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6 15:1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了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知道唐朝衰亡的原因。
2.通过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所采取的不同措施,分析唐朝衰亡的原因,学会以史为鉴,初步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体会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思考国家分裂的历史教训。
学习目标
重难点
——春望(杜甫)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玄宗统治前期
玄宗统治后期
——忆昔(杜甫)
公私仓廪俱丰实。
稻米流脂粟米白,
小邑犹藏万家室。
忆昔开元全盛日,
新课引入
盛唐的升平景象,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急转而下,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唐朝从此走向衰落。这场动乱为什么会发生?它所造成的后果又是怎样的?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1.背景:
唐玄宗宠信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
他们把持朝政,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
李林甫
杨国忠
新知学习
安史之乱
(1)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材料一:安禄山拥兵边陲,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
材料二:隋唐以来,河北幽州一带民族杂居,契丹、奚、突厥等族的习尚与汉不同,互相歧视。
材料三: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匠就达七百人,杨贵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钱就上百万。
(2)社会上各种矛盾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
材料四: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
唐朝边境局势情况(713—755年) 对吐蕃 对突厥 对契丹 对南诏 ……
26次 12次 9次 6次 ……
内部倾轧、民族矛盾、社会矛盾交织
(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
唐玄宗开元十年设置节度使,许其率兵镇守边地,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50万,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
(3)地方: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而中央军则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太差,平时毫无作战准备,打起仗来,不堪一击。
安禄山(703-757)
(4)安禄山势力过于强大,威胁中央政权。
藩镇割据的起源——节度使
定义
唐朝为了维护边疆的稳定。
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长官称节度使。
目的
职权
不仅是军事长官,还掌握政治、财政大权。
影响
虽接受唐政府诏令,但已逐渐形成独立于中央政权之外的割据势力。
拓展延伸
2.过程:
755年,安禄山和部下史思明发动叛乱,“安史之乱”爆发。
756年,唐玄宗与陈玄礼率一部份禁军南逃入川(成都),途经马嵬(wéi)驿时士兵哗变,杨贵妃被赐死。(马嵬驿兵变)
太子李亨北上灵武,
被拥立为帝唐肃宗。
763年安史之乱平息。
攻占东都洛阳、攻下潼关,逼近长安。
3.影响:
材料二:“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楱应改为榛),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郭子仪传》
材料三: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
(2)唐朝中央权力大大削弱,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材料一: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之句。
想一想:这场战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
链接课本P24——材料研读
(1)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尤其使广大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元气大伤由盛转衰;
经 济
政治
民族关系
繁 荣
稳 定
和 睦
经 济
政治
民族关系
凋 敝
动荡
紧 张
公元755年安禄山的叛变,近于(唐朝)全朝代时间上的中点,可以视作由盛而衰的分水岭。这样一来,前面一段有了137年的伟大与繁荣,而接着则有151年的破坏和混乱。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唐朝由盛转衰
1.背景:
藩镇割据、互相兼并
(2)地方形势
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3)百姓生活
(1)中央政权
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战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如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政府却把税赋强加于犹在户籍上的农民。
黄巢起义
(1)黄巢率起义军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致命的打击。
(2)起义最终被原为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唐)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2.概况:
通过以上学习,梳理唐朝衰亡的过程。
朱温灭唐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
加剧矛盾
黄巢起义
由盛转衰
致命打击
唐朝灭亡
907年
武则天
唐玄宗
唐太宗
618年
唐朝建立
贞观之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唐朝灭亡
唐高祖
(1)五代: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五个政权。
(2)十国: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 ,史称“五代十国”。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
北汉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成立
1.五代十国:
后周
2.特点:
吴 杨行密 淮南节度使
南唐 李昇 宁国节度使、大元帅
吴越 钱镠 镇东军节度使
前蜀 王建 西川节度使
后蜀 孟知祥 剑南两川节度使
楚 马殷 武安军节度使、天策上将军
闽 王审知 武威军节度使
南汉 刘 清海军节度使
南平 高季兴 荆南节度使
北汉 刘知远 朱州节度使
后梁907-923 朱温 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923-936 李存勖 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936-946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947-950 刘知远 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后周951-960 郭威 邺都留守
(1)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境内的钱塘江一带遭到海潮侵袭,成千上万亩农田被淹。吴越国王钱穆组织人力修筑海塘堤坝,汹涌的海水再不能逞凶,钱塘江附近变成富庶的农业区。
(2)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3)南方: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
链接课本P25——相关史事
3.发展趋势: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五代诸镇节度使,未有不用勋臣武将者......五代之乱,朝廷威令不行,潘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抢夺狂杀,无复人理。
——赵翼《廿二史札记》
链接课本P25——相关史事
根据材料,说一说五代时期武将掌权造成的危害。
五代时期武将掌权导致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唐玄宗前期会做皇帝,后期不会做皇帝”
——毛泽东
对,因为唐玄宗前期,重用人才,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由衰而亡。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你觉得毛泽东的评价对吗?为什么?有何启示?
启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成由勤俭,败由奢。
思考探究
原因: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日趋腐败
时间:755年
结果:763年,叛军被平定
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生活困苦
影响: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时间:907年
概况:被朱温建立的后梁灭亡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及北汉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的
更迭与分立
板书设计
随堂练习
1.有学者指出,安史之乱后涌现出更多的藩镇,这是帝国为化解安史危机,甚至还包括帝国前期痼疾而采取的一种相当理性的措施,在与藩镇的博弈之中,唐帝国通过不断学习与调整,重新树立起它对藩镇的权威与控制力。该学者意在说明( )
A.藩镇使中央权威受到挑战
B.藩镇割据延续了唐朝统治
C.藩镇解决了帝国前期危机
D.安史之乱后国家走向分裂
B
2.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无家别》中“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反映出( )
A.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时局
B.藩镇割据造成中央权力衰微
C.安史之乱对唐王朝的打击
D.开元末年以来朝政日趋腐败
C
3.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有加速或减缓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根据下面的史实推断下“ ”所代表的催化剂是(  )
A. 王莽篡政 B. 吴三桂叛乱
C. 李自成起义 D. 黄巢起义
D
4.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 )
A.唐未农民战争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朋党之争
B
5.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混乱、动荡黑暗的历史时期,本质上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但实际上,这一时期一直都存在着统一的因素,而且统一因素在不断的增长,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民族以及文化思想诸方面,特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起到了一种强烈的凝聚力作用。材料从整体上体现出该阶段的特点是( )
A.藩镇割据的延续
B.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凝聚力
C.政权分立中孕育着统一
D.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