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
一、新课标理论支撑
准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把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充分认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从培养核心素养出发。
1.把立德树人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清晰、明确地体现教学目标的育人立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
2.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追求语言、知识、技能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综合效应。
3.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学习情境的设置要符合核心素养整体提升和螺旋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摘选自《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本单元的作品主要是新诗,也有以旧体表现时代内容的诗作,还有散文诗。语言凝练,形式精致,讲究韵律和节奏,其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阅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领略作者的情思,触摸时代的脉搏,受到精神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学习本单元,要在反复朗读、感受诗歌韵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三、学情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课授课对象是九年级4班学生,该班男生24人、女生23人,学生活泼开朗、好奇心强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教师的情境创设下,能初步具备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信息化多媒体构建的课堂有浓厚兴趣。
(二)学习基础:
通过上学期《艾青诗选》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新诗题材有了初步了解,留下了对诗歌的初步印象,但对抓住具体意象揣摩作者情感还不能准确分析,需要进一步结合写作背景、走进诗歌情境,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人的情感脉络。
(三)具体措施:
因为本课涉及到特定历史时期,在课前需要同学们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提前做好线上的预习工作,对学生的查阅收集资料和归类总结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都提出很高的要求。针对学情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写作背景入手,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增强学生对中国历史、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切身感受。
四、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朗读诗歌,培养鉴赏诗歌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找寻并理解诗歌中鲜明独具特色的意象。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与投身建设的奉献精神,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之情。
五、教学重难点
1.学习重点:朗读诗歌,找寻并理解诗歌中鲜明独具特色的意象,培养鉴赏诗歌能力。
2.学习难点:感悟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与投身建设的奉献精神,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之情。
六、教育策略分析
(一)教法:图文结合法、情境创设法。
课堂教学时要能提供诗歌朗读相结合的视频资料,建立时空观念与走进诗人描写的祖国,依据写作背景创设教学所需要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二)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诵读表演法。
通过开展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氛围,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知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培养学习能力。
1.课前环节:布置“课前任务单”,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学习先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有过诗歌学习的经验,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因此课前将本课内容给学生分小组去不同形式的朗读,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
2.课中环节:参照“诗歌朗诵评价记录表”,以“朗诵”来提升学生积极主动性出发,围绕课题并结合信息化平台希沃白板,开展与教学内容相切合的活动。
3.课后环节:根据课堂、课后表现进行“量化表”评价,拓展爱国诗歌的阅读,升华爱国情感,明确当代青少年的理想与责任担当。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聆听《我和我的祖国》歌曲,猜想今天我们走进舒婷“我和我的祖国”的故事,展示对话作者及了解学习目标。
【教学意图】创设情境,渲染爱祖国的氛围,明晰诗人诗歌特色。
(二)初识诗歌
1.教师范读。结合诗歌视频,教师进行深情范读。学生听朗读、做标识,注意语调变化。
【教学意图】通过视频引入,创设情境,师生从字句初识诗歌,体会诗人情感变化。
2.学生诵读。根据“诗歌朗诵评价记录表”,尝试注意字音、重读、停顿朗读,总结朗读小方法,进行自评、小组评。
【教学意图】总结方法,培养学生正确朗读的能力。
(三)把握意象
意象知识链接,走进“意象”微课,观看微课了解意象。
【教学意图】回顾意象知识点,调动学生兴趣。
(四)品读诗歌——寻意象 析内容 悟情感
1.品读第一小节
学生边朗读边找寻划出意象。思考:这些意象呈现了一个贫穷落后的祖国形象?小组探究:学生交流,派代表回答并按(低沉)基调朗读。根据“诗歌朗诵评价记录表”自评、小组评。
【教学意图】小组合作讨论,准确找寻诗节中的意象,感悟描述贫穷落后的祖国,品味诗人悲痛的感情,明确朗读语气(低沉)。
2.品读第二小节
学生边朗读边找寻划出意象。思考:这些意象呈现了虽贫穷落后却依然痛苦追求的祖国形象?小组探究:学生交流,派代表回答并按(舒缓)基调朗读。根据“诗歌朗诵评价记录表”自评、小组评。
【教学意图】小组合作讨论,准确找寻诗节中的意象,感悟痛苦追求的祖国形象,品味诗歌表现的沉重感,明确朗读语气(舒缓)。
3.品读第三小节
学生边朗读边找寻划出意象。思考:结合写作背景,理解新生希望的祖国形象。小组探究:学生交流,派代表回答并按(激昂)基调朗读。根据“诗歌朗诵评价记录表”自评、小组评。
【教学意图】小组合作讨论,准确找寻诗节中的意象,感悟新生希望的祖国形象,品味诗歌表现的责任感,明确朗读语气(激昂)。
4.品读第四小节
学生边朗读边找寻划出意象。思考:结合写作背景,理解我为祖国献身的责任。小组探究:学生代表回答并按(高亢)基调朗读。根据“诗歌朗诵评价记录表”自评、小组评。
【教学意图】小组合作讨论,准确找到意象,感悟我为祖国献身,品味诗人表现的责任感奉献精神,明确朗读语气(高亢)。
(五)拓展探究
1.思考讨论:
结合写作背景,“我”同样也是和诗人一样经历挫折依然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一代人。理解诗人准备献身奉献对祖国深沉而热烈的爱,用(高亢)语调来朗读。
【教学意图】小组合作讨论,结合背景,学会质疑思考,明确诗人迷茫、深思对祖国献身的深沉而热烈的爱。
2.情感梳理 点明主题
梳理全诗情感脉络,全诗主题是什么?巧妙板书,点明“我……热爱……我的祖国”。(低沉——舒缓——激昂——高亢)。
【教学意图】启发式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总结梳理情感脉络,把握情感的递进。
(六)延伸阅读
“爱国”是永恒的主旋律,我们朗读同一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顾城的《一代人》朗诵并找到意象。思考:诗人对光明的执着追求和渴望。既有对上一辈的总结和反思,又有对下一代的呼唤和定位。
【教学意图】延伸阅读,相同主题的诗歌延伸阅读,思考那代人的爱国情感和思想。
(七)情感升华
1.口语综合性表达
请大家踊跃表达我们这一代人爱国情感,让大家来聆听你的爱国心声。
【教学意图】融会贯通课内外、古今的诗歌、名言,达到爱国情感的共鸣,明确“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
2.创意表达
请新时代的少年起立,饱含对祖国深情,大声朗读全诗最强音的第四小节,以“我是你的十四亿分之 一……”开始。
【教学意图】以新时代少年的角度来创意表达,吸引学生的关注点,创设情境与诗人时空对话,齐颂爱国情感。
(八)课后巩固
1.仿写以“祖国,我想对您说”为内容的一首小诗。
2.课外爱国诗歌阅读。
(九)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意象
我----(爱)----祖国
低沉——舒缓——激昂——高亢
八、教学反思:
特色:
1.“教—学—评”模式,根据“诗歌朗诵评价记录表”朗读指导,让学生享受朗读教学的无限乐趣,根据“语文课堂、课后表现评价记录表”,落实学习目标,升华爱国情感。
2.朗读是本节课教学主基调,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朗读,“以读促教,以读促学”的理念贯穿课堂,在读中培养语感,揣摩品味情感,设计合理,以初识诗歌、品读诗意、感受诗情、拓展表达四个环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以读促学,培养语感;找准意象,深层品读;创设诗歌情境,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更深刻地、创造性地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诗歌的物和情。
4.读说结合,拓展延伸,多角度多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5.板书设计美观明了,突出本堂课的学习重点、主旨及情感。
不足:
1.各个环节的衔接不够自然,过于紧凑,加强课堂衔接语言的能力。
2.加强教师个人的课堂调动力度,注意及时点拨激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