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26 17:1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
第2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分析: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教学内容,学生在二上已经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并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二下表内除法第1课时,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本节课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课上先出示主题图,帮助熊猫分竹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为后续进一步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以及解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的意义,通过解答简单的问题,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2.初步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想一想。 把8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个分法对,在对的后面画“√”。 情景引入 小朋友,谁知道我国的动物国宝是什么? 我们的熊猫它今天在园子里挖了好多竹笋,但是,它遇到难题了,请看!(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我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呢? 生: 生:熊猫。 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强化应用平均的意识,温故知新,引出除法运算。
环节二 探究新知 平均分中的等分情况 师:“平均”是什么意思? 师:请用小棒试着分一分,并思考: (1)每盘分几个? (2)怎么分竹笋? (学生摆小棒并交流) 注:此图片是动画缩略图,学生借助此动画进一步认识除法。如需要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动画“【数学探究】认识除法” 师:这个分竹笋的过程能不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呢? 2.认识除法算式中的除号 师:你们知道那是什么符号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新朋友—除号。除号怎么写呢? 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叫除号,读作除号。 一起读一读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师:12 ÷ 4 = 3表示什么? 3.巩固练习 完成填空并写出除法算式。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 )个。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 )个。 师:说一说每个算式的含义? 4.平均分中的包含情况 师:同学们,我又来分竹笋啦!现在,我想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大家帮我一起来解答。 ①提问:“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 ②分竹笋的过程能不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呢? 独立试写算式,再全班交流,读一读。 ③20÷4=5表示什么意思? 5.认识除法算式各名称 师:你知道除法算式中每个部分的名称吗? 交流,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被除数÷除数=商 6.加强练习 师:如果我想把20个竹笋,每5个放一盘,能放几盘?(1)列出除法算式。 (2)说一说算式的意思,并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7.区别与联系 这两道例题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生:每个盘子分的一样多。 生1:每盘分3个。 生2: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 学生独立尝试列式计算 生: 12 ÷ 4 = 3 生:12÷4=3 学生一起将小手竖空,学习写除号。 生:12表示总数,4表示份数,3表示每份数。 生1:6 12÷2=6 生2:4 12÷3=4 生1: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2份,每份6个。 生2: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 生1:表示每份是4个。 生2: 20÷4=5 生3:表示20个竹笋,每份4个,可以分成5份。 学生一起说一说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生:20÷5=4 生:20个竹笋,每份5个,可以分成4份。 生:相同点:总数——作被除数。 不同点: (1)怎么分——作除数(分成几份或每份是几个) (2)分的结果——商(每份得几个或分成几份) 借助熊猫分竹笋的实际情境,通过分一分、摆一摆小棒,直观理解“平均”的含义,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除法的意义。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解读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均分中的包含情况,相信大家都会解答,但是理解算式的含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因此在教学时多引导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通过两种分法的对比,让学生理解平均分是存在两种不同的情况的,一种是先确定份数,另一种是先确定每份数,分的方法不同,对应的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也是不同的,但是都是用除法解决。
环节三 巩固练习 第一关 我会写 1.写出正确的除法算式 (1)6除以3等于2。 (2)被除数是15,除数是3,商是5。 第二关 我会填 2.每个小朋友分2串糖葫芦,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 第三关 我会填 3.圈一圈,填一填 ( )÷( )=( ): 生:(1)6÷3=2 (2)15÷3=5 生:5 10÷2=5 生1:12÷2=6 生2:12÷3=4 生3:12÷4=3 生4:12÷6=2 以学生熟悉的分糖葫芦、分草莓等情境,让学生独立读题,从自己的角度多样化地提出问题解决的策略,灵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3题练习,让学生加深对除号的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意义的理解,明白分法,从而学会解决平均分的问题。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本节课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生1:平均分的问题可以用除法来表示。 生2:认识了除号、被除数、除数和商。 被除数÷除数=商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贯通前后的知识。
环节五 拓展延伸 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小圆点分开,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学生认真听,了解除号的意义。 拓展“÷”的历史,加深对除法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