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
绿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却
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士阶层在社会中话语权的加重地位的上升和人格的相对独立,其身份意
啟
识开始觉醒,他们不再满足于权力的依附者这一传统定位,而试图对权力的使用展开评价、监
长
督以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期望。这一现象的出现
A造成了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B.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坚
C.得益于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D.使得贵族体系开始瓦解
2.图1是山东临沂白庄汉墓出土的乐舞迎宾图,图中可见一头戴飘带高帽、鼻梁高挺、身着短袴
部
的胡人舞者,双手持股鼓欲意击鼓,其前面还有一名汉人长袖舞者倒立。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汉代
杯
智
图1
A.胡汉文化交融趋势凸显
.西域的风俗与中原渐趋一致
C.对外交往范围不断扩大
D,对外艺术交流形式丰富多元
3.东晋时期,朝廷中的要职大多都由中原南迁的高门士族如琅邪王氏、太原王氏、陈郡谢氏等充
任,其中也不乏南方士族,但为数甚少。这
A.不利于政权的长期稳定
G直接导致了东晋政权的灭亡
C.反映了皇权的不断强化
D.促成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4,唐代契约成立有“背书”现象,即在契约成立以后,将双方各自分执一份的契约对接起来,在背
后的骑缝处写上“同”字,或“合同”二字,即表示双方的合意认同,同时也作为一种“信用物
证”,以备其中任何一方不守信用时作为查证之用。唐代契约中的“背书”现象
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B.旨在维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C.限制了地主盘剥行为
D.有利于规范民间契约行为
5.明代真正实现了土司管理机构的“多轨制”,中央有兵部、吏部、礼部的管理,地方既有布政使
司和府州县的管理,也有都指挥使司和羁縻卫所的管理。据此可知,明代
A.民族地区治理已趋于完善
B.强化了对边疆治理的力度
C.君主专制体制已达到顶峰
D.中央与地方官制逐步转型
6.1639年,徐霞客游历至大理,亲历了大理三月街(白族传统节日)的盛况,他在游记中记述道:
“乃遍行场市…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彝物亦无不至,闻数年来道路多阻,亦减大半矣。”
这段记载可印证明朝后期
A大理成为西南经济中心
B地理学家关注边疆局势
C.改土归流取得重大进展
D.国内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7.1843年,中英就《五口通商章程》进行谈判,谈判结果是:除进口税则中的未列名金属和未列
名木材税价由5%提高为10%,钟表和杂类棉布确定为5%,并取消头、二、三、四等珊瑚珠税
率外,全部接受了英方要求。这可用于说明
A清政府重视保护治金业
B.英国的棉纺织业较落后
C.中国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D.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8.福州船政局从建立到1905年,共造出兵商轮船40艘,其中前4艘,轮机均购自西祥,自第5
艘“安澜”号开始,轮机由船厂自己制造。虽然仍是仿照外国样式,但具体制造全由中国工匠
完成,质量与外国同类产品相比也不逊色。这说明洋务运动促使中国
·A自主制造能力得到提升
B.摆脱了对列强工业技术的依赖
C.提高了产品国际竞争力
D具备生产大型军舰装备的能力
9.1892年,薛福成在《论中国在公法外之害》一文中力陈“中国海禁大开以来,强调中西之俗各
异,不愿加人国际公法体系所带来的危害”。他认为中国要免受上述危害就必须“曷若以公法
为依归”。这表明,薛福成
A.已经拥有近代外交观念
B.主张与西方建立平等的外交
C.致力维护传统宗藩体制
D.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0.中华民国军需公债自1912年2月2日起发行,定额为1亿元,仅得730余万元;后南京临时
政府以轮船招商局为抵押向日本借款等一系列努力失败,孙中山对短期内获得借款已经绝
望,不得不接受议和。据此推知商洛市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C2.A3.A4.D5.B6.D7.D8.A9.A10.C11.B12.A13.C14.D
15.B16.D
17.(1)调整:崇文抑武,派文臣任知州,使地方民政权力逐渐掌握在文臣手中:把地方精兵都集
中到京师充当由中央控制的禁军;设路级建置并在各路建立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
司,这些机构负有各自的行政职能,互不统属且相互掣肘;各路所设置的转运使,把本路所辖
各州的赋税上交中央财政:在州一级政府设置通判之职,与知州同领州事,有“监州”之称。
(8分,答出四点即可)
(2)影响:强化了中央集权,维系了宋代的长期统治;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地方官吏专权的问
题;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4分,答出两点即可)但也导致行政机构臃肿庞杂,行政效率低
下;造成宋代在民族政权对峙中处于弱势的局面。(2分,答出一点即可)
18.示例
观,点:西方的冲击促使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2分)
阐述:由于受到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制约,加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中
国封建社会内部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在动力,这一状态在西方殖民侵略面前被打破。经
济方面,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
步。政治方面,甲午中日战争前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帝的支持
下发动戊戌变法,力争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挽救民族危机。戊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
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思想
方面,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突破传统观念,萌发向西方学
习的新思潮;维新变法运动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辛亥革命
试图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传播了
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推动了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8分)
总之,在受到西方各方面的冲击下,中国产生了一系列的回应,这种回应加速了传统中国向
近代转型。(2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唯一标准)
19.(1)背景: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广泛:巴黎和会
上中国外交失败;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激化阶级矛盾。(6分,答出三点即可)
(2)特点:广泛的群众性;斗争的彻底性;鲜明的爱国性;以学生为先锋;以工人阶级为主力
军。(4分,答出两点即可)
原因:爱国群众的团结斗争;斗争的正义性;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导:工人阶级的广泛觉醒。(4
分,答出两点即可)
20.(1)原因: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避免农村两极分化的考量;农
村经济互助合作经验的积累。(6分,答出三点即可)
(2)意义:提高了农村的社会生产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村发展状况:为我国的社会主
义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支持;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占绝对优势。(6分,答出三点即可)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24-29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