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课时练习含答案(共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课时练习含答案(共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27 10:00:36

文档简介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 力
知能·提升训练
知能提升
1.下列关于力的看法,正确的是(  )
A.没有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C.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2.下图为运动项目的图标,其中没有应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  )
3.如图所示,车内装满沙子,小明用绳拉车将沙子运到前方,此时人也受到向后下方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手 B.车 C.绳 D.沙子
4.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B.磁铁对小铁球有作用力,小铁球对磁铁没有作用力
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
5.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形状发生变化
②乒乓球撞击在球拍上被弹回
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树叶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6.(2022·四川成都中考)甜水面是成都的传统美食,制作的关键是做出有筋道的面条:用上等面粉加盐和水,揉匀后静置半小时,用擀面杖擀成面皮,再切成适当宽度的面条,然后两手抓住面条用力拉长。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揉捏面团时,面团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B.面团被擀制成面皮,力改变了面团的运动状态
C.手推擀面杖来回运动,力改变了擀面杖的运动状态
D.用手拉长面条,面条受力的同时,手也受到力
7.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它是(  )
8.如图所示,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的过程中,施力物体是     。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9.现在各中小学都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如图所示,同学们课外活动在玩“造房子”游戏。小香同学单脚站立依次将“物块”踢进事先在地上画好的框内,完成造房任务。当“物块”被踢出时,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0.右图为小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请你对此提出两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并解答。
探究创新
11.气球是我们常玩的一种玩具,请利用一只气球,设计两个不同的物理实验,并完成下表。
项目 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物理知识
示例 用力推静止的气球 气球飞出去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实验一
实验二
参考答案
知能提升
1.D 2.D 3.C 4.C 5.B 6.B  7.C
8.运动员 形状
9.运动状态
10.问题1:脚踢球时,脚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解答:脚踢球时,脚对球有力的作用,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对脚也有力的作用,即脚受到球的作用力。
问题2:力是否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足球由静到动,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因此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探究创新
11.实验一
操作方法:用力挤压吹起来的气球;
实验现象:气球会变形;
物理知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实验二
操作方法:将系气球的细线放开;
实验现象:气球将冲出去;
物理知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五节 科学探究:摩擦力
知能·提升训练
知能提升
1.下列几种情况中,不属于滑动摩擦的是(  )
A.自行车刹车时,刹车皮和车圈之间的摩擦
B.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的圆珠和纸之间的摩擦
C.用卷笔刀削铅笔时,刀与铅笔之间的摩擦
D.小孩滑滑梯时,身体与滑梯之间的摩擦
2.如图所示,拉动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桌面上做加速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它受到的拉力
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3.(2022·湖南湘西州中考)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往冰雪路面上撒煤渣
B.在鞋底刻凹凸不平的花纹
C.在拉杆旅行箱底部装轮子
D.用力捏闸使自行车更快停下
4.小王同学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同一木块和同一砝码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a、b、c三次实验,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
A.a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大
B.b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大
C.c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大
D.b、c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5.(2021·云南中考)下面的四幅图中,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是(  )
6.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摩擦现象:①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③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
7.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减小摩擦的是 (  )
8.某同学看到家里的书柜门松了,关不紧,他找到一张纸折了几叠后夹在柜门与门框之间,书柜门就能关紧了,这主要是通过增加    的方法增大柜门与门框之间的摩擦力。
9.如图所示,气垫船在海上行驶时,船底与水面之间有一层空气垫,使船底表面与水面    ,使水对船的摩擦力    ,从而既加快了船的行驶速度又节省了能源。
10.山体滑坡是一种强降雨天气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强降雨时,由于雨水浸入,有些本来不够稳固的山体的不同地质层(板块)之间摩擦力    ,部分山体在    的作用下向下滑动而导致山体滑坡。
11.在图中的A点画出箱子在水平向左滑行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示意图。
12.如图所示,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小车在拉力F作用下向右加速运动。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所受的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图中已标出)。
13.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长木板、玻璃板及一些完全相同的木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沿水平方向做    直线运动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由甲、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        有关;
(3)由    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探究创新
14.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拉动木块,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 接触面 压力/N 滑动摩擦力/N
1 木块与木板 4.0 0.8
2 木块与木板 5.0 1.0
3 木块与砂纸 4.0 1.2
分析     (选填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压力的关系,它们的关系为                              。
(2)一个实验小组对测量摩擦力大小的方案进行了改进:将轻质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如图乙所示。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这种改进的好处是                           (写出一种即可)。
参考答案
知能提升
1.B 2.D 3.C 4.A 5.A 6.B 7.A
8.压力
9.分开 减小
10.变小 重力
11.如图所示
12.如图所示
13.(1)匀速 (2)粗糙程度
(3)甲、乙
探究创新
14.(1)匀速 1、2 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方便实验操作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
知能·提升训练
知能提升
1.下列物体重力约为1 N的是(  )
A.一枚大头针 B.两个鸡蛋
C.一头奶牛 D.一个篮球
2.内有少量饮料的饮料罐可以斜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平衡。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饮料罐(含饮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是(  )
3.下列是小芳绘制的图像,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G与质量m的关系的是(  )
4.在空间站工作的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关于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学习的描述,不可能的是(  )
A.站着睡觉的感觉与躺着一样
B.钢笔在航天员面前飞来飞去
C.只有站着喝水,才容易咽下去
D.走路时一不小心,便会飞起来
5.下列对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 kg等于9.8 N
B.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重力为9.8 N
C.1 N等于9.8 kg
D.1 N重力的物体,质量是9.8 kg
6.如图所示,一架重型运输直升机在执行救灾任务时,通过钢缆将一质量为9×103 kg的货物悬吊着往下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N/kg)(  )
A.直升机所吊货物的重力约是9×103 N
B.直升机所吊货物的重力约是9×104 N
C.货物受到的重力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D.货物受到的重力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7.在月球上,月球对其附近的物体也产生“重力”作用,但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质量为6 kg的物体,在月球上只有1 kg
B.在地球上重力为600 N的人,在月球上重力为100 N
C.在月球上,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9.8 N/kg
D.在月球上,物体的重力与质量都等于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8.稳度就是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越大物体越不容易翻倒。如图所示的起重汽车,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稳度的(  )
A.降低重心
B.增大支承面
C.增大汽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D.减小汽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9.利用重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  )
10.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若一只蜂鸟所受的重力是0.019 6 N,则它的质量是    kg。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若一只鸵鸟的质量为150 kg,它受到的重力是     N。
11.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甲所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12.(2022·贵州毕节中考)下图是气象部门放飞的高空探测气球。气球与探测仪器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O是探测仪器的重心,请画出探测仪器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探究创新
13.为了探究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实验。
(1)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用         进行测量,测量时钩码必须处于     状态。
(2)他们将测出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进行了处理,通过分析发现有一次测量数据存在问题,这个数据是   ;重新测量并进一步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m/g G/N /(N·kg-1)
100 1 10
200 2 10
300 1.5 5
参考答案
知能提升
1.B 2.A 3.A 4.C 5.B 6.B 7.B 8.B 9.A
10.2×10-3 1 470
11.如图所示
12.如图所示
探究创新
12.(1)弹簧测力计 静止 (2)1.5
在同一地点,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知能·提升训练
知能提升
1.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发现指针在0.1 N的刻度线上,他忘记了校零就用这个测力计测出一个力是4 N,则该力的大小实际是 (  )
A.大于4 N    B.等于4 N
C.小于4 N D.无法确定
2.关于物理实验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使用
B.长度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一位代表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
C.如果砝码磨损,会使托盘天平测量的结果偏小
D.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斜面的坡度要小
3.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
A.几个同学都一样大
B.手臂长的同学
C.体重大的同学
D.力气大的同学
4.如图所示,将两只弹簧测力计A、B挂钩在一起,然后用手水平向左右拉弹簧测力计的圆环,当左边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8 N时,右边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及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分别是(  )
A.8 N,8 N B.8 N,16 N
C.0,16 N D.16 N,8 N
5.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
B.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
C.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
D.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
6.在弹性限度内,一根原长8 cm的弹簧受到1 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到10 cm,若拉力为2 N,弹簧的长度为      cm。与原长相比较,它的伸长量是      cm。
7.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图像。图像中只有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
8.请在图中画出弹簧测力计对石头的拉力的示意图。
9.小明和小亮同学利用橡皮筋、硬纸板、带指针的挂钩、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制作了一个简易测力计。标注刻度方案一:让橡皮筋在竖直方向自由下垂,当指针稳定时,在指针所指位置标注“0”刻度。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挂钩,拉力分别显示为1 N、2 N、3 N、4 N时,在指针所指位置分别标注对应的刻度。实验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拉力F/N 0 1 2 3 4
橡皮筋伸长ΔL/cm 0 1.2 3.4 6.1 9.9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绘制出ΔL-F图像。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提出了标注刻度的方案二:标注“0”刻度的方法与方案一相同,然后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挂钩,使拉力示数为4 N,在指针所指位置标注4 N的刻度,在0刻度线与4 N刻度线之间分成4等份,标出各刻度线和对应的刻度。如果让你利用橡皮筋制作简易测力计,标注刻度时,你会选择方案一还是方案二,并说明理由。                             。
探究创新
10.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表一
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1 2 3 4 5 6
甲弹簧的长度/cm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表二
乙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1 2 3 4 5 6
乙弹簧的长度/cm 6.0 7.5 9.0 10.5 12.0 13.5 15.0
(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伸长的长度   (选填“大”或“小”)。
(2)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    (选填“A”或“B”,下同)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测力计。
(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  。
参考答案
知能提升
1.C 2.D 3.B 4.A 5.D
6.12 4
7.乙 甲
8.如图所示
9.(1)如图所示 (2)方案一;理由为拉力越大,橡皮筋伸长越长,但伸长量跟所受拉力不成正比
探究创新
10.(1)正比 大 (2)B A (3)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段,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拉两段弹簧,比较弹簧伸长的长度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
知能·提升训练
知能提升
1.托起下列物品,需要用0.5 N力的是(  )
2.用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矿泉水瓶沿桌面滑动,改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时,矿泉水瓶被推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作用点有关
C.力的方向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
3.如图所示,用大小不同的力,以相同的方式作用于塑料尺的同一点,塑料尺弯曲的程度不同。此现象表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  )
A.作用点 B.方向
C.作用时间 D.大小
4.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
A.图(a)和(b) B.图(a)和(c)
C.图(a)和(d) D.图(b)和(d)
5.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一壶水,如果壶中是冷水,就要把它拎到煤气炉上加热,如果壶中是开水,就要把它灌到热水瓶中保温,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拎壶和灌水时,都应提A处
B.拎壶和灌水时,都应提B处
C.拎壶时应提A处,灌水时应提B处
D.拎壶时应提B处,灌水时应提A处
6.如图所示,小强用大小相同的力往同一方向推家里的门时,发现推A点比推C点要容易,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下面哪个因素有关(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物体的运动状态
7.在排球比赛中,主攻手用大小不同的力扣球,球的飞行速度不同,即使每次用同样大小的力扣球,球的落地点和旋转性也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    有关,还跟     和    有关。
8.小华用与地面成30°角的斜向上的、大小为100 N的力拉小车,在图中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9.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体,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20 N的拉力F,请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把它表示出来。
10.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细线3 N的拉力F的示意图。
探究创新
11.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4种形变。
(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3)在图甲与图丙的实验中,控制             不变,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上叫做        法。
参考答案
知能提升
1.B 2.B 3.D 4.B 5.C 6.C
7.大小 作用点 方向
8.如图所示
9.如图所示
10.如图所示
探究创新
11.(1)大小
(2)方向
(3)力的大小和方向 作用点 控制变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