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6课《校园“寻宝”》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6课《校园“寻宝”》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26 16:4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备课
课题  6.校园“寻宝”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课型 新授课 第 1 课时(共1 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前两课的基础上,通过校园“寻宝”游戏,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描述位置和辨认方向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在本课的拓展与应用中,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方位词以及方法,描述周围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从而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前后左右、东南西北有了更明确地认识,基本能够运用东南西北、前后左右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校园寻宝”是学生很感兴趣的探宝游戏,因此学生的兴趣很高。 需要注意的是引导学生注意安静、有序的活动和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学生在参与科学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够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 科学思维:辨别东南西北、前后左右并找到指定宝贝。 探究实践:通过科学实践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态度责任: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表达、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方位感。
教学难点 学生在实地辨识的过程中能够使用东南西北准确描述方向。
板书设计 6校园“寻宝” 出发点 方向+距离 目的地
教学过程 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精彩3分钟:与科学有关内容 一、提出问题 :(5’) 1.教师求助:用方向+距离(数地板砖的块数)+标志物的方法描述教学楼内某一地点,请一位同学帮忙去找提前约定好的老师拿取物品。 学生认真倾听要求,并请一位学生去取,其他同学在教室里分析找到物品放置处的关键信息有哪些。 教室内学生交流找到指定地点的关键信息。 学生回来后介绍。 设计意图:明确“藏宝图”需要包含关键信息。 二、尝试探究:(30 ’) (一) 尝试画藏宝图(10’) 1.在领取指定物品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了哪些问题? 学生汇报1.没记住、记差关键信息;不能正确辨识方向;数差了砖的块数。 2.教师带领学生再次明确校园内的方向,提示学生细心数数,对于没记住、记差关键信息这一点给予特别的强调,引出“藏宝图”。 学生认真聆听。 3.根据学生提取的关键信息,引导学生用简单的文字符号绘制藏宝图。 讨论关键信息的记录方法。 例如:可在长方形内写建筑物的名字来表示建筑物,箭头加表示方向的词来表示前进的方向,具体的数字来表示地板砖的块数(距离)。要求:只能明确标出出发点,不能标出藏宝地点。 4.展示交流,评价。评价要点:看得懂,准确。 学生客观评价。 设计意图:尝试设计“藏宝图”,认识关键信息为:出发点、方向、距离、“宝藏”位置。 (二) 藏宝、绘制藏宝图(10’) 1.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园内选取互不影响的区域,只给本组同学出示本组需要藏起来的宝物(宝物选择以校园内常见物体为主,避免使用新奇的玩具带给学生干扰和暗示)。 2.组内确定出发点和藏宝地点,并将宝物藏好后从出发点出发,重走藏宝路并绘制“藏宝图”。 要求藏宝图只能明确标出出发点,不能标出具体藏宝地点。 1.明确任务。 2.学生交流寻宝体验、方法。学生观察后发现问题所在:缺少对标志物、距离的描述。 设计意图:进一步明确基本信息,培养学生的方向感。 (三) 校园寻宝(10’) 1.根据“藏宝图”寻宝。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5 ’) 1. 以教师没有绘制完的藏宝图为例,使学生意识到如果只描述方向而不描述标志物、距离,无法找到藏宝的地点。
作业布置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