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课时 蒸馏、萃取和分液 1.答案 C 解析 漏斗可用于过滤,分离固、液混合物;蒸馏烧瓶可用于蒸馏或分馏,分离固、液混合物或液、液混合物;分液漏斗用于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物。 2.答案 B 解析 分液是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操作。A项乙醇与水互溶,适合用蒸馏法;B项,香油和食盐水易分层,适合用分液法;C项是不溶固体与水的分离,适合用过滤法;D项是分离溶于溶剂中的固体,适合用蒸发法,故B正确。 3.答案 A 4.答案 A 5.答案 C 解析 汽油与氯化钠溶液为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可选用分液进行分离;39%的乙醇溶液可选用蒸馏的方法,将互相溶解的乙醇和水进行分离;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可选用萃取的方法将溴分离出来。 6.答案 B 解析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采用蒸发的方法,A错误;酒精与水都是液态且互溶,应加生石灰后蒸馏出酒精,B正确;可用碘升华的方法除去碘中的沙子,C错误;从碘水中获得碘可先将碘萃取出来,然后利用蒸馏的方法将碘与有机溶剂分离,D错误。 7.答案 B 解析 蒸馏操作中使用的温度计用来测定蒸气的温度(即某一组分的沸点),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8.答案 HNO3 Ba(NO3)2 AgNO3 解析 首先弄清检验Cl-、CO、SO分别需Ag+、H+、Ba2+,再根据离子间的干扰弄清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含Cl-、SO的溶液,若检验Cl-,应先加Ba(NO3)2溶液除去SO,再检验Cl-。试剂加入的顺序是:HNO3溶液、Ba(NO3)2溶液、AgNO3溶液。 9.答案 (1)过滤 结晶 (2)分液漏斗 (3)② ④ 解析 ①饱和食盐水与沙子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②从混合溶液中获得KNO3固体的操作是结晶;③水和汽油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④CCl4与甲苯互溶,但二者沸点不同,可用蒸馏方法分离。 10.答案 (1)①过滤 ③萃取 (2)无 大 紫红 KCl (3)分液、蒸馏 (4)B、C、E 解析 (1)根据“海藻灰悬浊液”,含I2溶液加CCl4,可确定①③的操作方法。由于CCl4的密度比水的大,I2易溶于CCl4,因而下层为紫红色,上层是KCl溶液。 (2)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常用分液的方法。分离碘和CCl4可用蒸馏。 11.答案 (1)C (2)A 解析 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相互溶解的液体且沸点差别较大的用蒸馏法。溶解度差别大的用“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 材料一中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所以,在热水中溶解,然后降温,纯碱则析出,然后过滤,氯化钠留在水溶液中。即采用“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材料二中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溶解且都易溶于水,又因为它们的沸点差别很大,所以,加热时乙二醇首先汽化,然后冷却乙二醇蒸气得到乙二醇液体,丙三醇留在烧瓶中,即采用蒸馏法分离。 12.答案 (1)①蒸馏烧瓶、酒精灯、牛角管、温度计、冷凝管、锥形瓶、碎瓷片(或沸石) ②见下图 (2)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放出少量下层液体,向其中加少量水,若分层为油层,不分层则为水层 解析 (1)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2)分液漏斗的下层液体,要么是油层,要么是水层,取分液漏斗中少量下层液体,向其中加少量水后观察现象,如果分层,证明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是油层,相反是水层。当然也可不加水而加苯、汽油及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来验证,只不过没有用水方便。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1课时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1 mol O的质量是16 g·mol-1 ②Na+的摩尔质量是23 g·mol-1 ③CO2的摩尔质量是44 g·mol-1 ④氢的摩尔质量是2 g·mol-1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 g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0.012 kg 12C中所含的原子数 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6.02×1023 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近似为6.02×1023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物质所含粒子的多少 B.1 mol氢中含有2 mol氢原子和2 mol电子 C.1 mol H2O的质量等于NA个H2O分子质量的总和(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D.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数量单位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6.02×1023个N2和6.02×1023个H2的质量比等于14∶1 C.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 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质量是28 g 5.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 A.M g B. g C. g D. g 6.a mol H2SO4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 A. mol-1 B. mol-1 C. mol-1 D. mol-1 7.下列各组物质,组成物质粒子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0.4 mol O2 B.4℃时5.4 mL水(水的密度为1 g·cm-3) C.10 g氖气 D.6.02×1023个硫酸分子 8.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②0.012 kg 12C中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 ③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 ④1 mol Ne约含有6.02×1024个电子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9.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 A.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0.5 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C.1 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 D.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 二、综合题 10.2.5 mol Ba(OH)2中含有__________个Ba2+,含有________个OH-,2.5 mol Ba(OH)2的质量是________ g。 11.4.9 g磷酸中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氧原子的质量是____________;磷原子的数目是__________;与________g五氧化二磷(P2O5)中含有的磷原子数相等。 12.计算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所含硫原子的个数比,有几种不同的解法?试分析评价。
13.已知M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M+R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则参加反应的Y和生成物M的质量之比是多少?
14.某含结晶水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为A·nH2O,A的分子量为M,如果加热a g该化合物直至结晶水全部失去,剩余物质的质量为b g,则求得n的计算关系式是____________。 15.已知8 g A能与32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 g C和一定量D,现将16 g A与70 g B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生成2 mol D和一定量的C,则D的摩尔质量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