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8.《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6 23:1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
2.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3.能说说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1.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
2.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 电子课件,课前预习单、课中共学单、课后延学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欣赏视频,激发兴趣教师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孩子们玩的各种游戏),孩子们看完视频有什么感受?你们玩过这些游戏吗?看来同学们都被这快乐的童年吸引了,童年就是这样一个百花园,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童年的百花园,去寻找童年的快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评价标准)
学习活动一: 读诗展童年—字正腔圆
1.出示“争做小小广播员,为你读诗展童年”的招募令。
2.“墨”是本节课需要写的字,教师示范写。
3.找同学读诗,读出节奏和韵律。 1. 学生读招募令。
2. 拿起笔练写“墨”字。
3. 读诗 1.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练写生
学习活动二:读诗展童年—诗中寻画
1.做小广播员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让我们一起到诗中寻画吧。
第一幅图谁找到了
从哪里找到的?(关注地点和事件)
第二幅,第三幅分别找学生回答。 读诗,寻找三幅画,完成课中共学单第一个问题。溪边钓鱼江上戏耍林中采蘑菇 整体理解诗歌内容,为深入理解诗歌奠定基础
学习活动三:读诗展童年—心有诗意
1.自由读溪边,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2.你最喜欢哪个景物,为什么?
3.人影给溪水染绿了,人影怎么是绿的呢?谁有想法?引出联系上下文的学习方法。板书:联系上下文
4.继续交流喜欢的景物,引导学生感受静,从而有感情有韵律带有画面感的读诗。
5.人影静静地倒映在水中,怎么又碎了呢?引出结合生活经验也是读懂句子的好方法。板书:结合生活经验
6.大鱼钓上来了,心情怎么样?让笑声蹦跳起来一起读。
7.一副美丽的溪边钓鱼图,一份快乐的童年时光,让我们把快乐传递开来,一起读整首诗。
8.这幅溪边钓鱼的画面已经展示在我们面前,请同学分句读。
9.声音是有情感的,声音是有画面感的,让我们一起想象画面读一读 1.自由读《溪边》。
2.思考问题并回答。
3.有感情有画面有韵律的读。 深入理解诗歌,学习读懂诗歌的学习方法。
学习活动四:读诗展童年—延伸快乐
1.在江上和林中又为我们描绘了哪些快乐的画面?选择其中一首说一说你喜欢的句子,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句子,仿佛到了怎样的画面?
2.优秀的小广播员能把一首首诗读成一幅幅画,三首诗三幅画,在小组内展示,借助评价量表,评选最佳小广播员。评选后,最佳小广播员接读诗。
3.回顾三首诗,读溪边,江上,林中的重点句子。
4.在儿童诗的百花园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小诗等着我们去诵读,课下继续跟随张继楼爷爷的诗《街头》《花前》《树下》去感受童年的快乐与美好。
1、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课中共学单。2、小组内诵读。 运用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
童年的水墨画
溪边钓鱼 想象
江上戏耍 联系上下文
林中采蘑菇 结合生活
《童年的水墨画》评测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uǐ mò rǎn lǜ diào ɡān fěn suì lànɡ huā
( ) ( ) ( ) ( ) ( )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葫( ) 拨( ) 蘑( ) 菇( )胡( ) 泼( ) 磨( ) 姑( )
三、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水墨画(mò nò) 染绿(lǎn rǎn) 破碎(suì shuì)
浪花(nànɡ lànɡ) 飞溅(jiàn jàn) 清爽(shǎnɡ shuǎnɡ)
四、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你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
五、回忆交流自己的童年趣事。
仿写一首小诗——《童年的诗歌》并相互交流
教学反思
童年的水墨画这组诗歌摄取了童年生活的三组画面,生动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对教学效果反思如下:
一、缺乏之处通过这次的尝试放手,我发现自己从前的忧虑有些杞人忧天,学生们其实是可以做到并做好的,我不应该过度担忧以及疑心他们的潜力跟能力。接下来,我应该更勇敢更放心地把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让他们更大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向课堂要效益,学好知识,用好知识。
二、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更加大胆的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教学方法去自己读诗,自己理解难懂的词语及句子,让他们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然后理解诗意,放飞想象。最后拓展延伸,快乐练笔。这一环节,读写结合,读画结合,生本教育的阅读教学提倡“读写结合,以读引读”,学生在理解课文的根底上,有感而发想到自己童年的趣事,童年的梦想,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童年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