队奋起反击,全国性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⑸综合上述分析可知,面对经济危机,美国实行新政,渡过了经济危机,德日发动战争,最终失败,由此可得出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应该努力通过改革消除危机,企图通过战争对外转嫁危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美德日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方法。
54.【答案】(1)世界性经济危机。地位:是资本主义历史上空前严重、深刻且持续时间最长的危机。
(2)影响:1929 年到 1933 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贸易额减少;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经济大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强化法西斯统治。美、英、法等国则通过加强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和调整,缓和危机。
(3)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反映了资本家的残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4)《全国工业复兴法》;不能实现;因为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因此小作者的美好愿望不可能实现。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⑴根据图片“华尔街股市崩溃和倾倒牛奶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中的重大事件世界性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空前严重、深刻且持续时间最长的危机。
⑵结合材料二“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 年到 1933 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贸易额减少;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经济大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导致政治危机。面对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和德、日分别寻找不同的出路。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强化法西斯统治。美、英、法等国则通过加强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和调整,缓和危机。
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材料二这种社会状况,垄断资本家为了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所以图二中的资本家还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而不去救济贫民。这种做法反映了资本家的残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⑷根据材料“妈妈在政府修建的水坝找到了一份工作,收入虽然不多。但是对我们的家庭有很大的帮助。爸爸的工作也稳定了,并且工资也不再任由老袄决定,国为有法律可以依据了。这个冬天不再寒冷了,我们的生活正在好转,不是吗?是罗总统给我们幸福的生活。希望困难的生活永远离我而去,边梦再也不会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作者爸爸的工资受到《全国工业复兴法》这一法律的保护。小作者“困难的生活永远离我而去,噩梦再也不会出现”的愿望不能实现。因为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因此小作者的美好愿望不可能实现。
【点评】本题考查了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英、法、美、德、日等国的应对措施、罗斯福新政等知识,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5.【答案】(1)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2)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向外侵略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⑴据材料“从1929年一直持续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
头,影响到工业、农业、商业和货币金融各个部门。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的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三分之二,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显著特点有时间长特别长、范围特别广、破环性特别大。
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为解决危机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德国、日本为解决危机各采取了建立法西斯政权,向外侵略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经济大危机的相关知识及美德日的不同应对措施。
56.【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世界和德国带来了灾难。
(2)1937年,柏林-东京-罗马轴心形成,德日意三国法西斯疯狂对外侵略扩张,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分裂。
(3)欧洲: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世界: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趋势。
(4)鼓励创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走联合发展道路。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战后的欧洲的联合;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⑴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更多的利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到19世纪末,德国成为仅次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崛起后的德国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向老殖民帝国英国发起了挑战,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世界和德国带来了灾难。
⑵1937年,柏林-东京-罗马轴心形成,德日意三国法西斯疯狂对外侵略扩张,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按照雅尔栽塔会议,战败后的德国由英、法、美、苏四国分区占领,英法美占领区成立联邦德国,苏联占领区成立民主德国,德国分裂。
⑶欧盟的成立使欧洲朝着政治经济一体化目标迈进了一大步,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趋势。
⑷德国崛起的历史对其他国家历史发展的重要启迪是要鼓励创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走联合发展道路。
【点评】本题以四张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欧盟的成立。
本题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欧盟的成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图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57.【答案】(1)①资本主义经济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或答: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的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三分之二,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②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③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引出一连串的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
(2)美国罗斯福实行了“新政”德国法西斯统治上台,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3)“新政”中美国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①资本主义经济遭到了沉重的打击。②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③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引出一连串的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
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实行了“新政”;德国法西斯统治上台,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整个新政的核心和基础。规定了各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水平和工作时数等。“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
【点评】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分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面对经济危机,美国与德国分别采取的措施。解答第三问需要评价美国罗斯福新政。
58.【答案】(1)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事例: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731部队细菌战、九一八事变等。
(2)日本偷袭珍珠港(珍珠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一、选择题
1.莫斯科是个英雄城市,二战中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C.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
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答案】B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希特勒吹嘘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是德国东线走向灭亡的开始,B项正确;
1939年9月,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A项错误;
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会战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项错误;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军事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国家有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需要区别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会战不同的影响。
2.下列国家中在经济大危机爆发之前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在(  )
A.意大利 B.德国 C.日本 D.英国
【答案】A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经济大危机1929年首先爆发在美国,结束于1933年。1922年意大利法西斯党向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A正确;
1933年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B排除;
1936年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C排除;
英国没有选择法西斯道路,D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经济大危机爆发之前”是解题的限制词。据所学,经济大危机发生在1929年,即法西斯政权建立在1929年之前的就符合题意。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在1922年。
3.希特勒上台后,陆军扩建计划包括建立21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1支装甲部队和1个轻装师;日本广田内阁上台后,陆军提出了6年内增建41个师团、142个航空中队的计划。法西斯势力上台后的上述行为(  )
A.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B.主要目的是镇压人民反抗
C.最终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D.标志轴心国集团形成
【答案】C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 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不符合题意;
B. 主要目的是镇压人民反抗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法西斯势力上台后,疯狂的扩充军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标志轴心国集团形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4.“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世界上有一些国家已经开始进行反法西斯斗争,这些国家包括(  )
①中国 ②波兰 ③西班牙 ④埃塞俄比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1931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地区,中国军民开始局部抗日战争。西班牙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民主进步力量同法西斯势力的一次大较量,其结果是人民阵线领导的共和国政府被颠覆,佛朗哥在德、意法西斯庇护下建立法西斯专政。1935年10月,意大利军队不宣而战,悍然入侵非洲东北部的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人民坚决地抗击意大利的侵略,①③④正确,B符合题意;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法宣而不战,波兰迅速沦陷。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CD,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需要找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反击法西斯侵略的史实,基础知识的识记是解题的关键。
5.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世界大战的欧洲、亚洲策源地分别是(  )
A.德国、日本 B.意大利、日本
C.德国、奥匈帝国 D.德国、意大利
【答案】A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1933年,希特勒上台,称为国家元首,希特勒上台后,建立法西斯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日本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1936年,军部法西斯专制建立,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A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项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的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和亚洲策源地相关史实。
6.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指的是(  )
①1922年墨索里尼等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②1933年希特勒开始执掌德国大权,其统治下的纳粹党建立法西斯专政
③1936年,日本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
④9380年,英、法两国为了保护本国利益,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纵容德意两围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1933年希特勒开始执掌德国大权,其统治下的纳粹党建立法西斯专政,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936年,日本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②③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①1922年墨索里尼等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不是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不符合题意;④1938年,英、法两国为了保护本国利益,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纵容德意两国是绥靖政策的表现,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①④的ABC三项;
故答案为: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欧亚战争策源地的相关知识,掌握组合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
7.“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十年。”为了摆脱“萧条、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下列叙述中与此无关的是(  )
A.美国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B.德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C.日本军部上台组阁 D.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答案】D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是在1922年,与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无关,选项D都符合题意;
面对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渡过了经济危机,排除A;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1933年德国希特勒出任总理,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排除B;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1936年日本军部上台组阁,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从时间上进行分析,意大利是在1922年走上法西斯道路的,面对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德国和日本,不要混淆知识点。
8.(2019九上·兴安盟期末)面对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求对策,下列史实的发生与这次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美国实施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墨索里尼进军罗马,建立法西斯专政
C.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发动了二二六兵变
D.希特勒上台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
【答案】B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时间是1922年,B选项与经济大危机无关,符合题意;
ACD选项均属于经济大危机刺激的产物,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经济大危机,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经济大危机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带来机遇和挑战。
9.下列属于德国法西斯暴行的是(  )
①制造南京大屠杀 ②建立奥斯维辛集中营 ③吞并埃塞俄比亚 ④制造国会纵火案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C
【知识点】南京大屠杀;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建立奥斯维辛集中营,迫害犹太人,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
①属于日本法西斯的暴行,③属于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排除;
由此可知,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组合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这类选择题最好的解题方法是排除法,找到一个点不符合题意;可以用排除法去排除选项,得出正确选项。
10.“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十年。”为了摆脱“萧条、危机”,下列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与史实不符的是(  )
A.美国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B.德国积极进行扩军备战
C.日本大幅削减军费开支 D.意大利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答案】C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日本在这场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也趁机抬头,并最终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日本没有大幅削减军费开支,C符合题意;
为应对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A排除;
为应对经济危机,德国积极进行扩军备战,走上法西斯道路,B排除;
在经济危机 的影响下,意大利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点是掌握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措施。
11.希特勒解散国会,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这标志着世界大战(  )
A.欧洲策源地形成 B.亚洲策源地形成
C.美洲策源地形成 D.非洲策源地形成
【答案】A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故A符合题意。
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着1936年日本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故B不符合题意。
美洲策源地形成、非洲策源地形成与希特勒无关,故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和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12.下列事件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无关的是(  )
A.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B.德国建立法西斯统治
C.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D.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答案】D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面对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是在1922年,与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无关。所以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是在1922年,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是在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打击之下,不要混淆知识点。
13.刘敏同学在历史小报的某专栏介绍了“南京大屠杀”、“国会纵火案的真相”、“希特勒与犹太人的命运”相关知识,该专栏可以命名为:(  )
A.法西斯的暴行 B.纳粹党的罪恶
C.希特勒的阴谋 D.殖民地的悲哀
【答案】A
【知识点】南京大屠杀;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这一事件最能体现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的暴行;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德国走上了对内专制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德国希特勒上台后,制造了“国会纵火案”、
毁灭进步书籍、掀起反犹狂潮;故该专栏可以命名为法西斯的暴行,故A符合题意;
纳粹党的罪恶、希特勒的阴谋包括不全面,故BC不合题意;
殖民地的悲哀与题干无关,故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南京大屠杀、国会纵火案的真相、希特勒与犹太人的命运”是解题的关键,这些内容反映了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的暴行。
14.1933年,一位著名记者先后游历了苏联、美国、德国和日本,发表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报道错误的是(  )
A. 苏联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B.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C.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上台
D.西方国家进入经济发展“黄金时期”
【答案】D
【知识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罗斯福新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和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进入“黄金时期”。D项符合题意;
1928——1937年,苏联先后进行了两个五年计划。1933年苏联正值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阶段,工业化建设应是进行得如火如荼。排除A项;
1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一上台就宣布实施新政。排除B项;
1933年德国面临经济危机的考验,希特勒等法西斯势力趁乱上台。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错误的”是限制词。“1933年”“游历了苏联、美国、德国和日本”是解题的信息提示,据所学,知道1933年苏联、美国、德国和日本这些国家情况,正在发生的,已经发生,存在的现象可确定答案。
15.九年级的历史刘老师让学生讨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最重要因素”,学生们给出了以下四种答案,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A.英法操纵国联,武装干涉苏联
B.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联盟,四处侵略
C.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波及全世界
D.“委任统治”引发殖民地人民反抗
【答案】B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20世纪三四十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最重要因素”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德日为了转嫁经济危机走上了法西斯道路,与意大利的法西斯国家联盟,四处侵略扩张,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最重要因素,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有效信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最重要因素,结合此时期的国际形势分析问题,得出正确答案。
16.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了各国的政治危机。面对经济危机,各国都开始寻找出路,因此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
A.德国和日本 B.英国和法国 C.德国和美国 D.美国和日本
【答案】A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了各国的政治危机。面对经济危机,各国都开始寻找出路,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势力抬头,建立法西斯政权,故A项正确。
1922年,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建立,经济危机时期进一步强化,美国、法国没有建立法西斯政权,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面对经济危机,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势力抬头,美国经过罗斯福新政,维护了民主制度,法国没有建立法西斯政权,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在经济危机前就已经建立。
17.“像希特勒这样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下列与毛泽东这番话有关的是(  )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美英盟军取得了诺曼底登陆战的胜利
C.苏军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D.美军同苏军在易北河畔胜利会师
【答案】A
【知识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可见毛泽东说这番话是指法西斯德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结合所学知识,1943年初,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苏德战场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法西斯德国则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直至灭亡,A符合题意;
美英盟军取得了诺曼底登陆战的胜利是在1944年,开辟了第二战场,但是发生在法西斯德国则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之后,与题干不符,B不符合题意;
1942年初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但是此后德军仍掌握苏德战场的战略主动权,与题干不符,C不符合题意;
美军同苏军在易北河畔胜利会师发生在1945年,但是发生在法西斯德国则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之后,此时德国已经即将败亡,与题干不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和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意义的识记。同时需要掌握二战中的其他重要战役。
18.犹太人被禁止“拥有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去电影院……”,法西斯政权残酷迫害犹太人,几百万犹太人惨遭屠杀。这反映的是(  )
A.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B.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
C.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D.“协约国”的暴行
【答案】C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法西斯为了转移德国人民对垄断资产阶级的仇恨,把德国人的全部苦难归罪于犹太人,极力煽动反犹排犹情绪,疯狂迫害犹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法西斯更是采取了种族灭绝的政策。据统计,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共屠杀了约600万犹太人。因此《安妮日记》揭露的是德国法西斯的暴行。C符合题意;
日本。意大利法西斯没有迫害犹太人,AB不符合题意;
“协约国”是一战期间的军事集团,没有迫害犹太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迫害。
19.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
B.墨索里尼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C.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D.1936年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答案】A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标志着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所以A符合题意;
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的标志是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不是墨索里尼对内实行独裁统治,B不符合题意;
1922年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CD不符合题意。所以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注意掌握意大利、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
20.下表是《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  )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国民收入(亿美元) 680 220 100 170 60 40
国防开支所占比例(%) 1.5 5.7 9.1 23.5 14.5 28.2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答案】C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的表格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为了转嫁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加强军费开支,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表格的内容,抓住时间是1937年,抓住数字之间的差距,结合此时期的史实解答问题,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为了转嫁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加强军费开支,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
21.(2019·黔南)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
A.封建专制主义 B.法西斯主义
C.世界经济危机 D.黑人奴隶贸易
【答案】B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1933年希特勒上台,标志着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入侵埃塞俄比亚;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所以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B项法西斯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
22.20世纪20—30年代,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纷纷建立起法西斯政权。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A.通过民选上台执政 B.维护民主制度,国家干预经济
C.迫害犹太人 D.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答案】D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独裁统治应运而生。1922年,墨索里尼向罗马进军,标志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政局的动荡。日本与德国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意大利强化了法西斯政权,他们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疯狂扩军备战。德、意、日法西斯统治建立的共同特点是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疯狂扩军备战。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德、意、日法西斯统治建立的共同特点。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疯狂扩军备战是德、意、日法西斯统治建立的共同特点。
23.1929—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对这场大危机,资本主义各国采取的办法是(  )
①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德国纳粹党建立法西斯政权
③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④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势力抬头,建立法西斯政权,疯狂对外扩张,转嫁危机,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九一八事变。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②③④符合题意;
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可以使用排除法解决本题,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①不符合题意,把包含①的ABD项排除。
24.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学者宣称西方文化是儒家所批判的霸道文化,东方文化是儒家理想的王道文化,日本是东方文化代表,是王道的化身,日本为建立“王道乐土”而进行“大东亚圣战”,以拯救亚洲国家。这些言论是为了(  )
A.在沦陷区推奴化教育 B.美化法西斯主义行径
C.表达种族主义的诉求 D.论证日本民族中心论
【答案】B
【知识点】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之下,开始走上法西斯道路,进行对外侵略。材料内容都是日本为了美化法西斯主义行径而宣传的。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时间“20世纪三四十年代”结合当时日本面临的社会背景经济危机,可以链接知识点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
25.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该事件的国际影响是(  )
A.德国法西斯独裁专政的建立 B.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C.德意日轴心国集团正式形成 D.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答案】B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成为国家元首,这表明德国法西斯独裁政权正式建立,其国际影响是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B选项正确。
德国法西斯独裁政权建立是其国内的影响,A选项不符合题意。
材料中没有提及德意日三国问题,C选项与题干无关。
希特勒上台削弱了维护和平的力量,D选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注意题干中希特勒上台的世界影响,A选项表述正确但是其对德国国内的影响,容易误选。
26.1929-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受此影响(  )
A. 德意日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正式形成
C.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答案】C
【知识点】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对内专制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1936年日本广田宏毅组阁,标志着世界大战亚洲战争策源地,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故C符合题意;
1922年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政权,不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故A不合题意;
一战前“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正式形成,与经济危机无关,故B不合题意;
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经济危机无关,故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1936年日本广田宏毅组阁,标志着世界大战亚洲战争策源地,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27.下列事件和法国有关的是(  )
①《权利法案》 ②滑铁卢战役 ③启蒙运动 ④慕尼黑阴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B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①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阐明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的基本原则,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文献,①不符合题意;
②1815年6月18日,法军和反法联军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进行决战。战役结局是反法联军获得了决定性胜利,此战役也是拿破仑一世的最后一战。拿破仑战败后被放逐,自此退出历史舞台,②符合题意;
③启蒙运动是指在18世纪初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期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与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的文化运动时期。启蒙运动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夜,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③符合题意;
④慕尼黑阴谋是指二战之前,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签订《慕尼黑协定》,牺牲捷克的苏台德区的一项绥靖政策,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可使用排除法解答,《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文献,①不符合题意,故把包含①的ACD排除。
28.法西斯力量在一个国家里掌握政权,首先出现在(  )
A.英国 B.日本 C.德国 D.意大利
【答案】D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
【解析】【分析】最先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标志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是在1936年军部控制了政府;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标志是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所以最早建立法西斯势力的是意大利。
A项英国从未推行过法西斯专政,不符合题意;
B项日本1936年由军部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不符合题意;
C项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标志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不符合题意;
D项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标志是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法西斯政权建立的相关知识。注意准确识记法西斯政权建立的相关知识。
29.1937年,著名画家毕加索在展出自己的画作时,一位德国军官问他:“先生,这是您的杰作吗 ”,毕加索反讥道:“不!先生,这是你们的‘杰作’。”这幅画作揭露的是德国法西斯的(  )
A. 制造国会纵火案 B.屠杀埃塞俄比亚人民
C.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 D.大规模屠杀犹太人
【答案】C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关键词“1937年、毕加索、德国”,结合所学可知,《格尔尼卡》是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杰作,画面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袭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的情景,画作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故C符合题意;
制造国会纵火案、 屠杀埃塞俄比亚人民、大规模屠杀犹太人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1937年、毕加索、德国”是解题的关键,《格尔尼卡》是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杰作,画面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袭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的情景,画作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
30.下列国家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德国 ②意大利 ③日本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答案】B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德1933年,希特勒成为总理,德国进入法西斯专政时期;1922年,意大利国王任命墨索里尼为总理,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开始建立;1936年,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故法西斯专政的先后顺序②意大利①德国③日本,
故答案为:B。
【点评】题干“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先后顺序”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教材中德国、意大利、日本建立的时间,通过对比得出正确答案。
31.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力图通过对外扩张寻求出路的国家有(  )
①美国 ②苏联 ③德国 ④意大利 ⑤英国 ⑥日本
A. ①②③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③④⑥
【答案】D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政局动荡。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加速对外侵略扩张,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③④⑥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
①美国②苏联⑤英国不符合题意,排除含这些项的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应识记与灵活掌握法西斯专政建立和法西斯暴行的相关知识。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加速对外侵略扩张,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3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留下的启迪是(  )。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战胜共同敌人 ②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④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
【答案】B
【知识点】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战胜共同敌人;表述正确;
②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表述错误;
③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表述正确;
④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解读材料的能力,难度不大,理解材料即可作答。
33.下列反人类的行为中属于日本法西斯罪行的是(  )
A.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 B.疯狂屠杀犹太人
C.在埃塞俄比亚施放毒气 D.“731”部队用活人做细菌实验
【答案】D
【知识点】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日本“731”部队用活人做细菌实验;对南京人民进行了大屠杀。D项符合题意;
欧洲殖民者强占印第安人土地,屠杀、奴役印度安人,印第安人面临着种族灭绝。A项不合题意;
德国法西斯政权还掀起犹太人的狂潮。B项不合题意;
意大利法西斯在埃塞俄比亚施放毒气。C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日本法西斯罪行”是解体的关键,法西斯国家有三个:意大利、德国和日本。1936年2月,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日本法西斯罪行应发生在1936——1945年之间,结合所学,日本侵略中国,“731”部队惨无人道的用中国活人做细菌实验。
34.德国法西斯纳粹党的头目是(  )
A.墨索里尼 B.希特勒 C.东条英机 D.张伯伦
【答案】B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对内专制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德国希特勒上台后,制造了“国会纵火案”、
毁灭进步书籍、掀起反犹狂潮。希特勒成为德国法西斯纳粹党的头目,故B符合题意;
墨索里尼是意大利的法西斯纳粹党的头目,故A不合题意;
东条英机是日本的法西斯纳粹党的头目,故C不合题意;
张伯伦是英国首相,故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
德国“是解题的关键,德国希特勒上台后,制造了“国会纵火案”、 毁灭进步书籍、掀起反犹狂潮。希特勒成为德国法西斯纳粹党的头目。
35.20世纪20-30年代法西斯势力不断扩展,以下的表述中,哪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史实(  )
A.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加剧了德国的社会矛盾
B.纳粹党通过政变夺取了政权
C.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以军部为核心
D.当时的主要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有德国、日本和意大利
【答案】B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在,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德国,德国工农业产值下降,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在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广大中下层民众困苦不堪,加剧德国的社会矛盾。故排除A选项;
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故排除C选项;
20世纪20-30年代,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纷纷建立法西斯政权。故排除D选项;
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加剧了德国的社会矛盾,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乘机大肆活动。他们根据各个阶层民众的不同心理,进行针对性的宣传,还利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煽动复仇情绪,从而赢得广泛的支持。1932年,在国会选举中,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纳粹党通过选举夺取了政权,而不是政变的方式夺取。故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注意本题题干考查表述中哪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史实的选项,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审题,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36.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创作的漫画《三头怪兽》其反映的史实是(  )
A.三国协约的形成 B.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联合
C.慕尼黑阴谋 D.诺曼底登陆的成功
【答案】B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三头怪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德、意、日法西斯专政联合在一起形成了轴心国集团,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B项符合题意;
三国协约是一战前形成的军事集团,A项不符合题意;
慕尼黑阴谋是绥靖政策的顶峰,C项不符合题意;
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能够分析图片的内容得到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轴心国集团形成的过程以及危害,得出正确答案。
37.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而德国和日本则(  )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发动内战
C.走上法西斯道路 D.实行改革
【答案】C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势力抬头,建立法西斯政权。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加强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故正确答案为C。
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蒋介石发动内战;美国实行改革,ABD均与德日史实不符,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应识记与灵活掌握法西斯政权的建立的相关史实。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势力抬头,建立法西斯政权。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加强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38.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曾说:“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谊,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采取了一种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危险的态度。”张伯伦不能确定的“某种东西”应该是(  )
A. 法西斯及其侵略扩张 B.苏联及其社会主义的影响
C.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 D.大萧条及其影响
【答案】D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关键词“1932年”,再结合材料“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谊,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采取了一种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危险的态度”可知,此内容反映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世界局势的影响,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各国为了转嫁危机加紧了对世界的争夺,帝国主义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故D符合题意;
题干信息没有体现法西斯及其侵略扩张、苏联及其社会主义的影响、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故AB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抓住关键词“1932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谊,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采取了一种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危险的态度”是解题的关键,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世界局势的影响,导致帝国主义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39.1933年,在德国、苏联和美国可以看到的景象分别是(  )
A. 德国正在组建三国同盟,苏联粉碎武装干涉,美国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
B.德国正在组建三国同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热火朝天,美国处在经济危机之中
C.德国希特勒上台,苏联粉碎武装干涉,美国处在经济危机之中
D.德国希特勒上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热火朝天,美国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
【答案】D
【知识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罗斯福新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转嫁危机,德国希特勒上台,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美国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而此时期的苏联正在进行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热火朝天,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词“分别”,结合题干的时间是1933年,联系此时期德国、苏联和美国三国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够运用基础知识解答问题的同时,结合排除法排除不正确的选项,得出准确答案。
40.最先被法西斯德国吞并的国家是(  )
A.捷克斯洛伐克 B.波兰
C.奥地利 D.法国
【答案】C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希特勒上台后,德军大肆侵略扩张,还在1936年吞并了奥地利,扩军备战,却未受到国际社会有效的抵制和制裁,故C符合题意;
德国在1938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故A不符合题意;
德国在1939年吞并波兰,故B不符合题意;
德国在1940年占领法国,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法西斯就开始对外侵略扩张,最先占领了奥地利。
41.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
A.民族大屠杀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D.地区冲突
【答案】C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由于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影响,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故C符合题意;
民族大屠杀和地区冲突,也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但在20世纪30-40年代,不是主要的因素,故A和D不符合题意;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14年—1918年,故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根据题干时间“20世纪30——40年代”,可以排除B,再根据所学可知,当时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42.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政策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下列四国中与其他三国明显不同的是(  )
A.意大利 B.日本 C.德国 D.美国
【答案】D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应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意大利强化了法西斯专政,德国和日本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由此可见,美国的措施与其它三国明显不同。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识记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认识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和德意日的法西斯专政是不同的。
43.(2019·大冶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德国希特勒上台 B.国会纵火案
C.日本侵占中国东北 D.轴心国集团形成
【答案】A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德国政治经济危机严重的情况下,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建立了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了。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
44.下列史实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有关的是(  )
A.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B.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
C.资本主义经济滞胀状态 D.德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答案】A
【知识点】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日本,为了转嫁危机,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件,侵占了中国的东北,A项符合题意;
意大利法西斯上台是受一战的影响,B项不符合题意;
CD项的内容与经济大危机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要事件“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结合经济危机的危害以及对各国的影响以及各国的应对措施解答问题,需要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分析法和排除法解答问题。
45.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创作的漫画《三头怪兽》,“三头怪兽”指(  )
A.德.意.英 B.德.意.日 C.德.意.法 D.英.日.意
【答案】B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
结合所学可知, “三头怪兽”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法西斯国家联盟,是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同盟也称为“轴心”,参加国称为“轴心国”。1940年日本加入轴心国集团。严重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的内容不是轴心国集团的成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具备分析图片选择题的能力,需要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结合法西斯势力的发展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是轴心国集团,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46.《安妮日记》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作者是一位犹太小女孩,该书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表现了这个女孩的恐惧、绝望和对天真世界的向往。关于该书,表述正确的是(  )
A.控诉了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B.反映了人们对凡尔登战役的恐惧
C.描述了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D.揭示了殖民掠夺的残忍
【答案】A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结合题文中的关键词“1942年”“1944年”“犹太小女孩”“恐惧、绝望”,依据所学可知,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正式燃起,随之而来的是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残酷程度令人发指。欧洲大地到处冤狱遍布、冤魂遍野,鲜血染红了大地,到处裸露着犹太冤魂的尸骨。令人发指的是,德国法西斯不仅要处死他们,连犹太人的孩子们也不放过。在这一系列的大屠杀中,总共有600万犹太人被屠杀。这些正是“犹太小女孩”“恐惧、绝望”的主要原因之所在。故A选项符合题意;
凡尔登战役发生在一战中的1916年,战争的残酷性确实令人恐惧,但与题文中的时间严重不符,故B选项应排除;
经济大危机发生在1929年的美国,与题文中的时间不符,应排除;
殖民掠夺发生在16世纪到19世纪,与题文中的时间严重不符,故D选项应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以及类似题目时,紧紧抓住题文中的关键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能大大提高解题效率和正确率。本题要利用题文中的关键词“1942年”“1944年“犹太小女孩”“绝望”,在分析过程中可以把这些关键词组成一句话“1942—1944年,犹太小女孩在绝望中挣扎”,是什么导致的?运用所学知识的时候,“二战”“纳粹”“屠杀”会浮现出来,本题就迎刃而解。
4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B.希特勒成为德国国家元首
C.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D.德国纳粹党制造“国会纵火案”
【答案】B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A项的时间是1922年,当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意大利一国的法西斯政权还不足以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不符合题意;
C项 是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不符合题意;
D项是希特勒上台之后的行为,是法西斯专政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B项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的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标志着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考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德国法西斯形成的过程及影响,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打击下,德国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矛盾激化,希特勒领导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这一混乱形势,打着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旗号,进行蛊惑宣传,骗取支持。在1932年举行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初,希特勒上台组阁,出任总理,纳粹党掌握了国家政权。从此,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了。
48.德、日法西斯政权和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不同之处是(  )
A.在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下建立
B.对外推行侵略扩张
C.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D.疯狂扩军备战
【答案】A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德、日法西斯政权是在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下建立的,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在经济危机之前就已经建立,A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不同之处”是解题的关键,德、日法西斯政权是在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下建立的,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在经济危机之前就已经建立。
49.德、意、日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先后顺序是(  )
A.德-意-日 B.日-意-德 C.意-德-日 D.德-日-意
【答案】C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是在1922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是1936年。德、意、日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先后顺序是意—德—日,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意大利受一战的影响建立法西斯专政,德国和日本都是受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建立法西斯专政。
50.日本广田弘毅内阁制定《国基准则》,把“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定为日本的根本国策,这一国策的含义是(  )
①欲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②欲发动对美国的太平洋战争
③欲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④表明要夺取东南亚的立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知识点】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国策内容和所学可知,苏联在亚洲的领土在北亚,日本的目标是东亚大陆和南方海洋,这之中就包括中国,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与美国的矛盾,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结合题干分析日本《基本国策纲要》的重点地区,排除不属于该地区的国家即可。
51.(2016九上·东营月考)某班开展了“我看希特勒”的课堂讨论,以下是部分同学的观点,其中属于正确情感态度的是(  )
A.他宣称“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符合德国的利益
B.他把德国绑上战车,把世界拖入战争,完全是西方国家纵容的结果
C.在短时间内横扫大半个欧洲,他是个真正的英雄
D.欧洲历经巨大的战争浩劫,约600万犹太人成为冤魂,他是罪魁祸首
【答案】D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A、符合德国的利益,但给别国带来灾难。错误。B、没有西方国家的纵容,他也会把世界拖入战争,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错误。C、给别国带来深重灾难,是个罪人。错误。D、希特勒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疯狂屠杀犹太人,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正确评价希特勒。
二、综合题
52.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人类社会的发展时常会面临许多危机。处置失当,则遗害深远;应对得当,则能化危为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 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材料二:1929年纽约股市的崩溃,突然终结了2 0年代的繁荣。恐慌从一国蔓延到另一国......但是苏联不断发展的经济却不知为何从这场危险而似乎无法避免的风波中解脱出来。......法国和英国都显得犹豫不决,不能也不愿采取激烈的政府手段去恢复经济。而德国和美国对经济危机做出了更积极的回应。
——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材料三:伍连德(1879年-1960年),医学博士,中国卫生防疫、检疫事业的创始人,1910年12月,肺鼠疫在东北大流行。伍连德他不避艰险,深入疫区调查研究,追索流行路径,对铁路沿线进行了交通管制,对于所有的旅客在观察5天后才将其放行。并采取了火化鼠疫患者尸体、建立医院收容病人等防治措施,不到4个月就指挥扑灭了这场震惊中外的鼠疫大流行。他还设计
“伍氏口罩”,有效地阻隔了空气中的细菌与病毒,以此来保护未被传染的人群。让中国人第一次用戴口罩来预防传染病。
——摘自百度百科
(1)材料一中日本解决危机在经济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说明德国为摆脱经济危机所作的“回应”。到40年代初,德国的措施使英、美、苏等国面对共同危机,为了应对危机,1942年这些国家采取了哪一联合行动?
(3)根据材料三,概括伍连德防治肺鼠疫疫情的措施。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各国摆脱危机重新走向安定繁荣的因素。 并请就国家在应对突发危机时应该肩负的责任,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2)德国:对外侵略扩张,走上法西斯化道路;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3)实行交通管制,对旅客隔离观察;火化鼠疫患者尸体、建立医院收容病人;设计 “伍氏口罩”,戴口罩预防传染病。
(4)团结协作;思想解放;改革或革命;勇于创新。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健康放在首位。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⑴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侵略日本,日本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机。为挽救民族危机,推翻幕府统治后,明治政府进行了明治维新,在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⑵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在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德国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对外侵略扩张,走上法西斯化道路;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激发了全世界人民的愤怒,1942年1月,苏美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⑶依据材料三“肺鼠疫在东北大流行。伍连德他不避艰险,深入疫区调查研究,追索流行路径,对铁路沿线进行了交通管制,对于所有的旅客在观察5天后才将其放行。并采取了火化鼠疫患者尸体、建立医院收容病人等防治措施”“他还设计‘伍氏口罩’,有效地阻隔了空气中的细菌与病毒,以此来保护未被传染的人群。”由此得出伍连德防治肺鼠疫疫情的措施:实行交通管制,对旅客隔离观察;火化鼠疫患者尸体、建立医院收容病人;设计“伍氏口罩”,戴口罩预防传染病,保护未被传染者。
⑷依据前面的材料一,当时日本面临危机时,日本通过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改革摆脱危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得出摆脱危机重新走向安定繁荣的因素:改革或革命;通过材料二面临法西斯国家侵略,苏、美、英等不同社会制度国家联合起来建立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得出:团结协作;根据材料三伍连德防治肺鼠疫疫情的措施,是以前没有的行为得出:要思想解放;勇于创新;通过德国在应对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连年战争给德国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最终以失败告终;伍连德面对突发的疫情,及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由此得出国家在应对突发危机时应该肩负的责任: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健康放在首位。
【点评】⑴问首先判断解决危机的方法,然后确定经济方面的措施。依据材料一“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 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可确定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在结合所学答出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的措施;
⑵问依据材料二“1929年纽约股市的崩溃,突然终结了2 0年代的繁荣。”可判断出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结合所学,德国为应对经济危机,对外侵略扩张,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分析问题“为应对德国的侵略”“1942年这些国家的联合行动”,根据这些信息,结合所学可确定答案;
⑶问“根据材料三,概括”提示学生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回答;
⑷问依据前面的材料对比,面对危机各国的措施,总结各国摆脱危机重新走向安定繁荣的因素;得出各国面对危机应该肩负的责任。
5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右下方一组邮票:
材料二: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同样沉重,日本的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农民大量破产,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1)根据材料一两枚邮票,完成下列表格:
类别 图1 图2
姓名
 
 
国家及职务
  德国总理
执政的共同背景
 
 
(2)材料一中两位历史人物,在国家面临困难时,选择了哪两条不同的道路?其结果如何?
(3)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材料一中两位历史人物。(概括要简洁,符合人物史实及特点)
(4)材料二中,面对经济危机,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哪两次重大的侵华事件
(5)从以上三个国家摆脱危机的方式看,你有什么启发
【答案】(1)
类别 图1 图2
姓名 罗斯福 希特勒
国家及职务 美国总统 德国总理
执政的共同背景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2)罗斯福实施了“新政”,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结果: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希特勒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战败。
(3)罗斯福:美国危机的挽救者;希特勒:战争狂人。
(4)1931年,日本策划九一八事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5)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应该努力通过改革消除危机,企图通过战争对外转嫁危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⑴根据图1“轮椅上的总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人物是美国总统罗斯福;根据图2“纳粹党头目”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德国总理希特勒。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应对经济大危机,宣布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通过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整。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希特勒一上台,就着手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所以他们执政的共同点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应对经济大危机,宣布实行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希特勒一上台,就着手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最终希特勒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战败。
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应对经济大危机,宣布实行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发展,所以说罗斯福是美国危机的挽救者。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希特勒一上台,就着手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最终二战爆发,所以希特勒是战争狂人。
⑷根据材料二“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同样沉重,日本的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农民大量破产,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经济危机,日本对我国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东北军奉蒋介石的命令不予抵抗,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全部沦亡,中国东北军民开始了局部抗战。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宛平城,制造了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军队奋起反击,全国性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⑸综合上述分析可知,面对经济危机,美国实行新政,渡过了经济危机,德日发动战争,最终失败,由此可得出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应该努力通过改革消除危机,企图通过战争对外转嫁危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美德日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方法。
54.萧条岁月,何以为继?危机意味着毁灭,同时也蕴涵着新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经济危机显弊端)
材料一:华尔街股市崩溃和倾倒牛奶事件
材料二: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
国别项目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外贸缩减 70% 69.1% 50% 48% 50%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国家 工业产量 倒闭企业(家) 失业工人(万人)
美国 46.2% 86500 1700
德国 40.2% 71000 800
法国 30.9% ﹣﹣ 50
英国 20% 20000 300
日本 33.4% ﹣﹣ 41.3
(改革创新渡危机)
材料三:193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大雪
妈妈在政府修建的水坝找到了一份工作,收入虽然不多。但是对我们的家庭有很大的帮助。爸爸的工作也稳定了,并且工资也不再任由老袄决定,国为有法律可以依据了。这个冬天不再寒冷了,我们的生活正在好转,不是吗?是罗总统给我们幸福的生活。希望困难的生活永远离我而去,边梦再也不会出现。
(1)图一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中的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在资本主义史上地位如何?
(2)结合材料二,分析这次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哪些影响?面对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和德、日分别寻找了哪两条不同的出路?
(3)面对材料二这种社会状况,图二中的资本家为什么还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而不去救济贫民,这种做法反映了什么问题?
(4)小作者爸爸的工资受到什么法律的保护?小作者“困难的生活永远离我而去,噩梦再也不会出现”的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世界性经济危机。地位:是资本主义历史上空前严重、深刻且持续时间最长的危机。
(2)影响:1929 年到 1933 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贸易额减少;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经济大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强化法西斯统治。美、英、法等国则通过加强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和调整,缓和危机。
(3)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反映了资本家的残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4)《全国工业复兴法》;不能实现;因为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因此小作者的美好愿望不可能实现。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⑴根据图片“华尔街股市崩溃和倾倒牛奶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中的重大事件世界性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空前严重、深刻且持续时间最长的危机。
⑵结合材料二“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 年到 1933 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贸易额减少;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经济大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导致政治危机。面对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和德、日分别寻找不同的出路。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强化法西斯统治。美、英、法等国则通过加强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和调整,缓和危机。
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材料二这种社会状况,垄断资本家为了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所以图二中的资本家还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而不去救济贫民。这种做法反映了资本家的残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⑷根据材料“妈妈在政府修建的水坝找到了一份工作,收入虽然不多。但是对我们的家庭有很大的帮助。爸爸的工作也稳定了,并且工资也不再任由老袄决定,国为有法律可以依据了。这个冬天不再寒冷了,我们的生活正在好转,不是吗?是罗总统给我们幸福的生活。希望困难的生活永远离我而去,边梦再也不会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作者爸爸的工资受到《全国工业复兴法》这一法律的保护。小作者“困难的生活永远离我而去,噩梦再也不会出现”的愿望不能实现。因为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因此小作者的美好愿望不可能实现。
【点评】本题考查了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英、法、美、德、日等国的应对措施、罗斯福新政等知识,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29年,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场危机从1929年一直持续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影响到工业、农业、商业和货币金融各个部门。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的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三分之二,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
下表为1929-1933年间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部分情况统计:
  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缩减 失业人数
美国(1932年) 47% 75.5% 约1700万人
德国(1932年) 40.6% 70% 600万人以上
日本(1931年) 32.9% 75.9% 约300万人
资本主义世界 1/3以上 2/3 3000万人以上
(1)依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显著特点。
(2)美国和德国、日本为解决危机各采取了什么方法?
【答案】(1)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2)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向外侵略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⑴据材料“从1929年一直持续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
头,影响到工业、农业、商业和货币金融各个部门。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的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三分之二,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显著特点有时间长特别长、范围特别广、破环性特别大。
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为解决危机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德国、日本为解决危机各采取了建立法西斯政权,向外侵略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经济大危机的相关知识及美德日的不同应对措施。
56.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19世纪末,德国崛起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崛起后的德国向老殖民帝国英国发起了挑战,这给世界和德国本身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2)图二中的集团形成后对世界的威胁是什么?结合图三分析这场战争的结果给德国本身带来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3)为国家的再次崛起,德国选择了联合。图四中的这种联合对欧洲、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4)德国崛起的历史对其他国家历史发展的重要启迪是什么?
【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世界和德国带来了灾难。
(2)1937年,柏林-东京-罗马轴心形成,德日意三国法西斯疯狂对外侵略扩张,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分裂。
(3)欧洲: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世界: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趋势。
(4)鼓励创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走联合发展道路。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战后的欧洲的联合;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⑴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更多的利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到19世纪末,德国成为仅次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崛起后的德国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向老殖民帝国英国发起了挑战,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世界和德国带来了灾难。
⑵1937年,柏林-东京-罗马轴心形成,德日意三国法西斯疯狂对外侵略扩张,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按照雅尔栽塔会议,战败后的德国由英、法、美、苏四国分区占领,英法美占领区成立联邦德国,苏联占领区成立民主德国,德国分裂。
⑶欧盟的成立使欧洲朝着政治经济一体化目标迈进了一大步,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趋势。
⑷德国崛起的历史对其他国家历史发展的重要启迪是要鼓励创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走联合发展道路。
【点评】本题以四张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欧盟的成立。
本题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欧盟的成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图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57.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生产过剩。1825年,经济危机第一次在英国爆发,以后每隔8~10年重演一次。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空前的大危机。
(1)简述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2)面对经济危机,美国与德国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结合相关史实评价美国采取的措施。
【答案】(1)①资本主义经济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或答: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的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三分之二,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②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③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引出一连串的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
(2)美国罗斯福实行了“新政”德国法西斯统治上台,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3)“新政”中美国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①资本主义经济遭到了沉重的打击。②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③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引出一连串的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
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实行了“新政”;德国法西斯统治上台,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整个新政的核心和基础。规定了各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水平和工作时数等。“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
【点评】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分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面对经济危机,美国与德国分别采取的措施。解答第三问需要评价美国罗斯福新政。
58.(2016九上·固始期末)当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与近现代国际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关注时事新闻,追根溯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注:图一为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悍然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引起举世哗然;图二为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的勃兰特双膝跪在华沙犹太人殉难纪念碑前,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拍手称赞。
材料二:(针对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日本首相安倍自己关闭了同中国领导人对话的大门,中国人民不欢迎他。中国领导人也不会同他会面。美国希望日本与周边国家清算敏感的历史问题,改善关系,为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这一共同目标寻找增进合作的建设性方案;韩国YTN电视台如此传达本国怒气:1970年在波兰下跪的是德国总理一个人,但崛起的是整个德国;2013年安倍以首相身份“拜鬼”,历史也会记住,站起的是一个人,但下跪的是整个日本。
(1)靖国神社供奉的是二战时期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甲级战犯,中国也是受害国之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什么?整个侵华期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肆意凌辱、杀害,犯下了滔天罪行,请举一史实加以说明。
(2)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美国支持日本挑衅中国,遏制中国的发展。但在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事件中,美国同样表示遗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二战时期日本挑衅美国,致使美国参战的历史事件,并说出该事件对二战进程的影响。
(3)作为德国总理,勃兰特为什么要给在华沙遇难的犹太人下跪?请再列举一例说明德国法西斯的残暴。
(4)勃兰特这一跪震惊了世界,缓和了德国与二战期间被侵略国家之间的关系,为加强德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德国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赢得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勃兰特的“跪”与日本政要的“拜”形成鲜明对比,这说明德、日两国对待历史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历史与现实思考:德、日对历史的不同态度对两国的外交关系会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
(5)一战,二战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战争的后果。当前世界局部地区仍然动荡不安,冲突时有发生,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结合所学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各类国际矛盾与冲突?
【答案】(1)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事例: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731部队细菌战、九一八事变等。
(2)日本偷袭珍珠港(珍珠港事件)美国参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太平洋战争爆发)。
(3)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入侵波兰,大肆屠杀犹太人;国会纵火案等。
(4)德:承认二战时侵略罪行、反省、道歉;日本:否认、美化、不放弃军国主义思想;德:缓和了德国与被侵略国家的关系(为德国赢得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等);日:造成与周边国家关系的紧张等。
(5)正视历史,用谈判方式解决国际矛盾;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1)1937年7月7日,日军以搜查失踪士兵为借口,发动突然进攻,卢沟桥事变爆发,这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整个侵华期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肆意凌辱、杀害,犯下了许多滔天罪行,如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731部队细菌战、九一八事变等。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日军对南京平民和被俘中国士兵进行了持续的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30多万人。(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时期日本挑衅美国,致使美国参战的历史事件是珍珠港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上的美国基地珍珠港,珍珠港事件重创了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最大规模。(3)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入侵波兰,大肆屠杀犹太人,因而作为德国总理,勃兰特给在华沙遇难的犹太人下跪。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为了转移德国人对垄断资产阶级的仇恨,德国法西斯把德国人的全部苦难都归罪与犹太人,疯狂迫害犹太人。1939年9月,德国法西斯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二战爆发后,德国法西斯更是丧心病狂的对犹太人采取了种族灭绝政策。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法西斯把矛头对准了德国共产党,制造了国会纵火案嫁祸德国共产党,疯狂屠杀共产党人。(4)据勃兰特给在华沙遇难的犹太人下跪和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为法西斯招魂可知,德国承认二战时侵略罪行、反省、道歉;日本否认、美化、不放弃军国主义思想;结合历史与现实分析可知,德、日对历史的不同态度对两国的外交关系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德国对历史的态度缓和了与被侵略国家的关系,为德国赢得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日本对历史的态度造成日本与周边国家关系的紧张等。(5)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正视历史,用谈判方式解决国际矛盾,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等。
故答案为:(1)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事例: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731部队细菌战、九一八事变等。(2)日本偷袭珍珠港(珍珠港事件)美国参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太平洋战争爆发)。(3)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入侵波兰,大肆屠杀犹太人;国会纵火案等。(4)德:承认二战时侵略罪行、反省、道歉;日本:否认、美化、不放弃军国主义思想;德:缓和了德国与被侵略国家的关系(为德国赢得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等);日:造成与周边国家关系的紧张等,意思有道理即可。(5)正视历史,用谈判方式解决国际矛盾;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
【点评】(1)本题考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和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2)本题考查珍珠港事件。(3)本题考查德国法西斯的残暴以及认识。(4)本题考查德、日两国对待历史的态度以及产生的影响。(5)本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59.历史证明,改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年份 棉花加工(吨) 冶铁(吨)
1861年 30951 327610
1891年 171994 992210
材料二:当日本……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发展道路。
材料三: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四: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策,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俄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并说出俄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的不足之处?
(2)材料二中日本以西方国家为榜样,通过什么事件实现了其本国的变革?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3)为了纠正材料三中提到错误,列宁实施了什么政策?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并指出德国和日本是怎样应对经济危机的?
【答案】(1)实施了废除农奴制改革(或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明治维新;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新经济政策。
(4)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德、日:走上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道路(或建立法西斯政权)。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⑴依据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俄国19世纪90年代初,俄国的棉花加工量和冶铁产量相对于60年代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说明1861年发生的事情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结合课本所学,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农奴在获得解放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但是赎金比原来的地价要高。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这次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⑵依据材料中的“日本19世纪中叶、本国的社会变革”指的是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结合课本所学,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⑶依据材料三中的“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用计划方式调整国家产品生产和分配,可知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结合课本所学,为改正这一“错误”苏俄实施了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这一政策的特点是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巩固了新生政权,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⑷依据材料四关键词“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突出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由于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日本都产生了统治危机,为了改变不利局面,两国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逐渐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点评】⑴问表格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据表格的内容1861年之后棉花加工和冶铁的产量增加,说明1861年发生的事情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据所学可知是1861年改(废除农奴制改革),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⑵问材料二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说明日本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通过改革实现了国家独立,据所学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影响,可确定是明治维新;
⑶问依据材料三用计划方式调整国家产品生产和分配,可知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为纠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
⑷问材料四“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是解题的关键,可确定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据所学德国和日本为应对经济危机,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6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它为普通百姓提供了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改善了公众的生活状况,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新政措施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
材料二: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德国受到的沉重打击仅次于美国。国内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工人运动高涨。以希特勒为头子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活动猖獗,气焰十分嚣张。经济危机也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创,积极矛盾十分尖锐,日本统治集团迫切要求强化国家政权。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并从对外战争中寻找新的出路。法西斯势力乘机抬头,其主力是在军部。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使数千万人丧失了生命,人类长期积的大量对富毁于战火,物质文明遭到严重破坏。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共死亡5120万人,其中,军队死亡1690万人,平民死亡3430万人。经济发展倒退。直接军费开支总计1.3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收入的60%-70%,物资损失总价值达4万亿美元。
(1)比校材料一、材料二,各国在处理经济危机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的方式导致了怎样不同的结果?
(2)据材料三,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影响?
(3)综上所述,依据上述解决经济危机方式导致的后果,写出你汲取到的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条经验。
【答案】(1)处理经济危机的方式上美国罗斯福实行新政;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德国、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2)第二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