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化学
2024.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A.煤炭 B.地热 C.电力 D.风能
2.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A.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肯定属于吸热反应
B.化学变化时形成化学键的过程需吸收能量
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电解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
3.反应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逆向移动 B.加入催化剂,X的质量增大
C.增大c(Y),Y的转化率增大 D.升高温度,Z的体积分数增大
4.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表面镀锌可以增强铁的抗腐蚀性
B.采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合成氨工业中原料的转化率
C.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其主要原因是形成了原电池
5.已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
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 B.CO的燃烧热是283.0kJ/mol
C.C生成CO需要吸热 D.盖斯定律可间接获得不方便测量的反应热
6.下列溶液显酸性,解释其原因的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
A.碳酸溶液:
B.硫酸溶液:
C.硫酸氢钠溶液:
D.溶液:
7.室温时,在由水电离产生的和的乘积为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B.、、、
C.、、、 D.、、、
8.《RSCAdvances》报道了一种固体铁—空气电池(采用铁—石墨电极),是大规模应用于牵引力最有可能的电化学动力源之一。有关该电池工作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子由铁电极流向石墨电极 B.石墨电极本身发生还原反应
C.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D.该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9.某小组进行如下实验证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试管Ⅰ中出现白色沉淀,试管Ⅱ沉淀转为蓝色
B.试管Ⅱ反应:
C.试管Ⅰ反应后上层清液中有
D.向试管Ⅰ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不影响结论
10.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绘制如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依据图甲可判断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在图乙中,虚线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后X的转化率
C.图丙可表示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依据图丁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推知正反应的
11.常温时,用0.10mol/LNaOH溶液滴定25.00mL0.10molL某一元酸HX的溶液,滴定过程中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HX为一元弱酸
B.V(NaOH溶液)=12.50mL时,
C.溶液pH=7时,HX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
D.V(NaOH溶液)=25.00mL时,
12.已知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B.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d区
C.该元素的族序数为a+b
D.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13.下列四种粒子中,半径按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①基态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②基态Y的价电子排布式:
③基态的电子排布图:
④W基态原子有2个能层,电子式: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D.①>④>③>② C.①>④>③>②
14.如图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14.如图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W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C.p能级未成对电子最多的是Z元素
D.X元素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
15.(16分)现有属于前四周期的A、B、C、D、E、F、G七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C元素为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D元素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E元素正三价离子的3d轨道为半充满状态;F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G元素与A元素位于同一主族,其某种氧化物有剧毒。
(1)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________(填“<”“>”或“=”)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A、B、C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D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
(3)C元素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
(4)F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区,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5)G元素可能的性质________。
A.其单质可作为半导体材料 B.其电负性大于磷
C.其原子半径大于锗 D.其第一电离能小于硒
16.(12分)在室温下,下列五种溶液:
①;②;③;④和混合液;⑤pH=a的
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若某温度,纯水中,则:纯水中________mol/L,此时温度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5℃。
(2)比较溶液②、③中的大小关系是②________③(填“>”“<”或“=”)。
(3)在溶液④中,和________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填微粒符号)。
(4)室温,溶液②的pH=7,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5)将等pH等体积的HCl和分别稀释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仍相等,则m________n(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7.(14分)天然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对石灰石中含量的测定常用进行氧化还原滴定。简化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时为增大浸出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一条即可)。
(2)加入稀盐酸溶解后,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
(3)“过滤”后还需用稀溶液洗涤沉淀三次,再用蒸馏水快速洗涤。结合,解释用稀溶液洗涤的原因________。
(4)“滴定”: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将沉淀多次溶解(微溶于水,保证完全转化成),获得的溶液用标准溶液滴定。平行滴定三次,消耗溶液的平均体积为VmL。
①滴定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酸式滴定管、胶头滴管、烧杯、________;
②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
③上述沉淀未洗净就滴定,结果可能________(用“偏大”、“偏小”、“不变”填空);
④样品中的钙含量为________%(列表达式即可。已知:样品质量mg,通常以CaO的质量分数表示钙含量)。
18.(16分)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倡导低碳生活,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将应用于生产中实现其综合利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Ⅰ.回答下列问题。
(1)在催化作用下由和转化为,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按1:1充入和,发生反应,下列各项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Ⅱ.研究证明,可作为合成低碳烯烃的原料,目前利用与合成乙烯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反应i:
反应ii:
(2)由制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如图1所示:
图1 图2
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由第________(“1”或“2”)步决定。
Ⅲ.在三个容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中以不同的氢碳比充入和,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
(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氢碳比①________②(填“>”“<”或“=”)。
(5)若起始充入、,计算Q点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Ⅳ.一种新型短路膜电化学电池可以消除,装置如图3所示:
图3
(6)该装置可用于空气中的捕获,缓解温室效应,由装置示意图可知,向________极移动,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
庆阳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 2.C 3. A 4. B 5.C 6. A 7. A 8. B 9. D 10. C 11.C 12. A 13. A 14. D
15.(每空 2 分)
(1)> N(2)
(3)
(4)ds 或
(5)A
16.(每空2分)
(1) 高于
(2)<
(3)
(4)
(5)小于
17.(每空2分)
(1)将石灰石粉碎或搅拌或适当升温或适当增大盐酸浓度等
(2)除去生成的,避免生成
(3)沉淀时存在平衡,用溶液洗涤,使得平衡逆向移动,减少沉淀的溶解
(4)①锥形瓶 ②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30秒不复原 ③偏大 ④
18.(每空2分)
(1)BD
(2)
(3)1
(4)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导致平衡转化率减小 >
(5)512
(6)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