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化学试题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把对应考生号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内容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Al-27 Cl-35.5 Ti-48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共52分.第1-14小题,每小题2分;第15-2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文物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下列文物主要不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鎏金高士图银杯 B.蚕丝素纱单衣 C.商州太阳鸟金饰 D.铸客大铜鼎
2.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水 B.乙醇 C.溶液 D.云、雾
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石墨 B. C.蔗糖 D.溶液
4.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是碱性氧化物 B.、、是酸
C.、、是碱 D.、、是盐
5.广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其代表有“广东剪纸”、“香云纱染整技艺”、“镬耳屋”、“粤菜”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广东剪纸”纸张的裁剪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B.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混合物
C.使用青砖建造“镬耳屋”,青砖的青色来自
D.添加小苏打蒸制“粤菜”糕点,小苏打的化学式为
6.下列应用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用白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B.发射火箭时燃料的燃烧
C.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D.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
7.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8.下列转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9.在常温常压下,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时极易发生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
A. B. C. D.
10.“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华龙一号”核电海外投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火星陨石中的中子数为20
B.核电站反应堆所用铀棒中含有的与互为同位素
C.“北斗卫星”的授时系统“星载铷钟”中铷元素的单质若遇水会剧烈放出
D.“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球壳所使用的钛合金具极高的硬度和抗压性,能承受深海高压
11.化学实验中具有安全和规范意识是重要的素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干燥的沙土覆盖
B.实验后未用完的钠可以放回原试剂瓶
C.含硫酸的废液可以直接排放
D.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3%~5%的溶液冲洗
12.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
除去中少量的 验证试样中含有钾元素 验证某钾盐为碳酸盐 收集氯气
A B C D
13.下列关于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
B.在水中的溶解性:
C.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D.向各装有等质量和固体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几商水,温度均升高
14.劳动开创未来.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向碳素钢中加入不同的合金元素制得不同性能的合金钢 碳素钢加入其他元素后组织结构发生变化
B 环保工程师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 熟石灰具有碱性
C 工人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 铁与高温下会反应
D 利用溶液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铁比铜金属性强
1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放入水中:
B.过量通入溶液中:
C.将稀硫酸滴在铜片上: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16.钛合金是具有耐腐蚀性的重要金属材料,金属钠在高温时与四氯化钛反应可制取金属钛,高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在反应中被还原 B.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C.Ti是还原产物 D.每生成24gTi,转移电子
17.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一定含有
B.中含有的数目为
C.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
D.溶解在1L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 浓度为
18.下图所示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第二周期第ⅡA族元素 B.原子半径:W>Z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R>W D.单质的沸点:Y>R
19.部分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离子化合物
B.在充满b的集气瓶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出现白烟
C.c只有氧化性
D.可存在a→b→d→a的循环转化关系
20.下列陈述Ⅰ与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N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粉末 Na与氧气反应生成
B 露置在空气中变色 分解生成和
C 技术人员开发高端耐腐蚀镀铝钢板 铝能形成致密氧化膜
D 久置空气中的漂白粉遇盐酸产生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8分.
21.(12分)
元素周期表的建立是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下表列出了A~G7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写出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
(2)到目前为止,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已经被填满,如果发现第119号元素,则它的性质与表中____________(填字母,从A~G中选择)元素的性质最相似.
(3)写出D的单质与B的氢氧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若反应中产生6.72L气体(标准状况),则消耗D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4)F、G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它们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_____(填“非极性键”或“极性键”).
(5)比较B、C的金属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请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实验方案 预期现象
22.(12分)
学习小组探究硫酸在双氧水与铜的反应中的作用.
(1)配制的稀硫酸
(a)配制的稀硫酸,需要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L.
(b)配制溶液时,需要的仪器有1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____________(从下图中选择,写出名称).
(c)下列关于100mL容量瓶的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B. C. D.
(d)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时,某同学仰视容量瓶上的刻度线,最后配成的溶液中的实际浓度比所要求的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开展实验探究
该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a)写出②中Cu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b)比较实验①和②,从氧化还原角度说明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3.(12分)
实验室可用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现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其性质(①、③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
(1)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
(2)已知在酸性条件下的还原产物为,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①处紫色石蕊试液先变___________再褪色.
(4)②处红色干花瓣褪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5)③处的现象为___________,通过该现象可证明卤素单质的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C中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4.(12分)
高铁酸钾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一种制备高铁酸钾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检验产物中铁元素价态的方法是:取少量产物溶于水,____________,观察现象.
(2)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3)反应Ⅲ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4)反应Ⅰ中的尾气用溶液吸收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5)性质决定用途.在水处理的过程中,高铁酸钾可以作絮凝剂,是因为它可转化为胶体,从而吸附水中的悬浮物;高铁酸钾还可以作消毒剂,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_.
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一化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共52分.第1~14小题,每小题2分;第15~20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C C A D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D B A B C D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8分.
21.(12分)
(1)(1分)(1分)(2)B(1分)
(3)(2分)5.4(2分)
(4)(1分)极性键(1分)
(5)Na Mg(1分)(其他答案合理均给分)
实验方案(1分) 预期现象(1分)
对比金属钠和镁分别与水(等体积、等浓度稀 盐酸)反应置换氢气的难易程度.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比镁的剧烈.
22.(12分)
(1)(a)27.8(2分)(b)烧杯、量筒(各1分,共2分)
(c) CD(2分)(d)偏小(2分)
(2)(a)(2分)(b)增强的氧化性(2分)
23.(12分)
(1)分液漏斗(1分)(2)(2分)
(3)红色(1分)(4)(2分)
(5)淀粉-KI溶液变蓝(2分) (各1分,共2分)
(6)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2分)
24.(12分)
(1)(2分)滴加溶液(1分)
(2)(2分)(1分)
(3)复分解反应(2分)(4)尾气吸收的产物可再利用(2分)(5)强氧化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