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6 06:3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景德镇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卷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23小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城内,答在其它区域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一般文论教材中谈到典型形象时,作者都肯定典型形象既有生动鲜明的个
性特征,又在个性中包含着共性。典型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共性是典型形象的
本质特征。但是作者在谈到什么是共性时却有些语焉不详。
关于共性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以巴尔扎克、别林斯基为代表,他们认为共性就是写
出类的特征。巴尔扎克谈到典型形象时说:“‘典型'指的是人物,在这个人物身上包括
着所有那些在某种程度跟它相似的人们的最鲜明的性格特征;典型是类的样本。”显然,
巴尔扎克认为典型的共性就是代表性,就是写出同类人的样本。另外一种关于典型共性的
观点认为共性就是写出历史本质和时代精神。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这种观点的倡导者。
那么,共性到底是指能写出类的特征性,还是指能揭示出类的本质,写出社会规律、
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典型形象的共性应包括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写出代表性。比如,《鲁滨孙漂流记》就是借一个鲁滨孙写出了十足地
道的英国人的特征,他们下起决心来又猛烈又倔强,纯粹是新教徒的感情,性格坚强、固
执、有耐性,不怕劳苦,天生爱工作,能够到各个大陆上去垦荒和殖民,等等。所以我们
说鲁滨孙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同时通过这种个性也写出了英国人的共性。简言之,鲁滨
孙具有代表性,他代表了英国人身上的许多共同的特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塞万提斯
笔下的堂吉诃德变成了普通名词,成了脱离现实、耽于幻想、主观主义的同义语。别林斯
基很形象地说这样的典型是“熟悉的陌生人”。陌生是因为其人其事生动具体,但它们没
有真正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熟悉是因为这些人和事虽没有发生在我们生活中,但就在我们
身边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他们的影子,即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有类似性。这是共性的第一
个层面,即代表性。
典型形象的共性的第二个层面是透过现象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即深刻性,通过形
而下的描述,写出形而上的哲理。只有揭示了社会历史的深刻内涵的人物形象才具有历史
的厚重感。这个层面是典型形象更本质的内涵。巴尔扎克的伟大在于他通过对具体人物的
描写揭示了上升的资产阶级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写出了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史和
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写出了金钱对人的罪恶统治,写出了比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所写
的更深刻的内涵。这一层次绝不是平面化的叙写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对生活进行深思,提
炼和升华。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如果不是揭示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宗法制度和等级制
度在本质上都是“吃人”的制度这样深刻的主题,那么,他笔下的狂人无论怎样生动、具
体,也只是一个胡言乱语的疯子而已,他也许能代表千千万万个疯子,具有成千上万个疯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