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1.2力(一)
一、选择题
1.运动员用船桨向后划水时皮划艇就会向前运动,那么使皮划艇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船桨 B.湖水 C.运动员 D.皮划艇
【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而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甲物体给乙一个力的作用,那么,乙物体就会给甲物体一个反作用力.
【解答】
运动员用船桨向后划水时,船桨给湖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湖水也会给船桨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正是这个力推动船向前运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湖水.
故选B.
2.将一弹簧测力计照图甲使用,测力计的读数为4N;若把弹簧测力计倒置,像图乙这样使用,两种情况下测力计下面挂的是同一物体,则图乙中测力计的读数应是( )
A.小于4N
B.等于4N
C.大于4N
D.无法确定
【答案】C
【知识点】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结构除弹簧外,还包括外壳、拉环等,这些都有一定的重力,如要倒过来使用,这些重力都会由弹簧来承担,会影响测量的结果。
【解答】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测力计外壳、拉环等的重力都由弹簧来承担,会在测力计上显示一定的示数,从而使最终的测量结果偏大。
3.下列物体间没有发生力的作用的是( )
A.手提水 B.相互吸引的磁铁
C.马路上的红灯和绿 D.蚂蚁搬运食物
【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解答】
A、手提水桶,由力的概念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磁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B不符合题意.
C、马路上的红灯和绿灯,没有发生力的作用.故C符合题意.
D、蚂蚁搬运食物,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人用手抓住绳子提起一条鱼,鱼受到向上的拉力,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手 C.绳子 D.鱼
【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解答】
通过绳子提起鱼,由于鱼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绳子也会对鱼产生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所以鱼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则此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
故选C.
5.只要有力存在,就一定( )
A.只有一个物体存在 B.至少有两个物体存在
C.只有受力物体存在 D.只有施力物体存在
【答案】B
【知识点】力的概念
【解析】【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产生力的作用,至少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没有物体也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解答】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有两个物体,分别叫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物体相互接触时可能会发生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故选B.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B.磁铁吸引小铁钉时,只有铁钉受到磁铁的吸引力作用
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D.不接触的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
力就是作用,力现象中的物体间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力的作用;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力有两个作用效果: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和力能改变物体形状.
【解答】
A:力的作用必须有物体存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磁铁同样收到铁钉的吸引力.
C:地球和太阳,彼此不接触,有万有引力的作用.
D:地球和太阳,彼此不接触,有万有引力的作用.
故选C
7.下列关于力的概念,正确的是( )
A.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B.彼此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C.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D.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一般不相等
【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解答】
A、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发生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铁钉,故A不符合题意;
B、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C符合题意;
D、分析物体间有没有力的作用时,主要看物体间有没有作用,如果有相互的作用,那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等的,故D不符合题意
选C
8.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前不用将指针调零
B.读数时,视线应穿过指针与刻度盘垂直
C.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何大小的拉力
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竖直提着用
【答案】B
【知识点】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
弹簧测力计是物理学中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它有特定的使用规则,对照规则要求,我们可以判断上述说法是否符合要求.
【解答】
A、使用前弹簧测力计必须调零,否则会影响读数的结果,所以此说法错误.
B、读数时,让视线垂直于刻度面板.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C、弹簧测力计都有自己的量程,不可以测超过量程的力,所以此说法错误;
D、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竖直方向的力,也可以测量其它方向的力,所以此说法错误;
故选B
9.一个弹簧测力计,将其弹簧截去原长的五分之一,然后再调好零点,用此弹簧测力计去称同一物体的重力,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跟原来相比(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B
【知识点】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
弹簧“变短”,弹簧就“变硬”,“劲度系数”变大,不易伸长.断掉一部分的弹簧同原来的弹簧相比,主要是改变了弹簧的有效长度,而弹簧的长度是会对弹簧的劲度系数产生影响的,因此,再使用相同大小的力,弹簧的伸长就会不同,如果继续用原来的刻度盘,示数必将不准确.
【解答】
截短的弹簧的弹性系数变大了.打个比方说把两根同样的弹簧连起来,弹性系数变小,就是用同样的力拉它,伸长变长一倍.同理,截短了后用同样的力拉就变短了,读数就变小.弹簧“变短”,弹簧就“变硬”,这样的弹簧秤,来称量物体重力时,弹簧不易伸长,但刻度盘不变,读数当然是变小了.
故选B.
10.测量力的常用工具是( )
A.刻度尺 B.天平 C.微小压强计 D.弹簧测力计
【答案】D
【知识点】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
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力的大小的工具,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为F=kx
【解答】
A、刻度处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B、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C、微小压强计是测量压强的工具;
D、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
故选D
11.一个弹簧测力计在钩上挂了几个钩码,弹簧测力计示数为G。若将弹簧秤倒过来,将钩码挂在吊环上,手提测力计的挂钩,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A.大于G B.等于G C.小于G D.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
弹簧测力计的结构除弹簧外,还包括外壳、拉环等,这些都有一定的重力,如要倒过来使用,这些重力都会由弹簧来承担,会影响测量的结果.
【解答】
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测力计外壳、拉环等的重力都由弹簧来承担,会在测力计上显示一定的示数,从而使最终的测量结果偏大.
故选A.
12.关于弹簧测力计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根据弹簧受到外力越大,物体形变越大的原理制成
B.弹簧测力计一般都有量程,没有分度值
C.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一定要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D.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一定要注意观察标尺的零刻线、分度值和量程
【答案】D
【知识点】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
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的特性制成的,只要弹簧受到一定的拉力,待指针稳定后就可以把力的大小显示出来.要牢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解答】
A、错误的原因在于这句话漏掉了一个重要前提: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它正确的说法是: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
B、弹簧测力计既有量程也有分度值,最大量程是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拉到最长所受的力,有时也指标尺上的最大刻度;分度值就是标尺上一格所代表的力的大小.故B错误
C、弹簧测力计可测力的大小,在测拉力大小时对位置不要求,但弹簧测力计在测物体重力(质量)时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故C错误
D、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一定要注意观察标尺的零刻线、分度值和量程,D正确
故选D
1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
A.千克 B.牛 C.焦耳 D.牛/千克
【答案】B
【知识点】力的概念
【解析】【分析】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以科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
【解答】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F=ma 得出的导出组合单位.
二、简答题
14.用手向上提水桶,手对水桶有力的作用。其中 是施力物体, 是受力物体;同时手会感到水桶向下拉手,这里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答案】手;水桶;水桶;手
【知识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日常生活中的推、拉、挤、压等都是力的作用.要产生这种作用必须有相互作用的物体存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因此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由此可见,一个力肯定同时涉及两个物体,其中一个叫施力物体,另一个叫受力物体,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力,另一个物体在受力的同时必然也是施力物体,用手向上提水桶,手对桶有一个向上的作用力,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水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感到水桶对手有一个向下拉的作用力,施力物体是水桶,受力物体是手.
故答案为:手;水桶;水桶;手
15.跳水运动员在从跳板上起跳过程中,运动员对跳板有向 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同时,跳板对运动员有向 的支持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答案】下;运动员;上;跳板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
运动员起跳时,用力向下踏跳板,对跳板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是由运动员施加给跳板的,施力物体是运动员;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跳板也对运动员有一个向上的支持力,施力物体是跳板.
故答案是:下;运动员;上;跳板.
16.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
【答案】牛顿;牛;N
【知识点】力的概念
【解析】【分析】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以科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
【解答】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F=ma 得出的导出组合单位.
17.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甲图为用4N的力向右拉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N;乙图为对同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均用4N的力拉,此时读数为 N。
【答案】4;4
【知识点】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
弹簧秤测量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根据平衡条件求出弹簧秤A和B的读数
【解答】
甲图由弹簧秤平衡得到,弹簧秤A的读数为4N.
乙图中由左侧拉力起平衡作用,弹簧秤B的读数为右侧拉力的大小,即为4N.
故答案为:4;4.
18.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是 ,它的测量范围是 ,用这个弹簧测力计不能测量超过 的力。图中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为 。·
【答案】0.2N;0~5N;5N;2.4N
【知识点】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
物理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体温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零刻度,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使用时不能超出其最大测量范围.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指针所指示的刻度来读数
【解答】
弹簧测力计一个大格表示1N,里面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表示0.2N,其分度值为0.2N.其测量范围为:0~5N,使用时不能超出其最大测量值5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0.4N=2.4N.
故答案为:0.2;0~5;5;2.4
19.一条弹簧,受到15牛的拉力时长8厘米,受到5牛的拉力时长6厘米,受到10牛的拉力时,弹簧伸长 厘米,没有受到拉力时,弹簧长 厘米。
【答案】2;5
【知识点】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
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的特性制成的,只要弹簧受到一定的拉力,待指针稳定后就可以把力的大小显示出来.要牢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解答】
设原长为y cm ,弹力系数为k,则由F=kx可得方程组
y+15/k=8
y+5/k=6
解得 y=5 k=5
所以受到10N拉力时长为 5+10/5=7 cm
不受拉力时长5 cm
弹簧伸长了7-5=2cm
故答案为:2;5
1 / 1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1.2力(一)
一、选择题
1.运动员用船桨向后划水时皮划艇就会向前运动,那么使皮划艇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船桨 B.湖水 C.运动员 D.皮划艇
2.将一弹簧测力计照图甲使用,测力计的读数为4N;若把弹簧测力计倒置,像图乙这样使用,两种情况下测力计下面挂的是同一物体,则图乙中测力计的读数应是( )
A.小于4N
B.等于4N
C.大于4N
D.无法确定
3.下列物体间没有发生力的作用的是( )
A.手提水 B.相互吸引的磁铁
C.马路上的红灯和绿 D.蚂蚁搬运食物
4.人用手抓住绳子提起一条鱼,鱼受到向上的拉力,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手 C.绳子 D.鱼
5.只要有力存在,就一定( )
A.只有一个物体存在 B.至少有两个物体存在
C.只有受力物体存在 D.只有施力物体存在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B.磁铁吸引小铁钉时,只有铁钉受到磁铁的吸引力作用
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D.不接触的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7.下列关于力的概念,正确的是( )
A.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B.彼此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C.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D.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一般不相等
8.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前不用将指针调零
B.读数时,视线应穿过指针与刻度盘垂直
C.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何大小的拉力
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竖直提着用
9.一个弹簧测力计,将其弹簧截去原长的五分之一,然后再调好零点,用此弹簧测力计去称同一物体的重力,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跟原来相比(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10.测量力的常用工具是( )
A.刻度尺 B.天平 C.微小压强计 D.弹簧测力计
11.一个弹簧测力计在钩上挂了几个钩码,弹簧测力计示数为G。若将弹簧秤倒过来,将钩码挂在吊环上,手提测力计的挂钩,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A.大于G B.等于G C.小于G D.无法确定
12.关于弹簧测力计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根据弹簧受到外力越大,物体形变越大的原理制成
B.弹簧测力计一般都有量程,没有分度值
C.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一定要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D.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一定要注意观察标尺的零刻线、分度值和量程
1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
A.千克 B.牛 C.焦耳 D.牛/千克
二、简答题
14.用手向上提水桶,手对水桶有力的作用。其中 是施力物体, 是受力物体;同时手会感到水桶向下拉手,这里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15.跳水运动员在从跳板上起跳过程中,运动员对跳板有向 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同时,跳板对运动员有向 的支持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16.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
17.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甲图为用4N的力向右拉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N;乙图为对同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均用4N的力拉,此时读数为 N。
18.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是 ,它的测量范围是 ,用这个弹簧测力计不能测量超过 的力。图中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为 。·
19.一条弹簧,受到15牛的拉力时长8厘米,受到5牛的拉力时长6厘米,受到10牛的拉力时,弹簧伸长 厘米,没有受到拉力时,弹簧长 厘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而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甲物体给乙一个力的作用,那么,乙物体就会给甲物体一个反作用力.
【解答】
运动员用船桨向后划水时,船桨给湖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湖水也会给船桨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正是这个力推动船向前运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湖水.
故选B.
2.【答案】C
【知识点】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结构除弹簧外,还包括外壳、拉环等,这些都有一定的重力,如要倒过来使用,这些重力都会由弹簧来承担,会影响测量的结果。
【解答】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测力计外壳、拉环等的重力都由弹簧来承担,会在测力计上显示一定的示数,从而使最终的测量结果偏大。
3.【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解答】
A、手提水桶,由力的概念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磁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B不符合题意.
C、马路上的红灯和绿灯,没有发生力的作用.故C符合题意.
D、蚂蚁搬运食物,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解答】
通过绳子提起鱼,由于鱼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绳子也会对鱼产生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所以鱼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则此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
故选C.
5.【答案】B
【知识点】力的概念
【解析】【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产生力的作用,至少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没有物体也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解答】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有两个物体,分别叫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物体相互接触时可能会发生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故选B.
6.【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
力就是作用,力现象中的物体间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力的作用;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力有两个作用效果: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和力能改变物体形状.
【解答】
A:力的作用必须有物体存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磁铁同样收到铁钉的吸引力.
C:地球和太阳,彼此不接触,有万有引力的作用.
D:地球和太阳,彼此不接触,有万有引力的作用.
故选C
7.【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解答】
A、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发生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铁钉,故A不符合题意;
B、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C符合题意;
D、分析物体间有没有力的作用时,主要看物体间有没有作用,如果有相互的作用,那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等的,故D不符合题意
选C
8.【答案】B
【知识点】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
弹簧测力计是物理学中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它有特定的使用规则,对照规则要求,我们可以判断上述说法是否符合要求.
【解答】
A、使用前弹簧测力计必须调零,否则会影响读数的结果,所以此说法错误.
B、读数时,让视线垂直于刻度面板.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C、弹簧测力计都有自己的量程,不可以测超过量程的力,所以此说法错误;
D、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竖直方向的力,也可以测量其它方向的力,所以此说法错误;
故选B
9.【答案】B
【知识点】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
弹簧“变短”,弹簧就“变硬”,“劲度系数”变大,不易伸长.断掉一部分的弹簧同原来的弹簧相比,主要是改变了弹簧的有效长度,而弹簧的长度是会对弹簧的劲度系数产生影响的,因此,再使用相同大小的力,弹簧的伸长就会不同,如果继续用原来的刻度盘,示数必将不准确.
【解答】
截短的弹簧的弹性系数变大了.打个比方说把两根同样的弹簧连起来,弹性系数变小,就是用同样的力拉它,伸长变长一倍.同理,截短了后用同样的力拉就变短了,读数就变小.弹簧“变短”,弹簧就“变硬”,这样的弹簧秤,来称量物体重力时,弹簧不易伸长,但刻度盘不变,读数当然是变小了.
故选B.
10.【答案】D
【知识点】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
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力的大小的工具,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为F=kx
【解答】
A、刻度处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B、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C、微小压强计是测量压强的工具;
D、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
故选D
11.【答案】A
【知识点】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
弹簧测力计的结构除弹簧外,还包括外壳、拉环等,这些都有一定的重力,如要倒过来使用,这些重力都会由弹簧来承担,会影响测量的结果.
【解答】
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测力计外壳、拉环等的重力都由弹簧来承担,会在测力计上显示一定的示数,从而使最终的测量结果偏大.
故选A.
12.【答案】D
【知识点】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
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的特性制成的,只要弹簧受到一定的拉力,待指针稳定后就可以把力的大小显示出来.要牢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解答】
A、错误的原因在于这句话漏掉了一个重要前提: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它正确的说法是: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
B、弹簧测力计既有量程也有分度值,最大量程是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拉到最长所受的力,有时也指标尺上的最大刻度;分度值就是标尺上一格所代表的力的大小.故B错误
C、弹簧测力计可测力的大小,在测拉力大小时对位置不要求,但弹簧测力计在测物体重力(质量)时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故C错误
D、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一定要注意观察标尺的零刻线、分度值和量程,D正确
故选D
13.【答案】B
【知识点】力的概念
【解析】【分析】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以科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
【解答】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F=ma 得出的导出组合单位.
14.【答案】手;水桶;水桶;手
【知识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日常生活中的推、拉、挤、压等都是力的作用.要产生这种作用必须有相互作用的物体存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因此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由此可见,一个力肯定同时涉及两个物体,其中一个叫施力物体,另一个叫受力物体,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力,另一个物体在受力的同时必然也是施力物体,用手向上提水桶,手对桶有一个向上的作用力,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水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感到水桶对手有一个向下拉的作用力,施力物体是水桶,受力物体是手.
故答案为:手;水桶;水桶;手
15.【答案】下;运动员;上;跳板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
运动员起跳时,用力向下踏跳板,对跳板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是由运动员施加给跳板的,施力物体是运动员;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跳板也对运动员有一个向上的支持力,施力物体是跳板.
故答案是:下;运动员;上;跳板.
16.【答案】牛顿;牛;N
【知识点】力的概念
【解析】【分析】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以科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
【解答】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F=ma 得出的导出组合单位.
17.【答案】4;4
【知识点】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
弹簧秤测量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根据平衡条件求出弹簧秤A和B的读数
【解答】
甲图由弹簧秤平衡得到,弹簧秤A的读数为4N.
乙图中由左侧拉力起平衡作用,弹簧秤B的读数为右侧拉力的大小,即为4N.
故答案为:4;4.
18.【答案】0.2N;0~5N;5N;2.4N
【知识点】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
物理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体温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零刻度,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使用时不能超出其最大测量范围.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指针所指示的刻度来读数
【解答】
弹簧测力计一个大格表示1N,里面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表示0.2N,其分度值为0.2N.其测量范围为:0~5N,使用时不能超出其最大测量值5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0.4N=2.4N.
故答案为:0.2;0~5;5;2.4
19.【答案】2;5
【知识点】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
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的特性制成的,只要弹簧受到一定的拉力,待指针稳定后就可以把力的大小显示出来.要牢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解答】
设原长为y cm ,弹力系数为k,则由F=kx可得方程组
y+15/k=8
y+5/k=6
解得 y=5 k=5
所以受到10N拉力时长为 5+10/5=7 cm
不受拉力时长5 cm
弹簧伸长了7-5=2cm
故答案为:2;5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