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指导你喜欢花吗-:看一看花色闻一闻花香-:听一听花语赏一赏花姿-: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学习目标: 1.以本文为例,了解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特点. 2.学习以逻辑顺序安排事理说明文的结构, 并从多角度说明事理的方法. 3.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科学、 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作者简介贾祖璋(1901--1988)浙江海宁 人,少年时就积极地进行科普创 作,艰辛地做着拓荒与启蒙的工 作,是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文学 家、编辑出版家和生物学家。曾 主编《知识就是力量》《十万个 为什么》等。 -:充沛( ) 灼伤( ) 褪色( ) 分泌( ) 并蒂( ) 花卉( ) 裸子( ) 花萼( ) 虞美人( ) 三棱镜( ) pèizhuótuì mì dì huìluǒèyú léng读准下列划横线字的音: -:思考:1.作者是如何巧妙地结构全文的? 第一部分(第1段): 提出说明中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二部分(第2—10段): 从不同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三部分(第11段): 概括花红的原因,总结全文。 设疑(总)—解释(分)—小结(总)自主学习,理清思路-: 2.课文从哪几个不同的角度 回答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这 个问题?试试看,你能不能画 出文章的结构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物质基础: (有无色素)物理学原理:(光波反射)生理需要: (光波反射)进化观点: (发展过程)自然选择: (昆虫作用)人工选择: (增添新种)(主)(次)大自然的杰作,人工培育的成果 -:问题探究1.“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是一首歌 曲的名字,作者借用为标题,且贯 穿全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文中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你 能不能找出几种并举例说明? -:1.“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是一首歌曲的 名字,作者借用为标题,且贯穿全篇,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⑴:以歌曲的名字为题,能引起读者阅 读的兴趣和求知欲。 ⑵:从题目本身看,提示了课文要说明 的内容。 ⑶:贯穿全文,条理清晰。 -:2.文中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你 能不能找出几种并举例说明? 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 列数字……-:品味语言1、一般的花,大都初开时浓艳, 后来渐渐褪色▲“一般” “大都”表示主要是这样的, 但也有特殊情况,用词准确严密。 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需要……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有…… ▲这样就巧妙地安排了说明的顺序, 由主到次,条理清晰,说明严密。-:知识迁移1..选花要懂得“语言”,你知道 的“花语” 有多少? 2.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关的“花”的 诗词句。看谁说得最多. -:1.选花要懂得“语言”,你知道的“花 语” 有多少? ▲选花要懂得“语言”,一般地说,菊花表示纪念、 怀念,康乃馨代表友谊,牡丹显示富贵,葛兰 是祝贺,满天星是幸福的象征,梅花是高洁的 比喻,玫瑰是爱情的寄托。 ▲花的语言虽然是世界性的,但各国的风俗不同, 送花者的选择也是各有特色的。欧洲人比较喜 欢素雅的,或白、或黄、或粉红,买起来常常 是一束一种。东欧人特别喜欢黄玫瑰,而中国 人买花总是一束多种,色彩斑斓,大吉大利。 -:2.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关的“花”的 诗词句。看谁说得最多.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_____(孟浩然《春晓》)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______(杜甫:《春望》) (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______(杜甫:《春夜喜雨》) (5).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_____(晏殊:《浣溪沙》) (7).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____(张志和《渔歌子》) (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_____(杜牧:《清明》 (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辛弃疾:《西江月》) (10).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 _____(宋朝 李清照《醉花阴》) -:(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已亥杂诗》) (1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朝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1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朝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1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 1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游山西村》) ( 1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2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 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从 不同角度介绍了有关花朵为什么这 样红的科学知识,重点说明花朵的 红色是它自身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 及自然、人工等因素对它的作用而 形成的结果,赞颂了人类创造性的 劳动。 小结-:再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