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多校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卷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包括1至8页;答题卷1至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我国某地(25°N)中学生于某日做太阳视运动观测,发现该日北京时间12:41太阳高度角最大,88.50°,日落时间为19:30。经查阅相关资料可知,太阳视运动平面与地平圈的夹角同当地北极星观测仰角互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城市与该地距离最近的是( )
A.桂林 B.杭州 C.西安 D.昆明
2.该日,学生观测到太阳升起后的轨迹及其与地平面夹角,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北京时间2022年4月25~26日,欧洲西部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天气变化过程,下图示意这两日该区域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期间,一艘驶向甲地的货轮正途经乙地(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甲地这两日的天气变化是( )
A.暖锋过境,雨过天晴 B.气压上升,气温降低
C.风速减弱,云量增加 D.阴雨连绵,湿度增大
4.此时,乙地货轮航行状况为( )
A.顺风顺水 B.逆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顺风逆水
5.该货轮以40km/h的速度由乙地航行约660km到达甲地,届时甲地正值( )
A.夕阳西下 B.深夜时分 C.太阳初升 D.日近正午
当地时间2022年3月11日凌晨2时30分,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贡贝”登陆莫桑比克,登陆时甲乙两地风暴潮强度差异较大。下图示意“贡贝”的移动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贡贝”登陆时( )
A.受向岸风影响,甲地风暴潮强度大
B.受离岸风影响,甲地风暴潮强度大
C.受向岸风影响,乙地风暴潮强度大
D.受离岸风影响,乙地风暴潮强度大
7.与M处相比,热带气旋“贡贝”位于N处时中心气压数值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①获得温暖水汽补充 ②阻力减小 ③大气温度明显升高 ④纬度升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为某地区平面地质图,地层S、D、C、P的年龄序列从老到新。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地质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外力沉积—F2断层—F1断层—岩层褶皱—岩浆侵入
B.外力沉积—岩浆侵入—F1断层—F2断层—岩层褶皱
C.外力沉积—岩层褶皱—F1断层—F2断层—岩浆侵入
D.外力沉积—岩浆侵入—F2断层—F1断层—岩层褶皱
9.图中李庄一带的地质构造与岩层受挤压的方向( )
A.背斜东北—西南 B.向斜西北—东南
C.向斜东北—西南 D.背斜西北—东南
研究表明,晋陕黄河峡谷的形成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阶段Ⅰ为幼年期,宽谷广泛发育,河谷宽浅;阶段Ⅱ和阶段Ⅲ是壮年期,峡谷和阶地显著发育。晋陕黄河峡谷幼年和壮年期地貌叠加,宽谷和峡谷嵌套。晋陕黄河峡谷下游主要为壮年期地貌景观,而上游幼年期地貌更明显。下图示意晋陕黄河峡谷的宽谷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0.晋陕黄河峡谷幼年期河谷宽浅的原因可能是河流( )
A.流速比较慢 B.径流量大 C.曲流欠发育 D.含沙量小
11.与幼年期相比,壮年期晋陕黄河峡谷( )
A.河床淤高 B.河谷加深 C.高差变小 D.地壳下沉
岩溶储层是重要的碳酸盐岩油气储层之一,四川盆地南部地区古生代二叠纪茅口组发育有典型的风化壳岩溶储层。下图为该地区二叠纪茅口组岩性地层综合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茅口组时期,该地区( )
A.地壳抬升明显 B.板块呈下沉趋势 C.海平面不断升高 D.海平面保持稳定
13.推测四川盆地南部茅口组岩溶储层( )
A.溶洞、暗河发育少 B.受外力作用影响弱
C.油气资源丰富 D.富含金属矿藏
14.茅口组时期该地沉积的生物碎屑可能包含( )
A.灵长类动物 B.蕨类植物 C.鸟类 D.被子植物
某一地区的降水主要有两种水汽来源,一是其他地区的水汽输送,二是本地区的蒸发和蒸腾。降水再循环率指某地区本地蒸发和蒸腾提供的水汽占降水量的比例,蒸发再循环率指某地区蒸发和蒸腾的水汽通过降水回到该地区的比例。表示意全球部分重要地区的降水和蒸发再循环率。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降水再循环率% 蒸发再循环率%
中国北方 16.7 17.5
长江中下游地区 17.4 25.1
密西西比河流域 20.4 21.3
亚马孙河流域 32.2 55.8
西太平洋暖池海域 33.9 64.3
秘鲁西部海域 51.7 6.4
澳大利亚西部海域 50.1 10.7
撒哈拉西部海域 41.1 13.9
15.某地输入的水汽多于输出的水汽称为水汽汇。表中最重要的水汽汇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亚马孙河流域
C.西太平洋暖池海域 D.秘鲁西部海域
16.秘鲁、澳大利亚、撒哈拉西部海域蒸发再循环率较低,主要是因为( )
A.气温较低,蒸发弱 B.大气稳定,降水少
C.信风控制,风速大 D.空气受热,对流强
17.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再循环率季节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大气环流 B.洋流 C.纬度位置 D.地形
武功山位于江西省中西部,呈东北—西南走向,植被种类丰富,自然植被保存较好。下图为武功山南北坡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武功山植被种类较丰富的自然原因有( )
①人类活动干扰少 ②山体高差较大 ③夏季有冰川融水 ④水热资源丰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武功山南坡森林分布上界低于北坡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沛 B.日照时间长,光照和热量丰富
C.蒸发强烈,土壤水分含量较小 D.地形和缓,森林生长空间充足
下图为欧洲西部局部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鲁尔区铁矿石进口地的变化对钢铁工业的影响是( )
①生产布局西移 ②生产成本下降 ③生产规模扩大 ④运输成本上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鲁尔区经济转型过程中部分炼铁高炉建到了荷兰海边,从生态角度看其布局的合理性是( )
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B.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C.烟气处理技术提高,废气达标排放
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水,西部水源丰富
近5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各产业就业人口也随之发生变化。下图为1970—2020年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22.图中曲线代表第一、二、三产业的分别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23.图示时期内,①产业( )
A.就业人口逐年减少 B.产值缓慢增加
C.劳动效率不断提高 D.污染排放减少
24.2020年,③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兴农政策实施 B.人工智能发展 C.老龄人口增加 D.服务需求量大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青海湖四周高山环抱,湖滨地带有广泛的风沙堆积,集中分布于湖东平原。青海湖区域盛行风向主要为西北风。由于气候变化,青海湖在2005—2014年间连年扩容,湖泊面积不断扩大。
材料二 日月山位于青海湖东侧,属祁连山支脉,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是我国一条非常重要的分界线。青海湖在地质历史时期曾作为黄河水系布哈河——倒淌河的一个“过境湖”,后期由于日月山的隆起而导致区域水系发改变。图为青海湖周边地形图。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青海湖东部多沙丘地貌的原因。(6分)
(2)简述日月山隆起对该地区水系特征的影响。(6分)
(3)分析倒淌河经常季节性干涸的自然原因。(6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初,世界气象组织(WMO)宣布,热带太平洋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这意味着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出现的概率会增加。自6月以来,北半球大多数国家都笼罩在高温酷暑和干旱多雨并行的焦灼之下。图1为正常年份北太平洋部分海域水温(℃)分布图。图2为厄尔尼诺年的南太平洋部分海域水温分布图。
图1 图2
(1)用箭头在两图线段上标出大气环流的运动方向。(4分)
(2)简述此次厄尔尼诺条件下的图示太平洋海域表层水温异常的特点。(6分)
(3)分析此次厄尔尼诺条件的形成将给图示东部海域渔业资源带来的影响及原因。(6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红旗农场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部,因地势低洼,水质含盐碱量大,pH值普遍在8以上。盐碱地的治理与利用向来是一道难题,但该农场采用盐碱水质综合改良调控技术,利用盐碱地、河道滩涂建设鱼塘和温棚养殖基地,将当地的盐碱水调配成与天然海水水质接近的人工海水,成功试养了石斑鱼、三文鱼、南美白对虾等多种海鲜,成功建设3000亩(1亩≈666.67平方米)室外水产养殖基地、6000平方米室内有苗基地,产品远销国内外。图1为红旗农场位置图,图2为农场局部景观图。
图1 图2
(1)说明红旗农场地区盐碱地形成的自然原因。(6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新疆海鲜养殖的局限性。(6分)
(3)简述新疆“人工造海”海鲜养殖对当地的积极意义。(6分)
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卷
地理试题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5ABBCB 6——10CBCBA 11——15BACBC
16——20CADCA 21——24CACD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
25.【答案】(1)主要盛行西北风,风将沙土向东搬运堆积(沉积);湖面较宽阔,西北风经湖面无阻挡;东部受高山阻挡,风力减弱,沙尘堆积。(6分)
(2)倒淌河流向发生倒转(流向变为自东南向西北);黄河水系支流减少;流域面积缩小;日月山成为倒淌河流城与湟水流域的分水岭;布哈河——倒淌河由外流水系变为内流水系。(6分,任3点得6分。)
(3)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干支流短,流域面积小,汇水量少;流域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植被覆盖率差,水资源涵养能力差。(任3点,6分)
26.【答案】(1)作图如下(4分)
(2)赤道附近中、东部洋面增温最显著;由此向南北两侧(或向西北和东南方向)递减;赤道以北、以南和远离大陆的大洋中部局部海域都有降温现象。(6分)
(3)影响:秘鲁渔场鱼类减少(或大量死亡)、鱼群逃离。(2分)原因:水温升高,冷水鱼类不适应较高的水温;海水上泛减弱(或没有海水上泛),营养盐类无法被带至表层,鱼类的饵料减少,导致鱼群逃离;海水中的溶解氧随水温升高而减少,大量鱼类因缺氧而死亡。(任2点,4分)
27.【答案】(1)该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且蒸发旺盛,土壤普遍积盐;山区岩石和成土母质普遍含盐,经洪水或经常性地面水的侵蚀作用被带至该地,成为土壤盐分的补给。(6分)
(2)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限制了养殖规模;冬季寒冷,部分海鲜产品生产期较短;水域面积相对海洋较小,可养殖品种有限;模拟海水环境有限,海鲜成活率较低;距离主要消费市场较远,对产品冷藏保鲜的要求较高;产量比海水养殖小,投入成本高;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差等。(任3点,6分)
(3)提供大量优质健康的海产品,满足居民对海鲜的需求;带动渔业、农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增加水域面积,调节气候。(任3点,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