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五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五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9-24 16:38:26

文档简介

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五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在“ATP ADP+Pi+能量”的反应式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酶相同
B.物质和能量都是不可逆的,酶不相同
C.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酶不相同
D.能量是不可逆的,物质是不可逆的,酶相同
【答案】C
【知识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解析】解答:在“ATP ADP+Pi+能量”的反应式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合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光合作用或细胞呼吸,ATP分解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各种生命活动;酶的种类也不同,合成时的酶是ATP合成酶,分解时的酶是ATP水解酶,两者不是可逆反应,C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ATP合成与水解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两分子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团数分别是(  )
A.6和6 B.4和6 C.6和4 D.4和4
【答案】B
【知识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解析】【解答】ATP的分子简式为:A—P~P~P,一分子ATP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和3个磷酸基团,所以两分子ATP中含有4个高能磷酸键和6个磷酸基团,B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ATP的分子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3.萤火虫发光所用的能量直接来自于(  )
A.葡萄糖 B.蛋白质 C.脂肪 D.ATP
【答案】D
【知识点】ATP的相关综合
【解析】【解答】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萤火虫发光所用的能量直接来自于ATP,D正确;葡萄糖、蛋白质、脂肪中储存的能量只有转移形成ATP后,才能用于生命活动。
【分析】本题考查能源物质与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ATP转化为 ADP 可表示如下:式中X代表(  )
A.H2O B.[H] C.P D.Pi
【答案】D
【知识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解析】【解答】ATP在水解酶的催化下能分解为ADP和Pi,同时释放能量用于生命活动,所以图中的X代表Pi,应选D。
【分析】本题考查ATP水解供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5.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TP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B.三磷酸腺苷可简写为A~P-P-P
C.ATP中大量的能量都储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团中
D.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答案】D
【知识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解析】【解答】ATP分子中只有高能磷酸键储存着大量能量,A错误;三磷酸腺苷可简写A-P~P~P,B错误;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腺苷和磷酸基团之间为普通磷酸键,C错误;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D正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录时,RNA聚合酶能与mRNA的启动部位相结合
B.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
C.酶与ATP均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
D.酶的形状一旦发生改变,酶将失去生物学活性
【答案】B
【知识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解析】【解答】转录时,RNA聚合酶能与DNA的启动部位相结合,A项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蛋白质和RNA的形成都需要消耗ATP,在有能量供给、酶的催化下,ADP与Pi结合形成ATP,B项正确;酶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C项错误;酶的空间结构一旦遭到破坏,酶将失去生物学活性,D项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酶与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如图,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主动运输过程中,细胞中乙的含量会显著增加
B.甲→乙和丙→乙过程,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
C.丙中含高能磷酸键,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答案】D
【知识点】ATP的作用与意义
【解析】【解答】生物体内ATP 与ADP的含量比较少,且处于动态平衡,A错。甲→乙过程是水解酶起作用,而丙→乙是合成酶,酶的种类不同,空间结构不相同,B错。丙中含有一个普通磷酸键,C错。ATP合成时要消耗磷酸(戊),D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ATP与AD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8.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ATP、ADP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活细胞中ATP与ADP之间的转化时刻发生
B.细胞内的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可逆反应
C.ATP生成ADP时释放的能量可转化为机械能、电能、光能等多种能量
D.ADP生成ATP时,所需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答案】B
【知识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解析】【解答】活细胞中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中,A项正确;细胞内的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物质是可逆的,能量不可逆,因此不属于可逆反应,B项错误;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肌肉收缩、生物的发电和发光等各项生命活动,即可转化为机械能、电能、光能等多种能量,C项正确;ATP的形成途径有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D项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的利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9.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TP中含有C,H,O,N,P元素
B.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
C.ATP是高能化合物,其分子中有2个高能磷酸键
D.ATP能溶于水,制成的药剂即能注射也能口服
【答案】B
【知识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解析】【解答】ATP是由腺苷和磷酸基团构成,含有C、H、O、N、P元素,A项正确;ATP中的A代表腺苷,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B项错误;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其分子中有2个高能磷酸键,C项正确;纯净的ATP呈白色粉末状,能溶于水,作为药品可以提供能量并改善患者的新陈代谢,制成的药剂既能注射也能口服,D项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ATP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0.以下关于酶和ATP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的合成与分解需要的酶相同 B.少数酶的元素组成与ATP相同
C.酶的催化作用需要ATP提供能量 D.酶的合成过程不消耗ATP
【答案】B
【知识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解析】【解答】ATP的合成与分解为不同化学反应,需要酶的种类不同,A错。少数酶为RNA,元素组成与ATP相同,都是CHONP,B正确。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不需要ATP提供能量,C错。酶为蛋白质或RNA,合成过程需要消耗ATP,D错。
【分析】本题考查酶和ATP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11.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错误的有几项(  )
①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②线粒体是蓝藻和黑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③1个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④ATP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体内的来源均相同.
A.2项 B.3项 C.4项 D.1项
【答案】C
【知识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解析】【解答】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细胞中的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①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②错误;1个ATP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③错误;ATP的合成在植物体内来自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在动物和绝大多数微生物体内来自于呼吸作用,来源不相同,④错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2.将萤火虫腹部末端的发光器切下,干燥后研成粉末(无光)。然后完成如下实验:第一步:向试管A中加入粉末和蒸馏水,A中出现淡黄色荧光,2 min后荧光消失。第二步:向试管A中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第三步:向试管A中滴加ATP溶液,荧光恢复.分析上述实验现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2 min后荧光消失”,说明细胞内含有大量的ATP
B.“A中出现淡黄色荧光”,说明ATP水解时2个高能磷酸键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
C.“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说明葡萄糖中的能量不能被细胞利用
D.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细胞内的直接能量物质是ATP而不是葡萄糖
【答案】C
【知识点】ATP的作用与意义
【解析】【解答】2分钟后荧光消失,说明细胞内含有少量的ATP,A错误。“A中出现淡黄色荧光”,说明ATP水解时高能磷酸键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但是不能体现水解了几个高能磷酸键,而且一般水解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B错误。“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说明葡萄糖中的能量不能被细胞直接利用,ATP可以直接被利用,C正确。由C可知,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ATP在能量代谢中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对比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科学家用含不同浓度NaF的水溶液喂养小白鼠,一段时间后,培养并测量小白鼠细胞代谢产热量及细胞内的ATP浓度,分别获得细胞内的ATP浓度数据和产热量曲线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NaF浓度(10-6g/mL) ATP浓度(10-4g/mL)
A组 0 2.97
B组 50 2.73
C组 150 1.40
A.该实验的测量指标是细胞产热量和细胞内的ATP浓度
B.高浓度的NaF组产热量峰值和ATP浓度均低于对照组
C.NaF对细胞代谢产生ATP有抑制作用
D.该实验采用了空白对照和相互对照
【答案】B
【知识点】ATP的相关综合
【解析】【解答】结合题意分析可知,该实验的测量指标有两个:细胞产热量和细胞内ATP的浓度,A正确。高浓度NaF组(即C组)的细胞产热量高于对照组(即A组),细胞内ATP浓度低于对照组,B错。从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NaF对细胞代谢产生ATP有抑制作用,C正确。该实验有空白对照组A组和不同浓度的NaF实验组相互对照,D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了探究实验的设计、分析等相关能力,意在考查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14.ATP的结构简式可以简写成(  )
A.A–P–P–P B.A–P–P~P C.A–P~P~P D.A~P~P~P
【答案】C
【知识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解析】【解答】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5.下图表示ATP的结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b键断裂后形成ADP和Pi
B.图中的3表示ATP中的字母A
C.由1,2,3各一分子形成的物质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
D.a键断裂释放的能量可以直接用于生命活动
【答案】D
【知识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解析】【解答】b断裂后形成AMP和Pi,A错。图中2、3共表示ATP中的A,B错。由1、2、3各一分子形成的物质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因为2表示的是核糖,C错。ATP水解直接供能于各项生命活动就是指A键断裂释放的能量,D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ATP的化学组成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6.如图是ATP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与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脱氧核糖 B.②:高能磷酸键
C.③:腺苷 D.④:RNA
【答案】B
【知识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①到④依次是核糖、高能磷酸键、腺嘌呤、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故B正确,A、C、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ATP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识别能力。
17.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同时存在的两个过程,以下对①过程和②过程中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和②过程中的能量均来自糖类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B.①和②过程中的能量均可供给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直接利用
C.①过程的能量供给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利用,②过程的能量来自糖类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①过程的能量来自糖类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②过程的能量供给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答案】C
【知识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解析】【解答】①为ATP的水解过程,能量来自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A错误;②为ATP的合成过程,消耗能量,不能供给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直接利用,B错误;①过程为ATP的水解过程,能量供给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利用,②过程为ATP的合成过程,能量来自糖类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C正确;①过程为ATP的水解过程,能量供给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利用,②过程为ATP的合成过程,能量来自糖类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错误.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8.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主要能源和最终能源分别是(  )
A.太阳能、糖类、ATP B.ATP、糖类、脂肪
C.ATP、脂肪、太阳能 D.ATP、糖类、太阳能
【答案】D
【知识点】ATP的作用与意义
【解析】【解答】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最终能源物质是太阳能,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9.如图为生物体内ATP、ADP、AMP相互转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参与甲过程的反应物有ATP和酶
B.AMP可作为合成核糖核酸的原料
C.丁过程所需能量可来自化学能和热能
D.催化乙过程和丙过程的酶是同一种酶
【答案】B
【知识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解析】【解答】甲过程表示ATP的水解,则反应物有ATP和水,酶是催化剂,A项错误;AMP是ATP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产物,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组成,可以作为合成核糖核酸的原料,B项正确;丁过程是ADP和Pi合成ATP的过程,在光合作用中该过程所需能量来自光能,在呼吸作用中该过程所需能量来自化学能,但都不能利用热能,C项错误;催化乙过程的酶是水解酶,催化丙过程的酶是合成酶,D项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0.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氮元素的一组是(  )
A.纤维素和丙酮酸 B.脂肪酸和甘油
C.脱氧核糖和ATP D.磷脂和腺苷
【答案】D
【知识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解析】【解答】磷脂有CHONP元素,腺苷(腺嘌呤+核糖)有CHON元素,D项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化合物,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二、非选择题
21.下图表示ATP水解产生ADP过程。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A表示   ,P代表   ,如果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后可作为   物质基本结构单位中的一种。
(2)图中①代表    ,其中蕴藏着    。
(3)对于绿色植物来说,ADP和Pi合成ATP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主要有   ,写出生成ATP的反应式:   。
【答案】(1)腺苷;磷酸基团;核酸(或RNA)
(2)高能磷酸键;大量的化学能
(3)光合作用、呼吸作用;ADP+Pi ATP
【知识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解析】【解答】(1)图中A表示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后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结构单位中的一种。(2)图中①代表高能磷酸键,其中蕴藏着大量的化学能。(3)绿色植物体内ADP和Pi合成ATP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分析】本题考查ATP的结构及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2.下面图1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ATP的分子结构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   ]   和[   ]   ,⑨核糖体是   场所,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   ]   进行(在[ ]内填序号)。
(2)图2中,方框部分称为   ,它结合上一个磷酸基团就成为   的基本组成单位,ATP分子结构中的能量主要贮存在   键(写出标号和名称)中。
(3)当细胞产生的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的反应式是   。
(4)若用磷脂酶处理,其功能受到影响的细胞结构有(填序号)   。
【答案】(1)①;叶绿体;③;液泡;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 ;四胞间连丝
(2)腺苷;RNA(核糖核酸);1、5高能磷酸
(3)ATPADP+Pi+能量
(4)①②③⑦⑩
【知识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解析】【解答】(1)图1是植物细胞,其中①叶绿体含有光合作用的色素、③液泡含有类胡萝卜素等色素,⑨核糖体是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⒁胞间连丝进行。(2)图2是ATP的结构式,方框部分称为腺苷,它结合上一个磷酸基团就成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ATP分子结构中三个磷酸键都储存有能量,高能磷酸键中储存大量能量,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储存能量最多。(3)当细胞产生的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时,发生ATP的分解反应,释放能量,主要化学反应的反应式是ATP-酶→ADP+Pi+能量。(4)若用磷脂酶处理,其功能受到影响的是细胞内的具膜结构,它们是⑩细胞膜、⑦核膜、①叶绿体、②线粒体、③液泡、⑿内质网、⒀高尔基体等。
【分析】本题考查真核细胞结构、ATP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能识图能力和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人参愈伤组织中ATP的含量,以研究人参细胞能量代谢的特点
实验原理:荧光素在荧光素酶、ATP等物质参与下,进行反应发出荧光;用分光光度计可测定发光强度;当荧光素和荧光素酶都足量时,在一定范围内,ATP的含量与发光强度成正比
实验步骤:
(一)ATP的提取:称取一定量的人参愈伤组织,研磨后沸水浴10min,冷却至室温,离心,取上清液
(二)ATP的测定:吸取一定量的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并注入适量的所需物质,在有氧等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
请回答:
(1)步骤一中的沸水浴处理,使酶的   被破坏而失活
(2)步骤二注入的物质中,属于反应物的是   ;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能量形式的转换是   
(3)荧光素酶价格昂贵,为能准确测定出ATP的含量,又能节省酶的用量,学习小组探究了“测定ATP时所需荧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浓度”,实验结果如图
①学习小组配制了1×10-8mol/L
ATP标准液、70mg/L荧光素溶液(过量)和   溶液进行实验
②结果表明:图中   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e、f、g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不同,但发光强度相同,这是因为   
【答案】(1)空间结构
(2)荧光素;化学能转换为光能(和热能)
(3)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60mg/L荧光素酶;e;ATP全部水解(或ATP数量限制)
【知识点】ATP的作用与意义
【解析】【解答】(1)沸水浴处理时,高温能够使酶分子空间结构被破坏,使酶的活性永久丧失.(2)根据实验原理:荧光素在荧光素酶、ATP等物质参与下,进行反应发出荧光.所以,步骤二注入的物质中,属于反应物的是荧光素,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能量形式的转换是化学能转换为光能和热能.(3)由图解的横坐标可知实验中荧光素酶溶液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60
mg/L,结果表明:图中e、f、g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不同,但发光强度相同,表明达到e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时,ATP已经全部水解,即使继续增加酶浓度,由于受ATP数量限制,发光强度也不再增加,因此e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代谢,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4.某研究小组探究酸雨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能量代谢的影响,在其它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进行实验,种子中ATP含量和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   能源物质。种子中ATP含量属于该实验研究的   变量。
(2)由图甲可知,酸雨可能通过   阻碍大豆种子萌发。由图乙可知,酸雨可能通过   阻碍大豆种子萌发。
(3)结合图甲、图乙分析,5-7天ATP含量   ,原因可能是   。
(4)为进一步探究种子萌发过程中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可用   试剂进行检测。
【答案】(1)直接;因
(2)降低ATP含量/抑制ATP的合成/促进ATP水解;降低呼吸速率
(3)下降;ATP的消耗量增加
(4)酸性的重铬酸钾/重铬酸钾
【知识点】ATP的作用与意义
【解析】【解答】种子中ATP的含量和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为实验的因变量。由图1可知,与pH为7.0相比,酸雨使ATP含量下降;由图2可知,与pH为7.0相比,酸雨使细胞呼吸速率下降。由图可知,5-7天,ATP含量下降,而细胞呼吸速率上升,可能的原因是ATP消耗量增加。酒精的鉴别用酸性的重铬酸钾。
【分析】本题考查探究酸雨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能量代谢影响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要点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
25.雌性荧火虫尾部的提取液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称为荧光素酶系溶液),该酶能利用ATP能量,催化荧光素与氧气反应形成能发出特定荧光的氧化型荧光素,荧光强度与反应体系中的ATP量成正比,利用该原理可测量不同萌发阶段种子样液中ATP的含量,实验方法如下:
(一)比色杯(容器)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 x 10-7 M、1 x 10-8 M、1 x 10-9 M、l x 10-10 M、1 x 10-11M的ATP溶液0.2mL,向各比色杯中加入0.8mL荧光素酶系溶液,混匀后立即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各比色杯发光强度,实验设定的温度为25℃,pH为7.4—7.8。以坐标图形式绘出ATP浓度与发光强度关系曲线。
(二)将未萌发、萌发12小时、萌发24小时的玉米胚10粒,70℃高温处理后,经研磨、提取,获得组织样液。利用荧光素酶系溶液测定荧光强度,从(1)所绘出的曲线中查出相应ATP浓度值。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1组 0.2mol 0.8mol
2组 0.2mol 0.8mol
3组 0.2mol 0.8mol
(1)填写表格:①   ②   ③   
(2)步骤(2)中设定的温度与pH值应是   ;玉米胚组织样液中的ATP主要来自细胞的   (生理过程),萌发24小时后玉米种子该过程增强,但样液发光强度并无成正比增强,解释原因:   。
【答案】(1)胚组织样液;荧光素酶系溶液;荧光强度
(2)25℃, 7.4~7.8(完整写出二项才给分);细胞呼吸;呼吸作用产生的ATP,转化为ADP并释放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正确答案均给分)
【知识点】ATP的作用与意义
【解析】【解答】实验目的是测量不同萌发阶段种子样液中ATP的含量,自变量为不同萌发阶段种子,因变量为ATP的含量,通过荧光强度检测,故①为组织样液,②为荧光素酶系溶液,③为荧光强度。
温度与pH值为无关变量,应该与实验(1)相同:5℃, 7.4~7.8。玉米胚组织样液中的ATP主要来自细胞的细胞呼吸,因为呼吸作用产生的ATP,用于各种生命活动,生成ADP,故样液ATP含量变化不大,样液发光强度并无成正比增强。
【分析】本题考查ATP、细胞呼吸相关知识和实验设计,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能力。
1 / 1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五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在“ATP ADP+Pi+能量”的反应式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酶相同
B.物质和能量都是不可逆的,酶不相同
C.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酶不相同
D.能量是不可逆的,物质是不可逆的,酶相同
2.两分子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团数分别是(  )
A.6和6 B.4和6 C.6和4 D.4和4
3.萤火虫发光所用的能量直接来自于(  )
A.葡萄糖 B.蛋白质 C.脂肪 D.ATP
4.ATP转化为 ADP 可表示如下:式中X代表(  )
A.H2O B.[H] C.P D.Pi
5.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TP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B.三磷酸腺苷可简写为A~P-P-P
C.ATP中大量的能量都储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团中
D.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6.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录时,RNA聚合酶能与mRNA的启动部位相结合
B.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
C.酶与ATP均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
D.酶的形状一旦发生改变,酶将失去生物学活性
7.如图,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主动运输过程中,细胞中乙的含量会显著增加
B.甲→乙和丙→乙过程,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
C.丙中含高能磷酸键,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8.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ATP、ADP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活细胞中ATP与ADP之间的转化时刻发生
B.细胞内的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可逆反应
C.ATP生成ADP时释放的能量可转化为机械能、电能、光能等多种能量
D.ADP生成ATP时,所需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9.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TP中含有C,H,O,N,P元素
B.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
C.ATP是高能化合物,其分子中有2个高能磷酸键
D.ATP能溶于水,制成的药剂即能注射也能口服
10.以下关于酶和ATP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的合成与分解需要的酶相同 B.少数酶的元素组成与ATP相同
C.酶的催化作用需要ATP提供能量 D.酶的合成过程不消耗ATP
11.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错误的有几项(  )
①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②线粒体是蓝藻和黑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③1个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④ATP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体内的来源均相同.
A.2项 B.3项 C.4项 D.1项
12.将萤火虫腹部末端的发光器切下,干燥后研成粉末(无光)。然后完成如下实验:第一步:向试管A中加入粉末和蒸馏水,A中出现淡黄色荧光,2 min后荧光消失。第二步:向试管A中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第三步:向试管A中滴加ATP溶液,荧光恢复.分析上述实验现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2 min后荧光消失”,说明细胞内含有大量的ATP
B.“A中出现淡黄色荧光”,说明ATP水解时2个高能磷酸键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
C.“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说明葡萄糖中的能量不能被细胞利用
D.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细胞内的直接能量物质是ATP而不是葡萄糖
13.科学家用含不同浓度NaF的水溶液喂养小白鼠,一段时间后,培养并测量小白鼠细胞代谢产热量及细胞内的ATP浓度,分别获得细胞内的ATP浓度数据和产热量曲线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NaF浓度(10-6g/mL) ATP浓度(10-4g/mL)
A组 0 2.97
B组 50 2.73
C组 150 1.40
A.该实验的测量指标是细胞产热量和细胞内的ATP浓度
B.高浓度的NaF组产热量峰值和ATP浓度均低于对照组
C.NaF对细胞代谢产生ATP有抑制作用
D.该实验采用了空白对照和相互对照
14.ATP的结构简式可以简写成(  )
A.A–P–P–P B.A–P–P~P C.A–P~P~P D.A~P~P~P
15.下图表示ATP的结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b键断裂后形成ADP和Pi
B.图中的3表示ATP中的字母A
C.由1,2,3各一分子形成的物质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
D.a键断裂释放的能量可以直接用于生命活动
16.如图是ATP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与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脱氧核糖 B.②:高能磷酸键
C.③:腺苷 D.④:RNA
17.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同时存在的两个过程,以下对①过程和②过程中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和②过程中的能量均来自糖类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B.①和②过程中的能量均可供给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直接利用
C.①过程的能量供给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利用,②过程的能量来自糖类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①过程的能量来自糖类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②过程的能量供给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18.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主要能源和最终能源分别是(  )
A.太阳能、糖类、ATP B.ATP、糖类、脂肪
C.ATP、脂肪、太阳能 D.ATP、糖类、太阳能
19.如图为生物体内ATP、ADP、AMP相互转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参与甲过程的反应物有ATP和酶
B.AMP可作为合成核糖核酸的原料
C.丁过程所需能量可来自化学能和热能
D.催化乙过程和丙过程的酶是同一种酶
20.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氮元素的一组是(  )
A.纤维素和丙酮酸 B.脂肪酸和甘油
C.脱氧核糖和ATP D.磷脂和腺苷
二、非选择题
21.下图表示ATP水解产生ADP过程。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A表示   ,P代表   ,如果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后可作为   物质基本结构单位中的一种。
(2)图中①代表    ,其中蕴藏着    。
(3)对于绿色植物来说,ADP和Pi合成ATP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主要有   ,写出生成ATP的反应式:   。
22.下面图1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ATP的分子结构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   ]   和[   ]   ,⑨核糖体是   场所,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   ]   进行(在[ ]内填序号)。
(2)图2中,方框部分称为   ,它结合上一个磷酸基团就成为   的基本组成单位,ATP分子结构中的能量主要贮存在   键(写出标号和名称)中。
(3)当细胞产生的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的反应式是   。
(4)若用磷脂酶处理,其功能受到影响的细胞结构有(填序号)   。
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人参愈伤组织中ATP的含量,以研究人参细胞能量代谢的特点
实验原理:荧光素在荧光素酶、ATP等物质参与下,进行反应发出荧光;用分光光度计可测定发光强度;当荧光素和荧光素酶都足量时,在一定范围内,ATP的含量与发光强度成正比
实验步骤:
(一)ATP的提取:称取一定量的人参愈伤组织,研磨后沸水浴10min,冷却至室温,离心,取上清液
(二)ATP的测定:吸取一定量的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并注入适量的所需物质,在有氧等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
请回答:
(1)步骤一中的沸水浴处理,使酶的   被破坏而失活
(2)步骤二注入的物质中,属于反应物的是   ;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能量形式的转换是   
(3)荧光素酶价格昂贵,为能准确测定出ATP的含量,又能节省酶的用量,学习小组探究了“测定ATP时所需荧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浓度”,实验结果如图
①学习小组配制了1×10-8mol/L
ATP标准液、70mg/L荧光素溶液(过量)和   溶液进行实验
②结果表明:图中   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e、f、g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不同,但发光强度相同,这是因为   
24.某研究小组探究酸雨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能量代谢的影响,在其它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进行实验,种子中ATP含量和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   能源物质。种子中ATP含量属于该实验研究的   变量。
(2)由图甲可知,酸雨可能通过   阻碍大豆种子萌发。由图乙可知,酸雨可能通过   阻碍大豆种子萌发。
(3)结合图甲、图乙分析,5-7天ATP含量   ,原因可能是   。
(4)为进一步探究种子萌发过程中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可用   试剂进行检测。
25.雌性荧火虫尾部的提取液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称为荧光素酶系溶液),该酶能利用ATP能量,催化荧光素与氧气反应形成能发出特定荧光的氧化型荧光素,荧光强度与反应体系中的ATP量成正比,利用该原理可测量不同萌发阶段种子样液中ATP的含量,实验方法如下:
(一)比色杯(容器)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 x 10-7 M、1 x 10-8 M、1 x 10-9 M、l x 10-10 M、1 x 10-11M的ATP溶液0.2mL,向各比色杯中加入0.8mL荧光素酶系溶液,混匀后立即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各比色杯发光强度,实验设定的温度为25℃,pH为7.4—7.8。以坐标图形式绘出ATP浓度与发光强度关系曲线。
(二)将未萌发、萌发12小时、萌发24小时的玉米胚10粒,70℃高温处理后,经研磨、提取,获得组织样液。利用荧光素酶系溶液测定荧光强度,从(1)所绘出的曲线中查出相应ATP浓度值。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1组 0.2mol 0.8mol
2组 0.2mol 0.8mol
3组 0.2mol 0.8mol
(1)填写表格:①   ②   ③   
(2)步骤(2)中设定的温度与pH值应是   ;玉米胚组织样液中的ATP主要来自细胞的   (生理过程),萌发24小时后玉米种子该过程增强,但样液发光强度并无成正比增强,解释原因: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解析】解答:在“ATP ADP+Pi+能量”的反应式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合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光合作用或细胞呼吸,ATP分解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各种生命活动;酶的种类也不同,合成时的酶是ATP合成酶,分解时的酶是ATP水解酶,两者不是可逆反应,C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ATP合成与水解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答案】B
【知识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解析】【解答】ATP的分子简式为:A—P~P~P,一分子ATP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和3个磷酸基团,所以两分子ATP中含有4个高能磷酸键和6个磷酸基团,B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ATP的分子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3.【答案】D
【知识点】ATP的相关综合
【解析】【解答】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萤火虫发光所用的能量直接来自于ATP,D正确;葡萄糖、蛋白质、脂肪中储存的能量只有转移形成ATP后,才能用于生命活动。
【分析】本题考查能源物质与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答案】D
【知识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解析】【解答】ATP在水解酶的催化下能分解为ADP和Pi,同时释放能量用于生命活动,所以图中的X代表Pi,应选D。
【分析】本题考查ATP水解供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5.【答案】D
【知识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解析】【解答】ATP分子中只有高能磷酸键储存着大量能量,A错误;三磷酸腺苷可简写A-P~P~P,B错误;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腺苷和磷酸基团之间为普通磷酸键,C错误;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D正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答案】B
【知识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解析】【解答】转录时,RNA聚合酶能与DNA的启动部位相结合,A项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蛋白质和RNA的形成都需要消耗ATP,在有能量供给、酶的催化下,ADP与Pi结合形成ATP,B项正确;酶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C项错误;酶的空间结构一旦遭到破坏,酶将失去生物学活性,D项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酶与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答案】D
【知识点】ATP的作用与意义
【解析】【解答】生物体内ATP 与ADP的含量比较少,且处于动态平衡,A错。甲→乙过程是水解酶起作用,而丙→乙是合成酶,酶的种类不同,空间结构不相同,B错。丙中含有一个普通磷酸键,C错。ATP合成时要消耗磷酸(戊),D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ATP与AD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8.【答案】B
【知识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解析】【解答】活细胞中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中,A项正确;细胞内的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物质是可逆的,能量不可逆,因此不属于可逆反应,B项错误;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肌肉收缩、生物的发电和发光等各项生命活动,即可转化为机械能、电能、光能等多种能量,C项正确;ATP的形成途径有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D项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的利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9.【答案】B
【知识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解析】【解答】ATP是由腺苷和磷酸基团构成,含有C、H、O、N、P元素,A项正确;ATP中的A代表腺苷,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B项错误;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其分子中有2个高能磷酸键,C项正确;纯净的ATP呈白色粉末状,能溶于水,作为药品可以提供能量并改善患者的新陈代谢,制成的药剂既能注射也能口服,D项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ATP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0.【答案】B
【知识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解析】【解答】ATP的合成与分解为不同化学反应,需要酶的种类不同,A错。少数酶为RNA,元素组成与ATP相同,都是CHONP,B正确。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不需要ATP提供能量,C错。酶为蛋白质或RNA,合成过程需要消耗ATP,D错。
【分析】本题考查酶和ATP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11.【答案】C
【知识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解析】【解答】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细胞中的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①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②错误;1个ATP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③错误;ATP的合成在植物体内来自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在动物和绝大多数微生物体内来自于呼吸作用,来源不相同,④错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2.【答案】C
【知识点】ATP的作用与意义
【解析】【解答】2分钟后荧光消失,说明细胞内含有少量的ATP,A错误。“A中出现淡黄色荧光”,说明ATP水解时高能磷酸键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但是不能体现水解了几个高能磷酸键,而且一般水解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B错误。“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说明葡萄糖中的能量不能被细胞直接利用,ATP可以直接被利用,C正确。由C可知,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ATP在能量代谢中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对比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答案】B
【知识点】ATP的相关综合
【解析】【解答】结合题意分析可知,该实验的测量指标有两个:细胞产热量和细胞内ATP的浓度,A正确。高浓度NaF组(即C组)的细胞产热量高于对照组(即A组),细胞内ATP浓度低于对照组,B错。从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NaF对细胞代谢产生ATP有抑制作用,C正确。该实验有空白对照组A组和不同浓度的NaF实验组相互对照,D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了探究实验的设计、分析等相关能力,意在考查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14.【答案】C
【知识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解析】【解答】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5.【答案】D
【知识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解析】【解答】b断裂后形成AMP和Pi,A错。图中2、3共表示ATP中的A,B错。由1、2、3各一分子形成的物质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因为2表示的是核糖,C错。ATP水解直接供能于各项生命活动就是指A键断裂释放的能量,D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ATP的化学组成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6.【答案】B
【知识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①到④依次是核糖、高能磷酸键、腺嘌呤、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故B正确,A、C、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ATP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识别能力。
17.【答案】C
【知识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解析】【解答】①为ATP的水解过程,能量来自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A错误;②为ATP的合成过程,消耗能量,不能供给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直接利用,B错误;①过程为ATP的水解过程,能量供给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利用,②过程为ATP的合成过程,能量来自糖类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C正确;①过程为ATP的水解过程,能量供给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利用,②过程为ATP的合成过程,能量来自糖类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错误.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8.【答案】D
【知识点】ATP的作用与意义
【解析】【解答】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最终能源物质是太阳能,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9.【答案】B
【知识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解析】【解答】甲过程表示ATP的水解,则反应物有ATP和水,酶是催化剂,A项错误;AMP是ATP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产物,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组成,可以作为合成核糖核酸的原料,B项正确;丁过程是ADP和Pi合成ATP的过程,在光合作用中该过程所需能量来自光能,在呼吸作用中该过程所需能量来自化学能,但都不能利用热能,C项错误;催化乙过程的酶是水解酶,催化丙过程的酶是合成酶,D项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0.【答案】D
【知识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解析】【解答】磷脂有CHONP元素,腺苷(腺嘌呤+核糖)有CHON元素,D项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化合物,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1.【答案】(1)腺苷;磷酸基团;核酸(或RNA)
(2)高能磷酸键;大量的化学能
(3)光合作用、呼吸作用;ADP+Pi ATP
【知识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解析】【解答】(1)图中A表示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后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结构单位中的一种。(2)图中①代表高能磷酸键,其中蕴藏着大量的化学能。(3)绿色植物体内ADP和Pi合成ATP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分析】本题考查ATP的结构及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2.【答案】(1)①;叶绿体;③;液泡;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 ;四胞间连丝
(2)腺苷;RNA(核糖核酸);1、5高能磷酸
(3)ATPADP+Pi+能量
(4)①②③⑦⑩
【知识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解析】【解答】(1)图1是植物细胞,其中①叶绿体含有光合作用的色素、③液泡含有类胡萝卜素等色素,⑨核糖体是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⒁胞间连丝进行。(2)图2是ATP的结构式,方框部分称为腺苷,它结合上一个磷酸基团就成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ATP分子结构中三个磷酸键都储存有能量,高能磷酸键中储存大量能量,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储存能量最多。(3)当细胞产生的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时,发生ATP的分解反应,释放能量,主要化学反应的反应式是ATP-酶→ADP+Pi+能量。(4)若用磷脂酶处理,其功能受到影响的是细胞内的具膜结构,它们是⑩细胞膜、⑦核膜、①叶绿体、②线粒体、③液泡、⑿内质网、⒀高尔基体等。
【分析】本题考查真核细胞结构、ATP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能识图能力和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3.【答案】(1)空间结构
(2)荧光素;化学能转换为光能(和热能)
(3)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60mg/L荧光素酶;e;ATP全部水解(或ATP数量限制)
【知识点】ATP的作用与意义
【解析】【解答】(1)沸水浴处理时,高温能够使酶分子空间结构被破坏,使酶的活性永久丧失.(2)根据实验原理:荧光素在荧光素酶、ATP等物质参与下,进行反应发出荧光.所以,步骤二注入的物质中,属于反应物的是荧光素,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能量形式的转换是化学能转换为光能和热能.(3)由图解的横坐标可知实验中荧光素酶溶液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60
mg/L,结果表明:图中e、f、g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不同,但发光强度相同,表明达到e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时,ATP已经全部水解,即使继续增加酶浓度,由于受ATP数量限制,发光强度也不再增加,因此e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代谢,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4.【答案】(1)直接;因
(2)降低ATP含量/抑制ATP的合成/促进ATP水解;降低呼吸速率
(3)下降;ATP的消耗量增加
(4)酸性的重铬酸钾/重铬酸钾
【知识点】ATP的作用与意义
【解析】【解答】种子中ATP的含量和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为实验的因变量。由图1可知,与pH为7.0相比,酸雨使ATP含量下降;由图2可知,与pH为7.0相比,酸雨使细胞呼吸速率下降。由图可知,5-7天,ATP含量下降,而细胞呼吸速率上升,可能的原因是ATP消耗量增加。酒精的鉴别用酸性的重铬酸钾。
【分析】本题考查探究酸雨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能量代谢影响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要点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
25.【答案】(1)胚组织样液;荧光素酶系溶液;荧光强度
(2)25℃, 7.4~7.8(完整写出二项才给分);细胞呼吸;呼吸作用产生的ATP,转化为ADP并释放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正确答案均给分)
【知识点】ATP的作用与意义
【解析】【解答】实验目的是测量不同萌发阶段种子样液中ATP的含量,自变量为不同萌发阶段种子,因变量为ATP的含量,通过荧光强度检测,故①为组织样液,②为荧光素酶系溶液,③为荧光强度。
温度与pH值为无关变量,应该与实验(1)相同:5℃, 7.4~7.8。玉米胚组织样液中的ATP主要来自细胞的细胞呼吸,因为呼吸作用产生的ATP,用于各种生命活动,生成ADP,故样液ATP含量变化不大,样液发光强度并无成正比增强。
【分析】本题考查ATP、细胞呼吸相关知识和实验设计,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