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狼》学案 长春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狼》学案 长春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15 10:3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8课《狼》
《狼》 课型:新授课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准确翻译课文。3.把握故事情节,通过揣摩语言,认识狼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过程,能总结出课文主旨。二.重点、难点: 把握故事情节,通过揣摩语言,认识狼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过程,能总结出课文主旨。课前预习: 预习要求1、熟读课文,注意读音、节奏、停顿。2、根据注释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课文注释中的重点词句;3、标记出自己的不懂之处。4、想想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下来。自学指导及对应训练自学指导一:资料助读1、关于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然而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加深了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他毕一生精力完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郭沫若先生曾为蒲松龄故居题联,称赞其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2、关于《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说491篇。“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3、关于狼狼外形和狼狗相似,但嘴略尖长,口稍宽阔,耳竖立不曲。尾挺直状下垂;毛色棕灰。栖息范围广,适应性强,凡山地、林区、草原、荒漠、半沙漠以至冻原均有狼群生存。中国除台湾、海南以外,各省区均产。狼既耐热,又不畏严寒。夜间活动。嗅觉敏锐,听觉良好。性残忍而机警,极善奔跑,常采用穷追方式获得猎物。杂食性,主要以鹿类、羚羊、兔等为食,有时亦吃昆虫、野果或盗食猪、羊等。能耐饥,亦可盛饱。自学指导二:检查预习1、填空: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朝著名的文学家,其代表作《聊斋志异》是一部__________集。2、给加点的字注音:缀行( ) 大窘( ) 苫蔽( ) 弛担( ) 眈眈( ) 少时( ) 狡黠( ) 尻尾( ) 假寐( ) 顷刻( ) 意暇甚( ) 目似瞑( )自学指导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吐字清楚,速度放慢,做到准确无误。1、听读文本后,同桌赛读,概括文章内容,梳理故事情节。提示:从屠户及狼的角度概括故事情节,先用文中原话回答,再用一个字概括。(1)________狼 → ________狼 → ________狼 → ________狼(2) → → → 2、文章的主人公是狼还是屠户?理由是什么?自学指导四:情景再现,创造阅读(一)想象阅读(能根据课文原句,想象当时情境)1、面对紧跟不舍的狼,屠户有何举动,揣测屠户心理。2、想象两狼之间的对话。(二)朗读指导自学指导五:积累词汇,研读字词1、口译要求: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将课文翻译为现代汉语(1)翻译要准确、到位,字字落实;(2)小组内仍不能准确翻译的字句要做好记录,班内交流解决;2、师强调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自学指导六:情感探究,悟读形象1.找出文章中写狼的语句,分析狼的性格特点。用一个字概括狼的形象。2.找出文章中写屠户的语句,分析屠户的性格特点。概括屠户的形象。3.哪个字体现作者对狼的态度?作者为什么刻画这个形象?从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提示:可从狼和屠户两个方面思考)自学指导七:拓展延伸1.谈谈你对文章内容的感受。(可用对联)2.换个角度写一个小片段: 以狼的口吻写《狼》(可白话文,可文言文)当堂检测1.对下列加点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弛担持刀(放下)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从柴草堆中打洞)B.狼亦黠矣(狡猾) 一狼洞其中(打洞)C.止增笑耳(只) 屠自后断其股(屁股)D.一狼仍从(跟从) 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2. 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恐前后受其敌 狼不敢前 B.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C.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D.屠乃奔倚其下 屠自后断其股3.选出下面翻译正确的一项( )A.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B.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他)。C.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敢往前走,和屠户互相瞪着眼看。4.根据狼的故事,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对狼的本性尚未彻底认识,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毫无退让的情况下做出了与敌斗争的果断抉择。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刻画屠户杀狼时的一种愤怒之情。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户对狼奸诈的本性突然醒悟。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