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一摞书( ) 忙不迭( ) 磨蹭( ) 秕谷( )
菜畦( )倘若( )恸哭( )恍惚( )
答案:luò dié cèng bǐ qí tǎng tòng huǎng hū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封神bǎng( ) 桑shèn( ) chán( )络 tì( )傥
面面相qù( ) hān( )声 kuī( )见 斑máo( )
答案:榜 葚 缠 倜 觑 鼾 窥 蝥
3.在下列词语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字,并加以解释。
(1)人迹 至( )
(2)识破 ( )
(3)人声 ( )
(4)无处 食( )
答案:(1)罕(稀少)
(2)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
(3)鼎沸(形容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4)觅(寻找)
4.根据下列要求,试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句。
(1)写视觉的:
(2)写听觉的:
(3)写味觉的:
(4)比喻句:
(5)拟人句:
(6)排比句:
答案:(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又酸又甜。
(4)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5)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6)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下列都是名词的一项是( )
A.故事 时候 晚间 古庙
B.长妈妈 院子里 读书人 纳凉
C.先前 曾经 院子 人
D.听到 用功 我 住
解析: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答案:A
2.选词填空。
(1)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 。(A.机密 B.机谋 C.机关)
(2)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 ,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A.欣赏 B.鉴别 C.鉴赏)
(3)叫我名字的 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A.陌生 B.生疏 C.生僻)
(4)其中似乎 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A.确实 B.确凿 C.的确)
解析:辨析近义词首先要弄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义,找出细微差别。可从不同语素、词语搭配,语义轻重等方面选择。“机密”,重要而秘密的事。“机谋”,能迅速适应事物变化的计策谋略。“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陌生”,不相识,不熟悉。“生疏”,不熟悉。“生僻”,不常见,不熟悉的(词语、文字)。“确实”,真实。“确凿”,非常真实。“的确”,真实,实在。
答案:(1)C (2)C (3)A (4)B
3.鲁迅先生的本名叫 ,是伟大的 、 、 。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他的散文集 。
答案:周树人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朝花夕?拾》?
4.文章的思路从 可以看出。本文包括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
解析:把握文章结构。
参考答案:题目 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5.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作者强调的重点是哪部分内容?
解析:结合上下文考虑。
参考答案:“单是”是重点。
6.鲜明的对比是本文的写作特色。请概括指出本文的三处对比,并说明其作用。
解析: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参考答案:(1)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对比;(2)书屋和书屋后小园对比;(3)先生读书和儿童偷偷做游戏对比。
作用:表现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己愉快生活的心理,同时表达了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
快乐时光
鲁 迅
广州的一些进步青年创办了“南中国”文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希望鲁迅(1881~1936)给他们的创刊号撰稿。鲁迅说:“文章还是你们自己先写好,我以后再写,免得人说鲁迅来到广州就找青年来为自己捧场了。”青年们说:“我们都是穷学生,如果刊物第一期销路不好,就不一定有力量出第二期了。”鲁迅风趣而又严肃地说:“要刊物销路好也很容易,你们可以写文章骂我,骂我的刊物也是销路好的。”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一块雪,
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选择适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
a.扫开 b.打扫 c.暴露 d.露出 e.支 f.架 g.拉 h.牵 i.系
j.撒 k.投 l.捆
2.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捕鸟的条件
(2)捕鸟的结果
3.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其作用是什么?
4.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是与什么相比较说的?
1. 答案:a d e j i h g
2. 答案:(1)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
(2)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
3.解析:体会动词的作用。
参考答案:具体生动地表现了捕鸟的过程,也表现了儿童在捕鸟时的乐趣。
4.解析:抓住“冬天”二字理解。
参考答案:是和夏季百草园相比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捅马蜂窝?
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上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了。”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去,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心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通”,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蛰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了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也没能使我那肿包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复愈。这一下好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招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
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
爷爷说:“这就是蜇你的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那它干吗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势,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然叫我抬头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5.围绕捅马蜂窝这件事,作者精心安排的思路是: →“我”捅马蜂窝→ →后院又有了马蜂窝。
6.“捅马蜂窝”这个词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用到,它的意思是 。
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比喻,结合文意理解其运用的妙处。
8.文末“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是作者的感悟,此句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其中“旁人”指的是谁?
5.解析: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写故事的经过和结果,升华意义;最后写后院又有了马蜂窝,表达了欣慰之情。按照事情的来龙去脉寻找答案。
参考答案:爷爷后院有马蜂窝 后悔捅马蜂窝
6. 答案:比喻惹祸或触动不好惹的人。
7.解析:了解“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作用。
参考答案:形象地写出了马蜂家园被毁,受到伤害后拼死复仇的气势。
8.解析:理解文章的深层含意。
参考答案:点明中心,收束全文,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旁人”指作者以外的一切有生命的事物。
深层探究
9.文章开头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 为什么?
答案:不矛盾。第一段是总说百草园是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乐园。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没有矛盾。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的,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确实是儿童的乐园。所以不矛盾。
10.第二段的景物描写非常精彩,说说精彩在什么地方。
解析:体味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1)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儿童的心理。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井经过了长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叫天子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2)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
中考链接
11.( 2010河南课改区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 )张军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对联”的小组,他们收集了很多对联,整理了有关对联的知识。假如你是这个小组的成员,请接着完成下面的工作。
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东风吹出千山绿 春雨洒来万象新( )
(2)死者长已矣。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死犹不死!
生而为何乎?生而成为奴隶为牛马,生亦徒生!( )
(3)远求海外珍藏本 快读人间未见书( )
(4)海枯石烂同心永结 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
A.春联 B.婚联 C.挽联 D.行业联
解析: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从对联的内容上考虑。
答案:(1)A (2)C (3)D (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