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2023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生物学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題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題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倾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題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題卡
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
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细胞生活在d中
B.b和c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d
C.b、c、d三种体液含量之和大于a
D.血红蛋白、抗体和激素都是组成d的成分
2.图甲表示神经细胞间的某结构,图乙表示兴奋在神经细胞膜上的传导。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②(关闭)
心(开
毕
A,图甲表示的结构是突触,兴奋经过这种结构传递的方向是单向的
B.图甲中①物质是神经递质,其在突触间隙中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
C.图乙中的箭头表示的是局部电流的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D.若图乙中②所在部位处于静息状态,则②表示Na通道
3.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如图所示为其发病机理,图中GRH
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为黄体生成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下丘脑
(inR11
。垂体
H,卵弹增长
性澈索消名
+
A.性激素可以口服,其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过细胞膜
B.从图中可以看出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C.多囊卵巢综合征和一些神经递质分泌异常的疾病都可通过抽取血样检测
D.LH随血液运输流经全身,但其仅对卵巢发挥作用
【高二生物学第1页(共6页)】
4.某研究小组欲研究X神经元对水平衡调节的作用,构建了用
特定光束激活X神经元的小鼠模型,采用三组模型小鼠进行
1.
实验,开始光刺激后,分别测量15min内的饮水量,结果如
毛10
图所示(“十”表示进行相应处理;“一”表示未进行相应处
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刺激X神经元有利于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形成渴觉
B.M1组48h限水处理会增大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1]21B
C.推测给予M1组光刺激后小鼠摄人水的量会增加
训二前48x水
D.M3组小鼠摄人大量水后,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光刺激
5.一定范围内,胚芽鞘切段的伸长量与生长素浓度呈正相关。取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切段(4m),分
别浸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待测样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测
量切段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待测样液中生长素的浓度可能是0.1mg/L或三12
10 mg/L
B.胚芽鞘的初始长度、培养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半
培养后的切段长度为因变量
C.胚芽鞘应去掉尖端,以防止胚芽鞘自身产生的生
2
长素影响实验结果
海测液00.001..010.1110
D.该实验结果可说明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
张,1g1
度生长素抑制生长
6,研究人员以新鲜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为材料,给予神经纤维一个适宜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及
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中,由于钠、钾离子的流动而产生的跨膜电流如图所示(内向电流是指阳
离子由细胞膜外向膜内流动,外向电流则相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外向可巾满
及时ms网
垫
泗
向向巾流
A,b点钠离子内流结束,膜电位的特点是外负内正
B.e、f点膜内外电位差为0,1→2→3发生的是钾离子外流
C.该图可表示神经纤维上一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的传导过程
D.钠离子或钾离子出人神经元细胞膜的方式不同
7.苔草、旅鼠及北极孤是北极地区常见的生物。某科研小组在某一时间段对三种生物的数量进
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调查中还发现旅鼠种群密度过大时,雌鼠会出现排卵功能减退、泌
乳受抑制、对仔鼠照顾不良等生理变化。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公羊
北汲孤=g
工
注:图中阴影面积代表不同比例尺下的种群数量。
A.旅鼠的种群数量仅受苔草、北极狐的影响
B.苔草的种群密度是该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旅鼠种群密度过大时,旅鼠种群的出生率会降低
D.图中三种生物的数量变化过程中存在着反馈调节
8.如图所示为不同生态系统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变化下,甲和乙两个生物群落的变化。据图分
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二生物学第2页(共6页)】北海市2023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a、b,c、d分别表示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液和血浆。大部分细胞生活在b组织液中,A错误;b、c,d三种
体液组成细胞外液,约占1/3,细胞内液约占2/3,C错误: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
成分,D错误。
2.C图乙中的箭头表示的是局部电流的方向,由正极流向负极,C错误。
3.C神经递质分泌异常的疾病不可通过抽取血样检测,C错误。
4.A渴觉形成于大脑皮层,A错误。
5.D与生长素浓度为0的一组相比,切段平均长度若大于该组则表现为促进,小于该组则表现为抑制,图中实
验组的切段长度均大于该组,所以只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不能体现生长素的抑制作用,D错误。
6.D据题意可知,外向电流指的是钾离子外流,形成静息电位,内向电流指的是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
图中b一c点仍然为内向电流,说明b点仍然存在钠离子的内流,A错误:2→3存在强度较小的内向电流,可
判断该时间段发生的不是钾离子外流,B错误:该图表示的是神经纤维上一点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又恢
复静息电位的过程,并非是兴奋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过程,C错误:钠离子在神经元外的浓度大于神经元内,
所以钠离子出入神经元的方式分别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钾离子则相反,出入神经元的方式分别是协助扩
散和主动运输,D正确。
7.A据题意可知,旅鼠的数量变化除了受苔草和北极孤的影响外,还受旅鼠自身调节的彩响,即旅鼠的种群
密度过大时,唯鼠发生的一些变化会降低出生率以及仔鼠的成活率,A错误。
8.D甲和乙属于两个生物群落,捕食关系是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A错误:环境条件不仅包含非生物成分,也
包含生物成分,例如天敌和提供食物来源的生物,B错误;如果环境变化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则
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就会被破坏,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生物群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幅度小于甲
生物群落,所以乙生物群落所在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甲生物群落所在的生态系统,D正确。
9.C豌豆蚜以植物的汁液为食,与植物之间不是原始合作关系,C错误
10.C将田鼠全部消灭需要更大的投人,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C错误。
11.B碳中和是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一定
时间以前的水平,即达到相对“零排放”,B错误。
12.C分解锥为藻类植物提供一些无机物,植物不能吸收利用分解罐中的有机物,C错误。
13.B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单向的,A正确: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B错误;
实验3中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说明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C正确,先
用5%H:SO溶液刺激脊娃一侧后肢的趾尖后,再用0.5%HzSO,溶液刺激同一部位,观察不到屈反射,可
能的原因是较高浓度的H,SO,溶液破坏了趾尖的感受器,D正确。
14.C由图可知,在成熟时各组数据差别较大,所以不同顶端调控方式对烟株的影响在成熟时更为明显,A正
确:顶端会产生生长素,且留顶与涂抹IAA2次作用效果相近,所以留顶可能是通过使烟株体内生长素增多
而影响钾的含量,B正确:留顶后烟株钾含量多于打顶,但从图中无法得知叶片中光合产物的含量,不能得
出“生产中应该留顶而非打顶”的结论,C错误:涂抹1次IAA与打顶作用相近,这可能是成熟期之前IAA
被大量灭活所致,D正确。
15.D循环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A正确:群落中的不同植株,生活力和生长
速度上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B正确:在黄桦向糖槭林演替过程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会发生变化,C
正确;枯木可产生林窗动态效应,林窗植被物种多样性上升,土壤动物种类、数目增加,D错误。
【高二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