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古代人类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件-(共31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古代人类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件-(共31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6 11:4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既是多样文化广泛接触、交流与传播的历程,
又是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区转移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文化的本质和源流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宽容性。
宽容是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之源和文化内在的演变逻辑。
→农业社会(区域文明)
→工业社会(整体世界)
→信息社会(全球化)
多种形式的人口迁移;
移民与多种文化相遇;
人口迁徙与文化交融和认同。
人口迁徙和由此带来的人口结构的变化是产生文化交融与认同问题的原因和动力。
选择性必修3 第三单元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埃及雕刻中的赫梯战车和士兵


【课程目标】
1、了解古代人类两次大迁徙的发展历程;
2、掌握古代人类两次大迁徙的特征和影响。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游牧世界
农耕世界
逐水草而居,社会结构简单,
长期狩猎,性格剽悍,机动性强。
安土重迁,社会结构复杂,
细密的社会分工,城市、文明、财富。
生活:南农北牧
经济:南富北贫
军事:南弱北强
在整个古代历史上,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之间的相互交往和冲突,都是一个经常存在的现象。按照吴于廑先生的看法,游牧世界曾三次对农耕世界发起冲击,分别是:①公元前2千纪,印欧人的迁徙;
②3—6世纪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③13世纪蒙古人西征(11课);
——摘编自教参P90
游牧世界
农耕世界
他们的迁徙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阅读教材,初探古代游牧民族迁徙的概况
迁徙民族 迁徙时间
印欧人
亚欧 游牧民族 大迁徙 公元前2千纪初起,
延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公元前2世纪
3-6世纪
公元前2世纪—2世纪
3-6世纪
7世纪开始
迁徙概况?
迁徙原因?
迁徙产生的影响?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如何相互学习?
…………
大月氏人
中国少数民族
中国北方人民
日耳曼民族
阿拉伯人

印欧人的迁徙
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文明成果:
驯养了马匹,制造了马拉战车。
可能源于东欧平原,是游牧民,在体型上属于欧罗巴人种,主要以畜牧业为主。
一、印欧人的起源
印欧人:是印欧语系诸民族的总称,并非一个统一的族群。1786年,英国语言学家琼斯发现,从印度的梵语到西方的希腊语、拉丁语、凯尔特语,都有许多同源词语。进而他认为,它们最初可能都来自同一种语言。由此推断,从东方的印度人到西方的凯尔特人,最初可能都有某一个共同的来源。经历过多年的探讨之后,语言学家发现最初的印欧人原住地可能在阿尔卑斯山与黑海以北、里海以西的大草原上,也就是今天黑海北部地区——东欧平原。印欧人包括赫梯人、波斯人、雅利安人、希腊人、斯拉夫人、日耳曼人、凯尔特人等,是今天欧洲人和印度人的共同祖先。。
材料一 由于动物必须追逐水草为生,因此以驯化动物来获取主要生活资料的民族就走上了一条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牧草的茂盛情况而迁徙不居的游牧生活道路.
——赵琳
①游牧民族生产方式的需要:游牧民族从事畜牧业,具有流动性
材料二 游牧民族骁勇强悍……长期的简朴生活使其顽固的保持着传统的氏族公社制度,迁徙不居的游牧习性则使得这些民族喜好马背上的营生(劫掠)而不耐耕作之苦。
——赵琳
②游牧民族的习性:骁勇强悍、不耐耕作之苦
材料三 如果没有技术和运输上的保障,他们也是难以进行跨越高山大河的集体性迁徙的。在拥有了轮式车和马作为交通工具后,古印欧人大迁徙开始了。
——麟剑《人类源流史》
③技术和运输上的保障:轮式车和马作为交通工具(军事:制造了马拉战车)
二、迁徙的原因
材料四 我们说印欧种人迁徙是一种常态,他们“牧牛,并从事少量的耕作。因为主要靠畜牧为生,所以只要发现有更为理想的地方,他们就用大牛车载起所有行李,朝那里迁移”。况且“他们一贯贪图更大的畜群,更大的牧场”,迁徙就这样与他们的生存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食物是古印欧人的第一生存目标,食物的匮乏和来源的不固定使得他们几乎无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定居,游牧和迁徙成为古印欧人最显著的特征”。
——摘编自孙振民《印欧种人的迁徙与古罗马文明》
④人口的增长
根本原因:生产力低下,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
宋元
明末
战国


明中
魏晋
材料五 在民族迁徙的诸多原因中,自然环境的变迁尤其是气候的变化是民族迁徙一个非常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以中高纬度地区的寒冷气候为潜在动力,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周期性南迁而形成的几次大规模的迁徙高潮对应着千年尺度的寒冷期。
——管彦波:
《民族大迁徙的地理环境因素研究》
⑤自然环境的变迁:气候恶化
材料六 因为在公元前三千纪末以前就形成文明的地区中,小亚细亚离亚欧大平原最近,而公元前三千纪后半期正是公认的印欧语系各民族开始移民的时期。看来吸引他们的东西乃是毗邻的文明所具有的富庶,这种富庶使该地区很容易招致蛮族的劫掠.
——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
⑥相对发达的农耕文明的吸引
河流冰封-草原退化
1.印欧人的迁徙的基本概况
约BC2000年
欧洲北部
日耳曼人
约BC2000年
西欧北部
凯尔特人
约BC2000年希腊人
约BC17世纪
赫梯人
约BC6世纪
波斯人
约BC1500年
雅利安人
①时间:持续时间长,延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三、印欧人的迁徙
2.特征
形成
希腊文明
建立
赫梯帝国
建立
波斯帝国
进入
列国时代
③方式:凭借马和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或征服迁入地区的居民,或与被征服者融合。
②空间:区域广泛。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
④影响:形成多种新族群: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对早期区域文化发展影响深远。
3.早期迁徙概况
(1)赫梯帝国:
影响①:对旧的文明造成冲击
BC17世纪入侵两河流域
BC14世纪,鼎盛
BC13世纪,逐渐衰落
②文明成就:
赫梯人使用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
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冶铁技术的民族,传播了马车和铁器。
两河流域亚述帝国宫殿中出土大量铁器。
①发展概况:
(2)波斯帝国:
影响②:催生了新帝国,促进了文明间的交流
BC6世纪兴起,迅速征服了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BC4世纪晚期,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灭
西亚、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
西亚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入、广泛的交流。
②文明贡献:
继承和发展了印欧人马拉战车和骑兵制度;
将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统一起来,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入、广泛的交流。
①发展概况:
(3)希腊文明
影响③:推动了文明的新发展
BC2000年左右进入巴尔干地区,
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希腊人。
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
①发展概况:
●希腊人思考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在哲学等多个领域取得成就。
●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
②文明贡献:
影响:
(4)雅利安人
BC1500年左右进入南亚次大陆,带去马和铁
BC600年左右南亚地区形成一系列国家
种姓制度和佛教对周边地区特别是东南亚产生重大影响
②文明成果:
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
种姓制度和佛教成为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
①发展概况: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被彻底摧毁,恒河流域获得开发,
从此以后,恒河流域成为南亚历史的中心地区。
④新文明影响周边地区
(2)促进新文明的发展
②促进了先进技术的传播和商贸的扩大;
③促进了不同种族、区域之间文化、商业、技术的传播与交流;
④促进了文明的融合与新的区域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⑤通过征服和融合,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形成了新的民族;
(1)摧毁或破坏了旧文明
①摧毁了旧的古文明,一定程度上造成地区的动荡和文化的浩劫;
(克里特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
4.印欧人迁徙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印欧人摧毁旧的土著文明,同时又促进农耕文明新的发展。
(3)印欧人的迁徙不但彻底改变了公元前3千纪—前2千纪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也深刻影响了这些地区文化的发展。他们带来的马匹和铁器推动了农耕文明向新地区开拓,使农耕世界进一步的扩大和繁荣创造了条件。

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1.第一轮迁徙: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①中国北方:
原因: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
影响: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
②欧洲:
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
公元前2—公元2世纪:
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农耕文明都出现了范围广大的强盛的帝国。
与农耕世界并立的:是亚欧大陆偏北的地区,生活着众多游牧部落。
一、迁徙概况
贵霜帝国(55年—425年)
大月氏人的迁徙
曾存在于中亚的古代盛国(约公元1世纪至3世纪),在其鼎盛时期(105年-250年) 的疆域西起伊朗边境,东至恒河中游,北起锡尔河、葱岭、南至纳巴达河。贵霜帝国被认为是当时欧亚四大强国之一,与汉朝、罗马、安息并列。
混合文化特征
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原居于多瑙河以北和莱茵河以东地区,以畜牧和打猎为生。
3世纪以后,部分日耳曼人开始以雇佣兵的身份移居罗马帝国。
2.第二轮迁徙:3—6世纪
农耕世界的帝国在2-3世纪都遭遇不同程度的困境。
(1)在中国,184年黄巾起义以及随后的军阀混战,使东汉的统治逐渐瓦解。经历三国鼎立后,西晋实现了统一。开国皇帝司马炎死后,出现八王之乱,游牧民族乘机进入中原,建立政权。此后,动乱的局面,谁都未能成功在中国建立稳定的统治。
(2)在中亚,贵霜帝国自2世纪开始解体,最终在4世纪灭亡。
进入中原的各少数民族或主动或被动接受中原文化,北方形成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北民南迁,开发了江南,使江南社会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最终为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只有东罗马帝国勉强幸存,保存了古典文化的火种。
日耳曼人陆续建立的国家在自身历史发展和罗马因素的双重影响下,创造了西欧的封建社会。
(3)在欧洲
罗马从3世纪进入危机,4世纪末,一批批日尔曼人进入罗马帝国,并且建立政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学思之窗
4世纪中后期,遭到匈奴进攻的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并于410年攻占罗马城。奥罗修斯记载了西哥特人首领阿图尔夫说过的一段话。阿图尔夫这样说道:
最初,我强烈要求消除罗马这一名字,使罗马的全部土地成为哥特帝国的领土;我希望用哥特的替代罗马的;我阿图尔夫应成为凯撒奥古斯都。不过,众多的经验告诉我:桀骜不驯的哥特人从不遵守法律,而没有法律的国家将国不成国。因此,我选择了较为安全的道路,希望通过哥特的力量来恢复、增强罗马之荣光。在无法改变帝国形式的情况下,我希望能作为复兴罗马的发起者传诸后世。
——摘译自《反异教徒历史七书》
阿图尔夫对罗马帝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为什么会发生转变?
①转变:从消除、毁灭、取代罗马文化,转变为接受罗马文化,以复兴罗马自居
②原因:罗马的制度、法律、文化先进,有利于巩固统治、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③本质:游牧民族被农耕文明同化,农耕文明区不断扩大
7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扩张,征服西亚和北非广大地区。
2.第三轮迁徙:7—8世纪
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从此,沙漠中的阿拉伯游牧民族开始征服之旅。
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
(3)文化: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迁徙的影响
(1)政治: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
(2)经济:游牧世界范围缩小,扩大了农耕世界的范围,各主要文明先后进入封建社会。
1.古代人类的迁徙,呈现出怎样的共性特征?
路线:每一次基本都是游牧民族对相对稳定的农耕区形成冲击;
方式:迁徙方式往往伴随着激烈的冲突和斗争;
原因: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主要动因;
影响:最终结果是农耕世界依靠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吸收和同化了入侵游牧和半游牧民族,扩大了农耕世界,削弱了游牧世界。
〖拓展提升〗
⑴短期看:
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各个地区尤其是西欧和中国北方战乱和衰退。
⑵长期看:
①为中古时期的到来奠定基础。农耕世界在政治和文化上的优势最终胜出,吸收并同化了进入农耕世界的游牧和半游牧部落,为中古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②扩大了农耕世界,削弱了游牧世界。
2.古代人类的迁徙的影响
游牧世界曾三次对农耕世界发起冲击,三次入侵表面上看都是游牧世界取得了胜利,但最终的结果是农耕世界依靠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吸收和同化了入侵的游牧或半游牧民族,扩大了农耕世界,削弱了游牧世界。
到1500年之后,游牧民再无力发起大规模的冲击。当然游牧民族身上也有农耕民族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其实征服(学习)是相互的!
3.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是如何相互学习的?
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为历史之发展为世界史带来了不少有积极意义的影响。首先是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得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那些在冲击以后在农耕世界定居下来的游牧、半游牧民族,几乎都放弃了以游牧为主的经济,走上了农耕化道路。 ——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并将种姓制度带入。 游牧的雅利安人与农耕的土著之间的互动持续了数百年。后来雅利安人逐渐转向定居而完成两大文明的整合。
埃及人从入侵者那里学会使用马和马拉战车,并利用战车的机动性进行对外扩张。
日耳曼人入主西罗马帝国后,接受基督教,并以基督教主教为顾问和官员,也学习罗马法。日耳曼人也带来了亲兵制度和村社,有助于西欧封建社会的兴起。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农耕民族向游牧民族学习的重要例证。
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族与西域之间的文化交融。
北朝时期,入主中原的各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羯、氐等在建立政权之前,无不学习汉文化,并且在统治中学习中原制度,任用汉人为辅臣,最终基本汉化,显示了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学习的一面(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1.产生原因:
(1) 地理环境:一种地理文化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否则难以长期生存,或者不得不做相应的改变。
(2) 移民:人口是文化最活跃的载体,有些文化可以用书、图画传播,有些文化如方言就必须靠人来传播,所以移民对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移民的来源往往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的形态,或者极大地改变着土著文化。
(3) 政治权力和行政区划的影响:
由政权推行的主流文化和地域文化通过政治权力而加强。
(4) 受民族、宗教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
4.区域文化的产生原因和价值
2.区域文化的价值:
区域文化的价值在于它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不同地域的文化,体现了文化的生命力。同时区域文化也更加适合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以及改善生活,它包含了先民的智慧。
人口迁徙

早期区域文化
产生

区域文化的
交流

多元文化的
共存

人类文明的
进程
课堂小结
时间
迁徙路线
原因
影响
公元前
2千纪初起
印欧人迁徙至西起欧洲东到印度
寻找食物
马拉车优势
摧毁旧文明,催生新帝国,促进文化交融,推动农耕文明
公元前2世纪
—2世纪
中国:北方匈奴扩张,大月氏西迁,建贵霜,到印度北
欧洲:日耳曼南迁
游牧势力强大不断扩张;
农耕文明吸引性
3世纪
—6世纪
中国:北方匈奴内迁转定居、建政权;
北方居民南迁;
欧洲:日尔曼人进入罗马建国家
中国:北方战乱
民族进一步交融
7世纪
—8世纪中期
阿拉伯征服西亚北非,后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
阿拉伯统一后对外扩张
欧洲:罗马帝国衰落
中国:西晋王朝崩溃,内迁民族接受中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使中原文化有新发展
欧洲:肢解西罗马帝国,旧文化体系被打破。西欧封建社会建立,形成中古西欧以经院哲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
阿拉伯:阿拉伯广泛吸收波斯、埃及、古希腊罗马等文化形成阿拉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