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6 20:5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上)初一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关于“北京人生产生活”特征的示意图,空白处应填
A.制作铁器 B.修建房屋 C.打制石器 D.磨制石器
在某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据此推断,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半坡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周口店遗址
《史记 五帝本纪》中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遂禽杀蚩尤。”文中“禽杀蚩 尤”的事件表述的是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
从大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成功消除水患和治水过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被推摹 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由此可看出禅让制的选拔标准是
A.德才兼备 B.军功卓著 C.血缘关系 D.门第的高低
《最早的中国一二里头文明的崛起》一书中写道,“早在西周王朝建立前数百年,最 早的中国已经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书中“最早的中国”建立者是
A.禹 B.启 C.桀 D.汤
“盘庚迁殷”的史实发生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023年是中国传统的癸卯年,即农历兔年。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甲骨文的 “兔”字,此文字使用的造字方法是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假如你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农民,使用最先进的 生产工具应选
A.打制石器 B,骨精 C.青铜铲 D.铁制农具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各自为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其中一位 国君任用管仲为相,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他是
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10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卧薪尝胆、围魏救赵、退避三舍、纸上谈兵等。从这些成语
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经济快速发展 B.社会繁荣安定
C.学术思想活跃 D.军事战争不断
“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
A.鼓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确立县制 D.废除井田制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春秋时期,有一位思想家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
13 李白在《古风》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此诗描 述的历史现象是
历史课上,李明同学展示了他创作的历史漫画(如图)。据此推断,他正在学习的是
汉初休养生息
秦国商鞅变法
秦朝巩固统一
汉武帝大一统
陈胜、吴广(戍边的队伍)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按 期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这表明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A.赋税沉重 B.刑罚严苛 C.征伐频繁 D.徭役繁重
西汉某一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国家的粮仓 丰满起来了,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 算。这一时期史称
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下列与“汉武”有关的 历史事件是
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
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实行休养生息的惠民政策
统一铸造圆形方孔半两钱
对互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他以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毅力,克服了重重的困难,终于完成了出使的任务。从此以后, 西域天山南北各国相继归汉,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亦由此开辟”。“他”指的是
卫青
右图反映的是我国汉朝某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图。这一生产活动
推动了中外经济的交流
促进了文化传播与发展
巩固了专制皇权的统治
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
230年,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这里的“夷洲”是指现在的
A.海南岛 B.中南半岛 C.南海 D.台湾
据何兹全主编的《中国通史》记载:“经过这次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 大量伤亡,西晋的统治机能也从此瘫痪。”材料中的这次“变乱”指的是发生在晋惠 帝时期的
A.黄巾起义 B. “平王东迁” C,巨鹿之战 D. “八王之乱”
魏主下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 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这段记载,反映的是
A.汉文帝以德化民 B.汉武帝独尊儒术
C.光武帝释放奴婢 D.孝文帝改用汉语
某一著作中指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天为之农,而我不农, 谷亦不可得而取之。”该著作的作者是
A.刘徽 B.贾思勰 C.祖冲之 D.顾恺之
方框中的介绍与下列作品搭配合适的是
他,善书法,兼擅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 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A.《兰亭集序》 B.《大明历》
C.《伤寒杂病论》 D.《女史箴图》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16分)习近平总书记说:“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图片文物所属的朝代和图中任意一件文物的名称。(4分)
材料二【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2)写出材料二中的水利工程名称及其修建者。(4分)
材料三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
(3) 材料三的内容出自谁的名言?他的这些言论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指导意义?(6分)
(4) 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
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有什么意义?(2分)
27. (18分)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强对地方管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1) 材料一显示的是西周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6分)
材料二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
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 根据材料二,写出秦国在地方实行的制度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制度产生的 深远影响。(4分)
材料三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 适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 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
——摘编自《史记》
(3) 材料三中的“上”指的是谁?据材料三,概括“上”面临的问题一为解决这一问题,
“上”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
(4) 古代中国的各朝代均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作为一种管理制度,你认为实行中央集 权制度有什么意义? (2分)
28. (16分)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权更替示意图
(1) 材料一图中①和②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王朝)?分析图示,你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 最显著的政治特征是什么? (6分)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
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指江南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对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描述
(2) 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两个表现。(4分)
材料三 如果从艺术风格来说,云冈石窟的造型反映北魏前期的生活写真,其雕像的 线.条粗犷洗练,胡人的味道很重 后来北魏从大同南迁洛阳,北魏政权为了更好统 治和减少民族冲突,全面汉化……这时候龙门石窟的雕像造型开始圆滑细致,呈现汉 族文化特有的审美观。
(3)根据材料三,指出从云冈石窟到龙门石窟,石窟造型风格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 谈谈这一变化的原因。石窟艺术是珍贵的历史“活化石”,请你为保护石窟艺术设计 一条宣传标语。(6分)
2023~2024学年(上)初一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历史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C A A A B A D B D B A A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B C B A B B D D D B A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16分)
(1)商朝。(2分)四羊方尊或司母戊鼎。(2分)
(2)都江堰。(2分)李冰。(2分)
(3)孔子。(2分)
指导意义:要抱诚实求学和虚心请教的态度学习;要向能者学习;要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要把经常复习和探索相结合;要把学习和思考相结合。(任答两点得4分,与答案意思相近即可)
(4)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厚积淀,大力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任答一点得2分,言之有理即可)
27.(18分)
(1)制度:分封制。(2分)
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任答两点得4分)
(2)制度:郡县制(县制)。(2分)
影响: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分)
(3)人物:汉武帝。(2分)
问题:王国实力过大,威胁中央。(2分,符合题意即可)
措施:推恩令。(2分)
(4)有利于巩固统治。(2分,言之有理即可)
28.(16分)
(1)吴。(2分)东晋。(2分)政权分立。(2分)
(2)表现: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②粮食产量提高;③布帛丰富;④人民丰衣足食。(任答两点得4分)
(3)变化:造型开始圆滑细致,呈现汉文化的特点。(2分)
原因: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或民族融合的加强)(2分)
标语:示例:石窟艺术,文化瑰宝,值得珍藏;保护石窟,领略千年文明之美;尊重历史,造福子孙;纵有金山银山,难买文化遗产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