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4 密度与社会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4 密度与社会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7-27 14:56:15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4 密度与社会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4 密度与社会 同步练习)阿基米德采用排水法解决了王冠掺假问题,现有一个金和银做成的王冠,用排水法测量出其体积为56.9cm3,若与王冠质量相同的纯金块和纯银块的体积分别为52.5cm3和96.5cm3,则王冠中银的质量和金的质量之比为(  )
A.1:8 B.1:9 C.1:10 D.1:11
【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于与王冠相同质量的纯金块的体积为52.5cm3,所以王冠的质量为:

王冠的体积为金和银的体积之和,设其中金和银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
,即: 且 ,解得: ,即 ,则 ,所以 。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题意,利用密度计算公式m=ρV分别计算出质量,作比即可.
2.(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  )
A.质量变大 B.质量不变 C.密度变大 D.密度不变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由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决定,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水结冰后质量不变;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得V=即可知,质量一定时,冰与水相比密度变小,则冰的体积变大,选项ACD不符合题意,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个物体位置、状态的改变不会使质量发生变化;一定质量的矿泉水结冰,状态改变、体积改变,密度改变。
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质量相等半径相同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各一个(ρ铜>ρ铁>ρ铝),则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球是(  )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由 得: ,
同理可得V实铝、V实铁,
∵铜、铁、铝三个球的质量、体积都相等;
ρ铜>ρ铁>ρ铝;
∴V实铜最小,那么铜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就最大;
故选A。
【分析】灵活运用密度的变形公式。
4.(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全碳气凝胶”固体材料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其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高强度的合金材料,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已知某飞机采用密度为6×103 kg/m3高强度合金材料制造,需要合金1.2×105kg,若采用“全碳气凝胶”代替合金材料,需要“全碳气凝胶”的质量(  )
A.6 kg B.60 kg C.600 kg D.6000 kg
【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合金的体积: ,
由题知,气凝胶的体积:V=V合金=20m3,
气凝胶的质量:m=ρ气凝胶V=3kg/m3×20m3=60kg;
故选B。
分析:关键是知道合金的体积与气凝胶的体积相等。
5.(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
B.用钨做电灯泡的灯丝
C.冬天,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传递热的物质
D.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答案】D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是因为塑料是绝缘体,可防止触电事故,选项A不合题意;
用钨做电灯泡的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比较高,防止灯丝由于发热而烧断,选项B不合题意;
冬天,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传递热的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选项C不合题意;
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是为了防止将人砸伤,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在表演的场景中,倒塌的房屋、滚落的石头都是用密度较小的泡沫塑料制成的,目的是防止将人砸伤。
6.(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质量约为9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mm2.这捆铜线的长度约为(  )
A.4m B.40m C.400m D.4000m
【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铜丝的体积: ,
这捆铜丝的长度: ;
故选B。
分析:已知铜的密度和质量,利用密度公式可求铜丝的体积,又知道铜丝的横截面积,可求长度。
7.(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B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 可知,1kg冰与1kg水,质量相同时,冰的体积大,密度小,选项A错误;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选项B正确;
自行车的体积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自行车的质量越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选项C错误;
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选项D错误;
故选B。
分析:制作不同的物体选用密度不同的材料,主要是根据物体的用途来决定的。
8.(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关于水池中的水结冰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池底的水先结冰 B.水池中部的水先结冰
C.表面的水先结冰 D.全池的水同时结冰
【答案】C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水的凝固点是0℃,也就是当水温达到0℃,继续放热,水就会结冰;
冬天,水面与空气直接接触散热较快,当水温在4℃以上时,由于水的热胀冷缩,表面温度较低的水密度增大下沉,底部温度较高的水密度较小上升,最终上下温度相同;如果温度再降低,低于4℃时,水出现热缩冷胀的反常膨胀,表面的水温度虽然低,但密度却较小,所以不会下沉,水的温度上下不再均匀;在较深的水中,底部的水温为4℃,而水面的温度达到0℃时,开始凝固.所以表面的水先结冰;
故选C。
【分析】水在0℃~4℃之间具有热缩冷胀的反常膨胀现象。
9.(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用玻璃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两支蜡烛最先熄灭的是(  )
A.长的先熄灭 B.短的先熄灭 C.同时熄灭 D.无法判断
【答案】A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常温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高,所以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上升到顶部,较长的蜡烛因缺氧气而熄灭;
故选A。
【分析】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10.(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当物质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密度一般都会发生变化,我们常见的物质中,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晶体
【答案】C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一般情况下,常见物质密度受温度影响的规律是: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温度越低,密度越大.原因是:一般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规律.气体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和液体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故选C。
【分析】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液体分子间的间隔小,固体分子间的间隔最小;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距离变大。
1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小明发现冬天注满水的缸胀破了,这是因为(  )
A.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了
B.水结成冰后,质量和体积都不变了
C.水结成冰后,质量和体积都变大了
D.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小,体积变大了
【答案】A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在水结冰的过程中,质量不变,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根据密度公式 可知,密度变小;
故选A。
【分析】知道密度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12.(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下列物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B.质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C.水的密度是1.0×103 D.密度不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A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密度反映了物质的一种差别,选项A正确;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选项B错误;
水的密度是1×103kg/m3,选项C错误;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会随物体的质量、体积、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密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选项D错误;
故选A。
【分析】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质量,且质量不随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密度反映了物质的一种差别。
1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小英去小店买米酒和酱油,店主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如图所示,但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和酱油所用的容器是不一样的,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乙系列是量取米酒的容器系列
B.质量相同的米酒的体积大于酱油的体积
C.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密度
D.米酒的密度大于酱油密度
【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米酒与酱油密度不同,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 ,可知质量相等的米酒的体积就要大于酱油的体积,所以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时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酱油的要大一点;
故选D。
分析:掌握密度公式的应用。
14.(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等,如果温度计中用“水”做测温物质,当被测物体的温度由0℃上升到10℃时,温度计的示数(  )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答案】D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因为有反常膨胀,在0~4℃,当温度升高时,水体积缩小;因此制造温度计不用水;当被测物体的温度由0℃上升到10℃时,水在4℃的时候密度最大,所以体积先减小,大于4℃再升高;
故选D。
【分析】知道水在0~4℃,当温度升高时体积缩小。
15.(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
A.5:2 B.2:5 C.5:4 D.4:5
【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设甲物质的体积为V甲,乙物质的体积为V乙,
则甲物质的质量:m甲=ρ甲V甲=5g/cm3×V甲=5V甲,
乙物质的质量:m乙=ρ乙V乙=2g/cm3×V乙=2V乙,
甲和乙混合后的总质量:m总=m甲+m乙=5V甲+2V乙,
甲和乙混合后的总体积:V总=V甲+V乙,
则甲和乙混合后的密度为: ,
由于混合后的密度为3g/cm3,所以 ,
解得:V乙=2V甲,
所以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之比为:m甲:m乙=5V甲:2V乙=5V甲:(2×2V甲) =5:4;
故选 C。
分析: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式。
16.(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4 密度与社会 同步练习)某教室长7.65 m,宽4.6 m,高3.5 m,这间教室可容空气   kg.(ρ空气 =1.3 kg/m3 )
【答案】160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教室内空气的体积是:V=长×宽×高=7.65m×4.6m×3.5m=123.165m3,ρ空气=1.3 kg/m3,由密度公式ρ= 可得空气的质量是:m=ρV=1.3 kg/m3×123.165m3=160.1145kg≈160kg.
故答案为:160.
【分析】利用密度计算公式m=ρV=ρabh计算即可.
二、实验题
17.(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4 密度与社会 同步练习)某同学利用一定质量的水,研究水的体积和温度的关系,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V-t作出图象,如图,请根据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像中AB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   ;图像中BC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   。
(2)以上现象揭示了水的反常膨胀规律,由此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是:水在4℃时   。
【答案】(1)在0~4℃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4℃以上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密度最大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1)①从点A到点B,温度从0℃ 4℃,逐渐升高,而水的体积在减小,所以AB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在0 4℃内,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②从点B到点C,温度从4℃开始逐渐升高,同时体积也在增大,所以BC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4℃以上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从图来看,水温在4℃时体积最小,由于物体的质量与温度无关,那么由ρ= 可知:此时水的密度最大。
【分析】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体积会变化,它的密度随温度变化;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但是水的温度上升到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而后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
18.(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4 密度与社会 同步练习)晓丽买了一件工艺品,但不知究竟是什么金属制成的,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对该工艺品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得到以下表格中的一些数据.请结合下图将表格填写完整。
金属块的质量m/g 水的体积V1/mL 金属块和水的体积V2/mL 金属块的体积V3/cm3 金属块的密度ρ(kg·m-3)
10.8 14            
通过测量,可以认定这件工艺晶是用金属   制成的,这种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   。这种金属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可用图像中的斜线   来表示.图中斜线a表示的是金属   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答案】18;4;2700;铝;用作导线等;c;铁(钢)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1)读图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故其示数为10mL+8mL=18mL=18cm3;金属块的体积V=18cm3 14cm3=4cm3;金属块的密度ρ= =2.7g/cm3=2700kg/m3; (2)该金属的密度为2700kg/m3与金属铝的密度相同,故可初步断定,这个工艺品是用金属铝制成的;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用作室外导线,各种厨房用具,如铝锅、铝壶、铝勺等;从图象中画出对应点,如右图所示。可以粗略估计c的密度在2.7g/cm3附近,a的密度在7.9g/cm3附近,因此,c表示的是铝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a表示的是钢铁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分析】先计算得出金属块的体积;利用公式ρ=计算得出金属块的密度;分析图象中的图线,找出对应点,可估算三种物质的密度,再根据测量结果与三种物质的密度相对照,可确定是哪一种物质.
三、填空题
19.(2015八上·大同期末)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   ,所以热空气   (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答案】小;上升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点燃蜡烛上方的空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密度小的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吹动扇叶转动.
故答案为:小;上升.
【分析】(1)密度大小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温度、气压、状态.(2)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3)在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0﹣﹣4℃的水除外).(4)在相同条件下,针对气体来讲,气压越高,体积越小,密度越大.(5)在相同条件下,固态的密度>液态的密度>气态的密度(水除外)
20.(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夏天空调常常安装在室内   方的原因是   .
【答案】高处;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冷空气,打开空调后,冷空气向下,热空气向上流动,房间的气温基本平衡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空气是会流动的,并且是热胀冷缩的,靠近空调的空气首先变冷,体积收缩,密度变大,变得重了便往下降,同时热空气向上与冷空气混合,这样房间内的空气便开始上下“对流”起来,房间的气温基本平衡,空调装在高处才能发挥它的最佳作用.
故答案为:高处;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冷空气,打开空调后,冷空气向下,热空气向上流动,房间的气温基本平衡.
【分析】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冷空气,热空气比冷空气轻,轻者向上,重者向下,打开空调后,冷空气向下,热空气向上流动,房间的气温基本平衡.
2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4 密度与社会 同步练习)“谷风”和“山风”在山区地区经常出现.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空气密度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暖空气沿山坡   (选填“上升”或“下滑”),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因而沿山坡   (选填“上升”或“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答案】减小;上升;增大;下滑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空气密度减小,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山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分析】风形成的原因:气体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与增大;密度小的热空气上升,当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周流过来补充,从而形成对流,这就形成了风.
四、解答题
22.(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4 密度与社会 同步练习)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太阳能集热器是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一种装置,它可以利用太阳能把水加热.太阳能集热器主要由集热板和贮水器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1)贮水器总比集热板的位置高,请你猜想这样做的原因。
(2)利用相关知识说明并用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答案】(1)答:水在集热板中被加热后,温度升高,热水上升,冷水下降,以便集热板对冷水继续加热。
(2)答:说明: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温上升密度减小,向上流动;冷水密度大,向下流动,形成对流,保持集热板内水温较低,以利于对水继续加热。
实验验证举例:将一桶(或盆)水(要有一定深度)放在太阳光下晒一段时间,用手测试上层和底部的水温,则上层的水温高于底部,证明热水浮在上层。
取一烧杯冷水,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底部,底部水温升高后热水上升,上层的低温水下降,能观察到水形成的对流。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底部水受热后密度变小,向上运动,形成对流,便于加热.
2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4 密度与社会 同步练习)密度知识的应用与讨论
(1)18g水的体积是18cm3,请通过计算说明这些水结成冰后,体积怎样变化?(ρ冰=0.9×103kg/m3)
(2)对大多数固体和液体来说,都是热胀冷缩的,所以当温度变化时,它们的密度也要变化。但我们平时总是把这些物质的密度当成定值,课本上给出的也是定值,只是增加了“常温常压”这一条件。你怎样理解这个问题?
【答案】(1)解:已知:m=18g,ρ冰=0.9×103kg/m3
∵水和冰的质量相等,
∴V冰= =20cm3
20cm3>18cm3;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
(2)解:加上“常温常压”这一条件,就可以忽略体积的变化,故认为密度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密度不变。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先利用密度计算公式ρ=求得体积,再对比;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体积会变化,它的密度随温度变化;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但是水的温度上升到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而后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
24.(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4 密度与社会 同步练习)某中学体育室内有一个质量为4kg的实心铅球,经测量它体积为5.0×10-4m3,已知铅的密度为ρ铅=11.3×103kg/m3,通过计算判断该球是否用纯铅制造的。
【答案】解:该球的实际密度为:ρ= =8×103kg/m3,因为ρ<ρ铅=11.3×103Kg/m3,所以该球不是用纯铅制造的。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分析】利用密度计算公式ρ=求得密度,再与铅的密度对比即可.
25.(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4 密度与社会 同步练习)有一个体积是400cm3的铝球,它的质量是810g,
(1)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如果是空心,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大?(ρ=2.7×103kg/m3)
【答案】(1)解:利用密度公式先计算它铝的体积,然后比较即可.同样的道理,通过比较球的体积与铝的体积或通过比较球的密度与铝的密度都可以对此题做出判断.但为了求取空心部分体积时更方便,此题最好选择比较体积的方法;
(2)解:利用空心球的体积满足V球=V铝+V空心,算出空心部分的体积.
解:由得
=300cm3
故V球>V实,即这个铝球是空心的;
由V球=V实+V空
V空=400cm3﹣300cm3=100cm3
故答案为:(1)这个铝球是空心的;(2)空心部分体积为100cm3.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分析】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有三种办法,结合题意,选取合适的方法即可:
一是比密度,也就是算出这个物体的密度,和构成这个物体的这种物质的密度进行对比,小于这种物质密度就说明这个物体是空心的;
二是比体积,也就是算出构成这个物体的这种物质的体积,和物体的实际体积比较,小于物体的实际体积就说明这个物体是空心的;
三是比质量,也就是算出和物体体积相等的这种物质的质量,和物体的实际质量进行比较,大于物体的实际质量就说明这个物体是空心的.
1 /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4 密度与社会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4 密度与社会 同步练习)阿基米德采用排水法解决了王冠掺假问题,现有一个金和银做成的王冠,用排水法测量出其体积为56.9cm3,若与王冠质量相同的纯金块和纯银块的体积分别为52.5cm3和96.5cm3,则王冠中银的质量和金的质量之比为(  )
A.1:8 B.1:9 C.1:10 D.1:11
2.(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  )
A.质量变大 B.质量不变 C.密度变大 D.密度不变
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质量相等半径相同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各一个(ρ铜>ρ铁>ρ铝),则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球是(  )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4.(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全碳气凝胶”固体材料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其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高强度的合金材料,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已知某飞机采用密度为6×103 kg/m3高强度合金材料制造,需要合金1.2×105kg,若采用“全碳气凝胶”代替合金材料,需要“全碳气凝胶”的质量(  )
A.6 kg B.60 kg C.600 kg D.6000 kg
5.(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
B.用钨做电灯泡的灯丝
C.冬天,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传递热的物质
D.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6.(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质量约为9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mm2.这捆铜线的长度约为(  )
A.4m B.40m C.400m D.4000m
7.(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8.(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关于水池中的水结冰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池底的水先结冰 B.水池中部的水先结冰
C.表面的水先结冰 D.全池的水同时结冰
9.(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用玻璃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两支蜡烛最先熄灭的是(  )
A.长的先熄灭 B.短的先熄灭 C.同时熄灭 D.无法判断
10.(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当物质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密度一般都会发生变化,我们常见的物质中,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晶体
1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小明发现冬天注满水的缸胀破了,这是因为(  )
A.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了
B.水结成冰后,质量和体积都不变了
C.水结成冰后,质量和体积都变大了
D.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小,体积变大了
12.(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下列物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B.质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C.水的密度是1.0×103 D.密度不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小英去小店买米酒和酱油,店主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如图所示,但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和酱油所用的容器是不一样的,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乙系列是量取米酒的容器系列
B.质量相同的米酒的体积大于酱油的体积
C.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密度
D.米酒的密度大于酱油密度
14.(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等,如果温度计中用“水”做测温物质,当被测物体的温度由0℃上升到10℃时,温度计的示数(  )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15.(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
A.5:2 B.2:5 C.5:4 D.4:5
16.(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4 密度与社会 同步练习)某教室长7.65 m,宽4.6 m,高3.5 m,这间教室可容空气   kg.(ρ空气 =1.3 kg/m3 )
二、实验题
17.(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4 密度与社会 同步练习)某同学利用一定质量的水,研究水的体积和温度的关系,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V-t作出图象,如图,请根据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像中AB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   ;图像中BC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   。
(2)以上现象揭示了水的反常膨胀规律,由此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是:水在4℃时   。
18.(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4 密度与社会 同步练习)晓丽买了一件工艺品,但不知究竟是什么金属制成的,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对该工艺品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得到以下表格中的一些数据.请结合下图将表格填写完整。
金属块的质量m/g 水的体积V1/mL 金属块和水的体积V2/mL 金属块的体积V3/cm3 金属块的密度ρ(kg·m-3)
10.8 14            
通过测量,可以认定这件工艺晶是用金属   制成的,这种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   。这种金属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可用图像中的斜线   来表示.图中斜线a表示的是金属   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三、填空题
19.(2015八上·大同期末)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   ,所以热空气   (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20.(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夏天空调常常安装在室内   方的原因是   .
2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4 密度与社会 同步练习)“谷风”和“山风”在山区地区经常出现.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空气密度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暖空气沿山坡   (选填“上升”或“下滑”),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因而沿山坡   (选填“上升”或“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四、解答题
22.(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4 密度与社会 同步练习)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太阳能集热器是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一种装置,它可以利用太阳能把水加热.太阳能集热器主要由集热板和贮水器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1)贮水器总比集热板的位置高,请你猜想这样做的原因。
(2)利用相关知识说明并用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2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4 密度与社会 同步练习)密度知识的应用与讨论
(1)18g水的体积是18cm3,请通过计算说明这些水结成冰后,体积怎样变化?(ρ冰=0.9×103kg/m3)
(2)对大多数固体和液体来说,都是热胀冷缩的,所以当温度变化时,它们的密度也要变化。但我们平时总是把这些物质的密度当成定值,课本上给出的也是定值,只是增加了“常温常压”这一条件。你怎样理解这个问题?
24.(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4 密度与社会 同步练习)某中学体育室内有一个质量为4kg的实心铅球,经测量它体积为5.0×10-4m3,已知铅的密度为ρ铅=11.3×103kg/m3,通过计算判断该球是否用纯铅制造的。
25.(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4 密度与社会 同步练习)有一个体积是400cm3的铝球,它的质量是810g,
(1)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如果是空心,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大?(ρ=2.7×103kg/m3)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于与王冠相同质量的纯金块的体积为52.5cm3,所以王冠的质量为:

王冠的体积为金和银的体积之和,设其中金和银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
,即: 且 ,解得: ,即 ,则 ,所以 。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题意,利用密度计算公式m=ρV分别计算出质量,作比即可.
2.【答案】B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由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决定,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水结冰后质量不变;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得V=即可知,质量一定时,冰与水相比密度变小,则冰的体积变大,选项ACD不符合题意,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个物体位置、状态的改变不会使质量发生变化;一定质量的矿泉水结冰,状态改变、体积改变,密度改变。
3.【答案】A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由 得: ,
同理可得V实铝、V实铁,
∵铜、铁、铝三个球的质量、体积都相等;
ρ铜>ρ铁>ρ铝;
∴V实铜最小,那么铜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就最大;
故选A。
【分析】灵活运用密度的变形公式。
4.【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合金的体积: ,
由题知,气凝胶的体积:V=V合金=20m3,
气凝胶的质量:m=ρ气凝胶V=3kg/m3×20m3=60kg;
故选B。
分析:关键是知道合金的体积与气凝胶的体积相等。
5.【答案】D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是因为塑料是绝缘体,可防止触电事故,选项A不合题意;
用钨做电灯泡的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比较高,防止灯丝由于发热而烧断,选项B不合题意;
冬天,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传递热的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选项C不合题意;
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是为了防止将人砸伤,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在表演的场景中,倒塌的房屋、滚落的石头都是用密度较小的泡沫塑料制成的,目的是防止将人砸伤。
6.【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铜丝的体积: ,
这捆铜丝的长度: ;
故选B。
分析:已知铜的密度和质量,利用密度公式可求铜丝的体积,又知道铜丝的横截面积,可求长度。
7.【答案】B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 可知,1kg冰与1kg水,质量相同时,冰的体积大,密度小,选项A错误;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选项B正确;
自行车的体积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自行车的质量越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选项C错误;
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选项D错误;
故选B。
分析:制作不同的物体选用密度不同的材料,主要是根据物体的用途来决定的。
8.【答案】C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水的凝固点是0℃,也就是当水温达到0℃,继续放热,水就会结冰;
冬天,水面与空气直接接触散热较快,当水温在4℃以上时,由于水的热胀冷缩,表面温度较低的水密度增大下沉,底部温度较高的水密度较小上升,最终上下温度相同;如果温度再降低,低于4℃时,水出现热缩冷胀的反常膨胀,表面的水温度虽然低,但密度却较小,所以不会下沉,水的温度上下不再均匀;在较深的水中,底部的水温为4℃,而水面的温度达到0℃时,开始凝固.所以表面的水先结冰;
故选C。
【分析】水在0℃~4℃之间具有热缩冷胀的反常膨胀现象。
9.【答案】A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常温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高,所以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上升到顶部,较长的蜡烛因缺氧气而熄灭;
故选A。
【分析】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10.【答案】C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一般情况下,常见物质密度受温度影响的规律是: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温度越低,密度越大.原因是:一般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规律.气体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和液体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故选C。
【分析】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液体分子间的间隔小,固体分子间的间隔最小;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距离变大。
11.【答案】A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在水结冰的过程中,质量不变,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根据密度公式 可知,密度变小;
故选A。
【分析】知道密度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12.【答案】A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密度反映了物质的一种差别,选项A正确;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选项B错误;
水的密度是1×103kg/m3,选项C错误;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会随物体的质量、体积、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密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选项D错误;
故选A。
【分析】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质量,且质量不随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密度反映了物质的一种差别。
13.【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米酒与酱油密度不同,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 ,可知质量相等的米酒的体积就要大于酱油的体积,所以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时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酱油的要大一点;
故选D。
分析:掌握密度公式的应用。
14.【答案】D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因为有反常膨胀,在0~4℃,当温度升高时,水体积缩小;因此制造温度计不用水;当被测物体的温度由0℃上升到10℃时,水在4℃的时候密度最大,所以体积先减小,大于4℃再升高;
故选D。
【分析】知道水在0~4℃,当温度升高时体积缩小。
15.【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设甲物质的体积为V甲,乙物质的体积为V乙,
则甲物质的质量:m甲=ρ甲V甲=5g/cm3×V甲=5V甲,
乙物质的质量:m乙=ρ乙V乙=2g/cm3×V乙=2V乙,
甲和乙混合后的总质量:m总=m甲+m乙=5V甲+2V乙,
甲和乙混合后的总体积:V总=V甲+V乙,
则甲和乙混合后的密度为: ,
由于混合后的密度为3g/cm3,所以 ,
解得:V乙=2V甲,
所以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之比为:m甲:m乙=5V甲:2V乙=5V甲:(2×2V甲) =5:4;
故选 C。
分析: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式。
16.【答案】160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教室内空气的体积是:V=长×宽×高=7.65m×4.6m×3.5m=123.165m3,ρ空气=1.3 kg/m3,由密度公式ρ= 可得空气的质量是:m=ρV=1.3 kg/m3×123.165m3=160.1145kg≈160kg.
故答案为:160.
【分析】利用密度计算公式m=ρV=ρabh计算即可.
17.【答案】(1)在0~4℃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4℃以上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密度最大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1)①从点A到点B,温度从0℃ 4℃,逐渐升高,而水的体积在减小,所以AB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在0 4℃内,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②从点B到点C,温度从4℃开始逐渐升高,同时体积也在增大,所以BC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4℃以上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从图来看,水温在4℃时体积最小,由于物体的质量与温度无关,那么由ρ= 可知:此时水的密度最大。
【分析】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体积会变化,它的密度随温度变化;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但是水的温度上升到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而后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
18.【答案】18;4;2700;铝;用作导线等;c;铁(钢)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1)读图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故其示数为10mL+8mL=18mL=18cm3;金属块的体积V=18cm3 14cm3=4cm3;金属块的密度ρ= =2.7g/cm3=2700kg/m3; (2)该金属的密度为2700kg/m3与金属铝的密度相同,故可初步断定,这个工艺品是用金属铝制成的;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用作室外导线,各种厨房用具,如铝锅、铝壶、铝勺等;从图象中画出对应点,如右图所示。可以粗略估计c的密度在2.7g/cm3附近,a的密度在7.9g/cm3附近,因此,c表示的是铝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a表示的是钢铁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分析】先计算得出金属块的体积;利用公式ρ=计算得出金属块的密度;分析图象中的图线,找出对应点,可估算三种物质的密度,再根据测量结果与三种物质的密度相对照,可确定是哪一种物质.
19.【答案】小;上升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点燃蜡烛上方的空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密度小的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吹动扇叶转动.
故答案为:小;上升.
【分析】(1)密度大小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温度、气压、状态.(2)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3)在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0﹣﹣4℃的水除外).(4)在相同条件下,针对气体来讲,气压越高,体积越小,密度越大.(5)在相同条件下,固态的密度>液态的密度>气态的密度(水除外)
20.【答案】高处;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冷空气,打开空调后,冷空气向下,热空气向上流动,房间的气温基本平衡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空气是会流动的,并且是热胀冷缩的,靠近空调的空气首先变冷,体积收缩,密度变大,变得重了便往下降,同时热空气向上与冷空气混合,这样房间内的空气便开始上下“对流”起来,房间的气温基本平衡,空调装在高处才能发挥它的最佳作用.
故答案为:高处;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冷空气,打开空调后,冷空气向下,热空气向上流动,房间的气温基本平衡.
【分析】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冷空气,热空气比冷空气轻,轻者向上,重者向下,打开空调后,冷空气向下,热空气向上流动,房间的气温基本平衡.
21.【答案】减小;上升;增大;下滑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空气密度减小,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山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分析】风形成的原因:气体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与增大;密度小的热空气上升,当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周流过来补充,从而形成对流,这就形成了风.
22.【答案】(1)答:水在集热板中被加热后,温度升高,热水上升,冷水下降,以便集热板对冷水继续加热。
(2)答:说明: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温上升密度减小,向上流动;冷水密度大,向下流动,形成对流,保持集热板内水温较低,以利于对水继续加热。
实验验证举例:将一桶(或盆)水(要有一定深度)放在太阳光下晒一段时间,用手测试上层和底部的水温,则上层的水温高于底部,证明热水浮在上层。
取一烧杯冷水,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底部,底部水温升高后热水上升,上层的低温水下降,能观察到水形成的对流。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底部水受热后密度变小,向上运动,形成对流,便于加热.
23.【答案】(1)解:已知:m=18g,ρ冰=0.9×103kg/m3
∵水和冰的质量相等,
∴V冰= =20cm3
20cm3>18cm3;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
(2)解:加上“常温常压”这一条件,就可以忽略体积的变化,故认为密度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密度不变。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先利用密度计算公式ρ=求得体积,再对比;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体积会变化,它的密度随温度变化;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但是水的温度上升到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而后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
24.【答案】解:该球的实际密度为:ρ= =8×103kg/m3,因为ρ<ρ铅=11.3×103Kg/m3,所以该球不是用纯铅制造的。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分析】利用密度计算公式ρ=求得密度,再与铅的密度对比即可.
25.【答案】(1)解:利用密度公式先计算它铝的体积,然后比较即可.同样的道理,通过比较球的体积与铝的体积或通过比较球的密度与铝的密度都可以对此题做出判断.但为了求取空心部分体积时更方便,此题最好选择比较体积的方法;
(2)解:利用空心球的体积满足V球=V铝+V空心,算出空心部分的体积.
解:由得
=300cm3
故V球>V实,即这个铝球是空心的;
由V球=V实+V空
V空=400cm3﹣300cm3=100cm3
故答案为:(1)这个铝球是空心的;(2)空心部分体积为100cm3.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分析】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有三种办法,结合题意,选取合适的方法即可:
一是比密度,也就是算出这个物体的密度,和构成这个物体的这种物质的密度进行对比,小于这种物质密度就说明这个物体是空心的;
二是比体积,也就是算出构成这个物体的这种物质的体积,和物体的实际体积比较,小于物体的实际体积就说明这个物体是空心的;
三是比质量,也就是算出和物体体积相等的这种物质的质量,和物体的实际质量进行比较,大于物体的实际质量就说明这个物体是空心的.
1 / 1