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高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26 10:29:08

文档简介

高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生铁属于合金,是混合物,A错误:用过氧化氢漂洗衣服的污渍,是利用过氧化氢的氧化性,B正确:“霾尘
积聚雅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为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正确:小苏打能和胃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
酸过多,D正确。
2.C含F +的溶液为黄色,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A错误:CO、Ca+之间能够发生反应生成
CCO,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与金属Al反应能放出氢气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若溶液显碱性,F 2+不能大量存在,若溶液显酸性,CO不能大量存在,D错误。
3.A金纳米颗粒直径在20~60nm之间,介于1~100nm之间,因此金纳米颗粒分散在水中所得的分散系属
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正确:HS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H:S:H,B错误;H:、D2和T:都是氢气
分子,不是原子,三者不能称为同位素,C错误: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故中子数为19的硫原子表示为
S,D错误。
4.D没有明确溶液体积,不能计算0.1mol·L1的B(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A错误;随着反应进
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稀硫酸不与铜反应,所以0.4 mol H:SO,不能全部反应完,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
0,4VA,B错误:17gOH的物质的量为1mo1,1mo】OH所含电子数为(8十1十1)VA,即所含电子数为
10NA,C错误;标准状况下,22.4LCO和CO: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因此所含的碳原子数为Na,
D正确。
5.B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A错误;NCO,受热不易分解,NaHCO受热易分解,生成的CO2使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故热稳定性:Na:CO>NaHCO,B正确;实验室用浓盐酸和MnO2制备Cl,需要在加热条件
下,C错误;盐酸不是氯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含氧酸,不能证明非金属性:C>C,且盐酸有挥发
性,不能证明非金属性:C>Si,D错误。
6.BNa,O2和水反应生成碱和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A错误,在NeO2与CO2反应过程中,Na:O2既做氧
化剂又做还原剂,C错误;碱金属元素的单质中Li与O2反应不会生成过氧化物,只能生成LO,D错误。
7,D观察氯水颜色为黄绿色,说明氯水中有Cl,A正确;向滴有酚酞的NOH溶液滴加氯水,红色褪去,可能
是盐酸中和了NOH,而使溶液显酸性,红色褪去,B正确: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蓝,有物质
氧化了【厂生成了【,说明氯水中有氧化性的物质,C正确: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
氯水中有C1,D错误。
8.B氚原子内中子数为2,核外电子数为1,氚原子内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1,A错误:氕、氘原子和氚
原子的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分别是0、1和2,气、氘、氚三种原子互为同位素,B正确;H元素的相对原子质
量=H元素中各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所占的比例之和,C错误;海水中的HO与D,O是化合
物,不是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不互为同素异形体,D错误。
9,D原子序数为11一17的元素原子的最高正价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依次升高,D错误。
10.B KMnO.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16HCl(浓)-2KC1+2MnCl十5Cl2↑+8HzO,
A正确:氯气能与碱石灰反应,c中固体不能用碱石灰代替,B错误;干燥的C2不能使品红试纸褪色,加水
产生的次氯酸能使品红试纸褪色,C正确:注射器在实验中除了向试管e中加水外,还可以向上拉活塞,储
存尾气,防止污染,D正确。
11.C化学方程式中Fe由0价升高到+2价,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到一3价,Fe做还原剂,
NaNO2做氧化剂,NH为还原产物,故还原性:Fe>NH,A,B错误,C正确:未指明是否在标准状况下,
D错误。
12.C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P,S,C1是第三
周期从左向右相邻的三种元素,HSO是强酸,HC1O,也是强酸,但HPO,属于中强酸,C推测不合理。
13.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与补铁剂“硫酸亚铁片”同时服用能促进人体对铁元
素的吸收,A正确:Fe(OH)a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制得,如4Fe(OH),十O十2HO一4Fe()H):,B错误:由
图可预测:高铁酸盐(FcO)中的F 元素为十6价,易得到电子,具有强氧化性,C错误:不能确定该溶液中
是否含有Fe+,若溶液中含有Fe8+,也有类似的现象,正确的检验方法是向某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溶
液不变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则能确定溶液中含有F2+,D错误。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顶)】
24348A高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化学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第一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A127S32C135.5
Ca 40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活中常见的生铁和铁是组成相同、性质不同的铁单质
B.用过氧化氢漂洗衣服的污渍,是利用过氧化氢的氧化性
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用小苏打制成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
2.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A.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3+、Mg2+、NO3、Cl
B.含有大量CO的溶液中:Ca2+、K+、CI-、NO3
C.在0.1mol·L-1Fe2(SOa)1溶液中:Cu+、Na+、NO3、SO
D.与金属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CI-、CO
3.科学家利用金纳米颗粒(直径在2060m之间)催化H2S分解为H2和S,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H,SA如纳米颗粒H。十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纳米颗粒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B.HzS的电子式为Ht[:S:]2-Ht
C.H2、D2和T2互为同位素
D.中子数为19的疏原子表示为:S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mol·L1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为0.2NA
B.含有0.4molH2SO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C.常温常压下,17gOH~含有的电子数为9Na
D.标准状况下,22.4L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A
【高一化学第1页(共6页)】
24348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