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1月期末素质测评试卷-化学(PDF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1月期末素质测评试卷-化学(PDF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26 19:04:30

文档简介

2024 年高考备考精英联赛调研卷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
1.C
【解析】A.氮化镓、砷化镓都是新型半导体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
B.燃煤发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发电,不产生二氧化碳,因
3
此光伏发电有利于实现碳中和,B正确;C. He的质子数为 1,C错误;D.铷为碱金属元
素,金属性远强于钠,因此其单质与水反应比钠剧烈,D正确。故选 C。
2.D
【解析】A、B、C三项中的反应均无电子转移,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项,油酸甘油
酯氢化得到硬脂酸甘油酯,氢气被氧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3.D
【解析】A.液溴和少量白磷保存时均加水液封,前者是为了防止液溴挥发,后者是为
了防止白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A错误;B.定容时仍然需要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所
以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需要烘干即可使用,B错误;C.碳酸钠水解呈碱性,温度升
高,水解程度增大,碱性增强,有利于除去酯类油污,但是柴油属于矿物油,主要成分为烃,
与碱不反应,C错误;D.蒸发结晶时,当大部分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防
止晶体四溅,D正确。
4.D
19 F
【解析】A.中子数为 10的氟原子应为 9 ,A错误;B.HClO的结构式为 H—O—Cl,
由于 O原子的最外层存在 2个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有排斥作用,所以球棍模型为 ,
B错误;C 2 2.基态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 2s 2p2,其轨道表示式为 ,
C NH Br错误;D. 4 的电子式为 ,D正确。
5.B
【解析】A.苯的同系物一定含有苯环,因此既是环状化合物,又是芳香族化合物,A
正确;B.有机物 C3H6也可以是环丙烷,不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B错误;C.麦芽糖
为二糖,可发生水解生成单糖葡萄糖,麦芽糖结构中还含—CHO,可发生银镜反应,C正确;
D.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生成多肽,多肽进一步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
D正确。
6.D
【解析】A.基态 H原子只有 1个电子,有 1个未成对电子,基态 O原子价层电子排布
2 4 2 3
式为 2s 2p ,有 2个未成对电子,基态 P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3s 3p ,有 3个未成对电子,
1
基态 K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4s ,有 1个未成对电子,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P,A正确;
B.HF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的重要原因是HF分子间存在氢键,B正确;C.水晶的主要成分
是 SiO2,SiO2属于共价晶体,晶体中含有硅氧四面体结构,C正确;D.石墨晶体的层与层
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层内存在大π键,层内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因此具有导电性,D
错误。
7.C
1 7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 第 页 (共 页)
【解析】A.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不能直接将饱和 FeCl3溶液滴入 NaOH溶液中,这
样会直接生成 Fe(OH)3沉淀,应该将饱和 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到出现红褐色停
止,即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A错误;B.盐酸不能直接倒入容量瓶中,应该在烧杯中稀释
2+
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B错误;C.反应后溶液中还有过量的浓硫酸,检验其中的 Cu 必须
将溶液倒入盛水的烧杯,搅拌散热观察现象,C正确;D.浓盐酸易挥发,生成的氯气中含
有 HCl,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 HCl,而不能用饱和 NaHCO3溶液,D错误。
8.C
【解析】A.F中碳原子为羧基碳原子,采取 sp2杂化,A正确;B.该反应为羧酸和醇
之间的缩聚反应,B正确;C.K是高分子化合物,但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C错误;D.J
分子中含有 2个羟基,1 mol J最多能与 2 mol 即 46 g Na反应,D正确。
9.A
【解析】A.亚硝酸钠为强碱弱酸盐,亚硝酸根可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A正确;B.硫

的氧化性较弱,铁和硫加热条件下反应:Fe + S FeS,B错误;C.向水玻璃中通入少量
2 2
CO2生成碳酸钠和硅酸:SiO +CO2+H2O CO + H SiO ↓,C错误;D.用惰性电极电3 3 2 3
通电
解饱和MgCl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Cl +2H2O Cl2↑+H2↑+Mg(OH)2↓,D错误。
10.B
【解析】A.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无法制取 H2S,故实验中不能用稀硝酸代替稀硫酸,
A正确;B.将 H2S通入 B装置,H2S与 I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I2作氧化剂,生成碘离子,
H2S作还原剂,生成 S单质,B错误;C.尾气中的 H2S为酸性气体,可以用稀碱液吸收,C
正确;D.反应结束后,B中混合物主要是 KI溶液和不溶的 S单质,故经过过滤可得到粗碘
化钾溶液,D正确。
11.C
【解析】废铜屑与稀硫酸、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过滤后分离出不溶性
杂质,“滤液 1”中所含溶质的主要成分为 CuSO4;再加入 Fe,与 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
成 Cu和 FeSO4,过滤分离出铜,滤液 2的溶质主要成分为 FeSO4,再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
10 1
晶、过滤、洗涤、干燥等一系列操作得到绿矾。A.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3d 4s ,
A正确;B.浸泡过程中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硫酸和双氧水的作用下,均发生化学反应,转
化为 CuSO4,其他不溶性杂质形成滤渣,因此滤液 1的溶质主要成分为 CuSO4,B正确,若
分铜过程生成 64 g 2+铜,则 Fe与 CuSO4的反应中有 2 mol电子转移,但浸泡过程中生成 Cu
时,部分铜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因此浸泡过程中理论上电子转移的量小于 2 mol,C错
Fe2+ 2+误; 与铁氰化钾反应可生成蓝色沉淀,因此可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滤液 2中 Fe 的存在,
D正确。
12.B
【解析】结合(YX4)4Ce(WZ4)4的组成特点及题给信息可知 X、Y、Z、W分别为 H、N、
O、S,因此M的化学式为(NH4)4Ce(SO4)4。A.根据铵根离子显 1价,硫酸根离子显 2价,
计算可得(NH4) 2 3 2 4Ce(SO4)4中 Ce的化合价为+4,A正确;B.简单离子半径:S >N >O ,B
2
错误;C.X为 H,与 H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为简单氢化物,沸点:H2O>H2S,C正确;D SO. 4
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D正确。
13.D
【解析】A.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总反应的焓变,A
错误;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生成的 H2O不再参与后面流程,因此是反应历程的最终产物
2 7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 第 页 (共 页)
之一,B错误;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 CO2和 H2,产物为 CH3OH和 H2O,只存在非极性键
*
的断裂,没有非极性键的形成,C错误;D.由得失电子守恒有 3H2~CH3OH~6H ,所以产生
1 mol CH * *3OH消耗 6 mol H ,即理论上反应历程中消耗的 H 与生成的甲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6∶1,D正确。
14.C
1 1
【解析】A.该晶胞中含有 4个 Al原子,8× + 6× = 4个 P原子,化学式为 AlP,A
8 2
正确;B.根据题干信息,该晶体熔点高约 2 000℃,应为共价晶体,B正确;C.Al原子的
58
×4
NA 3
配位数为 4,C错误;D.由立方晶胞密度计算公式可得晶胞体积为 cm ,得到晶胞的
ρ
58
×4
3 NA 10
边长为 ×10 pm,两个 P原子间的最近核间距为面对角线长度的一半即
ρ
58
×4
2 3 NA 10× ×10 pm,D正确。
2 ρ
15.B
【解析】甲酸钠制备过程中阴极区的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水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和碳酸氢根
离子,阳极区是甲醇在碱性环境中被氧化为甲酸根离子。A.左侧为阴极,电极发生还原反
A B 应,与电源负极相连, 正确;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CO2 + 2H2O + 2e === H2 + 2HCO ,3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 4e + 5OH === HCOO + 4H2O,根据电极反应式的离子消耗
+
与生成情况可知,Na 由阳极向阴极移动,即由右侧室向左侧室移动,B错误;C.根据前面
分析可知 C正确;D 2CO .根据 ,吸收 n(CO )=n(e )=2 mol,2 + 2H2O + 2e === H2 + 2HCO3 2
生成 n(H2)=0.5n(e )=1 mol n(Na+)=n(e ,定向移动到阴极的 )=2 mol,阴极室增加的质量
= 2mol×44g mol 1 + 2mol×23g mol 1 1mol×2g mol 1
m = m (CO )+m (Na+ ) m (H ) =132 g,2 2
D正确。
16.C
【解析】A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温度最高时说明中和反应正好完成,将 0.1 mol·L NaOH
1
溶液滴入 20.00 mL 0.1 mol·L H3PO2溶液中,消耗 20.00 mL NaOH溶液正好中和完,且 pH
大于 7,说明 H3PO2属于一元弱酸,因此 H3PO2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 PO +OH

3 2 H 2PO +H2O,A正确;B.酸或者碱对水的电离抑制,酸中氢离子浓度逐2
+
渐被消耗,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减弱,A~C三点中由水电离出的 c(H )逐渐增大,B正确;C.A
点溶质 NaH2PO +2和 H3P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存在的守恒关系为 2c(Na )=c(H3PO2)+
c(

H PO )、c(Na+)+c(H+)=c(OH )+c( H PO ) +,联立两个式子得 2c(H )+c(H3PO2)=2c(OH )+2 2 2 2

c( H PO ) C + + , 错误;D.B点为中性,电荷守恒关系为 c(Na )+c(H )=c(OH )+c( H PO ),故2 2 2 2

存在守恒关系:c( H 2PO )=c(Na
+),D正确。
2
17.【参考答案】
(1)金属钛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1分)
(2)TiCl4是非极性分子,CCl4分子也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非极性物质易溶
3 7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 第 页 (共 页)
于非极性溶剂,因此 TiCl4可与 CCl4互溶(答出要点即可给分)(1分) TiCl4(1分)
2N 23A(或 2×6.02×10 )(2分)
(3)离子键(1分) 三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从 TiCl4到 TiI4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
子间作用力增大,熔点逐渐升高(1分)
(4)6TiO2+8NH3 6TiN+12H2O+N2(2分)
【解析】
(1)钛的性质比较活泼,但金属钛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可以联想到铝,铝也有类似的特
性,是因为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2)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TiCl4可与 CCl4互溶的原因。高温下,用 TiO2、焦炭和氯气发
生反应制取 TiCl4,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这种可燃性气体为 CO,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2C+TiO2+2Cl2 2CO+TiCl4。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TiCl4为还原产物。
(3)结合表中数据,TiF4的熔点较高,符合离子晶体的性质特征,因此为离子晶体;TiCl4
至 TiI4三种为分子晶体,从 TiCl4到 TiI4,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
熔点逐渐升高。
(4)得到保护气单质,根据原子守恒,该保护气单质为氮气,无色无味的液体为水,该反
应方程式为 6TiO2+8NH3 6TiN+12H2O+N2。
18.【参考答案】
(1)BC(少选、错选均不给分)(1分)
(2)B(1分)
(3)3H2PO 4 +Nd3+ Nd(H2PO4)3↓(1分) 无(1分)
(4)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用稀盐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再滴入几滴 BaCl2溶液,如
果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已洗涤干净(2分)
(5)Nd2(CO3)3·xH2O Nd2O3+3CO2↑+xH2O(2分)
(6)①氮>氧>硼(或 N>O>B)(1分) ② (2分)
【解析】
(1)去除废料表面的油脂和污渍,一般采用碱洗的方式,需要使用碱性试剂,NaOH溶液和
纯碱溶液都可以,故选 BC。
(2)根据题给信息可知,废旧钕铁硼合金废料中的 Nd、Fe均可以和硫酸反应,过滤所得沉
淀为硼。
(3)加入 NaH2PO4进行“沉钕” 3+,H2PO4 和 Nd 反应生成 Nd(H2PO4)3沉淀。常温下,“沉钕”
过程中,Nd(H2PO4)3沉淀完全时的pH为2.3,c(OH )=10 11.7 mol·L 1,溶液中的 c(Fe2+)=2.0
mol·L 1 Q =c(Fe2+ 2 ,此时的离子浓度积 c )·c (OH )=2.0×(10 11.7)2=2×10 23.4<Ksp[Fe(OH)2]=
8.0×10 16,因此没有 Fe(OH)2沉淀产生。
(4)根据分析可知,Nd2(CO3)3·xH2O可能吸附有硫酸根离子,则判断 Nd2(CO3)3·xH2O已洗
涤干净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用稀盐酸酸化,无明显现
象,再滴入几滴 BaCl2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已洗涤干净。
(5)根据流程图可知,煅烧生成 Nd2O3的化学方程式为
Nd2(CO3)3·xH2O Nd2O3+3CO2↑+xH2O。
4 7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 第 页 (共 页)
(6)①根据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可知硼、氮、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
是氮>氧>硼。②由乙硼烷分子中氢桥键( )及四元环结构可知,1个 B形成 4
个共价键,丁硼烷(B4H10)分子中存在 4个氢桥键且有两个五元环,则在 2个 B之间会
存在 1个 B—B键,3个 B、2个 H形成五元环,结构式为 。
19.【参考答案】
1 H O O( )(球形)冷凝管(1分) 防止 Ga(CH3)3与空气中的 2 、 2反应(1分)
(2 8CH3I+ 2Et2O+Ga2Mg5 === 2Ga (CH3 ) Et2O+3MgI2 + 2CH3MgI) (2分)3
3 Ga (CH3 ) Et2O+NR3 Ga (CH3 ) NR3 +Et2O( ) ,将乙醚蒸气抽出,使平衡正向移动3 3
(2分) NR3与 Ga(CH3)3的沸点相差更大,易于分离(1分)
11.5(cV c1V1 )
(4) % (2分) 偏高(1分)
3m
【解析】利用碘甲烷和乙醚及 Ga2Mg5反应生成 Ga(CH3)3·Et2O,加入 NR3将其转化为
Ga(CH3)3·NR3,NR3与 Ga(CH3)3的沸点相差更大,可蒸馏分离。
(1)仪器 a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已知 Ga(CH3)3易水解,在空气中易自燃,制备 Ga(CH3)3
时,需在真空中加热的原因是防止 Ga(CH3)3与空气中的 H2O、O2反应。
(2)三颈烧瓶中碘甲烷和乙醚及 Ga2Mg5反应生成 Ga(CH3)3·Et2O外,还有 MgI2和 CH3MgI
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CH3I+ 2Et2O+Ga2Mg5 === 2Ga (CH3 ) Et2O+3MgI2 + 2CH3MgI。3
(3)Ga(CH3)3·Et2O与 NR3反应生成 Ga(CH3)3·NR3和 Et2O蒸气存在转化平衡:
Ga (CH3 ) Et2O+NR3 Ga (CH ,用真空泵不断抽出 Et O蒸气,减少3 3 ) NR3 3 +Et2O 2
乙醚蒸气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 Ga(CH3)3·NR3生成;用“NR3配体交换”工艺
Ga(CH3)3·Et2O与 NR3反应生成 Ga(CH3)3·NR3,由表中数据可知 NR3与 Ga(CH3)3的沸点
相差更大,易于分离,能制备纯度更高的 Ga(CH3)3。
(4)NaOH与 HCl按物质的量 1∶1反应,与 Ga(CH3)3反应的 n(HCl)=
V ×10 3L×c mol L 1 V 31 ×10 L×c1 mol L
1=(cV c1V1)×10
3mol,盐酸与
Ga(CH3)3反应的方程式为 Ga(CH3)3+3HCl GaCl3+3CH4↑,样品中
(cV cV )×10-3
n[Ga(CH 13)3]= n(HCl)=
1 1 mol,样品中
3 3
(cV c1V1)×10
3 0.115(cV c
m[Ga(CH ) ]= mol×115g/mol = 1
V1)
3 3 g,则 Ga(CH3)3的
3 3
0.115(cV c1V1 ) 11.5(cV cV )
质量分数为 ×100%= 1 1 %;若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
3m 3m
管尖嘴内有气泡生成,则测定的 NaOH溶液体积偏小,与 Ga(CH3)3反应的盐酸物质的
量偏多,计算得到 Ga(CH3)3的质量偏多,则测定结果偏高。
5 7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 第 页 (共 页)
20.【参考答案】
(1)甲苯(1分) 对酚羟基进行保护(答出要点即可)(1分)
C H F NO
(2)酮羰基、羧基(1分) 24 21 2 3(1分)
(3) (2分)
(4)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1分)
(5) (任写一个)(1分)
(6) (3分)
【解析】
(1)根据前面分析可知 A为甲苯。由 B转化为 C,需要把甲基氧化为醛基,而酚羟基极易
被氧化,则由 B合成 C过程中需要对酚羟基进行保护。
(2)F的结构为 ,其所含的含氧官能团为酮羰基、羧基。
(4)G和 H的分子式相差 2个 H原子,则 G→H发生了羰基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即还原反
应。
(5 NO) 的同分异构体满足:a.除苯环外无其它环,b.能使溴水褪色,c.含 2,
则该同分异构体中含碳碳双键,又需要满足 d.分子中有 5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则该
同分异构体可能为 。
21.【参考答案】
(1)CH4 +Cl2 CH3Cl+HCl(1分)
(2 CO 1) 2(g)+CH4(g) CH3COOH(g) H = 251 kJ·mol (2分)
6 7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 第 页 (共 页)
(3)①H2(1分)
②0.001 mol·L 1·min 1(2分) <(1分)
(4)吸收 CO2,提高 H2的产率,提供热量(1分) n(1分) 31(2分)
【解析】
(1)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
(2)由图可知,总反应为二氧化碳与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酸,反应方程式为
CO 12(g)+CH4(g) CH3COOH(g),反应的焓变 H=(497 kJ·mol ×2+ 413 kJ·mol 1×4)
(413 kJ·mol 1×3+ 348 kJ·mol 1 +351 kJ·mol 1 + 462 kJ·mol 1+497 kJ·mol 1)= 251
kJ·mol 1。
(3)①根据图中转化关系,再结合元素守恒和电子转移得失守恒,可得总反应方程式为
CH4+2H2O HCOOH+3H2,则上述历程中除制得甲酸外,还可得到的副产品是 H2。
②列三段式如下:
Ni / Al2O3
CH4 (g)+ 2H2O (g) CO2 (g)+ 4H2 (g)
起始量(mol / L) 0.1 0.1 0 0
转化量(mol / L) 0.01 0.02 0.01 0.04
平衡量(mol / L) 0.09 0.08 0.01 0.04
0.01mol L 1
0 10 min (CO ) = = 0.001mol L 1 min 1~ 内,平均反应速率 v 。2
10 min
Ni / Al O
2 3
②CH + 2H O CO + 4H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4 2 2 2
CH α4 CH的平衡转化率( )增大,且在图中相同压强下,温度为 T2时的 4平衡转化率>T1。
(4)氧化钙与 CO2反应放热,加入适量多孔的 CaO便于吸收 CO2,且二者反应放热,提供
E
R ln k = a +C
热量,有利于甲烷与水蒸气的重整反应,提高 H2的产率。已知 ,则
T
1
R ln k = Ea × +C,也就是直线的斜率为活化能的相反数,活化能越小,催化效果越
T
好,对比图中两条直线的斜率可知,n的斜率较小,m和 n两种催化剂中 n对该反应的
9.2 3.0
m 1 1催化效果较高,用 作催化剂时,反应的活化能为 kJ·mol = 31 kJ·mol 。
3.2 3.4
7 7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 第 页 (共 页)2024年高考备考精英联赛调研卷
高三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A1:27P:31Cl:35.5Cu:64Ga:7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在新技术、新材料和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G新材料氮化镓、砷化傢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相比于燃煤发电,光伏发电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C.可控核聚变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其理想燃料来源为3He,He的质子数为3
D.“北斗卫星授时系统的“星载铷钟”含铷元素,其单质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2.下列生活中的应用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氢氟酸刻蚀玻璃
B.石膏改良盐碱地
C.明矾净化河中浑浊的水
D.油酸甘油酯氢化得到硬脂酸甘油酯
3.下列有关药品保存和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溴、少量白磷保存时均需要加水液封,以防止挥发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
C.可用热的碳酸钠溶液除去金属表面附着的柴油
D.蒸发结晶时,当大部分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4.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0的氟原子:8F
B.HC10的球棍模型:OO气○
2p
c.基态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位位
Is 2s

D.NH,Br的电子式:H:N:HI:Br:
H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苯的同系物既是环状化合物,又是芳香族化合物
B.有机物C3H6一定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
C.麦芽糖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
D.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高三化学试题第1页(共8页)
6.下列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KH,PO,所含元素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P
B.HF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的重要原因是HF分子间存在氢键
C.晶莹剔透的水晶中含有硅氧四面体结构
D.石墨晶体的层状结构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因此具有导电性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0mL5mol/L
饱和
盐酸
FeCl,
溶液
y
NaOH
溶液
反应后的混合液
饱和
NaHCO,
浓疏酸
于水


溶液
A,用甲装置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B.用乙装置配制100mL0.5mol·L-1的盐酸
C.用丙装置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后的产物中是否含有铜离子
D.用丁装置对MnO2和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净化
8.有机物K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等优良性能。K的合成
路线中有如下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OH
OH

HOOC-COOH
F
A.F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
B.该反应为缩聚反应
C.K是高分子化合物,也是纯净物
D.1molJ最多能与46gNa反应
9.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NO2溶液显碱性:NO2+H20=HNO2+OH
B.铁和硫在加热条件下反应:2Fe+3S△Fe,S,
C.向水玻璃中通入少量C02:Si0好+2C02+2H20=2HC03+H2Si03↓
D.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MeC,溶液:2C+2H,0通电C,↑+H,↑+20H
10.碘化钾在医疗上有广泛的应用。某实验小组设计实验制备一定量的碘化钾溶液,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加热及夹持装置已略),先制得H,S,通人B中充分反应,然后逐滴滴人KOH溶
液继续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稀硫酸
KOH
溶液
高三化学试题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