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ABSQCAggAAABAAAQgCUwFICgOQkAGACCoOBAAAsAAASRFABAA=}#}
{#{QQABSQCAggAAABAAAQgCUwFICgOQkAGACCoOBAAAsAAASRFABAA=}#}
{#{QQABSQCAggAAABAAAQgCUwFICgOQkAGACCoOBAAAsAAASRFABAA=}#}
{#{QQABSQCAggAAABAAAQgCUwFICgOQkAGACCoOBAAAsAAASRFABAA=}#}
{#{QQABSQCAggAAABAAAQgCUwFICgOQkAGACCoOBAAAsAAASRFABAA=}#}
{#{QQABSQCAggAAABAAAQgCUwFICgOQkAGACCoOBAAAsAAASRFABAA=}#}
遵义市 2023 ~ 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
1 2 3 4 5 6 7 8
D A C C A D B A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B D D C A B D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原始社会时期的社会演进。关键信息:姜寨遗址随葬品不多且相差无几而
陶寺遗址墓葬不仅有大小墓之分且呈现出鲜明的等级分化。这些变化体现了社会生产力的不
同造就不同的社会现象,故选 D;A 项史实错误,原始社会并未进入青铜文明,故不选;B
项中史实有误,原始社会国家尚未产生,故不选;C 项与材料无关,并未提及礼乐文化,故
不选。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措施。依据关键信息“规定凡在诸侯国任官者,
其地位低于中央官吏,且不得任中央官吏”“严禁封国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可知左官律
和附益法打击了地方诸侯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 A 正确。“阻断”用词绝对化,故 B 排
除。材料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与君主权力弱化无关,故 C 不选。儒学本材料未涉及,故 D
错误。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依据关键信息“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
可知该印文涉及民族关系,故 C 正确。民族关系是中国内部关系,与中外交流不符,故 B
排除。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材料未体现,故 B、D 错误。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时期的书法艺术。关键信息“线条流畅,流云飞舞,酣畅淋漓,抒发
着自己的情感”,审美价值高,可知是草书,故 C 正确。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行书介
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由此排除 A、B。小篆为秦朝字体,时代不符,故 D 不选。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由信息“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可
知政府重视海外贸易,故选 A,其他选项信息材料未体现,故 B、C、D 排除。
第 1 页 共 4 页
{#{QQABSQCAggAAABAAAQgCUwFICgOQkAGACCoOBAAAsAAASRFABAA=}#}
6.【答案】D
【解析】该题从知识层面综合考查了历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从素养层面考查了历史
解释的素养。从史料“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可知内阁掌握票拟权可以辅
佐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故 D 正确。A 选项史料反映了皇权至上的特征,B 选项史料体现了两
税法下人身依附关系弱化,C 选项史料说明宋代门第观念淡化,故 A、B、C 错误。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清朝的边疆治理。关键信息:鼓励多种形式的屯田,土地开发,这有利于
边疆地区的开发,故选 B;A 项与材料无关,题中并未体现殖民入侵,故不选;C 项中“解
决了”表述绝对,与史实不符,故不选;D 项与材料无关,题中并未体现君主专制的相关内
容,故不选。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关键信息:迈入近代的最初一步,可知鸦片战争使得中
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 A;B 项、C 项、D 项所表述的战争意义与题意不符,
故不选。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国家出路的探索。关键信息“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利,中国向
用之器械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可知李鸿章意识到中国军事技术落后,故主张创立
近代军事工业,故 C 正确。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国私人开办的企业,材料中李鸿章的主张与之
不符,故 B 错误。材料主要涉及军事技术,与教育制度和民主思想无关,故 A、D 不选。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由时间“20 世纪初”可定位于清政府统治晚期,据
关键信息“民变延绵不断,风起云涌、愈演愈烈”,可知该时期统治秩序混乱,清政府无力
应对,统治危机加深,故 B 正确。戊戌变法时间是 1898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错误。
三民主义孙中山提出的革命纲领,内容包括“民族、民权、民生”,材料未体现该信息。故
C 不选。1919 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D排除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由关键信息“剪除长辫,废除跪拜礼,废除缠足等”
可知人们的社会生活习俗等发生重大改变,故选 D;A、C 项表述与题干意思相反,故不选;
B 项不符合史实,当时中国的外交尚未独立,故不选;
12.【答案】D
第 2 页 共 4 页
{#{QQABSQCAggAAABAAAQgCUwFICgOQkAGACCoOBAAAsAAASRFABAA=}#}
【解析】本题考查对五四运动的理解。关键信息:五四运动后,宣传介绍社会主义思潮的现
象增多,这利于人们思想解放,并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选 D;材料强调“社会主义”,
与民主共和观念不符,故 A 排除;国民素养和帝国主义势力材料未体现,故 C、B 不选;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根据地建设的措施。关键信息:时间 1931 年 7 月,区别对待
不同的赋税主体,可知在反“围剿”期间为团结力量和经济发展所作出的政策,故选 C;A
项与材料无关,题干中并未提及农民与地主的矛盾,故不选;B、D 项所表述的时间与题干
时间不符,故不选。
1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因素。关键信息:国共两党在抗战胜利后的不同行
为对比,国民党的做法失去人心,中国共产党的做法赢得人心,故选;B 项、C 项、D 项均
与材料无关,题干并未提及,故不选。
1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建设。由 1953 年可知此时是我国社会主义过渡
时期,国家正准备施行“一化三改”,由图片文字“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建设我们的祖国”,可
知中苏友好的外交关系利于我们学习经验,开展经济建设。故选 B。经济体制改革是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错误。1953 年工业化刚刚起步,“初步完成”
程度不当,故 C 排除。材料强调学习经验,“资金”与之不符,故 D 不选
1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影响。关键信息:1980 年、1984 年,爵士乐,香港歌手内地
演唱等对外交流的活动体现改革开放的影响,故选;A 项、B 项与材料未提及,故不选;C
项表述与题干时间不符,故不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小题。17题 12分,18题 14分,19题 14分,20题 12分 ,共 52分。)
17.参考答案:
(1)类型:都是实物史料(文献史料)。材料一二分别是研究西周和秦朝社会的一手史料(一
点 2 分,两点 4 分)
(2)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西周的分封制稳定了周初的政治形势,加强了周天子
对地方的政治统治。(4 分)
材料二 反映的是秦朝的郡县制。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奠
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4 分)
第 3 页 共 4 页
{#{QQABSQCAggAAABAAAQgCUwFICgOQkAGACCoOBAAAsAAASRFABAA=}#}
18.参考答案:
(1)特征:书院数量不断增多;书院地域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书院分布范围不断扩大。
(每一点 3 分,写出两点给 6 分)
(2)原因:唐末五代官学衰落;宋代学者积极创建书院;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社会生产力
的提升;宋代“重文抑武”的国策;统治者对书院发展的支持;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推动南
方文化的发展;宋代文化的兴盛(每一点 3 分,写出两点给 6 分,写出三点给 8 分)
19.参考答案:
(1)背景:旧中国社会问题的长期存在;抗日战争的需要(巩固抗日根据地的需要);共产
党的责任担当;(一点 3 分,两点 6 分)
措施:进行土地改革;颁布《婚姻法》,提高妇女社会地位;改革教育方针;施行禁毒(每
点 2 分,两点 4 分)
意义:利于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利于社会风气改善;增强了民众对政权的认同,巩
固了新生政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每点 2 分,两点 4 分)
20.【参考示例】
示例:
论题:近代优秀爱国青年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阐述: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的威逼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刺激了中华儿女民族意识的觉醒。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一代维
新青年,在甲午战败后的瓜分狂潮中,超越“师夷长技”的局限,创立学堂、报馆,著书立
说,疾呼变法立宪,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启蒙。在《辛丑条约》的深重民族灾难中,以邹
容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青年,积极宣传反清民主革命思想,推动辛亥革命的爆发和共和政
体的确立。
综上:近代优秀爱国青年接续奋斗,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用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中国,
是民族救亡的先锋力量。
(本题为开放型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只要论题合理,如民族危机刺激近代中国青年的觉醒、
近代留学教育塑造青年先锋、近现代优秀青年引领时代发展潮流、近现代优秀青年共产党人
勇于开辟历史新路,史料准确,皆可酌情给分)
第 4 页 共 4 页
{#{QQABSQCAggAAABAAAQgCUwFICgOQkAGACCoOBAAAsAAASR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