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7.1 力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7.1 力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2-25 14:48:49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7.1 力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中,体现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 B.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C.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 D.被拉弯的鱼竿
2.(2016八下·深圳期末)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有施力物体时,可以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3.(2017八下·灌阳期中)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4.下列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同学们投出的实心球运动的轨迹是弧线的
B.大虾煮熟后变得更弯曲
C.壁虎可以稳稳地趴在天花板上不掉下来
D.撑杆跳高时运动员把秆压弯
5.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受到的力大 B.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C.飞机受到的力大 D.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
6.(2017八上·和平期末)如图,是同一个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 B.方向有关 C.作用点有关 D.三要素有关
7.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
C.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8.(2016八下·枣庄期末)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
A.图(a)和(b) B.图(a)和(c)
C.图(a)和(d) D.图(b)和(d)
二、填空题
9.(2017八下·灌阳期中)在体育比赛中,小云用力将实心球投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以地面为参照物,实心球在落地前是   的。
10.甲图中,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直线运动,当经过磁铁附近时方向发生了改变,此现象说明力可以   ;乙图中,放有磁铁的两个小车用细线相连,剪断细线后,小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此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11.如图运动员用头顶回远处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他的头被撞得很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12.(2016八下·庆云期末)如图,小华同学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时,自己却向后运动,这一现象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也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13.下列选项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它是 (  )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B.进站的火车受到阻力缓缓停下
C.苹果受力作用竖直下落 D.用力把铅球推出去
14.贵州2台经常报道车祸的发生,大部分是酒驾所导致,交警常用酒精测试仪测驾驶员饮酒的浓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车被撞变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交警闻到酒味是分子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C.力只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5.“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本义是某人要去南方办事,却赶着马车往北方跑,结果离目的地越来越远。这说明了(  )
A.力的大小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B.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C.力的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D.以上三个方面均有
16.(2017八下·路南期中)运动员用力拉开弓,弓被拉弯,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松手后,拉弯的弓能将箭射出,说明力还能改变物体的   .
17.如图所示,“打陀螺”和“跳橡皮筋”是我国传统民间游戏,其中图   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图   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填“甲”或“乙”)
三、简答题
18.用手拍桌子,手感到痛,请你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19.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跳远运动员起跳时为什么要用力蹬地
20.图表中是几个常见的体育比赛项目,请根据表中内容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将下表空格处(①、②、③)补充完整:
比赛项目 提出的物理问题 运用物理知识解答
1 投掷铅球 投出去的铅球最终会落到地面? ①   
2 游泳 用手向后划水,为什么人会前进? ②   
3 足球 地面上滚动的足球,为什么越滚越慢? ③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解:A、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错误;
B、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错误;
C、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被拉弯的鱼竿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2.【答案】C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解: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谈不上力;故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说法是对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了力,就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所以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故B不符合题意;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则另一个物体一定受到了力;所以有施力物体,就一定有受力物体;故C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里要发生在至少两个物体之间;故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的说法是正确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3.【答案】A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解析】【解答】力的作用效果是: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运动的原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A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并且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4.【答案】A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A、同学们投出的实心球运动的轨迹是弧线的,运动方向不断变化,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A符合题意;
B、大虾煮熟后变得更弯曲,是形状发生变化,与运动状态无关.B不符合题意;
C、壁虎稳稳地趴在天花板上不掉下来,处于静止状态,运动状态没有变化.C不符合题意;
D、撑杆被运动员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与运动状态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都叫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5.【答案】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鸟撞毁飞机,小鸟受到的力与飞机受到的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6.【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用5N的力向上拉弹簧时,弹簧变长;用5N的力向下压弹簧时,弹簧变短;由此可见,在力的大小与作用点相同时,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故选B.
【分析】根据图示物理情景,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根据力的三要素分析原因.
7.【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A、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在弹簧的压缩过程,弹簧变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A不符合题意;
B、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在弹簧的压缩过程,小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变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B不符合题意;
C、小球被弹开的过程中,弹簧变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符合题意;
D、在整个过程中,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8.【答案】C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解:A.图(a)和(b),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的关系,力越大钢条形变大,不符合题意;
B、图(a)和(c),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的关系,力的方向不同,钢条的形变不同,不符合题意;
C、图(a)和(d),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的关系,力的作用点不同,钢条的形变大小不同,符合题意;
D、图(b)和(d),力的方向相同时,力的大小不同,力的作用点不同,一个不变量,两个改变量,不能研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要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就应该控制力的方向、大小相同,而作用点的位置不同.
9.【答案】运动状态;运动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用力将实心球投出,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地面为参照物,实心球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改变,所以实心球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运动。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看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改变的物体就运动,反之就没有运动。
10.【答案】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相互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1)小铁球受磁铁作用后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两辆车上的N极与N极相互靠近,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剪断细线后,使两小车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两小车受到相互排斥的力.
故答案为: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相互.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1.【答案】运动状态;相互的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1)足球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同学的头被撞疼,说明头受到力的作用,头在对足球施加力的同时,足球也对头施加力的作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相互的.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2.【答案】运动状态;相互的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解:小华同学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时,自己却向后运动,这一现象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同时也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相互的.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相互的.
13.【答案】A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橡皮泥的形状发生变化,所以选项A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速度在减小,所以选项B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苹果受力竖直下落,速度越来越快,所以选项C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用力把铅球推出,铅球在力作用下,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在发生改变,所以选项D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A.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4.【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车被撞变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A不符合题意;
B、交警闻到味道是分子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B符合题意;
C、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是运动的.
15.【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就不同。南和北是两个相反的方向,“南辕北辙”是说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故答案为:B.
【分析】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力的三要素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就不同.
16.【答案】形状;运动状态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解:
在力的作用下弓的形状发生改变,由此可知: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手后箭被射出时,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形状;运动状态.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7.【答案】乙;甲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1)“打陀螺”游戏中,击打陀螺,使陀螺由静止开始旋转,改变了陀螺的运动状态,图甲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跳橡皮筋”游戏中,皮筋受力后,形状发生变化,图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故答案为:乙;甲.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18.【答案】解:受拍桌子时,手给桌子施加了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用手拍桌子,手感到痛.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由此分析解答即可.
19.【答案】解: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时相互的,跳远运动员起跳时用力蹬地,人对地施加了力,同时地也对人施加了力的作用,是人向上弹起,这样能跳的更远。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运动员跳高时,首先要用脚蹬地面,给底面向下的作用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于是底面就给脚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力,就是这个力使人得以离开底面。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由此分析解答即可.
20.【答案】铅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力作用是相互的;足球受到底面的阻力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重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1)因为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并且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投出去的铅球终会回到底面;
(2)因为人向后用力划水,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人会受到水向前的推力作用;
(3)因为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阻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因此会越滚越慢,最后停下来.
故答案为:①铅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②力作用是相互的;③足球受到地面的阻力.
【分析】(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滚动的足球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的作用.
1 / 12017-2018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7.1 力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中,体现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 B.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C.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 D.被拉弯的鱼竿
【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解:A、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错误;
B、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错误;
C、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被拉弯的鱼竿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2.(2016八下·深圳期末)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有施力物体时,可以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答案】C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解: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谈不上力;故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说法是对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了力,就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所以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故B不符合题意;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则另一个物体一定受到了力;所以有施力物体,就一定有受力物体;故C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里要发生在至少两个物体之间;故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的说法是正确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3.(2017八下·灌阳期中)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答案】A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解析】【解答】力的作用效果是: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运动的原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A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并且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4.下列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同学们投出的实心球运动的轨迹是弧线的
B.大虾煮熟后变得更弯曲
C.壁虎可以稳稳地趴在天花板上不掉下来
D.撑杆跳高时运动员把秆压弯
【答案】A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A、同学们投出的实心球运动的轨迹是弧线的,运动方向不断变化,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A符合题意;
B、大虾煮熟后变得更弯曲,是形状发生变化,与运动状态无关.B不符合题意;
C、壁虎稳稳地趴在天花板上不掉下来,处于静止状态,运动状态没有变化.C不符合题意;
D、撑杆被运动员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与运动状态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都叫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5.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受到的力大 B.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C.飞机受到的力大 D.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
【答案】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鸟撞毁飞机,小鸟受到的力与飞机受到的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6.(2017八上·和平期末)如图,是同一个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 B.方向有关 C.作用点有关 D.三要素有关
【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用5N的力向上拉弹簧时,弹簧变长;用5N的力向下压弹簧时,弹簧变短;由此可见,在力的大小与作用点相同时,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故选B.
【分析】根据图示物理情景,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根据力的三要素分析原因.
7.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
C.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A、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在弹簧的压缩过程,弹簧变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A不符合题意;
B、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在弹簧的压缩过程,小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变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B不符合题意;
C、小球被弹开的过程中,弹簧变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符合题意;
D、在整个过程中,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8.(2016八下·枣庄期末)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
A.图(a)和(b) B.图(a)和(c)
C.图(a)和(d) D.图(b)和(d)
【答案】C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解:A.图(a)和(b),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的关系,力越大钢条形变大,不符合题意;
B、图(a)和(c),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的关系,力的方向不同,钢条的形变不同,不符合题意;
C、图(a)和(d),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的关系,力的作用点不同,钢条的形变大小不同,符合题意;
D、图(b)和(d),力的方向相同时,力的大小不同,力的作用点不同,一个不变量,两个改变量,不能研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要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就应该控制力的方向、大小相同,而作用点的位置不同.
二、填空题
9.(2017八下·灌阳期中)在体育比赛中,小云用力将实心球投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以地面为参照物,实心球在落地前是   的。
【答案】运动状态;运动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用力将实心球投出,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地面为参照物,实心球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改变,所以实心球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运动。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看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改变的物体就运动,反之就没有运动。
10.甲图中,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直线运动,当经过磁铁附近时方向发生了改变,此现象说明力可以   ;乙图中,放有磁铁的两个小车用细线相连,剪断细线后,小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此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答案】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相互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1)小铁球受磁铁作用后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两辆车上的N极与N极相互靠近,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剪断细线后,使两小车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两小车受到相互排斥的力.
故答案为: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相互.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1.如图运动员用头顶回远处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他的头被撞得很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答案】运动状态;相互的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1)足球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同学的头被撞疼,说明头受到力的作用,头在对足球施加力的同时,足球也对头施加力的作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相互的.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2.(2016八下·庆云期末)如图,小华同学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时,自己却向后运动,这一现象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也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答案】运动状态;相互的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解:小华同学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时,自己却向后运动,这一现象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同时也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相互的.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相互的.
13.下列选项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它是 (  )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B.进站的火车受到阻力缓缓停下
C.苹果受力作用竖直下落 D.用力把铅球推出去
【答案】A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橡皮泥的形状发生变化,所以选项A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速度在减小,所以选项B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苹果受力竖直下落,速度越来越快,所以选项C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用力把铅球推出,铅球在力作用下,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在发生改变,所以选项D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A.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4.贵州2台经常报道车祸的发生,大部分是酒驾所导致,交警常用酒精测试仪测驾驶员饮酒的浓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车被撞变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交警闻到酒味是分子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C.力只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车被撞变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A不符合题意;
B、交警闻到味道是分子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B符合题意;
C、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是运动的.
15.“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本义是某人要去南方办事,却赶着马车往北方跑,结果离目的地越来越远。这说明了(  )
A.力的大小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B.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C.力的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D.以上三个方面均有
【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就不同。南和北是两个相反的方向,“南辕北辙”是说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故答案为:B.
【分析】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力的三要素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就不同.
16.(2017八下·路南期中)运动员用力拉开弓,弓被拉弯,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松手后,拉弯的弓能将箭射出,说明力还能改变物体的   .
【答案】形状;运动状态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解:
在力的作用下弓的形状发生改变,由此可知: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手后箭被射出时,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形状;运动状态.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7.如图所示,“打陀螺”和“跳橡皮筋”是我国传统民间游戏,其中图   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图   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填“甲”或“乙”)
【答案】乙;甲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1)“打陀螺”游戏中,击打陀螺,使陀螺由静止开始旋转,改变了陀螺的运动状态,图甲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跳橡皮筋”游戏中,皮筋受力后,形状发生变化,图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故答案为:乙;甲.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三、简答题
18.用手拍桌子,手感到痛,请你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答案】解:受拍桌子时,手给桌子施加了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用手拍桌子,手感到痛.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由此分析解答即可.
19.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跳远运动员起跳时为什么要用力蹬地
【答案】解: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时相互的,跳远运动员起跳时用力蹬地,人对地施加了力,同时地也对人施加了力的作用,是人向上弹起,这样能跳的更远。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运动员跳高时,首先要用脚蹬地面,给底面向下的作用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于是底面就给脚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力,就是这个力使人得以离开底面。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由此分析解答即可.
20.图表中是几个常见的体育比赛项目,请根据表中内容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将下表空格处(①、②、③)补充完整:
比赛项目 提出的物理问题 运用物理知识解答
1 投掷铅球 投出去的铅球最终会落到地面? ①   
2 游泳 用手向后划水,为什么人会前进? ②   
3 足球 地面上滚动的足球,为什么越滚越慢? ③   
【答案】铅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力作用是相互的;足球受到底面的阻力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重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1)因为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并且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投出去的铅球终会回到底面;
(2)因为人向后用力划水,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人会受到水向前的推力作用;
(3)因为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阻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因此会越滚越慢,最后停下来.
故答案为:①铅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②力作用是相互的;③足球受到地面的阻力.
【分析】(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滚动的足球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的作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