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7多姿多彩的艺术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是东晋书法家( )
A.顾恺之 B.王羲之 C.祖冲之 D.贾思勰
2.当你走进湖北省博物馆,听到馆内的人员正在为参观者演奏一种乐器,当听到这美妙的乐曲,参观者们激动的说:“奇谈,世界奇迹!”此乐器是 ( )
A.整套战国编钟 B.古筝
C.琵琶 D.京胡
3.他的作品《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他本人更被后人称为“书圣”,他是( )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顾恺之
4.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整套编钟出土子( )
A.河南安阳 B.湖北随州 C.湖南长沙 D.四川成都
5.“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歌曲《龙文》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书法艺术,书法在我国成为一门艺术开始于( )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6.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
A. B.
C. D.
7.在一次鉴宝活动中,某持宝人持有下图所示名画,经专家组鉴定,这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真迹的局部图,是顾恺之依三国时期魏国曹植的名赋而作,它是( )
A.《步辇图》 B.《洛神赋图》
C.《天王送子图》 D.《清明上河图》
8.(2015七上·昆明期末)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以下哪位书法家?( )
A.张旭 B.颜真卿 C.柳公权 D.王羲之
9.书法作品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美称。这一作品的首书者是( )
A.王羲之 B.顾恺之 C.李白 D.苏轼
10.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 )
A. B.
C. D.
11.中国的书法灿烂夺目、人才辈出。下列古代书法家被后人称为“书圣”的是哪位( )
A.颜真卿 B.王羲之 C.柳公权 D.苏轼
12.“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这是关于清明的著名诗句,清明节属于一年24节气之一,你知道人们测定出24节气是在何时吗( )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西周
13.重庆地区的著名石刻有( )
①大足北山石刻 ②大足宝顶山石刻
③乐山大佛 ④潼南大佛 ⑤莫高窟石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
二、填空题。
14.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灿烂辉煌的文明。写出下图中它们的名称。
上图A、B分别是 和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东晋人王羲之,其书法作品有“飘如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称,他本人也被称为“书圣”。故选B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王羲之的相关知识。
2.【答案】A
【知识点】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乐器,战国出土的乐器中,湖北随州出土的整套编钟最为珍贵。所以此题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编钟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3.【答案】A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兰亭序》、“书圣”能得出这是王羲之。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王羲之的相关知识。
4.【答案】B
【知识点】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县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整套编钟,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编钟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5.【答案】B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根据课本所学知识,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书法在我国成为一门艺术开始的时间。
6.【答案】C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生活在东晋时期的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书法家,被称之为“书圣”,代表作是《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王羲之的知识。
7.【答案】B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洛神赋图》的作者是顾恺之,《天王送子图》的作者是吴道子,《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张择端,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顾恺之的知识。
8.【答案】D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中提到的是行书,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擅长行书,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所以答案选D。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的是王羲之书法的知识。
9.【答案】A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王羲之的书法艺术。
10.【答案】C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所以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书法艺术。
11.【答案】B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也被后人称之为书圣,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的知识。
12.【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科学著作
【解析】【分析】在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文化勃兴的知识。
13.【答案】B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乐山大佛在四川乐山市,莫高窟石窟在甘肃敦煌,大足为重庆的一个县,所以大足石刻,大足宝顶山时刻以及潼南大佛都在重庆,所以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重庆地区的著名石刻。
14.【答案】司母戊鼎(司母戊铜方鼎);秦始皇陵兵马俑
【知识点】中国古代重要工程;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图A是司母戊鼎。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其中,司母戊鼎高1.33米,长1.1米,重862.84千克,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图B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是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些俑用泥土塑烧制而成,神态逼真,生动传神。兵马俑的群像,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点评】本题考查读图能力。
1 / 1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7多姿多彩的艺术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是东晋书法家( )
A.顾恺之 B.王羲之 C.祖冲之 D.贾思勰
【答案】B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东晋人王羲之,其书法作品有“飘如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称,他本人也被称为“书圣”。故选B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王羲之的相关知识。
2.当你走进湖北省博物馆,听到馆内的人员正在为参观者演奏一种乐器,当听到这美妙的乐曲,参观者们激动的说:“奇谈,世界奇迹!”此乐器是 ( )
A.整套战国编钟 B.古筝
C.琵琶 D.京胡
【答案】A
【知识点】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乐器,战国出土的乐器中,湖北随州出土的整套编钟最为珍贵。所以此题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编钟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3.他的作品《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他本人更被后人称为“书圣”,他是( )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顾恺之
【答案】A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兰亭序》、“书圣”能得出这是王羲之。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王羲之的相关知识。
4.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整套编钟出土子( )
A.河南安阳 B.湖北随州 C.湖南长沙 D.四川成都
【答案】B
【知识点】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县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整套编钟,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编钟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5.“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歌曲《龙文》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书法艺术,书法在我国成为一门艺术开始于( )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答案】B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根据课本所学知识,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书法在我国成为一门艺术开始的时间。
6.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生活在东晋时期的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书法家,被称之为“书圣”,代表作是《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王羲之的知识。
7.在一次鉴宝活动中,某持宝人持有下图所示名画,经专家组鉴定,这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真迹的局部图,是顾恺之依三国时期魏国曹植的名赋而作,它是( )
A.《步辇图》 B.《洛神赋图》
C.《天王送子图》 D.《清明上河图》
【答案】B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洛神赋图》的作者是顾恺之,《天王送子图》的作者是吴道子,《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张择端,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顾恺之的知识。
8.(2015七上·昆明期末)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以下哪位书法家?( )
A.张旭 B.颜真卿 C.柳公权 D.王羲之
【答案】D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中提到的是行书,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擅长行书,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所以答案选D。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的是王羲之书法的知识。
9.书法作品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美称。这一作品的首书者是( )
A.王羲之 B.顾恺之 C.李白 D.苏轼
【答案】A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王羲之的书法艺术。
10.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所以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书法艺术。
11.中国的书法灿烂夺目、人才辈出。下列古代书法家被后人称为“书圣”的是哪位( )
A.颜真卿 B.王羲之 C.柳公权 D.苏轼
【答案】B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也被后人称之为书圣,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的知识。
12.“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这是关于清明的著名诗句,清明节属于一年24节气之一,你知道人们测定出24节气是在何时吗( )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西周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科学著作
【解析】【分析】在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文化勃兴的知识。
13.重庆地区的著名石刻有( )
①大足北山石刻 ②大足宝顶山石刻
③乐山大佛 ④潼南大佛 ⑤莫高窟石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乐山大佛在四川乐山市,莫高窟石窟在甘肃敦煌,大足为重庆的一个县,所以大足石刻,大足宝顶山时刻以及潼南大佛都在重庆,所以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重庆地区的著名石刻。
二、填空题。
14.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灿烂辉煌的文明。写出下图中它们的名称。
上图A、B分别是 和 。
【答案】司母戊鼎(司母戊铜方鼎);秦始皇陵兵马俑
【知识点】中国古代重要工程;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图A是司母戊鼎。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其中,司母戊鼎高1.33米,长1.1米,重862.84千克,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图B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是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些俑用泥土塑烧制而成,神态逼真,生动传神。兵马俑的群像,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点评】本题考查读图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