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同步分层训练(基础卷)
一、单选题
1.古代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两河”是指( )
A.尼罗河和黄河 B.黄河和长江
C.印度河和恒河 D.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答案】D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两河流域位于西亚,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D正确;
尼罗河位于非洲,黄河和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印度河和恒河位于南亚,均与题意不符,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古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较易,在学习时记住两河流域孕育的文明和两河的名称即可。
2.(2022九上·拱墅期末)“他的大军曾到达印度河流域 ,他的远征促进了希腊古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 ,他的远征客观上使得古希腊文明得到传播 。”材料中的“他”是( )
A.汉谟拉比 B.亚历山大 C.凯撒 D.屋大维
【答案】B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故材料中的“他”是亚历山大,选项B正确;
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国王,与希腊无关,排除A;
凯撒、屋大维都是古罗马人,与希腊无关,排除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2022九上·白云月考)大河流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古代亚非文明。以下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是( )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汉谟拉比法典》 D.阿拉伯数字
【答案】C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结合数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
A.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发明的,排除A项;
B.甲骨文是古中国的商朝人发明的,排除B项;
C.《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人的文明成就,C项正确;
D.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古代文明的产生。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
4.(2022九上·镇江期末)古代亚非地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下图亚非文明发源地中,制定出《汉漠拉比法典》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题干图中所示②处为古巴比伦王国所在两河流域地区,B项符合题意。
图中①所示为古埃及文明地区,其文明象征是金字塔,A项不符合题意。
图中③所示为古代印度文明地区,种姓制度、佛教等是其文明成就的代表,C项不符合题意。
图中④所示为古代中国地区,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四大文明古国文明成就的识记。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具备识图能力,在此基础上准确识记四大文明古国所在地区及其重要的文明成就即可作答。
5.(2022九上·同安期末)这里开创了一系列的世界之最:最古老的城市和文字,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历法。“这里”是指( )
A.希腊半岛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答案】C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这里产生了 最古老的城市和文字 ,最早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最早的历法阴历等,故选项C符合题意;
A.希腊半岛,不符合题意;
B.尼罗河流域,不符合题意;
D.印度河流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关键语句,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
二、填空题
6.(2022九上·西安月考)公元前18世纪,古代两河流域的 (王国)成为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答案】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故答案为: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7.(2022九上·长顺)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法典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 。
【答案】《汉谟拉比法典》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被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答案为:《汉谟拉比法典》。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一般,让学生正确认识《汉谟拉比法典》。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8.(2019九上·长清期末)下图中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是 ,古巴比伦王国的地理位置是 (只填写序号)
【答案】①;③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其南北,故①是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故③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地理位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图片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首先读懂图片信息,其次看问题。抓住图片关键语句“ 地理位置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考查的意图是掌握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相关内容,把图片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和教材中相关的历史事件有机联系起来,以此确定答案。
9.亚洲西部的 河和 河流经的地方我们把它称为两河流域。
【答案】底格里斯;幼发拉底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指的是亚洲西部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
故答案为:底格里斯;幼发拉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三、问答题
10.(2022九上·榆林月考)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从这部法典可以了解到古巴比伦的哪些社会生活状况?它有何历史价值?
【答案】地位: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状况:①存在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②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③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④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子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⑤商品经济在古巴H比较活跃。历史价值:①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②表明了人类社会的法传统源远流长。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为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从法典可知,古巴比伦分为 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子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较活跃。 《汉谟拉比法典》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②表明了人类社会的法传统源远流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主要内容以及历史价值,注意对相关的历史知识的识记。
11.(2022九上·韩城月考)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
(1)古埃及在谁统治时期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古埃及的国王称什么?简述古埃及国王的地位。
(2)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时期的国王是谁?古巴比伦分为哪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答案】(1)人物:图特摩斯三世。国王称:法老。地位: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2)国王:汉漠拉比。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法老的统治;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
【解析】【分析】(1)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和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2)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故答案为:
(1)人物:图特摩斯三世。国王称:法老。地位: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2)国王:汉谟拉比。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古埃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相关史实。
12.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回答问题:
⑴历史遗址、遗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之一。通过上述两个遗址或遗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些国家的历史?
⑵图二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是谁制定的?这部法典维护谁的利益?
⑶从图片上可以看出,这部法典刻在什么地方?这部法典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
【答案】⑴埃及古巴比伦
⑵《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制定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⑶刻在石柱上。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知识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古代遗址、遗物。图一是埃及金字塔;图二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埃及金字塔,始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
(2)本小题考查的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条文(282条)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等。法典的基本特点:首先,它明显地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保护奴隶制的私有制;其次,法典还保存某些习惯法残余,例如“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同态复仇原则(第196、200条)和神判习惯(第2、132条)等;
(3)本小题考查的是《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282条,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点评】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同步分层训练(基础卷)
一、单选题
1.古代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两河”是指( )
A.尼罗河和黄河 B.黄河和长江
C.印度河和恒河 D.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2.(2022九上·拱墅期末)“他的大军曾到达印度河流域 ,他的远征促进了希腊古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 ,他的远征客观上使得古希腊文明得到传播 。”材料中的“他”是( )
A.汉谟拉比 B.亚历山大 C.凯撒 D.屋大维
3.(2022九上·白云月考)大河流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古代亚非文明。以下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是( )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汉谟拉比法典》 D.阿拉伯数字
4.(2022九上·镇江期末)古代亚非地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下图亚非文明发源地中,制定出《汉漠拉比法典》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2022九上·同安期末)这里开创了一系列的世界之最:最古老的城市和文字,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历法。“这里”是指( )
A.希腊半岛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二、填空题
6.(2022九上·西安月考)公元前18世纪,古代两河流域的 (王国)成为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7.(2022九上·长顺)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法典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 。
8.(2019九上·长清期末)下图中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是 ,古巴比伦王国的地理位置是 (只填写序号)
9.亚洲西部的 河和 河流经的地方我们把它称为两河流域。
三、问答题
10.(2022九上·榆林月考)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从这部法典可以了解到古巴比伦的哪些社会生活状况?它有何历史价值?
11.(2022九上·韩城月考)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
(1)古埃及在谁统治时期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古埃及的国王称什么?简述古埃及国王的地位。
(2)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时期的国王是谁?古巴比伦分为哪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12.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回答问题:
⑴历史遗址、遗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之一。通过上述两个遗址或遗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些国家的历史?
⑵图二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是谁制定的?这部法典维护谁的利益?
⑶从图片上可以看出,这部法典刻在什么地方?这部法典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两河流域位于西亚,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D正确;
尼罗河位于非洲,黄河和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印度河和恒河位于南亚,均与题意不符,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古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较易,在学习时记住两河流域孕育的文明和两河的名称即可。
2.【答案】B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故材料中的“他”是亚历山大,选项B正确;
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国王,与希腊无关,排除A;
凯撒、屋大维都是古罗马人,与希腊无关,排除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C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结合数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
A.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发明的,排除A项;
B.甲骨文是古中国的商朝人发明的,排除B项;
C.《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人的文明成就,C项正确;
D.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古代文明的产生。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
4.【答案】B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题干图中所示②处为古巴比伦王国所在两河流域地区,B项符合题意。
图中①所示为古埃及文明地区,其文明象征是金字塔,A项不符合题意。
图中③所示为古代印度文明地区,种姓制度、佛教等是其文明成就的代表,C项不符合题意。
图中④所示为古代中国地区,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四大文明古国文明成就的识记。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具备识图能力,在此基础上准确识记四大文明古国所在地区及其重要的文明成就即可作答。
5.【答案】C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这里产生了 最古老的城市和文字 ,最早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最早的历法阴历等,故选项C符合题意;
A.希腊半岛,不符合题意;
B.尼罗河流域,不符合题意;
D.印度河流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关键语句,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
6.【答案】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故答案为: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7.【答案】《汉谟拉比法典》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被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答案为:《汉谟拉比法典》。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一般,让学生正确认识《汉谟拉比法典》。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8.【答案】①;③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其南北,故①是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故③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地理位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图片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首先读懂图片信息,其次看问题。抓住图片关键语句“ 地理位置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考查的意图是掌握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相关内容,把图片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和教材中相关的历史事件有机联系起来,以此确定答案。
9.【答案】底格里斯;幼发拉底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指的是亚洲西部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
故答案为:底格里斯;幼发拉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0.【答案】地位: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状况:①存在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②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③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④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子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⑤商品经济在古巴H比较活跃。历史价值:①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②表明了人类社会的法传统源远流长。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为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从法典可知,古巴比伦分为 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子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较活跃。 《汉谟拉比法典》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②表明了人类社会的法传统源远流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主要内容以及历史价值,注意对相关的历史知识的识记。
11.【答案】(1)人物:图特摩斯三世。国王称:法老。地位: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2)国王:汉漠拉比。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法老的统治;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
【解析】【分析】(1)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和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2)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故答案为:
(1)人物:图特摩斯三世。国王称:法老。地位: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2)国王:汉谟拉比。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古埃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相关史实。
12.【答案】⑴埃及古巴比伦
⑵《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制定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⑶刻在石柱上。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知识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古代遗址、遗物。图一是埃及金字塔;图二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埃及金字塔,始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
(2)本小题考查的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条文(282条)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等。法典的基本特点:首先,它明显地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保护奴隶制的私有制;其次,法典还保存某些习惯法残余,例如“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同态复仇原则(第196、200条)和神判习惯(第2、132条)等;
(3)本小题考查的是《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282条,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点评】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