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 质量
知能·提升训练
知能提升
1.下列选项中质量最接近50 g的是( )
2.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 )
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物体的形状
C.物体的状态
D.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3.(2022·云南中考)下列对物理量大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2 m
B.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 s
C.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0 g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 m/s
4.用天平测量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比较这个物体在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5.在月球表面,用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其结果应是( )
A.测出的质量数和在地球上测出的质量数一样大
B.测出的质量数比在地球上测出的质量数大
C.测出的质量数比在地球上测出的质量数小
D.测不出物体的质量
6.一根铜棒,在下列情况下,其质量会变化的是( )
A.把铜棒轧成薄铜片
B.把铜棒加热到300 ℃
C.航天员将铜棒带到月球上
D.钳工用锉刀对它进行加工
7.将一满瓶水放在冰箱中冻成冰后,瓶子被胀破了,因为水结冰过程中( )
A.体积变大,质量不变
B.质量变大,体积变小
C.质量、体积都变大
D.质量变小,体积变大
8.一只螺丝钉的质量约为2 mg。现称得一堆小螺丝钉的质量为0.5 kg,则共有 只小螺丝钉。
9.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4,乙物体的质量是16 kg,则甲物体的质量是 kg。乙物体随航天器飞行到月球上,质量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10.请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选填“g”“kg”或“t”)
(1)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 ;
(2)中学生小超的质量大约是50 。
11.在一药品说明书上标有如下内容:硝酸异山梨酯片(消心痛)5 mg×100片,用法:病情发作时舌下含化,一次5~10 mg,一日2~3次。请问病人一次服用多少片
探究创新
12.学习本节后,小宇产生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形状是否有关呢 为此,爱动手的他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他选用一块橡皮泥作为材料,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橡皮泥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饼状 球形 碎块
橡皮泥质量/g 28 28 28 28 28
(1)小宇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探究材料,你认为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
(2)由小宇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3)小宇所列的表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他仍然能由此得出结论,并且我们认为这个结论是可靠的,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 。
A.类比法 B.综合法
C.归纳法 D.等效法
参考答案
知能提升
1.C 2.A 3.A 4.C 5.A 6.D 7.A
8.2.5×105
9.12 不变
10.(1)g (2)kg
11.病人一次服用1~2片
探究创新
12.(1)橡皮泥较容易改变形状,便于操作。
(2)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3)C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
知能·提升训练
知能提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铜的密度是8.9×103 kg/m3,表示1 m3铜的质量为8.9×103 kg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2.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 cm,体重60 kg,他的体积约为( )
A.0.006 m3 B.0.06 m3
C.0.6 m3 D.6 m3
3.一只用于抢救病人的氧气瓶,原来密度为ρ,当抢救病人用去瓶中一半氧气时,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变为( )
A.ρ B.0.5ρ
C.0.25ρ D.2ρ
4.如图所示,三个容器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内装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由图可知,液体密度最大的是( )
A.甲容器中液体 B.乙容器中液体
C.丙容器中液体 D.无法判断
5.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金 19.3×103 水银 13.6×103
钢、铁 7.9×103 纯水 1.0×103
冰(0 ℃) 0.9×103 植物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6.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从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小明取100 mL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 g,则这种牛奶( )
牛奶中掺水含量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牛奶密度/(g·cm-3) 1.030 1.027 1.024 1.021 1.018 1.015 1.012 1.009 1.006 1.003 1.000
A.未掺水
B.掺水含量20%以下
C.掺水含量20%~30%
D.掺水含量30%以上
7.某同学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像,橡皮泥的密度是 g/cm3。若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体积为20 cm3,其质量是 g。
8.(2022·四川攀枝花中考)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成功从月球表面采回1 731 g月球样品,标志着我国的探月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月球样品返回地球的途中,其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月球样品的密度与干燥的细沙接近,约为1.5 g/cm3,月球样品的体积约为 cm3。
9.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 g/cm3,容器的质量是 g。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V/cm3 15 22 50 80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 67 72.6 95 119
10.小慧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比例。她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 g,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100 cm3。已知合金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2.7×103 kg/m3,钢的密度为7.9×103 kg/m3。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求: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11.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酒精和该种液体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 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 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 g。已知ρ酒精=0.8×103 kg/m3,试问:
(1)小球的体积是多少
(2)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探究创新
12.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三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分别为1 cm、2 cm、3 cm,质量分别为3 g、24 g、54 g,其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请你通过计算判断哪个是空心的。
参考答案
知能提升
1.C 2.B 3.B 4.C 5.C 6.C
7.2 40
8.不变 1 154
9.0.8 55
10.(1)3.74×103 kg/m3 (2)57.8 %
11.(1)50 cm3 (2)1.1 g/cm3
探究创新
12.边长3 cm的正方体是空心的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知能·提升训练
知能提升
1.用了多年的铅球,其表面磨损了一些,未发生变化的是铅球的( )
A.质量 B.体积
C.表面积 D.密度
2.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地理位置无关
B.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密度小
C.冰熔化成水,密度变小
D.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3.小翔在学习密度时写出了一些交流材料,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物质在相同状态下,密度大小一般是不相等的
B.把某容器中的物质用去一部分后,剩余物质密度的大小都不会改变
C.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在相同状态时,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
D.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度较小
4.人们通常说的“黄金比铁重”,它的实质是指 ( )
A.黄金的体积比铁的体积大
B.黄金的质量比铁的质量大
C.黄金的价格比铁的价格高
D.黄金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大
5.小强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分析可知( )
A.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B.甲的密度等于乙的密度
C.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D.无法比较甲、乙的密度
6.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
A.1∶2 B.2∶1
C.4∶1 D.8∶1
7.要想一次量出密度为0.8×103 kg/m3,质量为100 g的煤油,有下列四种量筒可供选用,最好选用( )
A.量程为50 mL,分度值为1 mL的量筒
B.量程为100 mL,分度值为2 mL的量筒
C.量程为200 mL,分度值为5 mL的量筒
D.量程为500 mL,分度值为10 mL的量筒
8.有一体积为30 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237 g,则( )
A.用天平测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天平右盘
B.此固体的密度为7.9 g/cm3
C.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减小
D.只改变此固体形状,它的质量减小
9.一个杯里装有200 mL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 g,那么牛奶的密度是 g/cm3;小聪喝了半杯牛奶,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装有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则甲瓶液体质量 乙瓶液体质量,甲瓶液体密度 乙瓶液体密度。(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1.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食用油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天平调好后,将盛有食用油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添加砝码并拨动游码,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 g;
(2)将烧杯中食用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倒出的食用油体积为 mL;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为41.0 g,则该食用油的密度ρ= kg/m3;
(4)若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食用油,则食用油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大”“小”或“不变”)。
12.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 ,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 (选填“左”或“右”)调。
(2)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31.8 g和空烧杯的质量是90 g。
(3)如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所示,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 g。
(4)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 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 cm3。
(5)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
(6)若小明在第(4)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 。
探究创新
13.小杜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
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2)如图甲所示,小杜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 。
(3)小杜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 g;由图丙和图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是 cm3,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
(4)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 ,若小杜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知能提升
1.D 2.A 3.B 4.D 5.A 6.D 7.C 8.B
9.1.05 不变
10.等于 小于
11.(1)73.4 (2)40 (3)0.81×103 (4)大
12.(1)零刻度处 左 (3)161.6
(4)52 (5)2.6 (6)大
探究创新
13.(1)A (2)游码未移到零刻线便调节平衡螺母 (3)27 10 2.7 (4)不变 (5)相平 变大第二节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知能·提升训练
知能提升
1.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项操作不是必要的( )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操作台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点上
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2.一架托盘天平横梁标尺的最小刻度是0.2 g,最大示数是5 g。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平后,在天平的左盘内放入被测物体,右盘内放入10 g砝码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边;从右盘内取出10 g砝码后,再放入8 g砝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边。要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应( )
A.将右端的平衡螺母旋出一些
B.将右端的平衡螺母旋进一些
C.将左右两托盘交换位置
D.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
3.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
4.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
A.23.8 g B.27.4 g
C.32.3 g D.32.6 g
5.某同学用生了锈的砝码测物体质量时,结果 ( )
A.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B.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C.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D.无法判断
6.为了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小明设计了以下几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用天平直接测一张邮票的质量
B.用天平测1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将结果除以10
C.用天平测出一张邮票和一个砝码的总质量,再减去一个砝码的质量
D.用天平测出10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将结果除以100
7.量筒做得细而高,稳定性不强,容易翻倒,为什么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 这主要的原因是( )
A.实验中,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量筒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精确度较高
C.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
D.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8.(2022·云南中考)如图所示,使用托盘天平称量一物块的质量,该物块的质量为 g。
9.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铁块的质量,所用天平的标尺如图所示,最小砝码的质量与标尺最大刻度值相同。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到标尺的 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测量时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这时铁块的质量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入 5 g 的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至天平平衡。
10.某人在调节天平时,忘了将游码归“0”,这样测量结果会偏 ;若调节天平时,游码指在 0.2 g 的位置,测量质量时,天平平衡,砝码质量为60 g,游码指在0.4 g的位置,则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g。
11.图甲为商店里使用的案秤,其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使用时,先将游码移至左端0刻度处,若发现秤杆右端上翘,则调零螺丝应向 (选填“左”或“右”)旋动才能使秤杆平衡;现用该案秤称某物体质量,通过在槽码盘中添加槽码使秤杆平衡,所加的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kg。
甲
乙
12.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读数情况如图a所示,其中 同学的读数方法是正确的,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 mL。图b中塑料块的体积是 cm3。
a
b
1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实验:天平的使用。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待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标尺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移动。
(2)在已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放置一个笔袋,天平再次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笔袋的质量为 g。
探究创新
14.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的质量和体积。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g。
(2)因矿石的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用如图A、B、C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c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中可使所测矿石的体积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知能提升
1.D 2.D 3.B 4.B 5.A 6.D
7.B
8.158
9.0(或“零”) 大于 用镊子取出5 g砝码放回砝码盒,再移动游码
10.大 60.2
11.右 3.18
12.乙 59 10
13.(1)左 (2)63.2
探究创新
14.(1)175.6 (2)70 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