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永远新生
吴冠中
【吴冠中】是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几十年来,他一直探索着将中西绘画艺术结合在一起。 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最近几年他的画风有所变化,在一批反映黄土高原的作品中多用粗线,自成一种意境。最近,他获得了“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位”的容誉。
一、生字识记
筛(shāi):1.筛子。2.把东西放在罗或筛子里,来回摇动,使细碎的漏下去,粗的留在上头。3.比喻经挑选后淘汰。4.使酒热。5.斟(酒)。 卞(biàn):1.急躁。2.姓。 梵(fàn):1.关于古代印度的。2.关于佛教的。 隅(yú):1.角落。本文取此义。2.靠边沿的地方。 昉(fǎng):1.明亮。2.起始。 糟(zāo):1.做酒剩下的渣子。2.用酒或糟腌制食物。3.腐烂,腐朽。4.指事物或情况坏。
二、词语识记
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洋洋,众多、丰富。 向隅:即“向隅而泣”,面向着墙角哭泣。后多形容孤独、绝望、十分悲伤。 孤陋寡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糟粕:原指酒糟、豆渣之类的粗劣食物,现比喻粗劣而没有价值的东西。 猎奇:搜寻奇异的事物。 筛选: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
“永远新生”是何意?
意思是艺术传统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是由于不断的反传统使之永远新生。
文章写作目的何在?
写作本文的目的是来支持《世界现代艺术图典》的出版,以此来介绍、推荐《世界现代艺术图典》。
本文的观点是什么?
中国艺术传统之所以有极强的生命力,正是由于不断的反传统,才使之永远新生。
文章中举莫奈、梵高两个典型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举莫奈·梵高的两个典型事例来证明世界上众多的艺术珍品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与筛选。
1、文中举了卞和之玉、莫奈、梵高,他们有何共同之处?举他们的事例为了证明 。
共性:当初都不为人们所识。
时间是艺术珍品的试金石。
1、《加歇医生肖像》荷兰凡·高8250万美元
1998年 《没胡子的自画像》 荷兰 凡高 7150万美元
4、《鸢尾花》荷兰凡·高5390万美元
8、1997《日出印象》法国莫奈4445万
睡莲
蒙托尔热街的节日
莫奈的画
第2段:论述了艺术传统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是由于反传统使之永远新生;异种的引入是艺术创新的关键所在。
2、举杨贵妃、刘姥姥和林黛玉是为了说明 。
审美观是通过人的传染和交流来接受和改变的。
3.第3段:表达了对.翟墨 、王瑞廷 主编的《世界现代艺术图典》的支持。
4.第4段:指出能够使中国传统艺术永远新生并不断创新的人是那些既继承了中国艺术传统又积极学习、引入西方艺术精华的人。
“保管传统的孝子”、“盲目崇外的浪子”、“回头浪子”分别指怎样的人?
A、只知继承,不求发展
B、只有崇外,没有继承发展
C、扎根传统,学习西方精华
(一)重难点句子
1.“历史太悠久了,传统之所以有如此强劲的生命力,正是由于反传统,反反传统,反反反传统的不断发展,永远新生。”这句中“反”的叠加运用,体现了哲学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概括地反映了艺术发展的事实:艺术传统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是由于不断的反传统使之永远新生。
2.“现代中国人同现代外国人之间的距离将愈来愈缩小,感情的传染愈来愈迅速。同是今日地球人,地球又愈来愈缩小,彼此间的交往日益亲密,相互的了解也逐步深入了。”地球愈来愈缩小(指交通、通讯的方便),彼此间交往日益亲密,了解也逐步深入的情现代外国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小,感情的交流也越来越迅速。这是世界的潮流。
写作特点
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以适当的叙述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 词语运用:本文语言准确、缜密,又不失活泼、幽默。字句间透出一种睿智。 中心表达:本文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中国艺术传统之所以有极强的生命力,正是由于不断地反传统,才使之永远新生。其间包括异种的不断引入这一观点。
写作借鉴:
议论文一般语言严谨,但本文在严谨中还透着睿智和幽默,这是同学们写作议论文需借鉴的地方。如:“梵高穷疯,但自信他的画最终会售到五百法郎,如他得知今天的画价,当在阴间再次发疯。”再如:“一人向隅,满座为之不欢,感情易传染。基于感情的审美观也易传染,杨贵妃的肥胖进入了周昉的画图。审美观的展拓缘于人际交流,刘姥姥日子久了也可能喜欢林黛玉。”议论文语言的幽默与生动,会给文章增色很多。望同学们在写作时注意学习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