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庐、瀑、炉、川”四个生字。 2 .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 3 .极力营造古诗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通过查找资料积 累李白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难点: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希沃白板 5、剪辑师、微课、国家教育云空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画意诗情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诗歌王国的灿烂天空里,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篇。今天首先有请王瀚 同学为大家朗诵一首诗歌,请同学们仔细倾听。 (利用剪辑师制作视频,配乐朗读,激发学 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同学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那么今天,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穿越回古代,去 欣赏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
二、揭题、了解诗人
1、了解作者:学习古诗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诗人。同学们对于李白并不陌生。哪位同学能 跟大家介绍一下李白,把你提前预习的资源与大家分享吗? (利用希沃白板中的相机传屏 功能,将学生预习案上提前查找的李白的相关内容展现在屏幕上。 )(作用:培养学生预习
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提前查找,可以自主选择对李白感兴趣的内容,并将相 关内容投射在屏幕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从多方面的让学生了解李白)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李白笔下的浪漫与神奇。
再次跟老师一起齐读课题。
师:读诗从读题目开始,看瀑布的瀑:三点水一个暴字,这是一个形声字。说明它跟什么 有关?
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试着说说。
师:从悬崖或河床纵断面陡坡处倾泻下的水流。远看如挂着的白布。师出示瀑布视频。 (出 示视频资源。作用: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瀑布的壮观,以便于理解诗歌内容)
这首诗写了哪里的瀑布?
再看“望”字,望是什么意思?怎样的看是望?再读课题,读出远看的感觉。 谁在看庐山的瀑布?
题目只区区五个字,却给了我们如此丰富的内容,看来我们以后读古诗一定要仔细的品一 品题目。
庐山风光秀丽,可以登高赏景,可以临谷听泉。在众多的美景中,李白却独独写了庐山的 瀑布,下面我们就跟随李白去看看庐山的瀑布究竟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三、品读
1 .一望瀑布,察音识韵。
读诗首先要把诗句读准,读顺,打开课文,自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出示诗配画,指生读,检查字音是否正确,诗句是否通顺。
师:谁能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读,师评价)
师:谁再来?我们要听听字音读准了没有?节奏读清楚了没有?(指名读,师评价)
师:提个小小的建议,读诗不妨稍微慢一点,以便于我们品味,谁再来?
师:老师还有给你提个建议,读得再慢一点,你跟着老师的手势来。 (学生看老师的手势读 古诗。 )
师:其实古人很少会说读诗,古人爱说吟诗,诗是有一种音乐美的,所以在读诗的时候要 注意读出诗的节奏来,读出诗的韵味来。聪明的你有没有发现这首诗是什么样的节奏? 每行 7 字的诗,我们可以 4、 3 的格式做一个停顿,还有我们在读诗的时候速度放慢一 点,还可以两个字为单位做停顿,最后一个押韵的字要稍微的延长,但是要能够收得住, 立得稳。就用这个方法,全班认认真真地再把这首诗诵读一遍。 (利用希沃白板的批注功 能,将诗歌的节奏划分。作用:能够清晰的看到诗歌的节奏,有利于学生的朗读)
把诗读好,确实是一种美,给人一种享受。咱们读通了,读顺了,但是读的够不够细致 呢?
考考你。题目中的望是指远看的意思,在这首诗中,还有哪一个词也是指远看呢?理解 “遥看”的意思。
诗中有两个同音字,你发现了吗? (利用希沃白板的批注功能,将“望”和“炉” “庐”字 圈画,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
字理区分“炉”与“庐”字。 (利用希沃白板的生字功能。作用:学生可根据生字功能中的 笔顺功能,跟着一起书空该生字,更有利于对生字的识记)
在诗中, “庐”说的是庐山, “炉”说的是--- ?
理解“香炉”,说说香炉是做什么的。
猜猜为什么叫香炉峰?
这里的“香炉”指的是“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香炉之状。 (出 示香炉和香炉峰的图片,有利于学生的直观理解)
所以,读诗不单要读准,读顺,更要细致。读了这么多遍诗歌,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 容庐山瀑布,你会用什么词语呢?
板书:壮观
间休小游戏。 (利用希沃白板中的课堂活动中的知识配对的功能进行课间休息。设计了一个 找出本课学习的重点词语的对抗性游戏。作用:利用小组比赛的对抗性和游戏的趣味性, 既能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记住本课比较难的词语,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后半节课的学习兴 趣。 )
2 .再望瀑布,意象入画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这画就在字里行间蕴藏着,同是一首诗,每个人看到的画面也不尽 相同。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互相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句,读一读它,并说一说从这句话中 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利用希沃白板制作课件中的超链接功能。作用:通过小组合作, 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选择哪一句,就利用白板点击哪一句,出示相应的 诗句并配以图片,旨在培养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学习效 率。 )
A、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样的景色给你什么感觉?读出它的美。
抓住“生”字的动感。能不能换成升? (利用希沃白板中的蒙层功能。作用:增加神秘 感,猜测的东西一点一点的闪现在眼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不可以,它表示升起紫烟,但如果用升的话,感觉烟是直线上升的,烟的浓度会变薄,用生的话, 感觉那烟会盘旋着香炉,更有意境!生既有产生又有上升的意思。作者用词及其准确。谁再 读?
B、遥看瀑布挂前川
体会“挂”字的化动为静。是谁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把瀑布挂在山前?读出这种神奇的景
象。谁再读,读出远看的感觉。 (利用克隆功能,将“川”字克隆,能够更清晰的识记这个 生字,再配以板书“川”字的甲骨文,有利于学生对于“川”字含义的理解。)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真的有三千尺那么高吗?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体会“三千尺”的夸张。
在古诗中,用来表示数字的“三”“六”、“九”、“千”、“万”等都是虚指,不是实指,一般 用来形容很大很大,很多很多,很高很高。例如:……
“飞流直下”这个词给你什么感觉?诗人看到这样的瀑布,不禁恍惚疑心它是银河从天上 泻落到人间。 (利用放大镜功能,放大“疑”字,能够更清楚的看清“疑”字的笔画,有利 于这个生字的识记和理解。 )
银河是不是一条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 象一条银白色的大河,叫做银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读出壮观的感觉。
师配乐描述,生闭目想象。 (配以音频,有利于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仿佛置身庐山瀑布的 美景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对美的感知能力。 )
“红日高照,看那香炉峰云雾缭绕,在日光的映照下,一缕缕紫色的烟气升腾不息,仿佛 真的是一座巨大的香炉。远远望去,在那青翠的山色之间有一道白帘垂下,那就是庐山瀑 布。这瀑布飞流直下,奔腾不息,如此壮观的景象,让人不禁疑心,莫非那是银河从极高 的九天之上突然降落了下来?
配乐朗读,读出你心中的画面。 (配乐朗读。作用:让学生能够感受朗诵诗歌的魅力,并且 能够加深对诗歌的印象,达到背诵诗歌的目的。 )
结语:怪不得,好友杜甫称赞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 神”。
让我们再次朗读,把这首诗读给李白听。
古人游历山水,寄情自然,这是一种高雅的情怀。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所以我们 才得以享受这美好的诗篇。祖国山河壮丽,诗篇无数,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去感悟 一下诗人的情怀。
四、作业
1、背诵诗歌 2、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到国家教育云空间上观看夸张手法的微课以及有关于李白的相关诗 篇。 (将提前录好的微课和诗篇上传到云空间,学生课下可以反复的学习,将知识从课堂延 伸拓展到课下,并且还可以在空间上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