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及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基础上展开的。本节课根据两个具体的情境,将求商的近似值的各种情况作了梳理与比较,进一步帮助学生感受求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引导学生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适宜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而应灵活采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商”来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真正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探索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并会区分“进一法”和“去尾法”。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求商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
3、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归纳出要据实际情况可以用“进一法”、“去尾法”或者“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4、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解题策略的巧妙运用,体验数学乐趣。
5、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归纳能概括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难点:能结合实际情况,区分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创设生活中常见的瓶子中装水的情境,由求瓶子的个数引出不能械地使用四八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教授教科书第39页的例题10的第(1)小题。
(1)课件出示题目:妈妈要将2.5kg香油分装到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子里最多可盛下0.4kg香油,要准备几个瓶子?
(2)分析与解答
①读题后找出已知信息和要求的问题。
②四人小组讨论,再向全班汇报,师提出疑问,并由其他人解疑。
③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2.5÷0.4=6.25(个) 6+1=7(个) 答:需要准备7个。
④质疑:是否用了四舍五入法?最后得出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进一取整。
2、教授教科书第39页例题10的第(2)小题。
(1)课件出示题目: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丝带包装礼盒,每包装一个礼盒要用1.5米丝带,这根丝带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
(2)分析与解答
①读题后找出已知信息和要求的问题。
②学生独立审题,分析题目,列式解答。师质疑17个够吗?由学生解疑。
③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25÷1.5=16.66…(个)≈16(个) 答这根丝带可以包装16个礼盒。
④质疑:是否用了四舍五入法?最后得出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进舍去尾数取整。
3、对比小结两种取近似数的方法:
第(1)小题用的是进一法: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进一取整。
(教师板书:进一法)
第(2)小题用的是去尾法: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进舍去尾数取整。
(教师板书:去尾法)
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候,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用“进一法”、“去尾法”或者“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
三、实践应用,巩固强化
师:看来,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多一点,有时要少一点。同学们,你们都学会了吗?
1、快速判断各题用什么方法取近似更合适(课件出示)
2、蛋糕房特制一种蛋糕,每个需要0.32kg面粉。李师傅领了4kg面粉,最多可以多少个这种蛋糕?
3、果农们要将680kg的葡萄装进纸箱,每个纸箱最多可以装15kg葡萄,装这些葡萄需要准备多少个纸箱?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课快要结束了,看来大家的收获真不少。现在就请大家来谈一谈,你在这节课有那些收获?
五、课后作业
1、有20个苹果,每袋最多放9个,需要几个袋子?
2、有20个苹果,每袋最多放9个,可以装满几个袋子?
思考:都是求几个袋子,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3(选做题)、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什么情况会用到“进一法”?什么情况会用到“去尾法”?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四舍五入法:
进一法: 2.5÷0.4=6.25(个)6+1=7(个)
答:需要准备7个瓶。
去尾法: 25÷1.5=16.66…(个)≈ 16(个)
答: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16个。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四舍五入取商的近似值来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学习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看似简单,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的激情,演绎全体参与,生生互动的生本课堂的精彩?如何通过对比贯通,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深刻体验灵活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何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实际解题中的实用价值?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在设计本节课时,通过反复研读新课标、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充分预测学生的潜能,主要想达到以下教学效果:
1.从学生已有的小数除法的知识经验出发,巧妙地创设生活中常见的瓶子中装水的情境把复习和例题贯串起来,设计自主探究、展示交流、评价质疑的学习活动,为学生营造自主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深刻体验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要灵活选择“进一法”和“去尾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就知识上来讲对学生没有任何难度,但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有时不适合用四舍五入法?为什么有时要用进一法?有时要用去尾法呢?教学中我为学生设置熟悉的具体的问题情境,并巧妙地在例题后设计了对比习题,创设学习冲突,学生自然真切地感受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认真审题的必要性,策略选择的灵活性,检验反思的重要性,有思辨,有交流,不断借鉴,共同提升。正同罗杰斯所认为:有意义的学习远不只是知识的简单增加,而是一个人所存在的每一部分都会与这种学习经验相互贯通。
3.注重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习有效性。因为本节课所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每一道题的设计都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练习实效,练习环节安排层层递进。无论是判断练习、对比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都注重训练学生有效思考,进而落实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