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监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监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26 16:09:31

文档简介

保密★开考前
贵阳市普通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卷
高一物理
2024.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三道大题,15道小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日常生活中某些常见的运动可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以下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依据牛顿第二定律,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必定与其所受合力的方向相同
B.依据牛顿第二定律,运动物体的位移方向必定与其所受合力的方向相同
C.用桨划水使船前进及加速的过程,可利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
D.用喷气方式使火箭前进及加速的过程,可分别利用牛顿第三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解释
2.如图所示,一同学站在公交车内,公交车正沿着图中箭头方向行驶,当刹车时,她的身体会向前倾。造成该同学身体向前倾的主要原因是( )
A.车对该同学施加向前的力
B.车内空气对该同学施加向前的力
C.车地板对该同学施加向后的摩擦力
D.刹车时,车改变了该同学所受重力的方向
3.如图,小明到夜市玩套圈圈游戏,发现正前方4m的地面上有个他想要的玩具汽车,若小明水平抛圈时圈离地面的高度为1.25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要套中他想要的玩具,水平抛圈的速度大小约为( )
A.2m/s B.4m/s C.6m/s D.8m/s
4.如图所示,一汽车正在道路上转弯,弯道处的路面是倾斜的且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θ。汽车在该弯道处以10m/s的速率转弯时,沿倾斜路面恰好没有上、下滑动的趋势。已知汽车在弯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40m,重力加速度取10m/s2。则tanθ的值为( )
A. B. C. D.
5.悬吊重物的细绳AO其O点被另一细绳BO牵引,系统静止时,细绳AO、B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且α<β,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绳AO和BO的张力大小TA、TB的比较或描述正确的是( )
A. TA=TB B. TAC. TA>TB D.因α、β未知,无法比较TA、TB的大小
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2m的两木块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用轻绳将它们连在一起。若在木块2m上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轻绳张力大小为T1;若将同样大小的力F改为施于木块m水平向左拉,轻绳张力大小为T2,则的值为( )
A. B. C.1 D.2
7.脚踏自行车的传动装置简化图如图所示,各轮的转轴均固定且相互平行,甲、乙两轮同轴且无相对转动。已知甲、乙、丙三轮的半径之比为1:10:4,传动链条在各轮转动中不打滑,则当丙转一圈时,乙转过的圈数为( )
A.1 B.2 C.2.5 D.4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一物体在弹簧拉力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中弹簧伸长量先增大后减小,请分析在弹簧伸长量逐渐减小过程中,该物体的( )
A.速度仍逐渐增大 B.速度逐渐减小
C.加速度逐渐增大 D.加速度逐渐减小
9.如图所示为某质点沿直线运动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则质点在( )
A.最初8s内的位移为12m
B.第9s末的速度的大小为1m/s
C.最初10s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1.4m/s
D.最初10s内的平均速率为0.4m/s
10.质量为50kg的同学站在一高层大楼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开始时停在第一楼层,启动后最初10s体重计显示的读数为60kg,之后20s体重计显示的读数为45kg。重力加速度g取9.8m/s2,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梯起动后上升最初49m所用时间为5s
B.该电梯在最后10s内经过的位移大小为49m
C.该电梯在30s末的速度大小为0
D.该同学在最初10s和之后20s内所受重力大小分别为588N和441N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7分。
11.(6分)
(1)用图1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自由落下,借助频闪仪拍摄上述运动过程,图2为某次实验的频闪照片。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根据任意时刻A、B两球的竖直高度相同,可判断A球竖直方向做 运动;根据 ,可判断A球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1 图2
(2)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使用的器材有:木板、白纸、两个已校准弹簧测力计、橡皮条、轻质小圆环、刻度尺、铅笔、细线和图钉若干。实验步骤如下:
图1 图2 图3
①用图钉将白纸固定在水平木板上。
②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系在轻质小圆环上。将两细线也系在小圆环上,它们的另一端均挂上测力计。如图1,用互成一定角度、方向平行于木板、大小适当的力拉动两个测力计,当小圆环静止时,由两个测力计的示数得到两拉力F1和F2的大小,并 。(多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用刻度尺量出橡皮条的长度
B.用刻度尺量出两细线的长度
C.用铅笔在白纸上标记出此时小圆环的位置
D.用铅笔在白纸上标记出此时两细线的方向
③撤掉一个测力计。如图2,用另一个测力计把小圆环拉到 ,由测力计的示数得到拉力F的大小,沿细线标记此时F的方向。
④选择合适标度,由步骤②③得到的数据在白纸上分别作F1、F2和F的图示,并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F1、F2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如图3所示。
⑤比较F'和F的 ,从而判断本次实验是否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2.(9分)
(1)图1是“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已平衡摩擦力)。每次实验在细线末端增加一个钩码,小车每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并对应打出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实验过程中可近似认为钩码受到的总重力大小等于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
图1 图2
①实验中是否必须测出小车质量M和所挂钩码的总质量m (选填“是”或“否”)。
②要求出本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大小,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
③如果细线质量可以忽略,则下列图像中,最能描述小车加速度a随所挂钩码个数n的关系是 ;
A. B. C. D.
④小车实际受到的拉力小于钩码的总重力,原因是 。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一轻弹簧的劲度系数。实验中,每挂一个钩码,记录下指针对应的刻度尺示数Ln和所挂钩码的个数n,数据如下表。实验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每个钩码的质量为200g,重力加速度g取9.80m/s2,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约为 N/m。(要求Ln的每个数据都用到,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n 1 2 3 4 5 6
Ln/cm 8.04 10.03 12.05 14.07 16.11 18.09
13.(10分)
一弹簧式汤匙投球器,将一小球掷出,同时用高频摄像机记录投射与飞行过程,如图1所示。逐帧分析小球的运动轨迹,并分别用实线和虚线绘制出小球水平及竖直方向的速度v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2所示。不计风力和空气阻力,求:
图1 图2
(1)小球被掷出(离开投球器)时的水平速度、竖直速度及合速度的大小;
(2)小球落地点至掷出点的水平距离;
(3)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4)小球到达最高点时距离地面的高度。
14.(14分)
物体静止放在与水平面成30°角的固定斜面上。欲推动该物体沿斜面上滑,则所需平行于斜面的力大小至少为F;欲推动该物体沿斜面下滑,则所需平行于斜面的力大小至少为,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请画出题中所描述两种状态下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并用相应字母符号标示各力;
(2)求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取1.7,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5.(18分)
如图所示,木板A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长度l=1.5m,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B静置于木板A的左端,现让A、B相对地面均以v0=9m/s的相同速率开始运动,经一段时间后A、B分离。已知小物块B的质量为木板A质量的两倍,木板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4,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3,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A、B开始运动至分离过程中,两者加速度的大小;
(2)A、B从开始运动至两者分离所需的时间;
(3)A、B分离时两者速度的大小。保密★开考前
贵阳市普通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卷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2024.1
一、单项选择题
I.D
2.C
3.D4.A
5.C6.B
7.D
二、多项选择题
8.AD 9.BD
10,BC
三、非选择题
11.(6分)
(1)自由落体,相同时间内水平方向的位移相同:
(2)②CD:③与步骤②中的同一位凰:⑤大小和方向。
评分参考:②2分,其余每空1分。
12.(9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
(1)①否
②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有其他合理回答酌情给分):
③C:
④钩码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所以绳对钧码的拉力小于钩码的重力,钩码对绳的
拉力大小等于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车实际受到的拉力小
于钩码的总重力
(2)972
13.(10分)
(1)由图2信总可求得
水平速度大小:,2.0ms
0
竖直速度大小:,=1.5m/s

合速度大小:-V,+忆,-2.5ms

(2)由图2信息得
XUA

x0.7m

△包
(3)g

由 和图2信息可得
g=10 m/s
@
(4)由图2信息可求得
h0.45-0.23X2
m-0.2m

评分参考:③⑧各式2分,①2④⑤⑥⑦各式1分,其他合理解法的情给分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第1页(共2页)
14.(14分)
(1)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tng
图!沿斜面上滑
图2沿斜面下滑
(2)欲刚好推动该物体沿斜面上滑,可视为平衡,受力图如1所示,则有
F=mgsin30+fmx

同理,刚好推动该物体沿斜面下滑,则有
F
+mgsin30-/mx

图中Fx=mgcos3.0

又fmx-uFN

联解②③④⑤得
u0.7

评分参考:①每个正确作图给2分,②③④⑤ 各式2分。
15.(18分)
(1)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板第二定律可得:
mgmB细

aB=3 m/s

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1(mA十Bg-2mg=mAaA

Qx=6m/s2

(2)设A、B分离的时间为,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XA=0-20d

xn-vol Ton

1o-XB-XA

F1s

(3)分离时A的速度大小为:
VA-UO-OA

VA=3 m/s
@
分离时B的速度大小为:
UB%QB以

Ve=6 m/s
E
评分参考:①③⑤⑥⑦⑧各式2分,②④⑨@①⑧各式1分,其他合理解法酌情给分,
高二物理参考咨案及评分建议第2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