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26 15:1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石家庄市2023~2024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物理
(时长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所示,从高出地面3m的位置A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2m到达B点回落,最后到达地面上的C点。若分别以A点和C点为原点建立一维坐标系,均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 )
A.以A点为原点,全过程的路程为4m
B.以A点为原点,全过程总位移为3m
C.以C点为原点,全过程的路程为10m
D.以C点为原点,全过程总位移为3m
2.一辆汽车以10m/s的初速度沿着平直公路匀速行驶,因前方事故紧急刹车并最终停止运动。从开始刹车计时,经4s汽车的位移为10m,若刹车过程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
A.7.5m/s2 B.5m/s2 C.2.5m/s2 D.1m/s2
3.如图所示,质量为30kg的物体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若对A施加两个大小都是60N且互成120°角的水平力,则2s末时物体A的速度大小为( )
A.0 B.4m/s C.6m/s D. m/s
4.如图所示,一辆可看成质点的小汽车以恒定的速率做圆周运动,汽车从M点经10s运动到N点,此过程中汽车与圆心O的连线转过30°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M点运动至N点,汽车速度的方向改变角度为60°
B.行驶半周,汽车速度的方向改变角度为90°
C.汽车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保持不变
D.汽车运动一周的时间为2min
5.某飞机的机头朝北以360km/h的速度飞行进行航空测量,飞行过程中有速度为54km/h的持续东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的实际飞行方向为北偏西
B.在南北540km的测量距离上的测量时间为1.5h
C.飞机的实际飞行速度大小为115m/s
D.若飞行过程中风速突然变大,飞机保持机头朝北的360km/h航速仍能保证航线不变
6.如图所示,用三根细线a、b、c将重力均为G的两个小球M和N连接,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细线c保持水平,细线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则细线b对小球M的拉力大小为( )
A.2G B. G C.4G D. G
7.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竖直加速度测量仪”,可以用来测量电梯沿竖直方向上下运行时的加速度,其构造如图所示。把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小木板上,下端悬吊0.9N重物时,弹簧下端的指针指向刻度尺上的C点;悬吊1.0N重物时指针位置标记为0,以后该重物就固定在弹簧上,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竖直加速度测量仪”。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的加速度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B.指针指向A位置时,表示加速度为1.0m/s2,方向竖直向上
C.指针指向B位置时,表示加速度为0.5m/s2,方向竖直向下
D.若将指针拖拽到D点,并将此时的指针位置标记为0,则测量加速度值将偏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如图所示,在光滑墙壁上用网兜把篮球挂在O点,篮球处于静止状态,悬绳与墙壁的夹角为θ。已知篮球的重力为G,网兜的质量不计,悬绳对篮球的拉力为F,墙壁对篮球的支持力为F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Gcosθ
B. FN=Gtanθ
C.若只缩短细绳的长度,其他条件不变,则FN和F都增大
D.若只缩短细绳的长度,其他条件不变,则FN增大,F减小
9.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边上有两块路牌A、B,A在东B在西,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自东向西经过A路牌时,一只小鸟恰自B路牌向A匀速飞去,当小鸟飞到汽车正上方时立即折返,以原速率飞回B,经过一段时间,汽车也行驶到B。以向东为正方向,它们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鸟飞行的速率是汽车行驶速率的2倍
B.相遇时小鸟的位移是汽车位移的3倍
C.小鸟和汽车在0~2t0时间内位移相等
D.小鸟飞行的总路程为汽车总路程的倍
10.如图所示,乒乓球台长度为2L、中间位置的球网高度为h,运动员在球台边缘O正上方将球水平发出,球反弹后掠过球网恰好落在对方球台边缘P处。已知球落到台面上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不考虑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球点距O点的高度为 B.发球点距O点的高度为
C.发球速度大小为 D.发球速度大小为
三、非选择题:共54分。
11.(8分)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轻质小圆环,自然长度为GE。图乙中,用手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动小圆环,小圆环在拉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O点,橡皮条伸长的长度为EO。图丙中,改用一个力F'单独拉住小圆环,仍然使小圆环处于O点。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越大越好,且一定要取整数
B.力F1、F2的方向要垂直,便于合力计算
C.两次拉橡皮条时需保证橡皮条伸长量相同
D.每次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3)该同学用力的图示法分别描述F'、F1、F2的大小及方向,并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得其对角线为F,如图丁所示。则力F1、F2合力的理论值是 ,实际测量值是 。(选填“F'”或“F”)
12.(8分)如图甲所示,某实验小组用传感器和计算机研究平抛运动,小球沿末端水平的斜槽滑下,传感器可以50Hz的采集频率记录小球的运动轨迹,并通过计算机输出。以斜槽末端为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竖直向下为y轴建立坐标系,图乙为计算机绘出的小球做平抛运动时轨迹的一部分,在轨迹上取七个点对应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点的编号 1 2 3 4 5 6
x/m 0.110 0.137 0.164 0.191 0.218 0.245
y/m 0.023 0.039 0.059 0.082 0.110 0.142
(1)从点2到点5,小球运动的时间为 s;
(2)小球从斜槽末端水平抛出的速度大小为 m/s;
(3)小球在点5时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为 m/s。
13.(8分)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2.5s警车发动起来并以5m/s2的加速度追赶。求:
(1)警车追上货车前,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
(2)警车追上货车所用的时间和警车追上货车时的速度大小。
14.(14分)如图所示,倾角为30°、质量为12kg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放在斜面上质量为8kg的小物块B,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块A相连接,连接B的细绳与斜面平行。现A匀速下落,C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块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A的质量;
(2)地面对斜面体C的作用力大小。
15.(16分)如图所示,长L=1.0m水平传送带右端M与水平地面平齐并无缝对接,半径R=0.4m的竖直半圆环轨道与水平地面相切于圆环的端点P。传送带以v=6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某时刻质量m=1kg的物块以v0=3m/s速度冲上传送带的左端,经水平地面从P点冲上半圆环轨道后从Q点水平飞出,最后物块恰落在M点。已知物块经过Q点时速度是经过P点速度大小的,物块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因数,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10m/s2,物块的大小忽略不计,求:
(1)物块离开传送带右端M时的速度大小;
(2)M、P两点间的距离;
(3)物块经过P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参考答案
(时长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D B B D B D 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 8 9 10
答案 BC AD AC
三、非选择题:共54分。
11.(8分)
(1)C(2分) (2)CD(2分) (3)F(2分) (2分)
12.(8分)
(1)0.06(2分) (2)1.35(3分) (3)1.5或1.50(3分)
13.(8分)
【解析】(1)因警车追上货车前警车的速度小于货车的速度,故共速时两车间距离最大
设经时间t1共速,最大距离为x,由


得最大距离
(2)设警车经时间t2追上大客车,追上时小汽车的速度为v2,则
代入数据得
警车追上货车所用的时间


14.(14分)
【解析】(1)(6分)设斜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fB,对物块B受力如图
由平衡条件有
解得
(2)(10分)研究B、C整体,受到重力、拉力T、地面的支持力N和地面的摩擦力作用,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有
对A有
解得,
地面对斜面体C的作用力是地面的支持力N和地面的摩擦力f的合力,即
15.(16分)
【解析】(1)(4分)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物块在传送带的加速度为
假设物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匀加速运动,根据动力学公式
解得
物块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
故假设成立,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0.25s,物块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5m/s。
(2)(8分)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物块在水平地面上的加速度为
设PM间距离为x,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物块从Q点水平飞出,做平抛运动
由题意可知:
联立可得:
(3)(4分)物块运动到轨道P时受到的支持力FN,如图所示。由向心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联立可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物块经过在轨道P点时对轨道压力等于物块运动到轨道P时受到的支持力FN,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