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下册4.1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一练?提技能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下册4.1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一练?提技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19 15:13:00

文档简介

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下册4.1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一练 提技能
一、选择题
1.我国政府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主要是考虑了 (  )
①三地的现状 ②三地的历史
③三地与大陆的差异 ④大陆的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见到香港回归中国,但仍然称赞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改革开放政策 D.一国两制方针
3.“一国两制” (  )
A.是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
B.最初是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的
C.首先在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D.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4.“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时机成熟”主要是指(  )
A.中国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B.“一国两制”的构想被各方接受
C.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中国在政治上已经完全独立自主
5.1984年12月,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北京已保证……在接收后50年内不变更现有经济体系及法律制度”。材料说明香港回归后将 (  )
A. 设立香港经济特区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D.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6.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1999年回归祖国的是 (  )
A.英国侵占的香港 B.葡萄牙侵占的澳门
C.英国侵占的澳门 D.葡萄牙侵占的香港
7.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讲,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是指 (  )
A.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B.与葡萄牙仍有紧密的政治联系
C.澳门成为经济特区,原经济地位不变
D.澳门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8.下列关于澳门问题表述错误的是 (  )
A.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B.澳门回归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驻军澳门
C.1982年,针对澳门问题,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进行了谈判
D.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上的五星象征着国家的统一
9.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一事实表明“一国两制”的实行 (  )
A.融洽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C.刺激了特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D.保持了特区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
10.右图分别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下列关于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C.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D.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4年,邓小平曾对英国外交大臣说:“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
材料二 1984年,邓小平会见香港人士时说:“我国政府在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香港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北京除了派军队外,不向香港派出干部,不干涉香港的内部事务。”
材料三 见下图。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回答,为和平解决香港问题,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
(2)依据材料二,邓小平提出的这一伟大构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这一伟大构想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3)材料三的两幅图片分别展示的是哪两个地区回归祖国时政权交接场景
(4)2015年是香港回归18周年,澳门回归16周年,结合这两个地区的发展现状,谈一谈你的感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港、澳、台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被外国占领或两岸分裂,并且这些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考虑到国家安定、三地经济稳定,为完成祖国统一,我国实行“一国两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2.【答案】D
【知识点】“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关键应了解港澳回归的背景。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由此判断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国两制,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和识记能力。
3.【答案】D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4.【答案】C
【知识点】“一国两制”;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我国能够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最主要原因是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影响相应地提高,才能把半殖民地时期割让的领土收回。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提高,据此推断C项正确。
【点评】做此题注意综合国力提高是最重要决定力量。
5.【答案】C
【知识点】“一国两制”;香港回归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不变更现有经济体系及法律制度”,说明香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香港回归,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6.【答案】B
【知识点】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被英国侵占了近百年的香港回归祖国怀抱;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所以,正确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误区警示】实行“一国两制”对国家的发展有何益处
A.“一国两制”尊重了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有利于保证它们的繁荣与稳定,也有利于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B.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统一。
C.在大陆和港澳台实行两种制度,维护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主体地位,维护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D.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港澳台的回归起了促进作用。
7.【答案】D
【知识点】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 “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两制”指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保留其资本主义制度。所以A、B、C的表述是错误的。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澳门的回归,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8.【答案】C
【知识点】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1982年,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进行的谈判是针对香港问题,不是澳门。A、B、D均与澳门问题有关,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澳门问题。
9.【答案】C
【知识点】“一国两制”;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题干表明了澳门回归十多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说明“一国两制”刺激了澳门经济的发展,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方案。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答案】A
【知识点】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并未完成统一大业,台湾尚未回归。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11.【答案】(1)“一国两制”。
(2)具体内容:“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历史意义:“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3)图一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图二是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4)回归后的香港、澳门能够繁荣发展,说明“一国两制”符合中国国情,适合港澳地区的发展。(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知识点】“一国两制”;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第(1)题可通过背景材料的展示得出是“一国两制”。第(2)题是对“一国两制”基本内容的考查,并能结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史实谈出“一国两制”在祖国统一大业中所起的重大作用。第(3)题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把握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根据课文可判断图一是香港回归时政权交接情景,图二是澳门回归时的情景。第(4)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谈“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符合港澳地区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掌握。
1 / 1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下册4.1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一练 提技能
一、选择题
1.我国政府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主要是考虑了 (  )
①三地的现状 ②三地的历史
③三地与大陆的差异 ④大陆的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识点】“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港、澳、台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被外国占领或两岸分裂,并且这些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考虑到国家安定、三地经济稳定,为完成祖国统一,我国实行“一国两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2.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见到香港回归中国,但仍然称赞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改革开放政策 D.一国两制方针
【答案】D
【知识点】“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关键应了解港澳回归的背景。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由此判断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国两制,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和识记能力。
3.“一国两制” (  )
A.是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
B.最初是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的
C.首先在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D.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答案】D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4.“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时机成熟”主要是指(  )
A.中国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B.“一国两制”的构想被各方接受
C.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中国在政治上已经完全独立自主
【答案】C
【知识点】“一国两制”;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我国能够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最主要原因是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影响相应地提高,才能把半殖民地时期割让的领土收回。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提高,据此推断C项正确。
【点评】做此题注意综合国力提高是最重要决定力量。
5.1984年12月,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北京已保证……在接收后50年内不变更现有经济体系及法律制度”。材料说明香港回归后将 (  )
A. 设立香港经济特区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D.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C
【知识点】“一国两制”;香港回归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不变更现有经济体系及法律制度”,说明香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香港回归,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6.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1999年回归祖国的是 (  )
A.英国侵占的香港 B.葡萄牙侵占的澳门
C.英国侵占的澳门 D.葡萄牙侵占的香港
【答案】B
【知识点】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被英国侵占了近百年的香港回归祖国怀抱;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所以,正确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误区警示】实行“一国两制”对国家的发展有何益处
A.“一国两制”尊重了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有利于保证它们的繁荣与稳定,也有利于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B.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统一。
C.在大陆和港澳台实行两种制度,维护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主体地位,维护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D.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港澳台的回归起了促进作用。
7.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讲,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是指 (  )
A.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B.与葡萄牙仍有紧密的政治联系
C.澳门成为经济特区,原经济地位不变
D.澳门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答案】D
【知识点】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 “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两制”指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保留其资本主义制度。所以A、B、C的表述是错误的。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澳门的回归,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8.下列关于澳门问题表述错误的是 (  )
A.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B.澳门回归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驻军澳门
C.1982年,针对澳门问题,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进行了谈判
D.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上的五星象征着国家的统一
【答案】C
【知识点】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1982年,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进行的谈判是针对香港问题,不是澳门。A、B、D均与澳门问题有关,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澳门问题。
9.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一事实表明“一国两制”的实行 (  )
A.融洽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C.刺激了特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D.保持了特区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
【答案】C
【知识点】“一国两制”;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题干表明了澳门回归十多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说明“一国两制”刺激了澳门经济的发展,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方案。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右图分别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下列关于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C.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D.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答案】A
【知识点】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并未完成统一大业,台湾尚未回归。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4年,邓小平曾对英国外交大臣说:“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
材料二 1984年,邓小平会见香港人士时说:“我国政府在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香港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北京除了派军队外,不向香港派出干部,不干涉香港的内部事务。”
材料三 见下图。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回答,为和平解决香港问题,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
(2)依据材料二,邓小平提出的这一伟大构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这一伟大构想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3)材料三的两幅图片分别展示的是哪两个地区回归祖国时政权交接场景
(4)2015年是香港回归18周年,澳门回归16周年,结合这两个地区的发展现状,谈一谈你的感想。
【答案】(1)“一国两制”。
(2)具体内容:“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历史意义:“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3)图一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图二是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4)回归后的香港、澳门能够繁荣发展,说明“一国两制”符合中国国情,适合港澳地区的发展。(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知识点】“一国两制”;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第(1)题可通过背景材料的展示得出是“一国两制”。第(2)题是对“一国两制”基本内容的考查,并能结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史实谈出“一国两制”在祖国统一大业中所起的重大作用。第(3)题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把握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根据课文可判断图一是香港回归时政权交接情景,图二是澳门回归时的情景。第(4)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谈“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符合港澳地区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掌握。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