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6 08:5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霍邱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后面的答题卡里)
1.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还可以参观哪些原始居民的生活遗址( )
A.元谋人、北京人 B.山顶洞人、元谋人
C.北京人、山顶洞人 D.北京人、蓝田人
2.在古史传说中,下列不是炎帝为我国农业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是( )
A.教人煮盐 B.制作生产工具 C.养蚕抽丝 D.制作陶器
3.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
A.唐朝 B.秦朝 C.西周 D.商朝
4.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某一水利工程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一水利工程指的是( )
A.都江堰建成 B.灵渠开通 C.黄河水患消除 D.汨罗江竣工
5.“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6.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
A.兼并战争的后果 B.百家争鸣的原因
C.分封制的崩溃 D.商鞅变法的作用
7.我们的家乡西周建制始为蓼国,隋文帝开皇19 年(公元599年)设立霍丘县,因避圣人孔丘名讳,更名为霍邱县,已有1400多年历史。请问秦朝时,我们霍邱县所在地归下列哪一政权管辖:( )
A.秦朝 B.秦国 C.楚国 D.吴国
8.新疆古称西域,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设置( )
A.伊犁将军府 B.安西都护府 C.北庭都元帅府 D.西域都护
9.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医,他发明了“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这个人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祖冲之 D.李时珍
10.420年,刘裕废晋自立,此后至589年,江南地区有四个政权相继更迭,总称南朝,下列不属于南朝政权的是( )
A.陈 B.晋 C.齐 D.宋
11.为了抵御匈奴,秦始皇将战国时期各国在北方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筑成一条“万里长城”。秦长城的起止点分别是( )
A.陇西,长平 B.临洮,辽东 C.咸阳,河套 D.咸阳,辽东
12.“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二十四节气”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 )而创造的。
A.冶铁 B.盖房子 C.打猎 D.农业生产
13.有位学者形容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民族大迁移的时代”,关于“民族大迁移”的影响,以下表述符合实际的是( )
A.造成了南方人口的压力 B.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C.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 D.导致南方社会长期的动荡和不安
14.我国古代有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其中领先世界近千年的一项成果是( )
A.圆周率的计算 B.《大明历》的创制 C.指南车的制造 D.千里船的制造
15.顾恺之不仅擅长绘画,文章和诗也写得很好。时人称之有“三绝”,即才绝、画绝和痴绝。以下属于其代表作的是( )
A.《步辇图》 B.《洛神赋图》 C.《天王送子图》 D.《清明上河图》
二、辨析改错(8分)
1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 )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 )(1)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汉武中兴”。
改正:
( )(2)张骞通西域有利于汉朝与西域各国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改正:
( )(3)秦末农民起义军攻占陈县后,吴广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
改正:
( )(4)西周王朝被“国人暴动”所亡。
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1)材料中“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涉及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6分)
(2)依据材料,说说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提供了哪些条件。(4分)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曹操采纳谋士许攸的计策……大败袁军。战后,又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和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207年,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
材料二:观察下面《三国鼎立形势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大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1分)此战役有何历史意义?(2分)
(2)仔细观察材料二,图中①代指的是当时哪个政权?(1分)哪一重要灌溉工具是在这一政权统治时期发明的。(2分)
(3)材料二③代指政权派谁率万人到达夷洲(今台湾)。(2分) 这表明它的哪一行业比较发达。(2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材料一: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已不再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材料三: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中一些强大诸侯在“尊王攘夷”上态度变化的原因。(4分)
(2)材料二、材料三包含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哪几种方式。(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民族融合的历史作用。(4分)
霍邱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D A C B A D B B B D C A B
二、辨析改错(8分)
16.(1)×(1分) 改正:“汉武”改为“光武”(1分)
(2)√(2分)
(3)×改正:“吴广”改为“陈胜”
(4)×改正:“国人暴动”改为“犬戎族”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1)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统一度量衡。(1个1.5分,6分)
(2)经济条件(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教民耕战);军事条件(教民耕战);政治条件(决裂阡陌,废除奴隶经济基础,打击奴隶主)(任2点,4分)
18.(1)官渡(1分)。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2分)
(2)魏(曹魏)(1分);翻车(2分)
(3)卫温(2分);造船业(2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春秋时期,一些强大诸侯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帜,为其争霸战争寻找依据; 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各自为政,已不需要这面旗帜。(4分。其它言之理酌情给分)
(2)战争;和平交往;统治者改革(1点1分,2点3分,3点4分。4分)
(3)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的生活;减少民族隔阂、增进民族友谊;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等(任2个,4分。其它言之理酌情给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