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思维的火花”为主题,以"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语文要素。《自相矛盾》是本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是选自《韩非子.难一》的一则寓言故事,讲述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在夸耀自己的盾和矛时,语言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这则寓言故事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不要相互抵触。
课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讲述了主要事件:一个楚国人在卖盾和矛时,首先夸耀自己的盾坚不可摧,接着又夸耀自己的矛无坚不摧。有个围观的人问他,假如用自己的矛去刺自己的盾会怎么样。结果他无言以对。
第二层是最后一句话,点明了由这件事引发的议论:坚不可摧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寓意深刻,读来很有趣味,给人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课文插图描绘的是卖者和围观者对话的场景。图中围观者质问卖者的神态、动作,以及卖者无言以对的尴尬模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并体会课文寓意。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本课重点是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理清人物的思维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寓意。悟出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读准“鬻、誉、弗、夫”等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联系上下文、猜测、组词等方法,了解文言文大概意思。
3.探究楚人的思维过程,了解“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体会寓意。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言文大概意思,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探究楚人的思维过程,了解“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体会寓意。
教学准备:
盾和矛的简笔画、教学课件、板贴、翻页笔。
教学过程:
板块一:单元导入,初识“矛”“盾”
1.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出示单元页,生齐读语文要素。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矛”“盾”,提示书写要点
3.齐读课题
板块二:读一读知内容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语气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出示反馈预学单中统计出的学生认为难读的字,指导正音。
(3)指导联系上下文,根据注释理解“鬻、誉、弗、夫”的意思,借助字意再读,并了解多音字“夫”在句首的读音。
(4)带着对生字词的理解再读句子,读好语气。
2.读通句意,读好停顿,读出节奏
(1)聚焦学生预学单中难读的长句子。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学生自读感悟,结合句意选择合适停顿。
(3)指名朗读,说明理由。
(4)教师小结读好长句子的要点:结合句意进行停顿是读好文言文的好方法。
3.师生合作诵读课文
板块三:夸一夸理思维
1.朗读楚人的话,感受“盾”坚“矛”利(PPT出示楚人的话: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物不陷也。)
2.沉浸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1)学生进入情境,分析楚人卖家思维,轮读楚人夸耀的语言。
(2)揣摩旁观者心理,明确质疑者思维,轮读旁观者问句。
(3)教师发问:楚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何如?何如?
(4)制造冷场,留白思考。
板块四:议一议辩思维
1.走进楚人内心
(1)启思:楚人为何“弗能应也”?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2)出示学习单,小组合作学习,借助思维导图,推测楚人的思维过程,再填写思维导图,同时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上台汇报交流,其他同学提问或补充。
(4)教师一边动态呈现思维导图,一边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小结提升。2.与“楚人”深谈
(1)鼓励表达:此时,你想对楚人说些什么呢?
(2)教师相机评价点拨。
(3)揭示主旨:“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学生反复朗读。
(4)思维提升,楚人应该怎么吆喝?用上“泛泛”表达。
板块五:讲一讲明思维
1.讲故事。
(1)生讨论讲好故事的注意事项。
(2)生自由练讲。
(3)生上台展示,其他生对照评价表给予评价。
2.背诵积累,悠长回味
(1)楚人讲给家人听。
(2)旁观者讲给妻子听。
3.回扣《韩非子》,推进阅读。
《自相矛盾》评测练习
1.划出你认为难读的句子,试着根据你的理解划分停顿。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 运用学到的方法理解下列字词、句子。
鬻:运用的方法:
坚:运用的方法: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3.选取文中你感兴趣的人物,简要写一写对他的评价。
你选取的人物是_________,你对他的评价是:__________。
4. 阅读拓展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i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 选择合适的方法理解故事大意。
2. 揣摩人物思维。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先生听到后心想:_________;
湣(min)王立,好一一听之,南郭先生想:_________________。
《自相矛盾》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文言文,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让学生运用以前学习文言文的经验进行学习。指导朗读,理解难读的字词、句子,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好基础。让学生沉浸情景,分析楚人和旁观者心理,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然后小组合作,借助思维导图讨论楚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最后不同形式的朗读背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整节课,思路比较清晰,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当然仅仅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也不是一节课能够完成的,需要落实到日常教学的每一节中。
总之,这节课的优点是我静下心来研究教材,沉下心来教学了。我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抓住课文题材的特点,立足学生学情,让学生边读边悟,稳扎稳打,步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