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运动和力第7课时几种常见的力(三)
一、选择题
1.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弹簧、橡皮筋才能产生弹力
B.弹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只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1)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直接接触的物体要施加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2)弹力产生的条件:①物体直接接触;②物体发生形变。(3)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性质及物体的形变量有关.本题考查了弹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A、只要直接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物体间都会产生弹力作用,产生弹力的物体并不只局限于弹簧、橡皮筋等物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情况有关,其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发生弹性形变是物体产生弹力的首要条件,该选项说法正确;
D、产生弹力的两个物体必须相互接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C
2.关于形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发生形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物体发生形变只有弹性形变
C.用力压在桌子上,桌子是坚硬物体,不会发生形变
D.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发生弹性形变
【答案】A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弹力
【解析】【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形变分为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受力形变,撤去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是弹性形变;受力形变,撤去力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是塑性形变。(3)有些物体的形变程度较小,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出来,可以用转换法的思想把它放大。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弹性、塑性以及力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解答】解:A、物体发生形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该选项说法正确;
B、物体发生形变有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用力压在桌子上,桌子是坚硬物体,也会发生形变,不过不容易观察罢了,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发生塑性形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A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产生
B.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
C.自行车车轴处装有滚珠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D.离手的铅球还能继续在空中运动是由于受到手的推力
【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只有产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轴承的内圈和外圈之间装有许多光滑的钢珠,轮子转动时带动外圈转动,钢珠就在内外圈之间滚动,摩擦就大大减小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即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本题考查了弹力的产生条件、减小摩擦的方法以及惯性现象,应注意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
【解答】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要产生弹性形变才会有弹力产生,所以A错误;
B、由A选项可得,B正确;
C、自行车车轴处装有滚珠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力,所以C错误;
D、离手的铅球还能继续在空中运动是由于惯性而不是手的推力;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B
4.如图所示,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受到( )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弹簧的弹力
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使小球向前滚动的力
【答案】B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弹力
【解析】【分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逐一分析各选项,作出选择.本题考查了受力分析,对学生来说,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有一定的难度,此类题是常考题型,要掌握。
【解答】解:(1)小球被弹出后,在水平面上滚动的过程中,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作用;(2)由于弹簧与小球不接触,小球不受弹簧弹力作用;(3)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不受使小球向前滚动的力,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使小球向前滚动的力。
故答案为:B
5.几个同学用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各人都用同一拉力器,拉力器上有3根弹簧,结果几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比较这几个同学所用的拉力( )
A.体重重的同学所用的拉力大 B.几个同学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C.手臂粗的同学所用的拉力大 D.手臂长的同学所用的拉力大
【答案】D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的拉力成正比,人所施加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据此分析解答此题。本题考查了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正确理解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将弹簧拉开这只是“现象”,谁将弹簧拉得更长,这才是“本质”,所以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解答】弹簧伸长越长,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人对弹簧施加的拉力也越大;
几个同学都把拉力器上的三根弹簧拉开,都把手臂撑直,手臂越长的人,弹簧的伸长量越大,人所用的拉力越大。
故答案为:D
6.下列对物体的作用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绳子对灯的作用力
B.弹簧 小球的作用力
C.两磁铁间的作用力
D.砝码对海绵的作用力
【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相互接触的物体由于发生形变,物体想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称为弹力。本题考查学生对弹力的掌握,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是一种接触才能产生的力。
【解答】解:(1)绳子、弹簧和海绵都具有弹性,它们在外力作用下都会发生弹性形变,因此会产生弹力,故选项ABD不符合题意;(2)弹力是由于受到力的作用,而要恢复物体原状的力,磁铁之间发生作用力时,没有相互接触,不属于弹力,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如图所示一根粗弹簧,两端是直线状态,用手指捏住两端沿水平方向向左右拉,使弹簧伸长一段后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指对弹簧的拉力属于弹力
B.手指使弹簧伸长的力属于弹力
C.两只手对弹簧的拉力一定一样大
D.两只手使弹簧伸长的力不一定一样大
【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两物体直接接触并且发生形变,两物体间才会有弹力作用。本题考查学生对弹力定义的理解能力,要知道常见的压力、拉力、支持力都是弹力。
【解答】解:手指对弹簧的拉力是弹力,故AB错误;
因为弹簧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两只手对弹簧的拉力一定一样大,故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C
8.如图所示,两个长方体物块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两物块的材料已在图中标明,四个图中上下物块的质量均相等,则四个图中两物块接触处的弹力大小和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大小的判断:①乙图中两物块间的弹力可能最大;②四个图中的两物块间弹力一样大;③丁图中地面支持力最大;④四个图中地面支持力一样大,⑤乙、丁两图中的弹力一定相等,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 D.①④⑤
【答案】C
【知识点】弹力;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分析】(1)两物体接触处的弹力产生原因有两个:一是上面物体的重力,二是两物体间的磁力。(2)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产生原因只有一个:两物体的总重力。(1)上面物体对下面物体的压力大小等于下面物体对上面物体的支持力,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在这里就是指两物体之间的弹力。(2)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这里压力和支持力也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解答】(1)甲:物体接触处的弹力等于上面铜块重力;乙:物体接触处的弹力等于上面磁铁重力加上两物块之间的吸引力;丙:物体接触处的弹力等于上面磁铁重力;丁:如果两磁铁吸引,物体接触处的弹力等于上面磁铁重力加上两物块之间的吸引力,如果两磁铁排斥,物体接触处的弹力等于上面磁铁重力减去两物块之间的吸引力。(2)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等于两物块对地的压力,等于两物块的总重力。
根据以上分析,①④两判断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C
9.下列物体中没有弹力的是( )
A.吊绳对水桶的拉力 B.桌面受到茶杯的压力
C.汽车刹车时受到减震的缓冲力 D.使瀑布下落的力
【答案】D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平时所说的推力、拉力、提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1)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平时所说的推力、拉力、提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2)判断一个力是否是弹力重点是看物体是否发生了弹性形变。
【解答】吊绳对水桶的拉力、桌面受到茶杯的压力、汽车刹车时受到减震的缓冲力都属于弹力,故A、B、C不符合题意;而使瀑布下落的力是水受到的重力,不是弹力。
故答案为:D
10.一个球形物体O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并与竖直墙相接触,A,B两点是球与墙和地面的接触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一定有弹力作用 B.B点一定有弹力作用
C.A,B两点一定都有弹力作用 D.A,B两点都没有弹力作用
【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弹力产生的条件:①两个物体互相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本题考查对弹力产生条件的理解,并不是接触就产生弹力,要分析是否发生弹性形变。
【解答】解:物体与A、B两点都接触,与B点发生挤压而产生弹性形变,与A点没有发生挤压从而不产生弹性形变,所以只有B点产生弹力作用。
故答案为:B
二、简答题
11.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即相等力的刻度线间距相等。这是因为在弹簧秤的测量范围内,弹簧伸长的长度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某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的自然长度为8厘米;当受到4牛的拉力时,弹簧长度为10厘米,如果受到12牛的拉力,则弹簧的长度为 厘米。
【答案】14
【知识点】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已知4N的伸长可求出12N的伸长;已知弹簧的伸长也可求出拉力的大小.
【解答】解:设弹簧原长为L0,劲度系数为k
由胡克定律F=kx=k(L-L0)
得4N=k(10cm-8cm)
求得k=2N/cm
所以F=kx=2(L-8cm)
当F=12时,得到12=2(L-8cm)
求得L=14cm。
故:受到12N拉力时,弹簧长度为14cm。
12.在探究弹力的过程中,小明发现:
(1)将弓拉得越弯,手感到所受到的力就越大;将弹簧拉得越长,手感到所受的力也越大,据此,你猜想到弹力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
(2)用不大的力就可以把一个竹弓拉开,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一个铁弓拉开,据此,你猜想到弹力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
【答案】(1)弹性形变大小
(2)材料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具有弹性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考查了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解答】解:(1)将弓拉得越弯,手感到所受到的力就越大;将弹簧拉得越长,手感到所受的力也越大,说明物体产生的弹力的大小与物体产生的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2)用不大的力就可以把一个竹弓拉开,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一个铁弓拉开,说明物体产生的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故答案为:弹性形变大小;材料.
13.幼儿园小朋友到公园跳蹦蹦床,当小朋友在蹬床时,床发生较大形变,可产生较大的 ,使小朋友弹起。用力越大,被弹起的高度就越 。
【答案】弹力;高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会产生弹力作用,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据此分析答题.本题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解答】解:幼儿园小朋友到公园跳蹦蹦床,当小朋友在蹬床时,床发生较大形变,可产生较大的弹力,使小朋友弹起.用力越大,被弹起的高度就越高.
故答案为:弹力;高.
14.在①肥皂、②被拉长的橡皮筋、③弹簧、④铝导线中,具有弹性的是 ,具有塑性的是 ,具有弹力的是 (均填写序号,可重复选)。
【答案】②③;①④;②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物体发生形变后能够自动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做弹性,不能恢复原装的性质叫做塑性;物体只有发生弹性形变才具有弹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弹性、塑性和弹力概念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解答】解:②被拉长的橡皮筋、③弹簧发生形变后能自动恢复原状,所以它们具有弹性;
①肥皂、④铝导线发生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所以说它们具有塑性;
②被拉长的橡皮筋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说它具有弹力.
故答案为:②③;①④;②.
三、解答题
15.如图所示,判断接触面MO,ON对球有无弹力?已知球静止,接触面光滑。
【答案】MO面对球没有弹力,ON面对球有弹力.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假设法分析答题.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应用假设法即可正确解题;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直接接触、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解答】解: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对水平地面ON有挤压,地面发生形变,在地面ON对球有竖直向上的弹力;
假设面MO对球有弹力,则球受力如图所示,则球在水平方向上受力不平衡,小球不会静止,
则假设MO对球有弹力是错误的,则MO对球没有弹力;
答:MO面对球没有弹力,ON面对球有弹力.
16.小东学习了弹力后,回想在用一把钢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他发现拨动钢尺用力越大,钢尺的形变越大,钢尺振幅越大(如图),他猜想物体的弹力大小可能与钢尺的形变大小有关。
(1)请你再提出一个猜想:物体的弹力大小可能还与 有关;
(2)针对上述猜想,请你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答案】(1)物体长度或者物体材料等
(2)控制变量;操作合理;分析有理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大胆的猜想在物理实验中很重要,猜想只要与题目有关都可以.同时根据猜想考虑相关因素合理的设计实验得出结论,实验应采用合理的方法,同时具有代表性.这类试题属开放性试题,答案只要合理即可,重点考查对弹力的理解.
【解答】解:(1)物体长度或者物体材料等(答出其中一种只要合理即可)(2)控制变量;操作合理;分析有理
实验方法如下: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正方体物块,分别取三把长度相同的塑料尺,钢尺,木尺.
1把塑料尺放在距物块一定距离处,使塑料尺发生一定的形变,释放后正好打在物块上,测出物块滑动的距离.
2把钢尺放在距物块一定距离处,使钢尺发生一定的形变,释放后正好打在物块上,测出物块滑动的距离.
3把木尺放在距物块一定距离处,使木尺发生一定的形变,释放后正好打在物块上,测出物块滑动的距离.物块滑动距离越远,说明在形变相同时,该尺产生的弹力越大.
17.如图所示为挂锁的工作原理,你能说出挂锁的工作原理吗?
【答案】当U形环压下时,右端的弹簧被压缩,对你U形环作用了一个向上的弹力,由于左端的卡口在压下时被控制栓卡住,所以U形环不能上弹,锁处于锁住状态.当钥匙转动控制栓,锁定杠杆上台时,U形环左端的卡口被放开,U形环就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上弹起,锁被打开.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首先搞清锁的构造,锁的特殊结构为弹簧,锁住时弹簧被压缩具有弹性势能,当卡口被打开时,U形环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被弹起.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搞清各个构造的作用,从弹簧、锁定杠杆几方面进行分析.
【解答】答:当U形环压下时,右端的弹簧被压缩,对你U形环作用了一个向上的弹力,由于左端的卡口在压下时被控制栓卡住,所以U形环不能上弹,锁处于锁住状态.当钥匙转动控制栓,锁定杠杆上台时,U形环左端的卡口被放开,U形环就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上弹起,锁被打开.
18.如图1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请在图2中粗略画出小球从A运动以B过程中,小球受到弹力的大小F与小球离开A点距离X的关系图.
【答案】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程度有关,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弹性势能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据此进行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物体运动中受力的分析和理解,能判断出弹簧弹性势能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解:(1)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簧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小球受到的弹力减小;(2)小球运动到O时,弹簧恢复原状弹性势能为0,小球受到的弹力为0;(3)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被拉开,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小球受到的弹力增大;
小球受到弹力的大小F与小球离开A点距离X的关系,如图所示:
1 / 1华师大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运动和力第7课时几种常见的力(三)
一、选择题
1.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弹簧、橡皮筋才能产生弹力
B.弹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只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2.关于形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发生形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物体发生形变只有弹性形变
C.用力压在桌子上,桌子是坚硬物体,不会发生形变
D.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发生弹性形变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产生
B.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
C.自行车车轴处装有滚珠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D.离手的铅球还能继续在空中运动是由于受到手的推力
4.如图所示,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受到( )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弹簧的弹力
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使小球向前滚动的力
5.几个同学用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各人都用同一拉力器,拉力器上有3根弹簧,结果几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比较这几个同学所用的拉力( )
A.体重重的同学所用的拉力大 B.几个同学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C.手臂粗的同学所用的拉力大 D.手臂长的同学所用的拉力大
6.下列对物体的作用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绳子对灯的作用力
B.弹簧 小球的作用力
C.两磁铁间的作用力
D.砝码对海绵的作用力
7.如图所示一根粗弹簧,两端是直线状态,用手指捏住两端沿水平方向向左右拉,使弹簧伸长一段后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指对弹簧的拉力属于弹力
B.手指使弹簧伸长的力属于弹力
C.两只手对弹簧的拉力一定一样大
D.两只手使弹簧伸长的力不一定一样大
8.如图所示,两个长方体物块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两物块的材料已在图中标明,四个图中上下物块的质量均相等,则四个图中两物块接触处的弹力大小和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大小的判断:①乙图中两物块间的弹力可能最大;②四个图中的两物块间弹力一样大;③丁图中地面支持力最大;④四个图中地面支持力一样大,⑤乙、丁两图中的弹力一定相等,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 D.①④⑤
9.下列物体中没有弹力的是( )
A.吊绳对水桶的拉力 B.桌面受到茶杯的压力
C.汽车刹车时受到减震的缓冲力 D.使瀑布下落的力
10.一个球形物体O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并与竖直墙相接触,A,B两点是球与墙和地面的接触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一定有弹力作用 B.B点一定有弹力作用
C.A,B两点一定都有弹力作用 D.A,B两点都没有弹力作用
二、简答题
11.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即相等力的刻度线间距相等。这是因为在弹簧秤的测量范围内,弹簧伸长的长度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某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的自然长度为8厘米;当受到4牛的拉力时,弹簧长度为10厘米,如果受到12牛的拉力,则弹簧的长度为 厘米。
12.在探究弹力的过程中,小明发现:
(1)将弓拉得越弯,手感到所受到的力就越大;将弹簧拉得越长,手感到所受的力也越大,据此,你猜想到弹力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
(2)用不大的力就可以把一个竹弓拉开,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一个铁弓拉开,据此,你猜想到弹力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
13.幼儿园小朋友到公园跳蹦蹦床,当小朋友在蹬床时,床发生较大形变,可产生较大的 ,使小朋友弹起。用力越大,被弹起的高度就越 。
14.在①肥皂、②被拉长的橡皮筋、③弹簧、④铝导线中,具有弹性的是 ,具有塑性的是 ,具有弹力的是 (均填写序号,可重复选)。
三、解答题
15.如图所示,判断接触面MO,ON对球有无弹力?已知球静止,接触面光滑。
16.小东学习了弹力后,回想在用一把钢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他发现拨动钢尺用力越大,钢尺的形变越大,钢尺振幅越大(如图),他猜想物体的弹力大小可能与钢尺的形变大小有关。
(1)请你再提出一个猜想:物体的弹力大小可能还与 有关;
(2)针对上述猜想,请你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17.如图所示为挂锁的工作原理,你能说出挂锁的工作原理吗?
18.如图1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请在图2中粗略画出小球从A运动以B过程中,小球受到弹力的大小F与小球离开A点距离X的关系图.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1)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直接接触的物体要施加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2)弹力产生的条件:①物体直接接触;②物体发生形变。(3)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性质及物体的形变量有关.本题考查了弹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A、只要直接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物体间都会产生弹力作用,产生弹力的物体并不只局限于弹簧、橡皮筋等物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情况有关,其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发生弹性形变是物体产生弹力的首要条件,该选项说法正确;
D、产生弹力的两个物体必须相互接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C
2.【答案】A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弹力
【解析】【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形变分为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受力形变,撤去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是弹性形变;受力形变,撤去力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是塑性形变。(3)有些物体的形变程度较小,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出来,可以用转换法的思想把它放大。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弹性、塑性以及力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解答】解:A、物体发生形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该选项说法正确;
B、物体发生形变有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用力压在桌子上,桌子是坚硬物体,也会发生形变,不过不容易观察罢了,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发生塑性形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A
3.【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只有产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轴承的内圈和外圈之间装有许多光滑的钢珠,轮子转动时带动外圈转动,钢珠就在内外圈之间滚动,摩擦就大大减小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即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本题考查了弹力的产生条件、减小摩擦的方法以及惯性现象,应注意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
【解答】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要产生弹性形变才会有弹力产生,所以A错误;
B、由A选项可得,B正确;
C、自行车车轴处装有滚珠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力,所以C错误;
D、离手的铅球还能继续在空中运动是由于惯性而不是手的推力;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B
4.【答案】B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弹力
【解析】【分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逐一分析各选项,作出选择.本题考查了受力分析,对学生来说,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有一定的难度,此类题是常考题型,要掌握。
【解答】解:(1)小球被弹出后,在水平面上滚动的过程中,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作用;(2)由于弹簧与小球不接触,小球不受弹簧弹力作用;(3)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不受使小球向前滚动的力,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使小球向前滚动的力。
故答案为:B
5.【答案】D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的拉力成正比,人所施加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据此分析解答此题。本题考查了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正确理解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将弹簧拉开这只是“现象”,谁将弹簧拉得更长,这才是“本质”,所以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解答】弹簧伸长越长,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人对弹簧施加的拉力也越大;
几个同学都把拉力器上的三根弹簧拉开,都把手臂撑直,手臂越长的人,弹簧的伸长量越大,人所用的拉力越大。
故答案为:D
6.【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相互接触的物体由于发生形变,物体想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称为弹力。本题考查学生对弹力的掌握,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是一种接触才能产生的力。
【解答】解:(1)绳子、弹簧和海绵都具有弹性,它们在外力作用下都会发生弹性形变,因此会产生弹力,故选项ABD不符合题意;(2)弹力是由于受到力的作用,而要恢复物体原状的力,磁铁之间发生作用力时,没有相互接触,不属于弹力,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两物体直接接触并且发生形变,两物体间才会有弹力作用。本题考查学生对弹力定义的理解能力,要知道常见的压力、拉力、支持力都是弹力。
【解答】解:手指对弹簧的拉力是弹力,故AB错误;
因为弹簧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两只手对弹簧的拉力一定一样大,故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C
8.【答案】C
【知识点】弹力;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分析】(1)两物体接触处的弹力产生原因有两个:一是上面物体的重力,二是两物体间的磁力。(2)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产生原因只有一个:两物体的总重力。(1)上面物体对下面物体的压力大小等于下面物体对上面物体的支持力,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在这里就是指两物体之间的弹力。(2)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这里压力和支持力也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解答】(1)甲:物体接触处的弹力等于上面铜块重力;乙:物体接触处的弹力等于上面磁铁重力加上两物块之间的吸引力;丙:物体接触处的弹力等于上面磁铁重力;丁:如果两磁铁吸引,物体接触处的弹力等于上面磁铁重力加上两物块之间的吸引力,如果两磁铁排斥,物体接触处的弹力等于上面磁铁重力减去两物块之间的吸引力。(2)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等于两物块对地的压力,等于两物块的总重力。
根据以上分析,①④两判断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C
9.【答案】D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平时所说的推力、拉力、提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1)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平时所说的推力、拉力、提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2)判断一个力是否是弹力重点是看物体是否发生了弹性形变。
【解答】吊绳对水桶的拉力、桌面受到茶杯的压力、汽车刹车时受到减震的缓冲力都属于弹力,故A、B、C不符合题意;而使瀑布下落的力是水受到的重力,不是弹力。
故答案为:D
10.【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弹力产生的条件:①两个物体互相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本题考查对弹力产生条件的理解,并不是接触就产生弹力,要分析是否发生弹性形变。
【解答】解:物体与A、B两点都接触,与B点发生挤压而产生弹性形变,与A点没有发生挤压从而不产生弹性形变,所以只有B点产生弹力作用。
故答案为:B
11.【答案】14
【知识点】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已知4N的伸长可求出12N的伸长;已知弹簧的伸长也可求出拉力的大小.
【解答】解:设弹簧原长为L0,劲度系数为k
由胡克定律F=kx=k(L-L0)
得4N=k(10cm-8cm)
求得k=2N/cm
所以F=kx=2(L-8cm)
当F=12时,得到12=2(L-8cm)
求得L=14cm。
故:受到12N拉力时,弹簧长度为14cm。
12.【答案】(1)弹性形变大小
(2)材料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具有弹性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考查了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解答】解:(1)将弓拉得越弯,手感到所受到的力就越大;将弹簧拉得越长,手感到所受的力也越大,说明物体产生的弹力的大小与物体产生的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2)用不大的力就可以把一个竹弓拉开,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一个铁弓拉开,说明物体产生的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故答案为:弹性形变大小;材料.
13.【答案】弹力;高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会产生弹力作用,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据此分析答题.本题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解答】解:幼儿园小朋友到公园跳蹦蹦床,当小朋友在蹬床时,床发生较大形变,可产生较大的弹力,使小朋友弹起.用力越大,被弹起的高度就越高.
故答案为:弹力;高.
14.【答案】②③;①④;②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物体发生形变后能够自动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做弹性,不能恢复原装的性质叫做塑性;物体只有发生弹性形变才具有弹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弹性、塑性和弹力概念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解答】解:②被拉长的橡皮筋、③弹簧发生形变后能自动恢复原状,所以它们具有弹性;
①肥皂、④铝导线发生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所以说它们具有塑性;
②被拉长的橡皮筋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说它具有弹力.
故答案为:②③;①④;②.
15.【答案】MO面对球没有弹力,ON面对球有弹力.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假设法分析答题.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应用假设法即可正确解题;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直接接触、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解答】解: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对水平地面ON有挤压,地面发生形变,在地面ON对球有竖直向上的弹力;
假设面MO对球有弹力,则球受力如图所示,则球在水平方向上受力不平衡,小球不会静止,
则假设MO对球有弹力是错误的,则MO对球没有弹力;
答:MO面对球没有弹力,ON面对球有弹力.
16.【答案】(1)物体长度或者物体材料等
(2)控制变量;操作合理;分析有理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大胆的猜想在物理实验中很重要,猜想只要与题目有关都可以.同时根据猜想考虑相关因素合理的设计实验得出结论,实验应采用合理的方法,同时具有代表性.这类试题属开放性试题,答案只要合理即可,重点考查对弹力的理解.
【解答】解:(1)物体长度或者物体材料等(答出其中一种只要合理即可)(2)控制变量;操作合理;分析有理
实验方法如下: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正方体物块,分别取三把长度相同的塑料尺,钢尺,木尺.
1把塑料尺放在距物块一定距离处,使塑料尺发生一定的形变,释放后正好打在物块上,测出物块滑动的距离.
2把钢尺放在距物块一定距离处,使钢尺发生一定的形变,释放后正好打在物块上,测出物块滑动的距离.
3把木尺放在距物块一定距离处,使木尺发生一定的形变,释放后正好打在物块上,测出物块滑动的距离.物块滑动距离越远,说明在形变相同时,该尺产生的弹力越大.
17.【答案】当U形环压下时,右端的弹簧被压缩,对你U形环作用了一个向上的弹力,由于左端的卡口在压下时被控制栓卡住,所以U形环不能上弹,锁处于锁住状态.当钥匙转动控制栓,锁定杠杆上台时,U形环左端的卡口被放开,U形环就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上弹起,锁被打开.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首先搞清锁的构造,锁的特殊结构为弹簧,锁住时弹簧被压缩具有弹性势能,当卡口被打开时,U形环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被弹起.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搞清各个构造的作用,从弹簧、锁定杠杆几方面进行分析.
【解答】答:当U形环压下时,右端的弹簧被压缩,对你U形环作用了一个向上的弹力,由于左端的卡口在压下时被控制栓卡住,所以U形环不能上弹,锁处于锁住状态.当钥匙转动控制栓,锁定杠杆上台时,U形环左端的卡口被放开,U形环就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上弹起,锁被打开.
18.【答案】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程度有关,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弹性势能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据此进行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物体运动中受力的分析和理解,能判断出弹簧弹性势能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解:(1)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簧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小球受到的弹力减小;(2)小球运动到O时,弹簧恢复原状弹性势能为0,小球受到的弹力为0;(3)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被拉开,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小球受到的弹力增大;
小球受到弹力的大小F与小球离开A点距离X的关系,如图所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